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功夫革命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2 / 2)

晕,看来J国学生送出的“士兵人偶”还不是一个两个!大家“哦”了一声,孙圆圆苦笑道:“我们寑室为这事才刚刚闹了分裂呐!只是不晓得这件事闹得全校都知道了。”

赵悦倒诧异了,忙问什么事。大家把周路负气出走的事说了。赵悦脸红了一下(毕竟周路追求她的事已经尽人皆知了),突然说道:“幸好我那时没答应跟他交朋友!要不现在丢人死了!”众皆笑――这个丫头,倒是心直口快呢!

“对了,赵悦,你光临C-504有什么指教啊?”我笑着问道。赵悦这才反应过来,拿出一张纸来说:“学生会发起了一个签名活动,要求校方对此事做出处理,我来是请你们大家都在上面签字。”

这有何难!当下寑室里的男同胞们一个个踊跃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赵悦也不多说什么,看了我一眼就拿着纸走了。

“人偶事件”发展到第二天,校方的答复通过学生会传达下来了:所有收到“士兵人偶”的学生将人偶上缴,此事校方会向J国方面提出交涉。要求学生本着“友谊第一,稳定第一”的宗旨,忍字当先,不许闹事。如再有借题发挥者,将以校规严惩不怠。

我们那个郁闷!好一个“友谊第一,稳定第一”啊!大家凑在一起骂了半天娘,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为这事背一个处分也真的划不来。又过了几天,随着“士兵人偶”的销声匿迹,所有人总算是把这事暂时压在心底了。

“人偶事件”过去后,老大找到了我:“七弟,上学期俺问过你的学功夫的事怎么样?”

我看着他:“为什么想学功夫?”

老大被我的眼光看得发毛:“俺打小就学功夫,也没人问过俺为什么。这个、这个,就算是为了兴趣和变得更强吧!”

我笑了起来,随即肃容对他说:“要练一身功夫,非一朝一夕能成,你,能坚持吗?”恩,这个话,当初我求苏家兄妹教我功夫时,苏七曾经问过我呢!

果然老大的回答比我当年还要干脆:“能!”

“不过你要先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又说。

“成!”老大急急地说,“你说,俺一定答应!”

“我不当你师父。我教你学真正的功夫,但你仍然是我的老大,我仍然是你的七弟。”我微笑着说,一边向老大伸出手去。

老大怔了一下,随即也笑起来,伸手与我紧紧相握:“好,俺答应!”

第三十四章 唐霜来信

开始起手教老大功夫,才发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本来我以为老大有若干年练功的根基,教起来应该事半功倍。孰料老大以前练功大多是走套路,身心已经对此形成习惯,反而成了学真正功夫的障碍。以老大的身体素质,本来苏七的“霸王功”比较合适他,但苏七昏迷不醒后,霸王功实际上已经失传。我又打乾坤太极拳的主意,摆了几个式子让老大试试,一看之下竟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罢了罢了!看来真得为老大制订合身的练功方法啊!为此我很是费了几天心思,突然想起“内力练至高深处,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这么一句来,方才(炫)恍(书)然(网)大悟:我何必发愁该教老大什么招式?只管教他吐纳练气就好了!

问了问老大以前练的什么功夫,他说是“太祖长拳”。恩,这套拳术听起来好生耳熟――想了想,好象《天龙八部》萧峰在聚贤庄一役曾以这套拳术独斗玄难、玄寂二位少林高僧,那一段的确描写得精彩之极。随后我又上网查了查“太祖长拳”的资料,这套拳术看来颇为普及,连因特网上也能找得出全套拳术的招式练法,一看果然是至刚至猛的外家拳术,每一招式也颇有深理,只是后人只练套路而轻实用,故而埋没了这套长拳的威力罢了。

计较已定,便开始传授老大吐纳练气之法。老大一开始听说我只传他练气方法,很是不乐意。我也不多说,只教他练气之余可再尝试把内力运用于他耳熟能详的“太祖长拳”。老大一试之下,击拳踢腿之间威力何止增加一倍?更何况他还只是刚开始练气而已,只把个老大喜得合不拢嘴。练起气来倍加努力。

说到老大练气也与我当初不同。我刚起始练功时,因为身体素质不佳,所以苏七专门为我制订了“负重训练”。老大张飞自幼练武,这身体素质倒不是问题了。不过我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些负重练气的教程,没有苏氏兄妹当初给我用的那种专门的练功家什,只好自己解决,也不知老大从哪里找来许多小钢珠,装在厚布里自制了一些护腕腰带之类――缝制这些家什,倒要多亏赵悦帮忙,虽说赵大小姐也从没做过针线活,不过女生的手是要巧得多。至少她做的腰带不会一戴上就往外漏小钢珠。

“人偶事件”之后,J国学生没有再搞出什么引起众怒的事来。有时在校园里也会看见他们的身影,旁边跟着翻译的中国学生――有时是我曾见过的“眼镜男”,打照面时,他会淡淡地苦笑一下,估计也是很不满意当J国人的跟屁虫吧!在S大里,大部分中国学生跟J国学生之间互不理睬,少数人有事没事爱往J国人面前凑的,也都顾忌大家的反对,做得很隐秘――听说周路还悄悄请J国学生到他租的房子去吃过饭。有时想想那些争着去J国H大做交换的大三前辈们,不知道他们在异国他乡会得到什么待遇呢?

二OO四年四月中旬,我收到了霜姐寄来的一封信。本来以为是霜姐不放心我的身体写信来问候,在信件开头也的确是问候我身体状况的话。但看到第二段时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现象: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开设有跆拳道、柔道培训中心,国人将学习这些‘出口返内销’的所谓外国武术视为一种时尚,蜂拥而去进行刻苦学习的除了成年人,甚至几岁的小娃娃也被家长送去了。我曾经在某大城市看到一帮十来岁的小孩,个个穿着白色的柔道服,腰间系着或黑或红的布带,成群结队招摇过市。而其他经过的孩子看他们的目光竟然是敬佩中带有羡慕……”

恩,是呢!我也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了,在成都街头就常常会看到一些青年男女穿着柔道或者跆拳道训练服大摇大摆地经过。而且,就连我们S大不是也有柔道社和跆拳道社吗?前几天好象听赵悦说过,这次来的J国学生中有好几个柔道好手,如果不是因为“人偶事件”余波未尽,柔道社社长其实是很想邀他们加盟的。

“……反观我们中国武术,尽管有着国术精粹的美誉,自称源远流长、精深博大。近年来却越来越被大众视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许多人认为辛辛苦苦练习数年十数年中国武术,到最后可能连一帮普通的小流氓都打不过。而愿意学习武术的,大多是农家子弟,他们普遍文化不高,或者未能得投明师,十几年练下来,只能熟悉掌握一些套路,一些天资极佳的苗子就这样被埋没了……”

“……但练过真正功夫的人如你我,实际上很清楚中国武术并非外界所说的那样徒有其表。相信另有许多人也一样知道这一点。只是一则如你所见所经历,真正有功夫的人划分为正邪两派,长期陷于内斗;再则真正的练武之人大多数穷极一生只为了钻研武学的更高境界,于外界事往往不闻不问,更想不到如何将自身所学发扬光大,许多真正的武学高手一生追求更上一层楼,到最后虽然拥有一身精湛武艺,却不为外界所知,甚而连武林中也不知有这么一号人物。这也是一种埋没,而且是更令人惋惜的一种埋没。”

“以前我师父曾经长叹‘已经不是习武的时代了’。但仔细想想,为什么柔道、跆拳道就能大行其道呢?难道它们比我们中国功夫更高明吗?我们的国人现在知道影视明星,知道歌星舞星,知道那些‘用身体写作’的所谓作家,就连足球踢得那么烂的国家队,里面哪一个球星又不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呢?可是有人知道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叫什么名字吗?先不说练真正功夫的人,只说那些练武术套路的,他们辛辛苦苦从小练武,然后一路搏杀到全国武术大赛,为的只是在央视体育频道花边新闻里露一两秒钟的脸吗?我们这个曾经拥有七侠五义,拥有虬须客、红线娘、拥有黄飞鸿、苏灿、霍元甲的武术大国难道就要这样丢弃我们真正精华的东西吗?”

“武术界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你看过央视体育频道去年播放的《今风细雨江湖》吗?那些民间的武术家是怎样苦苦地坚持着把自己的技艺传播下去?可他们中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达成梦想呢?壳子棍那么一种集实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