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舒宁回答不了,她就生过俩,还是特别像的那种双胞胎,最开始分辨舒颜和胤祾的时候,舒宁都只能靠乳母,俩孩子真的长的一样一样的。
最后,还是觉禅贵人回答了宁答应的话:“孩子小的时候的确都长的差不多,不过阿哥们是天潢贵胄,和你弟弟自然是不一样的。”
宁答应知道失言,拿起一边的银铃来想要让阿哥笑笑,胤祚很给面子的笑了笑,把宁答应的心都笑软了。
“小孩子都这么可爱的吗?我也想生一个。”
觉禅贵人听见这话笑了:“大庭广众说这个,你也不怕臊。”
宁答应才不在乎这个:“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大家进宫不就是给皇上生孩子的吗?”
宁答应入宫不久就看见觉禅贵人怀孕,一路从答应变成贵人,孩子还被妃位娘娘抚养,自然觉得生孩子是个好事儿。
她还是北边长大的,那里民风彪悍,这样子的话小时候不知道说了多少,她没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对的。
只是觉禅贵人被她反驳,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还是舒宁道:“话是实话,可实话就要实说吗?更别提你也只是说了一部分实话而已,也不算全对,这话在永寿宫说说就算了,可别在外头说。”
皇上广纳嫔妃自然是为了绵延子嗣,但这话说的也忒直白了些,而且她也说的不全面,这个时候的清朝,皇上纳妃,不仅仅是为了孩子。
虽然小说里都说皇上的妃子都是这边一个丞相之女,那边一个将军之妹,再来个太后侄女,皇上表妹就齐活,可以整一出宫斗文了,皇上天天得这个宫去了,就得去那个宫里哄。仿佛皇上才是那个伺候人的,而不是被伺候的。
大家都觉得这不应该是这样的,身为一国之主,天下之君的帝王在一个封建专制的背景下绝对不至于过的如此憋屈。
但有时候,这样子的说法之所以能被大家广泛接受,还是有一定的原因在的,至少现在,皇上娶佟佳皇贵妃、娶钮祜禄贵妃,娶赫舍里氏,娶僖嫔,那就不仅仅只是想要繁衍子嗣,更是为了让底下的人知道,这些臣子他还是看重的。
甚至于后宫里的的那些个蒙古嫔妃,不管是如今身为太后的博尔济吉特氏,还是皇上之前放在宫里摆着但却一直没有临幸册封的储秀宫格格,还是早起的慧妃,不都是表明皇上对蒙古还是好的吗?
前期的清朝后宫,的确是要承担一部分的政治意义在的,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孩子而已。
又或者说简单点,像是宜妃,德妃,以及她,年轻貌美,这些人才是选进来绵延子嗣的,而不是那些姓钮祜禄、佟佳、赫舍里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