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北宋枭雄 > 第37部分

第37部分(1 / 2)

>暮诠浚?br />

正在蔡攸哀声叹气的时候,他发现柳氏一直不停地对他使眼色,他又看了看蔡京那阴沉的

脸,心中顿时通明,赶紧说道:“孩儿受教了!日后一定谨记父亲的教诲,重新做人!绝不会辱没了蔡家的门楣。”

柳氏也附和道:“老爷,你就再相信攸儿一次吧!”

蔡京脸色稍缓,对着蔡攸说道:“再过几日就是元宵佳节,皇上要在宫中与众大臣同乐,置办贺礼的事情就交于你去办,此事关系重大,你一定要尽心为之,切不可肆意胡来!”说着,又对着王管家嘱咐道:“这几日你也要用心督促少爷,多让他学习一下书画,绝不能让他再出去胡混!”

王管家连连点头,蔡京深深看了一眼蔡攸后,袖子一甩,大步走了出去。柳氏走到蔡攸跟前,轻声说道:“儿啊,这次可要争气啊!倘若能为你父亲办好这件事情,你父亲定然会高兴的!好了,你身体还很虚弱,先歇息吧。”说完,就和丫鬟出去了。

等柳氏出去之后,蔡攸松了口气,看来生在贵胄之家也不是一件好事啊,尤其是有一个像蔡京这样强悍的老爹,看来自己绝不能再如此废柴下去了!不过有一个强悍的老爹也有很大的好处,至少自己在宋朝拥有了一个天大的保护伞,如果真出了什么事,也有蔡京罩着自己。想到这,蔡攸嘿嘿得笑了起来。

王管家看到蔡攸在傻笑,只当他还在犯迷糊,也不在意。说道:“少爷,如果没什么其他的事情,老奴就告退了。您也早些歇了吧!”

蔡攸眼珠一转,一把拽过王管家,附耳道:“王伯,你可见过我的行李箱?”

“行李箱?老奴不知是何物啊?”

蔡攸刚刚也是不小心说露了嘴,赶紧说道:“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箱子,你可见过?”其实蔡攸也是侥幸问一下,人能穿越,箱子可保不准。

王管家恍然道:“老奴记起来了,吴三救起少爷的时候,确实见您手中抓着一个箱子。不过这个箱子很是奇怪,根本无法打开。”

我的行李箱可是带密码锁的,你能打开才怪呢!蔡攸心中暗笑,道:“那箱子现在在何处?”

王管家道:“老奴将此物放在您的床下,少爷,听夫人说,箱子上附有污秽之物,改日得请道人来驱邪,放能躲避此难!”

“驱邪?驱你个大头鬼!”

蔡攸假意打了个哈气,说道:“王伯,今日我累了,你先出去吧!”

王管家唱了个诺,就退出去了。

等王管家走远后,蔡攸从床上爬了起来,慢慢取出床下的箱子,然后放到床上。输入密码后,箱子‘啪’得一声打开了,看着箱子中的东西,蔡攸感慨万千。想不到自己这一睡就过了近千年啊!

“洛兵,男,29岁,毕业于华京大学,机械制造类工学博士,爱好足球、武术和探险,尤其酷爱文学,对古代文学深有研究,曾在各大报纸上发表过多篇诗作和短篇历史小说,深受好评。并一度担任过大学校报编辑……”

看着自己的简历,蔡攸一阵苦笑,他又轻轻拿起一个红色的盒子,心中顿时涌进一股酸涩,他已经博士毕业了,这次本打算回家后就和自己的女朋友结婚的,可谁料老天却和他开了这么大的玩笑,一下子穿越到宋代来了!

蔡攸心中叹道:“但愿萧琳早日能忘记我吧!唉~~!”

其实世事就是如此无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第一关于更新

最近一周内要进行毕业答辩,所以没有多少时间写文,所以我打算最近一周两天一更,而一周后回到家中一天两更,希望各位读者大大们体谅,不胜感激!!

第一蔡京

蔡京(1047~1126),北宋名臣。字元常。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与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是同乡。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兴化军仙游县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此时蔡襄已经去世,蔡京妄想攀附名门,于是自称是蔡襄的族弟。蔡京权力**极强,但并无固定的政治见解,其言行以向上爬为终极目标,是个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元丰八年(1085)二月末,神宗病危,高太后和执政大臣在确定皇位继承人选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蔡京时任开封知府,依附右相蔡确一党,主张立神宗长子为皇太子。据说她还率领了一千多名壮士,准备刺杀持异议的左相王珪,以贪定册之功此次立储事件,日后成为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党争的重要事件。蔡确因此遭到高太后无比仇恨,最终被贬,死于贬所。蔡京后见风使舵,见反变法派得势,转而投靠司马光以求抱住官位。后据明代弘治年间编写的《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记载,蔡京登第后,“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斑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变法顺利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一一面世,解决了北宋面临的种种危机。新法推行后,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在莆田,就有侯官(今闽侯),“长者”李宏应诏,携带巨额家资来莆田建造木兰陂,此陂于宋熙宁八年(1075)动工,历经八年完工。

列宁对王安石变法评价很高,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但在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甚至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出面,带头反对。她俩视新法为洪水猛兽,把王安石说成是乱臣贼子。她俩哭着向神宗诉说:“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把天下搞得大乱!”神宗动摇,罢了王安石的官。后来后悔了,又请王安石出来重新当政。

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重刊兴化府志》说,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日,迫蔡京等完成。“京独如约,悉改畿县差役,无一违者。诣政事堂,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已而,台谏言京挟邪坏法,出知成德军……”蔡京办事雷厉风行,连保守派首领司马光也不得不折服,当面称赞,但在反对派面前,这个兴化之子却无立锥之地,终被逐出京城,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由于高太后临朝听政,对变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权又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淳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重刊兴化府志》说:“章淳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蔡京见状,主动上前积极配合,帮章解决问题。“京谓淳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然之,雇役遂定。差雇两法。十年间,京再莅其事,成于反掌,两人相依以济”。这一记载说明,蔡京对王安石十分敬仰,对他的新法很有研究。元祐元年(1086),王安石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去世;八年后,蔡京还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

但哲宗时的这次变法因新旧党争反复不已,难于取得明显成效。宋徽宗即位后,有意修熙丰政事,又起用蔡京,任命他为宰相,继续推行新法。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如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

存世书迹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节夫帖》

第一宋朝官职

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师、三公本为亲王使相宰相之加官。惟徽宗时,蔡京为太师时,掌宰相实权。

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正一品

(宰相)(宋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一品总理全国政事以宋初为例,其他时代变化很多。(以下同)

参知政事正二品副相

枢密院枢密使

(知院事)从一品

正二品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

副使

(同知院事)正二品

门下省侍中佐天子。审中外出纳之事。

门下侍郎佐侍中

中书省中书令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

侍郎佐令

尚书令奉天子命而施政

尚书省左、右仆射佐令

左、右丞相佐令

三司使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副使

翰林

学士院

翰林学士正三品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

翰林侍读学士正三品

翰林侍讲学士正七品

崇政殿说书从七品

谏院知谏院掌规谏朝政缺失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

(各一人)从二品同唐之制宋之六部、组织上属于尚书省。

侍郎

(各一、二人)从三品

郎中正六品

员外郎从六品

御史台御史大夫从二品专掌监察、执法

1。“大夫”为加官,不除人。“中丞”为实际上之台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