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三竿,姜玉清支着下巴坐在窗下的软榻上,她由春雨和秋水侍候着穿衣梳洗,一个时辰前也用完了早膳,这会子悠闲自得。
日光斜悠悠地顺着茜sE薄纱糊成的窗屉爬进来。她不禁感慨,在云霞山那几日过得是什么苦日子。清粥小菜,不见荤腥,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周崖那厮只会占她的便宜。
眼下春雨不急不忙地端来一壶清茶和一碟马蹄sU,姜玉清的目光随着她动。
许是目光太过灼热,春雨浑身不自在,她小声地问:“姑娘,怎么了?”
她以为是糕点不合姜玉清的意,那倒是也无妨,小厨房随时侯着呢。
大人吩咐过,一切紧着姑娘来,她要星星不给摘月亮,只一点——
“春雨,我们这是在何处?”
只一点,不许告诉姑娘这是京城,更不许同她说大人的真实身份,昨夜谢玄再三叮咛了她们的。
主子的事轮不到她们过问,春雨唯有领命做事。
春雨恭敬地答道:“姑娘,我们这是在临yAn。”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姜玉清的眸子一动不动,她在思索,思索春雨的话是真是假。
春雨垂着头,两只手绞着衣裙,一副拘谨不安的模样。
唉,这样的人哪里会骗人,姜玉清叹气。
“我是一时兴起,随意问问,你不必害怕。”
春雨点点头,“嗯,我没有怕。”
口中说着没有怕,实则衣衫已经绞出皱痕。
姜玉清又问:“你与秋水都是临yAn人士吗?”
“我与秋水是京城来的……”
姜玉清一惊,“京城?”没想到她们是她的同乡,这未免也太过巧合。
春雨如实回答是因为昨夜谢玄吩咐,说谎话也不可说得太满,要真真假假掺在一块儿,好让姜玉清看不出来。
她记起昨夜谢玄的话,他说姑娘受了伤,需要安心养着,可她偏偏不想留在京城,所以只能先骗着她,待她腿伤痊愈再告诉她真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想着,春雨的底气也多了两分,她不是在做坏事,“我们是随着家里人自京城而来。”
“原来如此。”
姜玉清虽然是十指不沾yAn春水的官家小姐,却也明白百姓的不易,为了生存,他们从京城来到临yAn,讨个生计,倒也说得通。
她脑袋一转,好奇地问:“那你家公子呢,他是临yAn人士吗?”
姜玉清对周崖一无所知,她不清楚周崖在做什么,不清楚他是何方人士。
他像云雾缭绕间的一座山,朦胧而看不真切。
春雨心说不好,谢玄可不曾说过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
她支支吾吾道:“公子他……”
“你们在说什么?”
一袭苍sE衣衫的冯殊怀从通惠河回到府中,他本想回书房处理公务,结果鬼使神差地转到了碧月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春雨的眼神透露着焦急不安,冯殊怀示意她退下。
冯殊怀自顾自为自己倒了一盏茶,问她:“还没有同我说,你们方才在说些什么?”
他是主人姿态,也是,这里本就是他的府中。
姜玉清似笑非笑的瞧着他,“我问春雨,你是何方人士。”
茗茶苦而不涩,冯殊怀品了一品,是上好的日铸雪芽。她们还真将他的话放在了心上,拿出了最好的东西。
他淡淡道:“她们哪里会知道这些事情。”
姜玉清追问到底,“是啊,她们不晓得,你总该会晓得自己是哪里的人吧?”
冯殊怀搁下茶盏,反问她:“你不记得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
四目相对,此刻是清亮亮的白日,冯殊怀的面容在姜玉清眸底分外清晰。
他是端正的俊朗,如松如竹,身上总有料峭的寒意,像覆着霜雪的云霞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自然记得。”
姜玉清忽然意识到,他在云霞山长大,也许他无父无母,师傅是他唯一的亲人。
那他的师傅又在哪里?为何她在云霞山待了几日从未见过他师傅。
她神sE中有懊恼,或许是桩伤心事,偏偏叫她提起了,“我也许明白了,以后不会再提起。”
冯殊怀装作不懂她的言中之意,故意问:“你明白什么?”
姜玉清有些为难,随即又暗骂自己,吞吞吐吐可不是她的本X,她又何曾真正怕过哪一个?
“我明白了,你并非临yAn人士,云霞山才是你的家,是也不是。”
她毫不扭捏地说出这些话,冯殊怀反而笑了笑,“是。”
他笑时像霜雪融化的云霞山,姜玉清想。
冯殊怀收起了笑意,道:“以后若有疑虑,直接问我便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姜玉清当即思索了起来,而后问:“有一件事,我很是好奇。”
冯殊怀等着她说下去,她问:“你在临yAn是做什么呢,打理铺子还是做官?”
她一觉睡醒身在碧月轩中,因腿脚不便,没有见过宅子其他地方,她猜这宅子不是寻常百姓能挣得来的。
冯殊怀道:“二者皆有。”
她g得姜玉清愈发好奇,难怪他当初听她说她爹是做官的,他那么平静。
他自己也非常人。
姜玉清道:“敢问周大人官居何职?”
她记起从前看过一本游记,里面依稀写到了临yAn。书中说临yAn在钦州最南,不过是个小城,姜玉清在脑中搜刮半天没有想起这里会有什么大官。
果然,他道:“微不足齿一小官而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临近晌午,冯殊怀离开了碧月轩。
他想起了今日在朝堂上不见尚书大人,这位大人勤勉尽责,鲜少告假,想来多半是病了。
或许应该去看看。
申时方过,冯殊怀乘着马车去了吕府,隔着几条街,远倒是不远,就是绕了些。
途中冯殊怀瞧见福缘斋,记得吕大人对福缘斋的糕点喜Ai有加,可以买一些赠予他。
到了谢府,门前小厮进去通报,不多会儿就出来了。
他道:“老爷如今正在书房,他吩咐我带您去见他。”
“好。”
吕府素净雅致,不见半分珠光宝气,多的是草木与山石。
一来吕守和心系百姓,从不贪W,二来他也确实不喜骄奢y逸,认为那些不过是过眼烟云,缥缈虚无。
小厮领着冯殊怀过回廊,进了小院,他在门外道:“老爷,冯大人到了。”说着推开门请冯殊怀进屋。
只见太师椅上坐着一位面容和善的男子,他不算年老,瞧着只b冯殊怀年长了十余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吕守和看见冯殊怀手中的东西,笑说:“难为你记得我Ai吃福缘斋的糕点。”
他似乎是憔悴了些,声音也带着沙哑,不似从前铿锵有力。
冯殊怀道:“听说您身T有恙,我来瞧瞧。”
吕守和放下书,赫然是一本《道德经》,他道:“前几日受了风寒,原以为不碍事,没想到愈演愈烈。”
他示意冯殊怀坐下,又道:“你此次回乡可有新的见闻?”
吕守和是朝中为数不多知晓冯殊怀回乡真正原因的人,在冯殊怀心中,吕守和亦是他的老师。
这位老师常常将冯殊怀视作同他儿子一般的小辈。
吕钦时常在外行走,回京后,父亲会问他:“此次可有什么见闻?”
吕守和也这样问冯殊怀。
诚然冯殊怀认为世上早已没有几件值得挂怀的事,他也明白不可如此答。
他思索片刻,道:“似乎是没有。”
独身一人回到云霞山,祭奠师傅,过了几日远离尘世的日子,像一面平静的湖,不曾见风浪不曾落大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对,他遇见了他,是她缠着他救她,使他不再孤身一人。
他神sE中流露出回忆,极少有,吕守和道:“看来‘没有’是假话。”
吕守和为官二十载,看遍前朝今朝,冯殊怀也瞒不过他。
“如若非要说,我遇见了一个人……”
吕守和来了兴致,他想知道是谁能叫冯殊怀记挂着,“这人如何?”
“我们不曾说话。”
冯殊怀并不预备和盘托出,因此他说了谎话。
他此次前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他敛了神情,道:“我今日去恵清河查看,见工匠中有怠工之人。”
吕守和眉头一皱,和气不再,“为何?”
“有传言说工部贪了朝廷拨下的银子,克扣他们的工钱。”
吕守和一拍桌子,气得吹胡子瞪眼,“无稽之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乃工部尚书,哪一个不要命的敢在他手底下贪赃枉法?
人尚在病中,不宜动怒,他为吕守和倒一杯茶,安抚道:“此事我已派人去查,大人不必担忧。”
他做事是最为仔细的,这一点吕守和倒是未曾怀疑过,只是……
吕守和声音忽然低了,他的眸光很沉,“你还在查谢承良吗?”
百姓们称口夸赞的户部尚书谢承良,表面是忧国忧民的父母官,实则是太后的一条狗。
吕守和在无意间发现此事,他没有隐瞒,告知了冯殊怀,其实他是想提醒冯殊怀,做事要再小心些,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他没有追问冯殊怀为什么要调查谢承良,可是这几年他隐隐有预感,再查下去恐怕会有不好的事。
冯殊怀道:“是。”
吕守和毫不意外,因为冯殊怀骨子里有执念,他不会轻易放弃。
他叹口气,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过犹不及的道理你可明白?”
他想提醒冯殊怀,无论是仇是怨,尽早收手,否则对谁都不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然而冯殊怀又怎么会听他的劝阻,十五年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那件事,又当如何才能放弃?
他只笑了笑,“大人,我明白。”
吕守和知道,他是聪慧之人,没有他不明白的道理,只有他决意要做的事。
日暮斜yAn,冯殊怀在府门前碰到在外奔波的谢玄,他带着一行人查了一整日,终于叫他查出些名头。
他跟在冯殊怀后头,低声道:“我查出在十五日中有两位小姐成亲,一位是太常寺张大人的孙nV,一位是御史中丞姜大人家的二小姐。前一位是半月前成了婚,后一位恰好是您去云霞山前两日成的亲,”,说到这儿谢玄偷偷抬眼看冯殊怀,声音更低,“只不过她所嫁之人是谢承良的侄子。”
冯殊怀脚步一顿,谢玄察觉到了,连忙道:“不过谢家的人没有接到姜二小姐,说是突发恶疾,择日再成。”
谢玄早猜到,碧月轩躺着的那位过于就是姜家“突发恶疾”的二小姐。
所以二小姐无病无灾,她逃婚了。
她一路北行,逃至云霞山,在云霞山她摔断了腿。
原先是为了逃离京城,却Y差yAn错再次回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谢玄掩上书房的门,以防他们的话被人听了去。
冯殊怀背对着谢玄,不知在想什么,他忽然道:“谢承良和姜家有什么关系?”
“这……属下不知道。”
谢玄奉冯殊怀的命暗中调查谢承良,几乎将他所有的秘密都挖了出来。
为何会凭空出现一个姜家。
这二位在朝中都是以中立正直而为美谈,可事实上谢承良是老J巨猾的狐狸,他工于心计,任何事都逃不过他的算计。
他的胞弟十二年前病逝,妻子改嫁,留下了幼子。谢承良不忍见谢家子孙流落,便接到了京城。
与其说是侄子,不如说是如他的儿子一般。
他会选一个对自己毫无帮助的姜家联姻吗?
除非姜延仲并非表面那般高洁清廉。
似乎事情愈发扑朔迷离。
无妨,姜家那不受宠的二小姐尚且在他府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当初怎么说的来着,不愿意嫁人,所以逃婚。可惜她逃的方向不对,偏偏遇上他。
冯殊怀问谢玄:“姜家二小姐叫什么名字?”
“姜玉清。”
名对上了,只是姓不对。看来是她胡诌出来的。
他不是周崖,她亦不是姚玉清。
谢玄揣度着冯殊怀的心思,问他:“那还要将姑娘送进g0ng吗?”
此一时彼一时,毕竟她不是布衣百姓家的nV儿,而是京城官员家的二小姐,送她进g0ng恐怕后患无穷。
而冯殊怀只反问他:“假若她可以讨陛下关心,为何不送?”
进了后g0ng后就不会再有机会见朝廷的人,她没有机会见到姜延仲,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她的身份,她只会是“民间nV子”。
此时姜玉清正靠在榻上翻看着一本本游记,她差春雨和秋水找来这些书,且只看与临yAn有关的内容。
一个半时辰,她足足翻了五本书,这才从其中一本《横川先生杂谈》中找到关于临yAn的寥寥数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临yAn,地高远,多异石。春草木盛,夏泉潺潺。一曰“胡根”的菜极口,余吃多次。此菜常于中秋前后食而sE翠,最宜为汤。”
书中写的“胡根”姜玉清从未听过,想是临yAn的特产。
这位横川先生说胡根常在中秋时节吃,如今不就是中秋时节吗?
姜玉清叫来秋水,道:“我在书中看到写临yAn有一种叫‘胡根’的菜,听着很是有趣,我明日也想试一试。”
“……是。”
秋水好像怔愣一瞬,“胡根”是何物?
为了不引起姜玉清的怀疑,她匆匆退下,跑到临风院。
她猜冯殊怀在书房,于是扬声道:“大人,奴婢有要事禀报。”
应声的是谢玄:“进来。”
她将姜玉清的所言所行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冯殊怀,说完后他静静地等着冯殊怀做定夺。
书房中寂静无言,谢玄立在一侧,秋水站在中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冯殊怀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姜玉清的用意,她想试探这里究竟是不是临yAn。
她没有完全放下戒心,她在怀疑她。
姜玉清b他想象中的要聪明一些。
从丫鬟口中探听不出来,就通过别的方法证实。
他道:“派人快马加鞭去临yAn取来‘胡根’。”
临yAn距京城不过百里路,快马加鞭一日一夜,够了。
几本游记堆叠落在桌案上,姜玉清目光淡漠,她不会,也不能轻信任何人。
即使周崖救了他。
从前在云霞山,她身边只有一个周崖,她毫无办法,因为从他口中撬不出任何话。
如今不同,她身边有春雨、秋水,时日一长总会露出破绽。
除非他说的全是真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月上中天,窗外风声呼啸,吹得云盖住月亮,很快月隐在云后,地面再不见一丝亮光。
姜玉清头顶是锦帐,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她在想,其实周崖对她很好,如果他不是坏人,也许……
在梦里,她见到了周崖。
只不过这个“周崖”和以往见到的不同。
他眉目柔和,揽着她的肩走在河边,三月的风温暖而惬意,柳枝拂面而来。
两人像寻常人家的夫妻。
下一刻,他们忽然身处床榻上。
姜玉清衣衫半解,身上伏着一个男人。
男人身形JiNg壮,眉飞入鬓,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他T1aN吻着姜玉清的r儿,下半身不住地捣进去,Sh腻的水声听得人面红耳赤。
他们在行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姜玉清呜咽着出声,她舒服到快要去了。
头顶的罗帐变得模糊,唯有看不真切的影子,身上男人的面容倒是越来越清晰。
是周崖。
天sE未曦,姜玉清醒了,她腿心有难言的Sh滑,一m0,流了好多水。
梦中的场景历历在目,她活了十八载,头一次T会到这种感觉,这大概就是书中说的“极乐”。
她心下不耻,却又贪恋。
只是在梦中就这么舒服了,假若……
她闭上眼,想了想周崖的模样,幻想着他同她做那种事……不可以。
尚且不知道他是什么人,难不成她要和一个不知底细的男人行房吗。
如此一来,她更加要确定周崖有没有骗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第二日,“胡根”真的出现在桌上,厨房按照姜玉清的话,做了羹汤。
姜玉清仔细分辨着这个“胡根”的模样,确实颜sE翠绿,不是随处可见的菜。
她尝了尝,是清甜的味道。
不过许是因为胡根自身有特殊的气味,姜玉清有些吃不惯,她喝了小半碗汤就放下了。
春雨看她神情变幻莫测,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思索,忍不住问:“姑娘,你不喜欢吗?”
姜玉清怕她若是说喜欢,以后桌上日日是这道菜。
她g脆诚实地道:“嗯……不算太喜欢……”
如此一说,春雨就明白了,她心中暗暗记下,姑娘不喜欢胡根,以后桌上不必出现这道菜了。
倒也省事了,不用再快马加鞭赶到临yAn取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