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童年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就是那拖鞋经常弄丢了。有时一玩起来,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记了,拖鞋放在那个角落都忘记了,后来怎么也找不到。打着赤脚回家,最害怕的事就是给母亲责骂。
涨潮的时候在海里玩,或者在悬崖上攀爬,这要是给妈妈看见,事后都是免不了要受体罚的,打起来虽然都不怎么痛,但是自己也不想看到母亲的担心。
这些不愉快的事情都象那一阵风一样,很快就会给淡忘。
那个时候,家里连喝的开水都没有足够,晚上睡觉前觉得喉咙干到冒烟,就到水龙头那里用清水漱漱口就去睡了。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很快乐,这就是黎明智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
人慢慢的长大,就会慢慢地感受到各种的苦恼,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那种心里的苦恼,又叫烦恼。所以说人长大以后都是一种悲哀,但是人都一定会长大的。
青少年时期的黎明智就强烈感受到这个心里这种苦,也就是烦恼。有一本书叫《少年维特的烦恼》,其实还不是那种苦。
这是一种心里刺痛,心中烦躁不安,脑子里会伴随着有强烈思想情绪波动的感觉,这个是人最难以忍受的。
有时是听到让自己不开心的话,有时是碰上不开心的事情,其实那个也是说不清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听起来不难受,就象耳边风就过去了;有人听到了却心里非常不好受,谨谨于怀。
人的心就象那海底针一样,猜不透的,人为什么而痛苦,为什么而快乐,都是那说不清,理还乱的奥秘所在。那种心里的痛也是来无踪,去无影,难以把握,当超过人的忍受极限时,就会表现出来是一阵的剧痛,能使人失去理智。
一般人都会说,当一个人是心胸狭窄和懦弱的话,就会经常感受到这种痛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死了,气昏了,其实都是一种心里的痛。
黎明智不是一个心胸狭窄和懦弱的人,但是从少年时期起,他也强烈地感受到这个烦恼。如果一定要找出原因的话,那就是天意弄人,命运的安排。
其实这个心里这个苦,就象那电波一样,有高有低的时候,主要你不理它,它慢慢就会象那湖水一样平静下来。
但是如果你的精神,也就是你的注意力去过度关注它的话,它就会再起波澜,最后苦苦相迫,卷起了滔天的巨浪,能把人的理智给淹没。
这个道理在两千多年,大觉者释迦牟尼就告诉给世人了,在四圣谛八正道中的苦谛就非常明确指出来这一点,这种现象就叫苦聚。
那个时候的黎明智虽然也谈得上是博览群书,但是这个道理他是不懂的,就是看到了估计也是不会理解的。
在无神唯物论文化中长大他,对这个佛法是带有种种偏见的,视为迷信,骗人的东西。
既然世间有神佛的存在,怎么现在生活中还会存在着战争疾病等等苦难,神佛有那么大的神通,有大慈悲心,为什么不消除掉人间的种种苦难,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着不是很好吗。
还有,既然有六道轮回,为什么人口还一天比一天增加,那应该是保持不变才对的。就是因为存在着这些疑问,所以黎明智是不相信神佛的存在的,佛经他也不屑去看,就是看了,估计也看不懂,那都是古文呀。
那个时候,黎明智经常和同学在尼姑庵门口的大树下打着纸牌,也经常到庙里去溜达,看到那个佛像,心里是没有半分恭敬之情的,感觉都是假的,想我拜你,门都没有。
同学们到尼姑庵的后院去偷木瓜,黎明智也会跟着去放风,觉得那样很好玩。
尼姑庵里种了很多的玫瑰,五颜六色的,长得很是好看。那个善良的老尼姑在他们的哀求下,还给他们剪了几个小支拿回家去种,那个时候,觉得这个非常的宝贵。都是年少不懂事,胡闹着玩而已。
那个时候为了排解这个心里的苦闷,黎明智读了很多的书,道家返璞归真的道理他也知道,觉得这个很有道理。童年时代自己很快乐,现在长大了那么烦恼,那么心态能返回到那个童年时候不是很好嘛!
所以那个时候,黎明智也经常会做一点很幼稚的举动,美其名就是保留着的一份童真的心。
他的理解就是这样,对于这句话的真正内涵,黎明智是不懂的,实际上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是离这个道理是越来越远的,背道而驰。
那个时候,黎明智还认为,自己苦恼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和人生没有目标。这样,黎明智就看各种的书,给自己订立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就是后来所说的胸怀大志,使自己那颗追求成功的心变得无比强烈。
那个时候,气功和武术的大潮兴起,各种绝世的武功秘籍,用钱都可以买得到,黎明智自己就收集了差不多有两大箱。
那个铁砂掌,要用各种的药材浸泡双手,那个铁砂也需要经过重重的处理,里面用到的药材整整上百种不止,有些还是非常珍贵的,有钱也买不到的。虽然那个“铁掌水上飘”裘千仞很是威风,但是,也不是他那个穷学生可以练得起的。
那就选一个简单的,先从基本的做起,那就打千层纸吧。这个简单,黎明智找一个旧日历,在上面钉上几层草纸,挂在墙上就开始打了。
大清早,从床上爬起,要赶紧打完,还要赶着上学呢。砰砰地打,也不怕手痛,但是一会,黎明智就发现不对劲,那个草纸上都粘满了血。
一看自己的双手,就吓了一跳,黎明智的那双手,从小连家务也不用做过,细皮肉嫩的。现在那个拳窝处的皮在那粗糙的草纸上一摩擦,都一个又一个孔这样裂开了,露出了里面白生生的肉,血跟着就渗出来。
那点痛不算什么,最主要是双手的皮都破裂了,那还怎么练呀,家里连点药也没有,也唯有这样带着破损的手赶紧上学去了。
后来看的书多,黎明智也知道那个练法是不可取,十指连心,那种练法有一个后遗症,就是会损伤到人的内脏,日久积累,人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的。
接着黎明智就练各种静中带动的硬气功,那个主要就是各种气走皮下,强健根骨
的导引之术,什么大力金刚掌,铁布衫这一类的。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来的,也许是黎明智读的书太多了,思想无比复杂,一到入静练功的时候,脑子里面就象个跑马场一样,根本就静不下来了。
那个时候,黎明智还在读书,在班上成绩也是属于前列,中考和高考两座大山压着,每天都是在睡眠时间中抽出那么一点时间来练功的。
要是练得好的话,可以入得了静,那个可以代替睡眠的,白天的精力不受影响,也许就什么问题也没有。
但是黎明智又做不到练功时入静,就变得两边都不讨好了,练功不入静也就没什么效果,同时休息不好,也就影响到白天的学习。
但是,轻易放弃又不是黎明智的个性,为了解决这个练功入静的问题。他可是说读很多书,也拜过很多的所谓名师。但是其实都是背道而驰,就是在那个牛角尖里钻进去,出不来。
最后自己的身体都顶不住了,就演变成了这个神经衰弱的症状,出现了这个问题以后,黎明智所有心思更都扑在上面了,越陷越深了,也就更加苦不堪言了。
正是苦海无涯,何时才是解脱之日。
第三章 天意弄人
其实,如果在身体出现不适的初期,黎明智能够悬崖勒马,放开这些强烈的执著和追求,做到清心寡欲,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但是这个世界是没有如果的,这个世界能具有大智慧的人是凤毛麟角,黎明智也曾经想过救助于别人,但是谁能给指引呢,别人都没有他懂得多呢。
没办法,只能自己钻到书山书海中去寻找办法,只要觉得有用的书他都去读,去吸收,采百家之长嘛,总会找到办法的。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他也一直相信这一点,所以他就博览群书。但是懂得越多,其实就会变成一种干扰,佛教中把这个现象叫做“知识障”,就是使得自己的思想都乱成一团,杂念纷飞,黎明智就掉进这个陷阱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