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沧浪歌 > 第4部分

第4部分(1 / 2)

>这是他挥之不去的音乐情结,不管伤心了,或快乐时,总会有他听过的一首旋律来陪伴他,莫名地缭绕在他心际。且好似有人在旁边吟唱给他听,或反复伤着他,或增添他的愉悦,竟成了习惯。作词/李宗盛:你说你爱了不该爱的人,你的心中满是伤痕。你说你尝尽了生活的苦,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你说你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因为爱情总是难舍难分,何必在意那一点点温存。

这旋律被广播打断了,说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广州方面去的列车,现在开始检票。杨灵涵看了一下表,接着邢露和那女孩都站了起来,排队检票。刚过了检票口的邢露,突然停住了脚,转身望了一下杨灵涵。杨灵涵从余光里看到,她旁边的女孩也回了头,一边笑一边作出再见的手势。人群像潮水一样向前涌去,邢露也被卷了进去。

杨灵涵猛一回头,转身朝候车亭外疾走,不能在这里多待一秒钟。

一来到广场上,烈日炎炎的,他才回过神来。过了广场,沿着马路右边向前走,他拍了两下着胸口,一名话也不能说,也不能有说话的意识。路边门面林立,有人立在人行道上兜售衬衫,三十元一件。有两个小姐,妖里妖气的,坐在地下影厅入口两侧,机械地喊着,五元五元,看录像看录像。他不能被任何声音牵住,但过了地下入口几步,胃里的酸水涌个不止。

他不能再走,就扶着前面的梧桐树,蹲了下来。

各种声音都往他耳朵里钻,像洪水一样,冲进每根神经管,各个击破、摧毁,然后汇集到了胸口,形成一个大漩涡,愈积愈大。终于,他忍不住了,朝着树根的凹部,将往事与食物大吐了几口。该死的胃!与此同时他意识深处,连连郑出一个声音,熊德行,熊德行!

旁边一个买雪糕的女孩,刚要凑到跟前开口,他就使劲挥了一下胳膊,示意让她躲得远点。

那女孩就后退几步,以为他喝醉了吐酒,站在一边观看。他站起来,定了一下身子,转过身问小女孩,有没有纸?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叠纸。杨灵涵擦过鼻子,问,雪糕多少钱。小女孩说,“夏唯宜”,清凉解渴,五毛钱一块!杨灵涵买了一块,递给她一块钱,说不用找了,就去坐公交车回报社。

公交车拐来转去,穿行在人流如潮的街道。

杨灵涵感到五脏六腑都已吐空,他闭上眼睛,任各种影像,在灰红的眼皮外面,一闪而过。

他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恍如隔世。这时,那个“幽灵”就来了,它总趁他伤心的时候来打劫,它害怕杨灵涵高兴,那时它的威力最小。可杨灵涵不能老高兴,高兴怎么也装不起来,对他来说,高兴会有,但大多时候是无聊透顶,是空虚无意义。

他感到,绝望幽灵一下子刺进了他的心口,那颗空心,渐渐被另一种空虚填满。

接着万事万物都在瓦解,肉体在瓦解,语言在瓦解,天空在瓦解,世界在瓦解,一切的一切都在瓦解,轰然倒塌,再有任何存在和意义。浑身忽儿紧缩,忽儿飘渺,仿佛要被虚无吸入口中,落入无底深渊。撕裂,吞噬掉。他用瘫痪地意识,有气无力地嘲笑道,哼哼,你来晚了!在你来之前,我都有死过了,你毁吧,你把一切都毁掉吧!然后就将眼睛闭上了。

卷一:春梦·诀〈3〉

闲着没事,刘培彦就琢磨身边的人。

他很快从杨灵涵身上发现了破绽,心想,装得再深,也逃不过我的双眼。这就是官场上的宝贵习惯,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把人琢磨透了,要用要整,要和要反,那事自然迎刃而解。

刘培彦的发现,其实不在杨灵涵身上,而是在他的办公桌上,在玻璃板下压着。那是校友赠给杨灵涵的一幅字联,是陈寅格的名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个板着脸的老家伙,几乎要为此发现而雀呼!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严谨的东西,都隐藏着漏洞。他开始琢磨陈寅恪的名言,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也无须知道,陈寅恪是何方神圣。只见在这字幅的右下角,一个小小破折号的后面,署了这个人名,无疑就是这个人啦。这形式太常见了,只不过从前署的,尽是些无人不知的伟人。

正想着,一回头才发现自己座上也有一幅字联,是“红楼梦”里的名句: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专请一位书法名流题写的。几十年来,他就凭借这一句话,从个县城教师走到了今天这般,对这句话的深刻含议,他置信不疑。问题就出在这,将两幅字联一比较,就感觉到它两个不大对脸,大大不对脸。至于不对脸在哪,他一时半会没弄清楚,搞不清楚不罢休,搞不清楚反倒吊起了胃口。

刘主任深信,办公室内存在着各种斗争,其中一种,即领导和下属之间的斗争,这是主要的,是压倒一切的战线。别看他们表面上,这样那样,都是些现象,实质就隐藏在现象下面,可杨灵涵的实质是什么?

这一次不能再糊涂了,以前就是被现象所迷惑,才麻痹了行动,以至于输得很惨。谪迁是,还有那个女人,也是个现象,竟也被她迷惑了。最可恨的就是这个女人,说句公道话,天地良心,自己像有外遇的人吗?床上那些话,连自己都不知道是怎说出来的,偏这个女人就认真了,死拿着不放。还有,大街上那些小流氓,天天搞女人也没事,偏我一搞就出事了。

不过现在看来,自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个错误的对手,打了场错误的战争。但与杨灵涵比较起来,优势就明显了,一个在暗,一个在明,一个是上级,一个是下级。他有什么优势呢?年轻人的优势,是初出牛犊不怕虎,然而,这正是他们的弱点!

经过一番琢磨,总算把杨灵涵摸了个大概。

刘培彦首先认为,杨灵涵没有野心,但是很有个性,表面上的没有个性,其实是一种强有力的个性。

毛主席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之分。杨灵涵看似中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中立的人,他早晚都会划向某个立场,这就叫“实事求是”。他有可能划向谁呢,首先是总编,总编是他师叔,他们是一帮人,可就算总编再看得起他,也不会委任他做编辑部主任,他还嫩着哪!在编辑部,能胜任主任一职的,除自己之外就是梁树人。他老早就窥视这个位职了,在自己没来之前,他就是临时主任,他没能当成这个位置,心里一定不服气。什么正人君子、笔君子,都不过是“各利”前的面具,这个人有野心!

可麻烦就在这,杨灵涵现在跟着他干,尽管对他不卑不亢的,可毕竟在一块干事,“事业”会把俩人拴在一起,形成“二人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杨灵涵是“新生”的力量,因为他和总编的关系,他向谁,谁的优势就多些。只有把这股力量,从梁树人身过拔开,为自己所用,才能彻底摧毁梁树人的阴谋。想到这,刘主任瞥了一眼梁树人和杨灵涵。

他发现,这两个人正亲密无间地研究版面,这多少让他揪心,而且是越想越不对劲。但心里却念叨了两声,凡事不要自乱阵脚,一切只不过都是现象。他念叨这两句时,双肘平撑在桌面上,同时脸随着眼神,从右边移到左边,又从左边歪回了右边 。这时常是开会时,他不认同了别人的观点,才会表现出来的神态,那是做给别人看的,现在他是做给自己看的。他想来想去,决定先下手为强。

下班后,杨灵涵一出报社,前面的刘主任就止了脚步。

刘主任先左右看了一下,仿佛在看马路上的车,见杨灵涵走到了跟前,就转头笑着说,小杨,在哪吃饭?

杨灵涵回答说,我回学校吃。

刘培彦就说,今天陪我吃顿便饭!

杨灵涵也懒得去,就说,谢主任了,我回去吃。

主任一听,故意变了脸,说,怎么,不给面子?跟领导交流一下工作情况也不行?!

杨灵涵见他这么一说,也就不作声了。工作嘛,主任天天在会上讲,要主动与领导沟通,现在是人家主动,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配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一天和尚,你就要认真去撞钟,没得说。

捌进马路边的小吃巷,进了一家叫“萍聚”的餐馆。

刘主任叫杨灵涵随便点几个,杨灵涵说,还是主任点吧。刘主任就挺直了胸膛点,旁边的服务员记。那些服务员一边记,一边大声吆喝,一个干炸里肌,一个麻辣豆腐,一个凉拌金针,一个拌三丝。杨灵涵不想喝酒,主任也不勉强,就自己来了一小瓶“全兴”。主任说,酒能成事,也能败事,少喝点好!说着自己抿了一小口,就让着杨灵涵夹菜。

放下筷子,主任说,小杨啊,你刚来报社,感觉工作还行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