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步步惊唐 > 第186部分

第186部分(1 / 2)

>偶得两句诗,不过是凑巧,让公主殿下和王郎中见笑了。”

李昂说的是实话,但别人只当他是谦虚,不会当真。

王维有些不喜欢他这种做派,感觉他有些虚伪,所以只是淡淡一笑,没说话。

玉真公主却掩嘴笑道:“摩诘,我看过他的字,确实……。。呵呵!”

确实呵呵?李昂暗暗苦笑,感情“呵呵”这流行语是从真玉公主这传承下去的。

他轻咳了一声叹道:“让公主见笑了,我的字确实上不了台面,小时候我跟着先师四处漂泊,饥一顿,饱一顿,没钱买笔墨,先师教我识字,都是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来的。这两年才有机会使用笔墨。”

他这么一说,王维才稍为释然。

玉真公主心有同情,同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

别看她出生在皇家,但小时候武家当权,大肆迫害李氏宗室,她父亲李旦被迫两让皇位,她的生母被迫害致死,连尸骨都找不到;

她们早年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虽然不至于象李昂一样吃不上饭,但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日子并不比李昂好过。

想起这些,玉真公主多少有点同病相怜的感慨,不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她让人送上茶来,和李昂闲聊起来。

李昂已经从李腾空嘴里探知,玉真公主这次见他是因为外间传言他是嫡皇孙的原因,大概她是帮着皇帝多了解一点情况,以定真假吧。李昂故作不知,和玉真公主海阔天空地闲聊起来。

果然,玉真公主不久便将话题转到他的身世上,和声问道:“外间都在传说你在陇右大败吐蕃的事迹,这些事,我一个出家人不感兴趣。但眼下又有传说你是我那侄儿的孩子,我便不能不问问了。”

李昂一听这话,立即正色地说道:“公主殿下,外间的谣言岂可轻信?我一个从小游离失所的孤儿,怎么可能和皇家扯上什么关系,外间的传言,实因王忠嗣而起,前两日在朝堂之上,王忠嗣受众多御史弹劾,他大概是被逼急了,所以想以此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而已。”

玉真公主神色平静地说道:“王忠嗣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他再急,也不会信口开河。”

“这……”李昂这下还真不好再说什么了。

玉真公主接着说道:“知道我第一眼看到你时想起了谁吗?”

李昂老实地摇头道:“下官不知。”

玉真公主却没有直说自己想起谁,而是接着说道:“把你小时候的事情,都和我说说吧。”

她的态度,就象对待自家子侄辈,没有高高在上的公主姿态,倒象是自家人在拉家常。

李昂按照以前的说词,把自己所谓的经历又简略地说了一遍,想就此应付过去。

结果玉真公主却没这么好打发,她听完之后,开始往细里问,比如以前都去过什么地方,有什么见闻,甚至去过那些城池有几个城门都问到了。

李昂回答起来看似很随意,实际很谨慎,侃侃而谈时尽量避开州县,虽然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马脚,但玉真公主听了之后,还是有些怀疑。

“公主殿下,我十二岁之后,便随我那先师归隐四姑娘山了,以前的事,由于时日久远,加上年纪不大,难以事无巨细记得。不过有一点,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公主殿下不必费心了,我和大唐皇家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外间的传言实不足信。”

李昂不管在什么场合,一率否认自己和皇室有关系,他这态度反而让玉真公主放心多了,李昂自己并不承认和大唐室有血缘关系,态度坚定,照此看来,他就没有必要说假来说骗人了。

只是当年她是看着废太子瑛长大的,李昂的模样,确实有些神似当年的废太子瑛。而且那枚玉扳指已经查明,确实是废太子瑛当年之物。两想印证,如果还说这是单纯的巧合,就教人难以置信了。

只是如果李昂真是废太子瑛的孩子,又为什么会被遗弃在剑南那么偏远的地方?

见玉真公主还有疑虑,李昂索性说道:“公主殿下如果是要查我是不是和皇家有关系,那大可不必再费这个事,我就是一个从小被遗弃在路边的孤儿,不可能和皇家有任何关系。公主若没有别的事,那李昂就先告辞了。”

玉真公主露一抹苦笑道:“李昂,你是不是对当年三庶人之事,还耿耿于怀?”玉真公主觉得,大概是这个原因,让李昂对和皇家扯上关系很反感。

李昂神色一变,立即正色地说道:“公主殿下,冒充皇家血脉那可是死罪,李昂再次声明,我只是一名弃婴,和皇家不可能有什么关系。”

“有没有关系,我和圣上自然会查,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你便一味的否认,是否已经打算拒绝认祖归宗了?”玉真公主说到这,微微蹙起了眉头。

“下官没那个意思,只是下官认为,自己不可能是皇家血脉,公主您自己想想,如果我真是皇家血脉,怎么可能被弃于唐蕃交界的荒野?这根本说不通。”

“如果你的母亲是吐蕃苏毗部的卓玛公主,或许那就说得通了。”

“公主,你……。。”

。(未完待续。)

第0373章嫡皇孙?

玉真公主平静地说道:“我已经差人查过,苏毗部的那位卓玛公主曾于开元十五年随吐蕃使团出使大唐,在长安滞留了整整八个多月,其间曾数次与当年的太子瑛出游;

在长安后期,这位卓玛公主少有露面,最后也没有随吐蕃使团一起走陇右回去,而且是单独走剑南回吐蕃;

我听说你襁褓之中除了那枚玉扳指,还有一把金刀,金刀上面用吐蕃文刻着‘苏毗卓玛’四字;

若说你身上有废太子瑛的玉扳指,以及相貌和废太子瑛有几分相似是巧合的话,那么加上这把金刀,以及苏毗卓玛在长安时与废太子瑛的密切交往,苏毗卓玛不随吐蕃使团同回,而单独走剑南回去,这还能说是巧合吗?”

李昂这下也没话可说了,但他还是坚持说道:“公主殿下,皇家血脉,岂能依据一些似是而非的旧事来推断?下官出身贫贱,曾四处讨过饭,后来长年与狼群为队,怎么能皇家血脉扯在一起,这岂不是玷污血家血统?”

“李昂,你知道吗?圣上已经让高力士派人去找苏毗部的卓玛公主,求证此事。知道圣上为何对此事如此上心吗?”玉真公主说到这停了下来,向一直静坐在旁的王维示意了一下。

王维连忙起身说道:“公主殿下,李长史,下官先告退了。”

李昂顾不得去搭理王维,因为玉真公主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很让人费神,他必须迅速作一个深入的衡量。

李隆基竟然让高力士派人去吐蕃找苏毗部的卓玛公主了,这个风流天子,在这件事上何以这么热心呢?

难道他是想就当初赐死太子瑛的事作些弥补?笑话,李昂可不相信这个。

看来更大的可能是,李隆基从中看到了机会,试想,李昂的生母如果真是苏毗部的公主,生父是废太子瑛,那么通过李昂,就很容易达成大唐和苏毗部的合作。

这对大唐而言,是不得了的利好。有苏毗部这个内应帮忙的话,大唐对付起吐蕃来,将是事半功倍。

想必,这才是李隆基对这件事这么热心的原因吧。

李基隆老来倦政,多数时间躲在后宫与美人燕好,但有一点,倦政的同时他对边功的渴望却是越来越强烈,说是好大喜功也好,说是想老有所为也罢,反正他十分热衷于武功。

而现在放眼四顾,大唐周边只有吐蕃还没有臣服,是大唐最大的威胁,李基隆如果能拿下吐蕃,那此生功绩,将远超以前的皇帝。恐怕想想都会让他激动吧。

只是这样来,对李昂来说是利是弊呢?

乍看上去是有利,但其中风险也不少,谁知道苏毗部的卓玛公主面对高力士派去的人,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如果她真是李昂的亲母,从某个角度来说,说她和李基隆有杀夫之仇也不为过。说实话,李昂真怕李隆基派去的使者会弄巧成拙。

原来如此啊,难怪今日玉真公主分把自己叫来,询问得如此仔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