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1 / 2)

>

这青年贵族一提到姬秋,公子重耳左右的剑客侍婢,便担心地向他看去。偏偏这些青年贵族又是相邻城主的子息,他们便是着急,也不敢假以颜色。

公子重耳低着头,敛着眉眼,笑容依然淡淡,只是那握樽的手指,有点僵硬。

那青年贵族口中连呼着的‘可惜’公子重耳以为他是替自己失去这么个有才的女郎感到惋惜,便没有在意。

这时,那青年贵族长叹一声,声音中添了几分悲悯,“世间事,竟是如此难测难度。你那侍婢成为秦国公卿之后,短短数月光景,便为秦国游说捐粮足有一千三百辎,得此良士,实在是秦国之福。唉,未想到她自己却薄命至斯?”

“薄命至斯!”

公子重耳嗖地抬起头来。

他一双深如子夜的厉目,紧紧地盯着那青年权贵,薄唇微启,缓慢地问道:“丛师,何言薄命?”

这六个字,他是一字一句地说出的,语调坚涩而缓慢。

丛师还在连声感慨。闻言,他抬头看向公子重耳,见他眉心不停地跳动着,不由略顿了顿。

只是一转眼,他便恍然大悟地说道:“你最近闭不出城,难怪不知道。”

公子重耳的眉心跳得更加急促了。

他紧紧地盯着丛师,等着他的下文。

这丛师却又是一连串的长叹,直到他仰头把樽中酒一饮而尽,把酒樽朝几上重重一放后,才大声叹道:“可惜,可惜!天妒英才呀!你那侍婢,数月前成为秦使,前往梁、齐、楚三国捐粮,梁、齐两国之行,她不仅为秦捐粮一千三百辎,更一举成为传奇之人,不知愧煞世间多少丈夫?只可惜,如此英才却遭楚侯所诛……”

他刚刚说到这里,正是言辞滔滔,余意末尽之时。突然,一声重重地“砰——咚”的撞击声传来。

这声音如此响亮,生生地打断了丛师的所有感慨。

他错愕地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他的双眼马上瞪得滚圆,不敢置信地盯着前方。

与此同时,众侍婢剑客一哄而上,急急地叫道:“公子,公子!”

乱哄哄地叫唤声中,生生地从塌上滚落在地的公子重耳,此刻玉冠脱落,长发披散,完全挡住了他的面容。本来持在他手上的一樽酒,此时全部覆在他的黑袍上。他半边长袍都湿淋淋的,再在草地上一滚,那湿处便沾满了草屑。

众人只可以看到,他伸出右手,想撑在草地上,令自己重新坐起。可是他的手颤抖得太过厉害,支在草地上的动作十分的无力。硬是撑了好几次,却依然无用。

众人一哄而上,急急地伸手想扶起他。间中,不时有人在大吼,“唤先生,速唤先生!”

几个剑客冲到他面前,扶的扶腰,扶的肤腋下,强行撑着他向寝宫走去,不远处,已有侍婢和剑客抬来了软舆。

直到众人扶着他坐上软舆,急急地向寝宫抬去,他的手都在颤抖着。

有侍婢见他长发披了满脸,伸出手去,想把那乌发拂开。可手刚一动,便被他一掌扬开。

公子重耳刚被抬回寝宫,众人便听到他极其沙哑浑浊的低喝道:“全退下。”

众人面面相觑。一个贤士走上前来,正待劝慰,蓦地,公子重耳暴喝一声,“全部退下!任何人不得扰我!”

这声暴喝中,十分沙哑浑浊,隐含鼻音。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后,慢慢向后退去。

他们刚退去,殿门便砰地一声给紧紧关上。

接踵而来的先生,和各位大贤连番叫门,里面都没有半点响动。

只有狐偃,在听了公子重耳发病的始由后,沉默半晌,挥手令众人退去。

转眼一晚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公子重耳的一个贴身侍婢便惊讶地发现,寝宫门居然打开了。

她大喜过望,连忙跑了进去。

寝宫中,头发梳得一丝不乱,黑袍玉带,巍然如山的公子重耳,正沉着脸看着纱窗外。此时的他,浑然便是往昔的他。

侍婢连忙走到他身后,盈盈一福,轻声说道:“公子,现在进食么?”

公子重耳没有回答。侍婢听不到他的回答,有点不安地悄眼向他看去。

正当她越来越不安的时候,公子重耳的声音低低的,沉沉地传来,“如此狡诈百出的女郎,怎么可能轻易死去?那楚侯不过是酒色之徒,狡黠如你,又岂是那么容易便死于他的手中?”

侍婢愕然之际,公子重耳缓缓回头,他用那双深沉不可测的双眸,盯视了她一眼后,道:“传诸臣入内,便说我想知道这数月间,秦、梁、齐,楚诸国间所有的举动。”

“然。”

那侍婢刚走到门口,身后突然传来公子重耳森寒的声音,“若泄我言,死!”

这话,杀气腾腾的,跟平日温润如玉的公子重耳截然不同。

☆、第两百三十四章 赔我两座城(二)

那侍婢连忙回过头来,重重地跪在地上,应道:“绝不敢泄。”

事实上,像她们这种侍婢,从来便知道,主人不管说了什么话,也不能向任何人说起,否则就是死罪。因此,公子重耳的这番吩咐纯粹多余。

公子重耳头也不回,冷冷地喝道:“速去。”

侍婢连忙应道:“然”

不一会,书房中便济济一堂。

在座的,都是负责各国的交际,暗士安排的贤士。

公子重耳跪坐在塌几上的身姿,优雅而沉稳,这使得担了一夜心的贤士们心情大好。

半响,他抬起头来,厉目扫了一眼众人,道:“说罢。”

“诺。”

负责联系秦国暗士的贤士站了起来,朝着公子重耳双手一叉,朗声说道:“秦使姬秋身死的消息最先传出的渠道无从考究,然,秦国中人,却于事发后的第三天便知道了消息。再则,姬秋的随行剑士虽然已经回到秦国,然,归国之队中,未见灵车棺木。”

这贤士说了他自以为重要的话后,便坐了下来。

公子重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面上的神色陡然一松,不由露出几分喜色来。

这时世的消息都传递得慢,而且对安排在异国的暗士和刺探,也没有如后世那么重视。一个国家有什么举动,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传达回来。

而公子重耳之所以能这么快便知道消息,便是他使用传递消息的工具,不仅仅局限于人。因为,公子重耳手上还有一批善驯鹞鹰的好手,遇上事出紧急,或是路途遥远的时候,暗士便大多会将重要的信息,让鹞鹰带到千里之外的公子重耳手里。

公子重耳的手指在几上扣了扣,他的五指有点僵直,因此这动作便显得很不自然。

不一会,他又沉沉地问道:“诸位可知道当世之中除了我们,还有谁也在用鹞鹰为信使?”

另一个贤士站了起来,他沉吟着说道:“据说天下矩子亦是如此,不过尚是道听途说,未经证实。”

良久,公子重耳方又问道:“在座的诸位,可有谁知道,天下矩子中可有同姬氏阿秋走得近的?”

在座的贤士一怔,半响都没有人说出话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