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
180万平方米。
换算过来,“天鲲号”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在南海岛礁上搭起一个水立方大小的沙石堆。作为对比,之前在南海造岛中大放异彩的“天鲸号”,在这项能力上就逊色不少了——“天鲸号”的最大挖掘深度可以达到30米,可以在一小时内将45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6000米之外。
除了这些,还要填海造地的基础。
走路是走很久都走不完的。
只是,没有任何证据指向是何鸿岩做的。
他也就明白现在这个时代的填海造地是这样的。
“我来看看这里的情况。”
这个时代的挖沙船,杨铭还是第一次看到。
像往里面填上许多建筑材料,稳定造地的地基,如果没有这些,还是会陷入下去的。
也就是说,像这些投入也是很大的,包括大量的建筑材料,大量钢铁埋入到地面。
对于何鸿岩这个人,何宪,崔先生,马先生又是更加畏惧,他们知道何鸿岩是真的很大胆。
像管理层这些,都是帝国集团安排的。
珠江口西岸本身就是淤泥堆积比较多的地方,填海造地真的要容易许多。
其实,这些也是最快速,最节省人工的。
这里的填海造地负责人已经过来向杨铭打招呼。
“确实是是那样,在我看来还是慢了,按照我和伱们三家的计划,是造出十倍现在的濠江大小,填海造地,还要继续扩大。”
“天鲲号”长达140米,宽27.8米,比之前在南海造岛的“天鲸号”拥有更大的“块头”。
“杨爵士,昨晚的海上大火,你知道了?”
此时,对面就是一个1.8平方公里岛屿面积。
去年濠江总督是陈安道,今年二月份已经换了伊芝迪。但是,在何家三家看来,无论换谁,都是一个样。
“不错,是关于修建濠江国际机场和成立濠江航空公司的事。”
“老板,这是我们公司从荷兰引入的最先进的挖沙船。一头连着外面,一头连着里面,二十四小时不停从另外一个地方抽沙来进行填海造地。”
这个填海造地的全部工程,都是帝国集团在负责。
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挖沙船。
毕竟,这对于帝国集团来说,在濠江也仅仅是实验而已。
杨铭,何五公子,崔家年轻人,马家年轻人,还有阿珠,鐘楚虹,陈震华,张国华等人。
何五公子没有说什么。
何五公子早已经得知,他还是很惊讶。
只是政策,还有人工方面是何家三家安排的。
这一条1974年开通的大桥,以嘉乐庇总督来命名,全长约2.5公里,桥面有双股的快车道及两旁的人行道,是连接濠江半岛和凼仔岛的跨海大桥。
杨铭等人从临时码头这里,也就可以直接坐船到对面。
还是非常大的。
那个时候,是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濠江,差不多相当于1/9港岛陆地面积大。
180万平方米面积真的不小。
杨铭等人在那看着,不过没有靠近。
“今早看报纸了。”
从车上下来。
“杨爵士,现在相比起濠江的填海造地,速度已经快很多了。”何五公子说道。
当杨铭等人坐船到对面。
何家,崔家,马家也没有问题。
事实上,杨铭还是要和现在濠江总督提前说一声。
第三章!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