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罢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环境还算舒适;因为从小舒宁对他潜移默化的教导;因为身边暂时还没有人想要让他三妻四妾,唯一一个皇上起了这个念头还被舒宁暂时挡了回去。
但万一有一天胤祾突然觉得想了,一定要做,又有多少人能拦得住他呢?只怕也就太后、皇上和她而已。
皇上太后愿不愿意拦还两说呢,或许只觉得这事儿平常,胤祾现在这样才不对劲,然后顺手指给他几个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最终还是要胤祾自己愿意,他才能真的和元瑾两个人过,舒宁觉得自己其实只是起辅助作用而已。
好一会儿之后,元瑾好像是想明白了,十分坚定的对着舒宁说:“额娘,我知道了,我明白您的意思,一定会好好的和胤祾过日子的。”
同时,元瑾又道:“我还是很感谢额娘,这些天看着,阿哥所里这么多兄弟、妯娌,都没我过的好,额娘把胤祾教的很好,对我也很好,我知道,若是没有额娘,换一个人,胤祾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许在我嫁进来之前,阿哥至少也有两个侍妾陪着了。
在家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我额娘甚至专门叫了我,对着我说:‘阿哥从前的屋里人,好好养着就是,男人都一样,过不久,又有新人,要是生这个气,反而对自己不好。’
起初我听到这话,是不大明白的,后来见多了阿哥所里的情况,才知道,原来真的和我额娘说的一模一样,对正妻敬着,对妾室宠着的人一大把,甚至就连四哥这样,一直宠着李氏的,竟然也算是少的了。”说着,元瑾苦笑了一下:“这也就是在额娘宫里我才敢说这样的话,放外头,我是一个字也不会说的。”
舒宁大概是能明白元瑾的意思的,阿哥的身份给了胤祾这些人在婚姻方面非常大的权力,却没有相应的约束,无节制的权力肯定会带来伤害,这些伤害,就属于婚姻的另一方承受。
人还是需要约束的,胤祾本质上是个好孩子,只要稍微的引导和约束,他就会朝着正确的道路上走,而不是无节制的在权力的纵容下往下滑落。
等元瑾走后,隔天,胤祾下学后特地来了一回。
饭桌上,胤祾这样问:“昨日元瑾过来和额娘说了很多?”
舒宁其实也挺好奇胤祾究竟是怎么想的,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了:“你其他兄弟身边都有不少人,你想要吗?”
胤祾终究是渐渐大了,明年,他就不在宫里住了,王府里的属人,他若想要,也是不必禀报舒宁的。
所以她必须得知道他心里怎么想,才能再帮元瑾一把,或许,他们两个之间就能不掺插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