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大汉光熹 > 第367部分

第367部分(1 / 2)

>    根据黄承彦所讲述殷商灭亡夏朝的战斗,刘谦思考了很久,直到他再次回忆起《封神榜》上边的神话故事时,他才感到解开了其中的一些谜团。

《封神榜》故事中,周武王之所以打败了纣王的军队,基本上全部依靠姜子牙背后的阐教,就连他手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雷震子,也是阐教的子弟。

如果将神话故事中的惊天法术改换成高端武器,也可以说周武王手中根本没有掌握什么高科技,唯一的高科技也是从别人手中借来的,而不是他原来拥有的。

如果这种类比成立,那么周武王反叛殷商的军事行动,就和商代反叛夏朝有很大的区别。

根据黄承彦所讲述,当年殷商举兵反抗夏桀的时候,商汤手中原本就掌握着一定的技术,只是没有夏桀手中掌握的多罢了。而根据当时商汤谋划了好多年,获得了天下民心这一点推测,可能商汤早早就收买了夏桀手中的大巫。

周武王的讨伐不是这样,因为当时的商纣王虽然残暴,可是商纣王却不是一个无能之辈,手下的大巫很支持商纣王,使纣王手中牢牢控制着大巫这支不容忽视的强军。这些大巫在战斗初期,很是令周武王吃了一些亏。

不过周武王为代表的反叛军队,也不是傻蛋,他们大力拉拢一些散落在小部落中的大巫,利用这些也许是夏朝后裔或者是从来没有被中央发现的大巫,击败了因主力集中在东线而缺兵少马力量单薄的留守朝歌大巫,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西周虽然了最后的胜利,可是却因为商纣王死不投降,最终随着商纣王在朝歌的自残大火,很多史前科技随着商代的结束,最后消失在了人间。

商朝灭亡周,东线的军队可能还保存着一些很厉害的武器,可是他们失去了朝歌这个生产基地,感到不可能打败拥有很多大巫的周武王,虽然还保有二十多万军队,商代最后一位东方方伯攸侯喜还是选择了离开,带领着二十多万殷商军队,忽然消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

攸侯喜消失之后,西周政府担心几年后,也就逐渐忘记了攸侯喜这个人,好像他们心中很清楚攸侯喜去了哪里,永远也不会回来一样,没有给诸侯下达任何防备攸侯喜反攻的命令。

牧野大战中,周武王手下召集来的大巫打败了朝歌留守的殷商大巫,按照杀敌千人自伤八百的理论推算,这些取得胜利的大巫手中的武器损坏率很大。在没有基础科技的时代中,他们手中幸存的武器再也没有可能修复,最终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当然,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一些幸运儿,最后还是保住了武器和一部分科技,只是当时依靠诸侯力量才获得帝位的西周中央政府刚刚建立,也不敢过分表示他们想要攫取这些科技的野心,这就让一部分科技在民间保存了下来。

也正是民间还保存着史前文明这个前提,加上一贯的小心谨慎,黄承彦这一支继承于殷商大巫的支派,才获得了生存下来的空间。

但是,这些流传下来的流派,由于他们没有恢复史前武器的方法和技术,他们差不多和黄承彦一样,陷入了越来越尴尬的局面。

先是,剩余的高端杀伤性武器,因使用频繁不懂维修保养而损坏,剩余的对统治者作用不大的科技,只能沦落为愚弄百姓讨好贵族的工具。而后,随着动力源的耗尽或动力引擎使用频繁而毁坏,连没有多大用处的科技的也渐渐消失了。

刘谦这次从黄承彦手中的东西,没有一件对战争又用,除了据说是鲁班制作的竹鸟之外,数百年来后人不但没有继承宝贵的经验,反而更加的没落了。比如黄承彦,说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技人才,可是二十多年来他还是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让刘谦感到失望,相反,他觉得这辈子能够见到史前文明留下来的科技,足够了。虽然这些科技很多因不懂其中的原因都不能复原,不过其中还是有些能使刘谦说出一些原理来。

六百一十六章 空间技术和修道

六百一十六章空间技术和修道

看到只要掌握这些产品的原理,就有可能掀起一次史无前例的科技**,刘谦确实激动了一阵子。不过等黄承彦告诉刘谦,动力源差不多已经被耗尽,而且这些动力源晶体是史前人类合成的,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寻找不到后,刘谦沸腾的鲜血立刻被冷却下去大半。

合成的动力源?这个结果并没有使刘谦觉得吃惊。相反,如果不是合成的动力源,刘谦反倒觉得奇怪了。

以刘谦穿越前的时代,科技文明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当时最顶尖的能量源,也不过是利用机器设备加速核燃料的分裂速度而已,还具有很大的不安全性和辐射。

还有一点,如果能量源不是合成的,是自然生成的矿产,史前各个幸存下来的人们和继承者通过数千年的探索,理论上也应该寻找得到,史前科技也不会渐渐从历史中消亡了。

能量源的问题确实让刘谦有些失望,不过看到一些和穿越前科技水平相近的技术之后,心中又重新升起了希望。有了这些产品,至少在刘谦给人们解释说明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

当一大批逐渐掌握基础原理的科技人员成长起来,这些超前的科技产品发挥的作用就很大了,刘谦自信,这些神秘的科技,一定会让中华民族的科技会大大的繁荣昌盛,不但可以使中华民族可以成功逃过,一千多年后因落后遭遇的一百多年浩劫,还能加快中华民族将地球变成中国村的脚步。

半个月之后,刘谦一行从襄阳离开,不过刘谦却没有直接回到雒阳,而是以多年没有回家为理由,将所有的史前科技带到了设立在西鄂的科技研究所,将黄承彦引荐给张瑜和马钧,让他们三个人形成一个研究小组,对这些技术着手研究。

为了让这些技术真正转化成科技力量,刘谦随后又来到了南都学院,亲自在南都学院建立了格物学院,请黄承彦张瑜马钧为教授,为大汉科技人才储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刘谦这个大动作,让副院长卢植郑玄和一干教授,很是疑惑。

以前刘谦虽然用试验为大家说明了研究科技的作用,改变了大家对科技力量的看法,可是在这些大儒眼中,科技无论对人类的作用再大,也大不过儒家的教义。所以,这次前来忽然将格物课程和儒家经义放到同等地位时,这些大儒有点坐不住了。

为了不让这些大儒误解,不中断儒家思想的改良大业,刘谦很认真很详细的给他们讲说了他这次的发现,然后尽力给大家形容了如果研究透彻这些史前科技,社会将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这个时代,由于其他学说没有了生存空间,不是消亡就是式微,儒家在研究儒家经义之余,也肩负了许多格物方面的研究,很多的大儒对算学格物都有一定的造诣。为此,当刘谦拿出实物的一番详加说明,并向大家解释了他对史前文明对中国历史影响的推测之后,这些大儒基本上都明白了刘谦这样做的意义。

虽然理解了刘谦的用意,并表示对刘谦一定程度的支持,不过郑玄等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看法。为了向刘谦说明儒家思想推广的巨大作用,郑玄引用了刘谦对古蜀国的论证和文献上记载的夏商周到汉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儒家大一统思想对于大汉政权稳固起到的伟大作用。

说句心里话,刘谦对儒家的好感不多。也许是刘谦受到穿越前社会对儒家的批评过多,特别是鲁迅的一些思想,严重的影响了刘谦的思想,为此一直认为儒家思想是糟粕,是毒害中国人两千多年不能使中国人崛起的只要原因。

穿越之后,为了生存被迫学习儒家经典的刘谦,随着对儒家思想的逐渐了解和自身成长,逐渐改变了对儒家的一些认知。甚至还为当年没有研究儒家思想就跟着别人大骂儒家思想,而感到羞愧。

对于汉代现实社会了解的越多,刘谦越觉得,在汉代现实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是必不可缺的指导思想。如果缺少了儒家思想,没有君君臣臣这些看似很不合理的制度,偌大的大汉也许早就和罗马一样分裂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