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贵妃也在,皇帝不由问:“贵妃近日常去伺候吗?”
“是,主子娘娘这些日子病着,宫里的事都是贵主子在担着,贵主子每日都会来同主子回禀宫务,一直到看着娘娘用完药才走。”
皇帝听了不禁莞尔,皇后素来端庄稳重,生病的时候却多了几分孩子气——不爱吃药,贵妃在他便放心许多了。 “你去吧,好好照顾你主子。”
蓁蓁松了口气,把东西放下便退了出去。她依照约定绕道乾清宫后,那是通往交泰殿的路,平素若非皇帝驾临坤宁宫嫌少有人走动,李煦早已在那等她了。
“李大人。”蓁蓁福了福,“有什么话大人就直说吧。”
李煦脸微一红, “皇上外放我去广东韶州府知府,再有一个月就要出发了。”
蓁蓁脸露喜色,道:“恭喜李大人,终是守得云开见月出了。”
“有样东西,我一直想着,若是能有缘再遇到你,走之前想交予你……”李煦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来,通体莹润,丝毫不见瑕疵,一瞧就知是要传家的宝贝。
蓁蓁不敢接,道:“李大人,这……这东西太贵重了……”
李煦道:“蓁蓁姑娘,我……我想着待我此番去江南给皇上立了功回来便去求皇上和皇后主子将你许我,你……你可是愿意等我。”
蓁蓁初时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李煦的眼神是那样认真,蓁蓁不由一怔,好半天才喃喃道:“大人出身名门又是皇上的左右手,奴才……配不上大人……”
李煦道:“什么名门不名门的,我同你一般都是皇上的包衣奴才。”
蓁蓁连连摇头:“不,不,这怎么能一样呢?”
李煦一听急了,忍不住上前一步,将玉佩放进蓁蓁手里。“怎么不一样了?若非我运气好,我娘生了我后给挑中做了皇上的乳母,我如今不过也就是内务府下一个小小的笔帖式罢了。”
“不成不成,这东西我不能收。”不想李煦竟如此认真,蓁蓁急得把玉佩往他手里一推,李煦毕竟不是毛头小伙了,今天这番话他说之前已经在心中想了很久,也想过蓁蓁可能会拒绝。
“你……你是不是介意我已经成亲了……我那个夫人产下一女以后就躲去了香山的寺庙,她求道成性,我与鳏夫有什么区别?”
蓁蓁果断道:“大人,并不是这样的。奴才胸无大志,只求皇后娘娘来日垂怜,像秋华一样赐我一份两两相对的情义。无论您的夫人如何,她都是您她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大人您的情义,并不是奴才所求,也绝非奴才敢奢望的”
李煦脸一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握紧了手里的玉佩,转身跌跌撞撞地走了。
宫里起风了,不知道哪里吹来一股风,带走了蓁蓁一声轻轻的叹息。
一夜大雪,紫禁城银装素裹,墙角偶有一枝新芽破雪而出,鲜嫩得一眼就能瞧见,这不就有一只黑嘴鹊眼尖瞧见了,扑朔着翅膀飞到那枝叶上,抖了抖浑身的羽毛仰着脖子欢乐地叫唤开了。
鹊儿的叫声最是明亮,蓁蓁不由得停了下来往窗外瞟,赫,好大一只黑嘴鹊,她正出神地想着,对座的老太监手中的藤条便“啪”地打到了她的案上。蓁蓁吓了一跳,忙转过头继续吹起了《平湖秋月》,她偷偷打量对面的老太监,见他双目紧闭藤条稳稳地握在手里纹丝不动,不像有要再打过来的架势蓁蓁这才略松了口气。
皇上赐了箫于她,又亲口说了要她好好学,这箫于她就不是一件简单的玩物。因有皇后主子点头,顾问行问了宫里几位积年的老人才寻到了眼前这位师傅。
老太监姓王已经六十来岁了,不会说话却是宫里乐坊的吹箫高手。平素也有些知道上进的小太监摸来想认个干爷爷干爹学几招把式的,老太监倒也不藏私有来求的便会指点一番,不过这都是小打小闹玩的,全不像蓁蓁这样是正儿八经来拜师要学出明堂的。
蓁蓁还记得她第一次跟顾问行来时老太监听了顾问行的话什么也不问,就让蓁蓁坐下先吹一段。蓁蓁是个新手,这第一次吹箫自然是连个音都吹不出来的,她憋红了脸腮帮子鼓了半天也只能无奈地听见扎尔的“呜呜”声,她那副跟青蛙比腮帮子的架势倒是让一旁的顾问行忍笑忍得辛苦。
老太监却好似长了和常人不一样的耳朵,当真从蓁蓁这番胡乱的吹气声中听出了什么,当下就在纸上写让蓁蓁往后每隔十日就来这学上一个时辰。如此,蓁蓁便结下了这段师徒之缘。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唠叨:明天入v,今天还有一更,都是在v前希望大家多看一点。之前各种压榜的时候说好要还滴。
入v安排:14号凌晨更新万字,15、16号凌晨更新3k,这三天只要2分评论都掉落红包哦~~~
随机掉落大大大红包,谢谢大家~~~
第36章
等她吹完这段《平湖秋月》老太监便放下藤条提起了笔,老太监不能说话,平素对她的指点都写在纸上。
内监能识字就是不得了的事了,老太监还写了一笔好字,蓁蓁不由得想此人在前朝恐怕也不是个默默无闻之辈。她恭恭敬敬地接过纸看完依着师傅的指点又吹了一段,这回老太监听完在纸上写了一个“可”字,蓁蓁一见顿时嬉笑颜开,学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得到这个“可”字,她高高兴兴地喊了一声“谢谢师傅”,老太监从花白的眉毛下瞥了她一眼,就冲她挥挥手,意思是时候到了赶她走了。
蓁蓁抓起玉箫拜别了老太监,开心得几乎是一蹦一跳着走的。她想着自己这总算是小有所成回去能吹给绮佳听了。学箫这事因是皇上亲口提的,绮佳也很上心,她近来因大病了一场精神头不佳却对蓁蓁这项课业仍很是关心。
乐坊本在紫禁城北,御花园后,回坤宁宫要穿过整个御花园。此时御花园银装素裹,梅香暗动,走在路上只有蓁蓁踩雪的“沙沙”声回荡在御花园中。
雪景甚美,蓁蓁心里欢喜瞧着这景色更是觉得美,她一时被雪景迷了眼睛,灵犀一动想起听过的一首曲来,此时刚好四下无人,蓁蓁得了老师傅的夸奖正是兴头上,一时技痒不由拿着箫应着心声吹了起来。箫声幽远,百转千回,一时御花园里的鸟儿们都忘了捕食静静地停在了树丫上。
曲声刚罢,只听得一人朗声念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曾想竟有人在,这声音极熟悉,让蓁蓁脸一红,立马转身跪下。
“请万岁爷安。”
却听到皇帝急忙说:“天冷得很,雪地里跪着也不怕冻着,赶紧起来吧。”
蓁蓁闻此称是,皇帝瞧着她拍了拍膝头的积雪,不由问道:“今日皇后怕是好些了,不然龄华也不会放你去南府学箫了。朕刚刚听你吹的一剪梅,甚好。”
“主子这几日好多了,咳嗽少了些,也能用些清粥。”蓁蓁又握了握自己手中的玉箫道,“是皇上赐的玉箫声好,宫中乐师无不称赞,倒是奴才技拙,玷污了这件宝贝。”
皇帝走前一步,指尖就要碰上玉箫,蓁蓁脸一红,赶忙双手奉上。皇帝也不接过,只是抚了抚玉箫一端:“是好东西,箫声也好,两相极为相配,是你自谦太过了。要朕说刚刚那段正和这满园雪景,婉转悠扬,如鸣佩环。”
蓁蓁听得皇帝夸奖,喜不自胜:“多谢皇上夸赞。”
皇帝不再看箫,而是伸手去摸自己的荷包,过了一会儿掏出一枚玉佩来,蓁蓁端着玉箫正不知如何是好,只听皇帝说:“别动。端好了。”
蓁蓁无法反抗,只双手捧着箫,见皇帝将玉佩系在箫的末端,又伸手捋了一捋玉佩粉色缨子,赞许道:“甚好。”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