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大唐新秩序 > 第258部分

第258部分(2 / 2)

燕军体系的战前军议氛围源自李诚中所穿越而来的后世,提倡议事中平等,凡有资格参与军议者,谁都可以畅所欲言,主官不得以任何借口对不合己意之论施以惩罚,也就是说,不会像外镇那样,军议中的军官们战战兢兢,生怕说错话被拉出去打板子,更不会因为与主将意见不合而被拖出去祭军旗。当然,一旦主官形成决定,则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背。

周坎等人议论了片刻,见赵在礼半天不吭气,眉角却似拧成了一条绳,便问:“老赵,想到什么了?说说!”

赵在礼听了周坎的询问,当即道:“以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次来到石峪后忽然觉得,咱们要打石峪,这十多里地带来的不便相当麻烦,那么李嗣源要打襄垣,就不觉得这是麻烦么?他把大营按扎在这里,难道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帐中诸人都愣住了,相互间对视了几眼,周坎道:“老赵,你是说……”

赵在礼道:“要么,李嗣源根本没有攻打襄垣的意图,把兵摆出来,只是做个样子……”

高行周摇头道:“可是这与之前几日他主动派出骑兵的举止不符。”

赵在礼点头:“不错,因此,这个原因可以排除。那么,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引诱咱们主动攻过来?某觉得这个可能比较大,如此一来,他之前以骑兵主动出击的目的也能略微解释得通。”

一旁的陈姓虞侯插话道:“引诱?设伏?可能性不太大,从昨天至今日,已经撒出去很多探骑了,如果李嗣源设伏的话,他的兵会藏在什么地方?石峪周围没有可以设伏的地方,如果说要设伏,只能在西北的山中,可那是李嗣源的后路,咱们在拔掉石峪大营之前,没有办法绕过去。”

周坎想了想,问:“会不会有别的小道可以出奇兵,从石峪绕道襄垣?”

几个虞侯都在摇头,他们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查清战场地形地势,在这方面下的工夫十分充足,如果真有什么小道可以从石峪绕至襄垣身后,那么他们也早就提出应对预案了。

“你们确定?”周坎追问。

姓刘的虞侯道:“这地方咱们已经驻扎了快两年,之前上党行营传下来的舆图中,襄垣附近并没有可以出奇兵的小道。东部是仙堂山和黄岩山,属太行余脉,与石峪不曾有沟通,西边是石磴山,同样与石峪没有接壤勾连的地方,而且咱们筑营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从东面和南面围住了石峪,李嗣源如果想要出寨偷袭,必定暴露在咱们眼皮子底下。”

陈虞侯补充道:“某等也曾和东阳都李都头探讨过,他也说没有。”

周坎立即道:“传李都头入帐军议!”(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决战上党(十三)

ps:  感谢困困羊和朝朝暮暮的打赏,还要感谢兄弟们的月票鼓励。

作为主动依附的地头蛇,东阳都李都头不是第一次参加大军军议了,凡是涉及潞州和泽州有关地形和将领的问题,基本上都会传唤他。

这次被指派随赵在礼骑兵出击,将李从珂生擒活捉,李都头也算立了一功。他此刻刚刚从郗家烟村返回幽燕保安军的驻营地,就被中军传令官迅速带到平丘大营。

周坎一见李都头,没工夫寒暄,劈头就是一句问话:“石峪里边究竟有没有小道可以绕行至襄垣?”

李都头见帐内气氛异常严肃,便知道此事或许事关重大,于是重新在心里默算一遍,然后十分肯定的回答:“没有!”

“再想想,确实没有?”李小喜在一旁追问。

“确然没有!”李都头回答得很坚定,见帐中诸将似乎都松了口气,于是补了一句:“从石峪出来,确实没有到襄垣的小道,这一点某敢以脑袋担保!除非是黎城……”

帐中众人呼吸立时一紧,李都头忙笑着道:“诸位将军别紧张,敌军从石峪出兵,无论如何是偷袭不了襄垣的,如果非要找一条小道的话,也必然先过黎城,而且这条小道从石峪也走不通……”

周坎立即走到刚刚搭建完一半的沙盘边,将正忙于制作沙盘的低级参军们轰开,招呼众人:“都来这边。李都头,你仔细说说,一定要说清楚!”

在诸将的环绕中,李都头接过一名参军递来的小竹棍,拱着身子指着襄垣东部的群山道:“这是仙堂山,这是黄岩山,两山之间是浊漳河……”

“浊漳河谷?不是说两岸陡峭。走不通么?”陈姓虞侯瞪着李都头问。

李都头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陈虞侯莫急,某是说过这条河谷走不通,这一点毫无问题。顺河谷上溯,这里,黎北坡,这是卡住浊漳河的一道急弯,从这里向下游走不通,上游却是可以走的。某说的小道便是从这里开始,不走浊漳河谷,而是从黎北坡拐向正南方向。有一条山道可以通向黎城,所以如果要偷袭襄垣,必然先过黎城。”

李都头的话让几个高级虞侯们心里都宽了宽,如果说这里出现问题,那么他们几人也会承担责任。

周坎盯着黎北坡看了半晌,问:“继续说,黎北坡这里向北,是浊漳河上游?有没有路可以连接石峪?”

李都头摇头道:“没有!顺着浊漳河向上游走,确实可以通行人马。但道路非常险峻。周总管请看,向北过黄崖洞小道,至龙泉,然后顺乡水向西。早已绕到北方了,那里是武乡,与石峪差得太远了……”

“武乡?!”不止周坎发现了问题,李小喜、高行周、赵在礼等人都是同声惊呼。

一种可能性立刻出现在众人的脑海中:李嗣源在石峪吸引燕军注意力。李嗣昭和周德威从武乡出奇兵,偷袭黎城!

接下来,无论是西进襄垣。甚至更进一步,继续南下潞州,都会造成燕军整个防守体系的极大混乱!

周坎的额头上已经见汗了。

李都头讲到这里,自己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对,连忙道:“必须加强黎城的防守!诸位将军,马虎不得!”

陈虞侯在一旁怒道:“早说啊!”

李都头心中大悔,抬手给自己脸上拍了两记清脆的巴掌。

周坎顾不上斥责李都头,向左右急问:“这几日有没有黎城的军报?”

陈虞侯亲自赶到附帐,没过多久,抱着一摞军报文本冲回了大帐,几个参军围上去,快速的一本本翻开,也顾不得拾掇,看完一本扔下一本,又拿起一本。

一名低级军官怯生生的在大帐之外徘徊,不时探头向大帐之内张望,却被刘虞侯看见了,向周坎道:“总管,那是朱押衙,负责黎城、东阳方向军报的第一道审核。”

按照燕军的作战指挥体系,战场各个方向的军报和消息会被划分成片,分别由不同的参谋军官审看,如果有需要处理的军情,则送往高一级军官进行第二道审核;负责第二道审核的参军负责甄别军报的重要性,在职权范围内发往各有司、各部门直接处理;如果军报很重要,则需要报送如刘虞侯、陈虞侯这样的高级军官,由他们来处理,或是直接处置,或是报周刊决定,亦或是在大军军议中提出来商议。

刘虞侯所说的这位朱押衙,就是负责黎城和东阳方向军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