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看着他,眼眶微红:“我觉得,我终于可以真正地说一句谢谢你。”
林然看着她,眼中带着笑意:“你已经不需要我说谢谢了。”
林晓摇头:“我永远都需要你。”
林然笑了:“那我就继续陪你。”
排练厅里,灯光依旧昏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灰尘。但这一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林晓知道,她的演员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她,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舞台。
林晓站在排练厅的中央,手里拿着新剧本的初稿,眉头微微皱起。她刚刚完成《归途》的巡演,原本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但内心却有一种隐隐的焦躁感。她知道,这不是疲惫,而是创作的渴望在催促她继续前行。
林然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杯茶,静静地看着她。他早已习惯了她这种状态每当一部作品完成,她都会陷入短暂的迷茫,然后迅速投入到下一部作品的构思中。
“你在想什么?”林然开口,声音温和。
林晓抬起头,眼神有些恍惚:“我在想,接下来该做什么。”
林然放下茶杯,走到她身边:“你不是一直想拍一部关于‘女性力量’的电影吗?”
林晓轻轻点头:“是啊,我想拍一部关于一个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挣扎、成长,并最终赢得尊重的故事。”
林然看着她,目光深邃:“听起来,像是你自己的故事。”
林晓笑了笑:“也许吧。但我不希望它只是我个人的经历,而是所有在职场中挣扎过的人的缩影。”
林然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那你准备怎么写?”
林晓翻开剧本,指着其中一页:“我想从一个年轻女导演的视角出发,讲述她如何在电影行业里被忽视、被质疑,又如何在一次失败后重新站起,最终用作品赢得尊重。”
林然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欣慰:“听起来很像你。”
林晓看着他,眼神坚定:“可我希望,它不只是我的故事,而是所有人的故事。”
林然点头:“那你想找谁来演?”
林晓想了想:“我想找一个真正有力量感的演员,一个不靠脸吃饭,而是靠演技说话的人。”
林然看着她,嘴角微微上扬:“你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导演了。”
林晓笑了:“是吗?可我还是需要你。”
林然看着她,眼神温柔:“我一直都在。”
第二天,林晓便开始着手筹备这部新电影。她将剧本命名为《破局》,讲述一个年轻女导演在电影行业里如何打破偏见、挑战权威、最终用作品赢得尊重的故事。
剧本完成后,她开始寻找合适的演员与投资方。这一次,她不再执着于大牌明星,而是更注重演员的真实感与可塑性。
她亲自面试了几十个演员,最终选中了一个名叫陈澜的中年女演员。她的眼神里有一种历经风霜的坚韧,正是林晓想要的。
“你为什么想演这部电影?”林晓在面试时问她。
陈澜看着她,眼神坚定:“因为我也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女人,我也曾经被忽视、被质疑。我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所有像我一样的人别放弃。”
林晓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感动:“谢谢你愿意来演这部戏。”
拍摄筹备期间,林晓几乎每天都泡在剧组里。她亲自参与剧本修改,甚至亲自参与剪辑。她不再只是一个演员,而是一个真正的导演与制片人。
林然依旧在她身边,这一次,他成了她的执行制片人。
“你真的不累吗?”林然看着她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忍不住问。
林晓笑了笑:“累,当然累。但这是我自己的故事,我必须亲自讲完。”
林然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心疼:“你还是太拼了。”
林晓摇头:“不是拼,是必须做到最好。”
电影拍摄过程中,林晓经历了许多挑战。资金紧张、演员临时退出、拍摄场地出现问题…每一次危机,她都没有退缩,而是亲自去解决。她像一个真正的导演一样,带领着整个团队一步步向前。
有一次,女主角因情绪崩溃在拍摄现场大哭,林晓没有责怪她,而是轻轻抱住她,低声安慰:“别怕,我们一起把故事讲完。”
那一夜,林晓和女主角聊了很久,直到对方重新找回信心。
拍摄结束那天,整个剧组都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中。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抱着林晓说:“谢谢你让我参与这部戏。”
林然站在一旁,看着她被众人围绕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你真的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他对她说。
林晓看着他,眼神温柔:“但你一直都在。”
林然点头:“是的,我会一直陪着你。”
电影剪辑完成后,林晓将它送去了几个国际电影节。她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她的故事。
几个月后,好消息传来《破局》入选了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并将在电影节上首映。
林晓站在剪辑室里,看着屏幕上最后一幕画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她终于,不只是林然的学生,不只是话剧演员,而是一个真正的电影创作者。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准备好,继续走下去。
林然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轻声说:“你做到了。”
林晓回头看着他,眼眶微红:“谢谢你,一直都在。”
林然笑了:“你已经不再需要我说谢谢了。”
林晓看着他,眼神坚定:“我永远都需要你。”
排练厅里,灯光依旧昏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灰尘。但这一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林晓知道,她的演员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她,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