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竟能安然无恙,据说其间李昂还与那位卓玛公主私会过,具体说了些什么,无人得知……”
龚少辞添油加醋,处处映射李昂是苏毗部奸细,极尽诋毁之能。
李林甫听了大为意动,只是表面上还是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对他来说,李昂还是其次,关键是王忠嗣。
现在吉温等人在地方上搜集了大量的罪证,却仍然奈何不了李亨,如果能从王忠嗣身上着手,机会就大多了。
王忠嗣虽然深得圣宠,但身兼四镇节度,兵权过重,本就是人臣大忌,如果有证据证明王忠嗣与李亨暗中勾结,图谋篡位,那就好了。
在这个时候,董延光无疑是上天送给他一个机会。李林甫和龚少辞又密谈了一会儿,最后对他说道:“你回信告诉董延光,让他放手去做吧,朝堂之上,自有本相为其说话。”
得了这句话,龚少辞大喜,连忙起身拜道:“卑下代董副使谢过李相公,李相公栽培之恩,董副使定会牢记在心,容后再报。”
龚少辞退出之后,李林甫当即着人准备车马,入宫求见皇帝。
李隆基现在就像个初恋的少年,对杨贵妃迷恋不已,政务几乎全交给李林甫来处理。
不过对于开疆拓土,却仍十分热心。他让战功显赫的王忠嗣坐镇陇右,本来就是对付吐蕃。一听说事涉吐蕃,李隆基便在“百忙之中”抽空出来接见了李林甫。
李林甫深知皇帝想要的是什么,参拜过后,立即说道:“陛下,据陇右节度副使董延光所奏,吐蕃大将达扎路恭率五万大军入犯陇右,为董延光所败,达扎路恭丢下辎重,大败而归。加上吐蕃君臣不和,相互倾轧,尺带珠丹正在对大论莽布支一族大肆清洗,致使吐蕃人心惶惶,士气全无。董副使以为,现在更好的是重新夺回石堡这个战略要冲的最佳时机。”
李林甫刚说到这,李隆基便不禁龙颜大悦。
现在,大臣们上奏国内一片歌舞升平,百姓富足,国库充盈。国家已经治理得如此之好,对他这个皇帝来说,还能给他龙冠增辉的就是开疆拓土了。
听了李林甫的奏报之后,李隆基立即召集大臣,商讨攻打吐蕃的事宜,竟是一刻也不稍待。
******************
PS:各位的订阅以及支持,是我一日三餐的来源,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基础,拜求订阅,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0299章西临石堡
六百里加急,从长安到鄯州只需要六天。这个时候,李昂估计自己的信才刚到长安呢,大唐皇帝的圣旨就先到鄯州了。
中官宣读圣旨时,使衙大小官员都在场,圣旨还没读完,大家已经忍不住窃窃私语了,好不容易等圣旨读完,王忠嗣上去接旨时,底下所有官员的目光全都投到了李昂身上。
本以为,李昂大破吐蕃,生擒大论莽布支,朝廷一定会有重赏,万万没想到,对李昂的封赏,只是一个正六品的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属右春坊,秩正六品,掌东宫行令书、表启。这是一个典型的闲职,通常设四人,李昂这个太子舍人相当于一个虚衔而已。
以他新科进士,大破吐蕃名望和功劳,这么低的赏赐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唯一的解释,是李昂在京里得罪人了。
反而是节度副使董延光,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仅加上了正二品的上柱国衔,而且得到了大量赏赐。
圣旨之中,对董延光率部大败达扎路恭五万大军、派轻骑深入敌后,破伏俟城,擒吐蕃大论的功劳大加称赞。
包括安人军使冯守节,白水军使王难得等人,也都是加官晋爵,赏赐丰厚。
李昂的功劳,都成了在董延光英明的指挥下获得的,按这这个逻辑,主帅占大部分功劳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嘛!
只是这件事情,显然没这么简单,大家望着李昂眼神,越发的怪异了。
站在前面的董延光回过头来,冷冷一笑,眼神之中充满了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睥睨之气。
李昂对此如同未见,倒不是他对功名有多淡泊,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太子舍人就太子舍人吧,若斤斤计较于一城一池的得失,那就落于下乘了。
董延光见他态度淡然,没有丝毫悲愤之色,反倒有些自讨没趣的感觉。
同时他心也提了起来,他想不通,李昂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就能这么淡定从容、宠辱不惊呢?
圣旨的内容,除了赏功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王忠嗣乘胜夺回石堡城。
石堡城很重要吗?
答案是:相当重要。
它的东面,就是“天下富庶出陇右”的陇西郡,是丝绸之路上灯红酒绿的喧嚣,盛唐灿烂的画卷里,它是支撑起西北大地的支架。
吐蕃若得石堡城,就可以做为东进的跳板,继而挥师陇西,将富庶的河陇平原尽收囊中。大唐若得石堡城,就可据险而守,遏制吐蕃人对陇西平原的渗透和入侵。总之,石堡城,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开元十七年,太宗曾孙,吴王李恪之孙,信安郡王李祎曾上演了一场远程突袭战。当时的信安郡王集中精锐骑兵,星夜兼程杀至石堡城,吐蕃人猝不及防,令这座沦陷数十年的边陲重镇重归大唐怀抱。
当时消息一出,吐蕃举国震撼,慌忙遣使通好,开元盛世的文治武功,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唐皇帝龙颜大悦,石堡城成了一个给皇帝长面子的地方。
可惜,在开元二十九年,吐蕃人同样上演了一出偷袭战,夺取了石堡的控制权。
转眼之间,已过去五六年了,但皇帝对石堡一直念念不忘,更何况,如今北疆突厥已灭,东北的奚人、契丹也被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得七零八落,已经遣使求饶。
放眼天下,如今大唐最大的威胁只剩下吐蕃了。
刚好又赶上吐蕃名将达扎路恭五万大军新败,粮草缺乏,大论莽布支一族被清洗,人心惶惶,军心不稳。乍看起来,这确实是夺回石堡的良机。
因此,皇帝下旨要王忠嗣夺回石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王忠嗣自己心里也清楚,皇帝命他领四镇节度,亲自坐镇陇右,用意何在。他不敢怠慢,一边下令从四大军镇调兵遣将,支援陇右,一边亲自前往石堡附近观察形势。
除了鄯州镇将曹彦、牙将哥舒翰、掌书记费冠清外,这次王忠嗣意外地把李昂也带上了。
之所以说是意外,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对李昂几乎是避而不见,极为冷落,李昂根本没想到他会带上自己。
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李昂便带着伍轩,跟着一起去了。石堡城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去瞧瞧也好。
在两百精锐牙兵护卫下,李昂一行自鄯州出发,西去一百二十里到鄯城县,城中驻有河源军,兵力一万四千人,马六百五十匹。
在鄯州留宿一夜之后,大家继续出发,西行百二十里,至绥戎城,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
定戎城座落于山上,山高约200米,城南北宽约五六十米,东西长约八十米,垒石为墙,墙基宽约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