看书士 > > 北斗南斗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2 / 2)

鲁仲连心下诧异,但正色道:“胸无长物,岂敢言教。”

田晋南瞧着两人,言简意赅:“酒呢?”

孟秋北大笑,“对,这才是正事!今日请田兄喝酒,却不知田兄想喝什么酒?”

“赵酒。”

“好!就喝赵酒!”

三人登车而行,落脚在赵商所开的酒肆,由小仆领着径直去了后间,一直喝到了第二天天色大亮,期间把酒阔谈,由天下大势至海角轶闻,无所不涉,鲁仲连不由将孟秋北引为知己,大叹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吾今日又得至交,何其幸也!”

酣畅之际,孟秋北附在田晋南耳边道:“君可当我是知己?”

田晋南挑眉,伸手揽住孟秋北的腰,道:“当为榻上挚友。”

孟秋北哈哈大笑,“秋北必待君为上宾。”

“入室登榻,仅只我一人。”

“便应了你的。”

从第一眼初识至建立这样奇怪的羁绊只不过用了两天,就连孟北秋和田晋南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反而有种水到渠成的宿命感。

也许在茫茫人海中,注定是要碰到彼此的,也许在苍苍岁月中,注定是要同他一起携手共度的,不过就是这样顺理成章罢了。

孟秋北从此在齐国做起了伐木生意,而田晋南则告别了独自踏上策士之路的鲁仲连,甘为齐国小吏,如是,三年。

……

“什么时候启程?”

“明天。”

田晋南揽住孟秋北,他心知孟秋北并不是一个逐利之人,这次要去贩盐也不过是因为自己。自出山已过去了四年的时间,同行的鲁仲连都已声名鹊起,来往奔走各国之间,而自己却不过是个低阶小吏。

田晋南从来没有因此而抱怨过,他本是齐国人,但齐国庙堂之腐败,国君之荒谬,举国居安却不思危,纵然是出人头地又如何?何况他随师父在山中修行,求的也并不是辅佐君王。然而孟秋北不这么想,他定然不愿意田晋南就此埋没。

孟秋北翻了个身,整个人凑在田晋南身上,低声道:“我走后,你有什么打算?”

“暂时先这样吧。”

“你不如入秦好了。”

“为什么?”

“山东六国从来都是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拼光了家底,实际上这样的扩张是要内固而外张,但现在唯有秦国是这样的,自商君变法至今,延绵数代从未复辟,根基之牢固,非六国所能及。”

田晋南听着,许久道:“你想我拜相封侯?”

“你游学数十年不就为了出仕?”

“那倒也不是,”田晋南捋着孟秋北的长发,冰冰凉凉的,很顺滑,“我只是想游学,就去游学了,仅此而已。”

孟秋北不再说话,两手紧紧扣住田晋南的腰,“临行礼物也不送一个?”

田晋南忽然挺身而起,压住了孟秋北,一手扣住他的下巴,指头轻轻抚摸着他的喉结,凝视着那张清秀的脸,道:“送份大礼给你——”话落,一挥手扯掉了孟秋北身上的麻衣,露出瘦骨伶仃的身材,“商事一起,你要更瘦了。”

孟秋北的手缓缓自田晋南的袍子里滑进去,笑道:“相思之苦最是令人消瘦的。”

田晋南脑中轰然作响,再也不愿多说一句便吻了下去,迫不及待地贯穿了孟秋北的身体。

当真是,春宵苦短。

“即墨盐事,齐国田氏。”孟秋北看着留在桌上的竹简,不由翘了翘唇。

留君千日,终须一别。

正午,一行缁车出城,奔东部而去,田晋南站在城门口看孟秋北大车扬尘而去,身边一人匆匆而来,拱手道:“主东可是要回即墨?”

田晋南点点头,“先回即墨,再去咸阳。”

“诺。”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八章

孟秋北出临淄实属不易,孟家以伐木为业,后经年奔波为商,到孟秋北父亲这代已是殷实富商,将生意留给孟秋北之后,孟秋北严守旧道,虽然谈不上一夜暴富但也是蒸蒸日上,不过这次拿全部家底出来贩盐,老总事第一个便反对。

三日前,孟秋北同吕吉安灯下会商。

吕吉安与孟秋北有年少旧谊,孟秋北执掌孟家之后便聘吕吉安为执事,只是吕吉安第一次见田晋南的时候有些不凑巧,这两位红绡暖帐正在嬉闹之后,吕吉安推门而入——早就习惯了,谁知道今日里碰到这个胜景?孟秋北一条大长腿正揽在田晋南腰间哼哼唧唧,吕吉安站在门口愣了好半晌,田晋南回头瞥了下他,然后卷了一袭长衣盖在自己和孟秋北身上,丝毫不去理会他。

吕吉安当即大怒,匆匆转身而去又匆匆拎了把宝剑而来,不过论到武,他哪里是田晋南的对手,刚把剑递过来就被田晋南劈手夺去了,吕吉安当即嚎啕大哭,身为主东至交不能护主东清白又有何面目存于世间——说着话就冲着孟秋北房里的大柱子撞上去了,吓了孟秋北好一大跳,嚷嚷着找大夫,田晋南搭了俩指头在吕吉安腕子上,不咸不淡地说:“行了,找个侍女来包包,死不了。”

从此之后,吕吉安视田晋南为此生头号仇人,孟秋北沉溺声色之事,懒得听吕吉安啰嗦,于是大手一挥,让吕吉安驻守陈城去了。

然而这一次,孟秋北立志东出即墨,老总事却不肯放手,不得已召了吕吉安同来,吕吉安不仅人来了,还把陈城的老底都带来了。

“这点钱也还是不够啊——”孟秋北感叹着。

“其实从老总事手里骗钱出来也不是不行。”

“你说。”

“只要主东屈服于老总事说是带钱去收麻,到时候我请命监督,带了钱出了临淄,还不都是我们说了算。”

孟秋北蹙眉,“太过奸猾。”

“君子欲成大事,何须在意小节?”

“嗯——”孟秋北一本正经,“说的也是,交由你打理。”

三天后,吕吉安连哄带骗从老总事那里拿到了一大笔钱,以协同孟秋北收麻为名,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临淄往即墨而去。

……

即墨,齐国海盐集散地。

“主东,现在到了即墨,可是要选一家盐场?”

“不急,先看看。”

齐国自齐桓公以管仲治国起就建立了春秋最大的官市,诸如盐铁兵布林等一列有关国民生计的物资全部纳入官市经营,可惜大景不长,齐桓公与管仲死后,官市就宣告解体,私家经济反倒蓬勃发展,进入战国后,齐国商旅大兴,一跃而成为与变法强国的魏国成为了战国初期的两大中原文明中心。

而彼时正是齐湣王号称东帝之时,齐国气势如虹,秦国蜀中井盐未曾开采,燕国辽东与吴越海燕出货甚少,即墨便成了天下第一大盐市,基本占据了天下盐产的十之七八,掌握了天下命脉,若齐国禁盐,列国便陷于无盐之地。只是,齐国缺铁,所以不得已与各大战国结成不成文的约定,若齐国禁盐则列国禁铁,所以即墨便形成了半官半私的经营习惯,其中最大的盐商便是楚国猗顿氏。

孟秋北一路兜兜转转,心里则寻思着田晋南留给他的竹简,田氏?

孟秋北虽是商人之家出身,年少时却随老师云游四海,他对治国学问颇是不然,只醉心商事,因此对天下巨商知之甚详,而齐国田氏的东主田单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此人号称商旅孙吴,见闻广博,偶论天下大势令世人折服,只是他甚少与人争锋,且深居简出,是以天下之人闻其名多却不曾见其人。

而田晋南又同田氏有什么关系呢?

孟秋北双指叩于案上,已经在即墨晃悠了三天,于是他下定决心,道:“去海滨盐场!”

吕吉安应了一声。

即墨乃天下大市,熙熙攘攘,吕吉安来了三日心中路数大致已定,只待孟秋北发话,见他同自己想法一致,当即不由暗夸自家主东英明有为,再看其风流姿态,又是心醉了三分。

?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