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大唐天下 > 第88部分

第88部分(1 / 2)

>    “是呀!”群臣大声附和,既是兴奋,又是愤怒。

兴奋的是,吐蕃曾经很强盛,可以调集七十万大军,这在吐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一的次。

想想唐朝,全国总兵力也才五十四五万,吐蕃就有七十万大军,这足以让吐蕃群臣狠狠赞美一通。

愤怒的是,孙波茹的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还丢了大非川,使得吐蕃的实力削弱了很多。

“唐人可恨可恶!”

“一定不能饶了唐人!”

“打进长安!打进长安!”

紧接着,群臣就是破口大骂,口水乱飞,差点把红山宫给淹没了。

“够了!”墀德祖赞脸一沉,沉声喝道:“骂无济于事,骂不死李隆基!们都,这一仗该如何打?”

大军已经调集了,该如何用兵,这需要谋划。

大论脸上泛着笑容,率先开口,道:“薛仁贵进军大非川,十万唐军挟怒而来,气势正盛,再者,唐军的战力比大吐蕃的勇士更强,最后却是大败而归,原因何在?就在于,臣祖上断了他的粮道,焚毁了他的粮草,薛仁贵不得不退兵。”

打败薛仁贵的是松赞干布时期四贤之一,时任大论的禄东赞之孙,是眼下这个大论的祖辈。吐蕃的官爵、土地、权力都是世袭的,他的祖辈是大论,他也就是大论。

一提起祖上最得意的一件事,大论眼睛眯到一起了,笑得跟弥勒佛似的。

吐蕃与唐朝打了上百年,却是少有胜仗,象打败薛仁贵这样的仗对于吐蕃来,更是万中无一,谁能不美呢?

“大论的意思是,这一仗还是断敌粮道,焚唐军的粮草?”墀德祖赞大声喝道。

“赞普英明!”大论美滋滋的赞颂一句,实则是在赞扬自己。

“大论所言虽是有理,却也不尽然。”论却是反对,道:“大非川虽是一马平川,利于驰骋,其周边却是多高山密林,要断敌粮道,有成算。可是,要焚唐军的粮草,谈何容易?要知道,当年一战,若不是郭待封未与薛仁贵及时汇合,给了大吐蕃可乘之机,那一仗谁胜谁败还不一定。”

论所言很中肯,却是引得一众吐蕃大臣直皱眉。

“如今,哥舒翰本是一员良机,其麾下更是英雄汇聚,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甚至连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是良将,要想焚其粮草,大论可有妙策?”论一副没有看见群臣不愿多的样儿,反问一句。

“论,可有妙策?”墀德祖赞却是微微点头,大为赞许这话。

他是吐蕃历史上的雄主,对兵事极为精通,自然知道论所全是实情。当年那一仗,要不是郭待封违抗军令,吐蕃很可能吃了败仗。

“赞普,臣以为此战大吐蕃需要实行两策。”论信心十足,不待墀德祖赞问计,便道:“第一策,派出股军队与唐军周旋,滋扰唐军的粮道,若能切断就切断,不能切断就退去,再找机会。在高山密林里作战,唐军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却不是大吐蕃勇士的对手。”

吐蕃人天生就是跋山涉水的好手,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若真这样打的话,对唐军是个巨大的威胁。

“第二策呢?”墀德祖赞微微颔首。

“第二策就是拖!”论大声剖析,道:“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李隆基在向大非川大举增兵,虽然我们不知道详尽的数目,却可以估算,不会低于十万。若是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与唐军硬撼,即使我们有五十万,未必能打败二十万唐军。是以,大吐蕃应该拖。二十万唐军驻在大非川,求战不得,退又不能,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尽管唐朝国力雄厚,也是难以为继,只要拖下去,唐军不得不退。到那时,就是大吐蕃大举进攻的时候。”

“嗡!”他的话音刚落点,殿里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二十九章进军积石山

“闭嘴!”

“一派胡言!”

“这是长唐军志气,灭大吐蕃威风!”

论一语落点,一片指责声响起,声音如同雷霆,差点把殿顶掀飞了。

论的是实情,却是不能给吐蕃群臣接受,谁愿意瞧自己呢?尤其是吐蕃群臣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要他们接受吐蕃军队的战力不如唐军,还真有些难度。

“论,是在论兵,还是在灭自己威风?”大论不紧不慢的问道。

论不赞成他的看法,这让大论很是不爽,此时不针对论,更待何时?

“我的是实情。”论争辩一句。

“那是鬼话!”群臣一片指责声响起,不屑的裂着嘴角。

“大吐蕃打败薛仁贵一战,大吐蕃付出了多少代价,们知道吗?”论一点退缩的意思也没有,大声反问道:“葛尔钦陵率领四十万吐蕃大军,与薛仁贵十万大军决战,竟然不能全歼薛仁贵的十万唐军,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因为大吐蕃伤亡惨重。”

葛尔钦陵就是禄东赞之孙,极善用兵,号称吐蕃历史的第一名将,有战神的美誉,就是他打败了薛仁贵。

“薛仁贵的粮草被焚,粮道被切断,没有援军,孤军奋战,即使这样,仍是大吐蕃伤亡惨重。葛尔钦陵知道,若是要全歼薛仁贵。不是做不到,是得不偿失,大吐蕃的代价会更加高昂,不得不与薛仁贵结盟”论就事论事,声调越来越高,大声质问道:“们只顾着高兴,竟然忘了这等大事。”

“这个……”群臣张大了嘴巴,难以反驳。

毕竟当年那一战,个中因由他们都知道,若是吐蕃有实力全歼薛仁贵,为何放走他?

墀德祖赞眉头紧拧着论所言,他以为有理,却是不甘心,一天不收复大非川。一天不打败唐军,他的心就一天不得安宁,他等不起。

“哼!”

大论深知墀德祖的心思,冷哼一声,道:“论。这是危言耸听。当年一战,自然如所,可知道,七十年过去了。大吐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七十年间,沧海变桑田。吐蕃经历了很多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力更加强盛了,自墀德祖赞,下至群臣一听这话,眼睛放光。

“当年打败薛仁贵,大吐蕃得到大非川,国力剧增。数十年来,大吐蕃东征西讨,疆域急剧扩大,已成万里大国,论疆域不在唐朝之下。”大论得意洋洋的细数起来:“北至石堡城,南到天竺,东到巴蜀,西与大食接壤。”

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吐蕃的疆域扩大了很多,单论疆域面积,不比唐朝多少。

“大吐蕃的疆域是扩大了很多,可是,口众、技艺、兵甲之利,有哪一样比得了唐朝?”论大声反驳:“唐朝有七千万口众,大吐蕃万里疆域的口众不过两千万,与唐朝差了整整五千万。技艺精湛、兵甲之利,大吐蕃一样也比不了唐朝。”

论科技、文明、装备的精良,吐蕃与唐朝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吐蕃无论如何不是唐朝的对手。

“是大吐蕃的人,还是唐人,尽为唐朝话。”大论厉喝一声,宛若雷霆。

“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吐蕃若不能正视与唐朝的差距,这仗还怎么打?”论一点也不退让。

“够了!”眼看着两人还要吵下去,墀德祖赞大喝一声,瞪了一眼论,道:“大论,接着。”

论气呼呼的坐了下来,紧咬着嘴唇,不再言语。

“虽然大吐蕃的兵甲不如唐朝精良,可是,经过数十年发展,大吐蕃的技艺融天竺、中原、大食技艺于一炉,虽然不如,却也差距不大。”大论得意洋洋的盯了一眼论,接着细数吐蕃的进步。

吐蕃的地理位置很好,南邻印度,东邻唐朝,西与大食接壤,对这三方技艺都有涉略。尽管如此,不过是窥其皮毛而已,在大论嘴里却是自成一家了,好象吐蕃的科技很发达似的。

“嗯!”群臣重重点头,这样的好话,太好听了。

“大吐蕃从唐朝那里缴获了不少兵甲,组建了禁军,禁军之善战不在唐军之下。”大论听了群臣的赞赏,更加得意了,道:“更别,大吐蕃还有兵力优势,五十万对二十万,还打不过?”

以五十万对二十万,这是很大的兵力优势,吐蕃群臣信心有些爆棚,自信满满,齐声赞同:“五十万打不过二十万,我们枉为大吐蕃的勇士!跳到青海湖淹死算了!”

墀德祖赞眉头散开,根根向翻,很是欢喜。很显然,大论这话到他心坎了。

“李隆基增兵十万,那是最低估算,要是他多增兵,又如何?”论突兀的插了一句。

“哼哼!”大论一连串的冷哼,得意的扬扬下巴,道:“唐朝全国不过五十余万兵力,那么大的疆域,驻守要就耗去二十万大军,安西都护府需要数万,李隆基能调到大非川的顶多二十万。再多,他拿不出来。”

到此处,大论略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就算李隆基增兵二十万,在大非川的唐军共计三十万,又能奈何大吐蕃?大吐蕃勇士以五十万打三十万,照样能打胜!”

“一定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