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1 / 1)

“音音……”就这么盯了半晌,突闻林墨然在睡梦中如此道了一句。

“嗯?”秦语辞勾唇应她,声音很轻,知晓她是在梦呓。

“热。”不知是不是听到了她的回应,林墨然随之又道,声音迷迷糊糊的,可爱又可怜,甚至还在睡梦中问她,“你是不是也热……”

“帮你扇扇。”她道,不知又是做了怎样的梦,竟当真将手扬起一个弧度,朝着她的方向轻轻摆动两下。

这便是替她扇过了。

哪怕已经入睡却依旧在担心她。

秦语辞笑笑,眼底的笑意不由得更甚,抬手摸摸她的脸,声音很轻,却也很认真的应她:“很管用。”

“我觉得好多了,谢谢然然。”

这次眼前的人没有再作回应,可唇角却分明勾起了一抹弧度,咕噜一下又翻了个身,同她拉开些距离,将小脸朝向另外一侧。

秦语辞见状也随着她稍稍向里挪了挪,虽然身下的床不如宫中的大,也根本谈不上舒服,但这种感觉却也不坏。

只要有然然在,无论在哪里都是好的。

秦语辞笑笑,也不知怎么突然就想起了前不久林墨然才问过自己的那个问题,有关那首曲子的名字。

原本她写的是盛夏,曲中有骄阳似火,繁花美丽,溪流笔直又清澈,清风明媚又和煦,如此内容与含义,本应寻个合适且华美的辞藻,叫人哪怕才听到名字脑海中便已有画面隐现。

可现在却不同,有了今晚这一出,想必无论日后何时再弹起此曲,她的脑海里浮现出的都不再是那些美丽景色,而是透过所有美好的事物再次听到林墨然的声音,也再次看到她在睡梦中为自己扇风的举动。

无论是怎样的曲子,但凡有情感赋予其中,便会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也无需非要起个好听又动人的名字,不如寻个最合适的。

“就叫……《清凉曲》如何?”

第七十九章

第二日一早秦语辞起了个大早, 亲自为百姓施粥布粮,为了避嫌,林墨然则跟着另一波人去了其他地方。

大旱数月, 百姓家中的存粮早已吃光,如此痛苦艰难之际,朝中不光施与了救援, 并且还接连派了当朝长公主和二公主前往,可见对灾情的重视, 对徐北的重视,对百姓的重视。

但只是布粮是全然不够的, 重要的是应尽快将徐北的百姓们转移。

可此事说来容易, 做起来却难,徐北并不算小,此中人口众多, 疏通起来本就极为困难繁琐,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不少老弱幼小之辈。

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感染了疫病的人不能随众人出城, 只能暂且留在徐北隔离医治。

“殿下。”午间休憩时, 秦月微拿了地图给秦语辞看,“徐北大旱已久, 周边几地近来虽有少量降雨,状况却依旧不佳, 只能勉强应对当地百姓的日常消耗,无法接纳更多的人。”

“若想转移,只得去更远的地方, 早前王知州曾疏通过关系, 三百里外的潜宁表示愿意接纳徐北的百姓。”

“是啊, 是啊。”秦月微话音才落, 王知州连忙接下话茬,“卑职实在不忍看百姓痛苦至此,才接手此事便马不停蹄的去疏通关系,寻求救助。”

“潜宁虽不属卑职管辖范畴,但卑职曾与当地刘知州是同窗,再加上刘知州又是个爽快热心之人,当即便应了下来,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待百姓平安到达便会一一将其安顿。”

“如此甚好。”秦语辞应声轻轻勾唇扬起一抹轻笑,“王知州费心了。”

“哪里哪里,殿下谬赞。”听闻秦语辞夸赞自己,王知州顿时喜上眉梢,但面上却依旧维持谦卑的样子,“居于此位,自当勤勤恳恳鞠躬尽瘁,事事为百姓考虑。”

这话说的诚恳又认真,配上王知州的神态来看,当真叫人动容。

可秦语辞却并无太多反应,不过唇角再次微微上扬了几分,看似在笑,但笑意却不达眼底,缓声道:“王知州能有这样的心思,实在叫本宫赏识,相信日后必定会大有所为。”

“借长公主吉言。”王知州笑起来,本想再说些什么,但眼睛一瞥看到一旁的秦月微似乎有些不悦,又连忙闭上了嘴。

“殿下。”秦月微道,稍作停顿之后再次缓声开口,“您意下如何?”

“此举虽可行,但毕竟三百里的路程实在遥远,常人若步行几乎都要耗费两日时间,更何况是忍饥挨饿许久未曾饱腹的百姓,想来消耗的时日应会更多,路上也免不了出现不可控的局面,遇到许多难题。”

“二公主说的是。”语毕,秦语辞启唇接下她的话,“话虽如此,但若继续滞留下去恐艰难险阻会更多,就算朝中拨了救济下来也不过缓兵之计,倘若再不主动变通,会再次陷入僵局不过是时间问题。”

“眼下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选择。”她道,语气很轻,可说出的话却宛若有千斤重,就这样沉沉的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口,“而是早已没有了选择。”

“殿下说得对。”半晌,秦月微缓缓开口,“那便做吧。”

“嗯。”秦语辞垂眸轻抿手中的茶,目光透过窗外,看向街边困苦无依的百姓。

许久未再言语。

“……”

既已决定将百姓转移,一切行动自当越早越好。

--

最新小说: 暴君宠婢 宦妻姜芙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少年战歌 三国董卓大传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 极品龙套 遇见刘大人 贞观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