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平常说的要做一个好人,但是心中没有这个正念在,在想做好事的时候往往会做成了坏事。因为这个人间界的种种道理,大多数都是邪见,站在神的角度来看,都是错误的,刚好是反过来的。
假如说,你为了你家族亲人,民族国家做了很多的好事,得到了很多的利益,在这个角度来说,你是一个好人。但是在神的角度上来看,你使他们得到很多不应该得到的利益,这就是罪业。
你使他们生活非常的好,那样他们就不会吃苦消掉那个罪业,那你是不是把他们往这个地狱里推呢,那你说你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
有一次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大举兴兵来攻打释迦牟尼佛的祖国迦毗罗城。
佛陀知道后,非常感伤,流着泪感叹道:“这个都是释迦种族在累世杀生所造下的罪业的果报,众生无明,在生死的苦海中,因果循环,不得脱离呀!”
这时,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自告奋勇地向佛陀禀报说:“佛陀!让我以神通救出释迦种族吧!”
佛陀回答道:“目犍连!释迦种族宿世业障,不知忏悔,今日要受到此报,虽然是我的族人,神通也是救度不了的呀!”佛陀慈祥的脸上带着无限的伤感回答说。
目犍连不信佛陀的话,以神通飞入被军队围得水泄不通的城内,挑选了五百位优秀的释迦种族,把他们一一盛放在钵内,飞出了城墙,满心欢喜地来到了佛陀的面前说:“佛陀!我已救出了一部份的释迦种族。”
目犍连说完打开钵一看,大惊失色,原来那五百位释迦种族已经是变成了一滩血水。
这场战争历经几年,释迦种族几乎灭迹,流血千里,死伤超过十万人,佛陀为什么不阻止这事呢?这都是有很深恩怨因缘需要去了结的,慈悲心是救人,不是把人往地狱里推。
佛法能够给人以正见,通常所说有十善业: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十、不愚痴而多闻增。
其中这个供养和布施会积下无量的功德,是非常重要的。供养,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这个供养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不单单是这个物质上供养,还包括这个修行等方面,最重要是要做到心存敬仰,清净无所求。
三种供养,如下:(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
三业供养,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
四种供养,(1)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
四事供养,(1)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弱医药等四种供养。
五种供养,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
十种供养,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
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
供养是表达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表示对佛恩的报答!“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师长恩是其中之一。同时这个供养也是一件有功德的事,特别是供养这个佛法僧更是功德无量的事。
现在来看一段佛经: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所谓花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佛经,就是说物质上最多的供养,无量无际的物质供养,也比不上这法供养,以法供养最为功德无量。
这个佛法可以生成无量无际的世界,如来都是非常尊重这个佛法,通过佛法的修炼,可以修出无数的佛道神,利益无量无际的众生,佛法有无比大的威德。
这个供养佛法主要就是敬仰佛法,礼诵佛法,抄写佛法,按照佛法去融炼自己,还有就是弘扬这个佛法,都是功德无量的事。
这个佛有大威大德,法力无比的,敬佛和供养佛就有非常大的功德,还可以结下法缘。无数的众生就因为过去世敬佛供养佛,今世就可以接触到佛法,走进这修炼之门。
释迦牟尼佛曾经讲过很多的因缘故事,其中就有很多供养佛,得到大功德的故事。
有一名贫穷女子,她過往生曾經是一名富家女,但因為輕蔑另一位有緣供養迦葉佛(過去七佛之第六佛)的貧女,而招感此生貧窮的果報。
她看見大眾以各種供品供養佛陀,羨慕得很,幾經辛苦弄來一盞油燈,供於佛前的群燈中。由於她以菩提心作供,翌日其燈光明依舊,且無法被他人弄熄。她的惡業不但因此功德而被淨化,最後她更得到釋尊授記將來成佛。
佛陀開示供燈有十種功德:
1。肉眼清淨(洠в醒奂玻?。獲淨天眼。3。遠離三毒。4。得諸善法。5。獲得聰明智慧。6。遠離愚癡(不被迷惑)。7。不墮黑闇三塗(地獄、餓鬼、畜生)。8。尊貴自在。9。往生諸天。10。速證佛果。
花表徵莊嚴的佛身。在拘那含牟尼佛(過去七佛之第五佛)的時代,一個窮人眼見許多有錢人都以豐富的飲食供養僧眾,於是在路旁摘下各色花朵,恭敬作供。
由於他的發心十分清淨,他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轉生為富貴人家,後來更在佛前受比丘戒,得羅漢果。
佛陀開示供花有十種功德:
1。能得如花般之容貌。2。世間無比。3。鼻根不壞。4。身離臭穢。5。妙香清淨。6。得往生十方淨土,見佛聞法。7。戒香芬馥。8。世間慇重,得大法樂。9。生天自在。10。速證佛果。
往昔印度有一對貧困的母子,一天,當兒子打算吃母親爲他準備的午餐時,看見一位托缽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