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风楼正色道:“请父亲收回成命,这个盖子,咱们不能揭。”
郝政道:“为何?”
郝风楼道:“这件事只能让三司和各衙之间去狗咬狗,若是我们跳出来就不免是众矢之的,朝廷眼下,其实未必就是向追究责任,他们想要的无非是继续捂盖子,只要叛乱压住,再找个人背了黑锅,能瞒一时是一时,若是这时候父亲上书,父亲可曾想过一旦这偌大的弊案揭开,要牵连多少人?”
郝政怒道:“难道放任交趾这般糜烂下去?这交趾还能糜烂到几时?明哲保身这没错,可是咱们郝家如今是世封交趾,交趾完了,郝家也就完了。”
郝风楼抬眸,他的目光再不见清澈,而是深邃得几乎不可见底,脸色略带几分狰狞的道:“父亲,交趾不能糜烂,所以必须要有郝家,有郝家在,交趾方能存在,所以不能让朝廷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该郝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烂疮揭开不揭开都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做?这块地是郝家的,向要世世代代变成郝家,那么郝家就要像陈氏一样,在这交趾一呼百应,这棵大树要盘根错节,将来即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也绝不会轻动郝家,父亲,谋国之前还要谋身,这交趾早就烂了,就算朝廷震怒,再换一批人又如何?无非就是换另一拨豺狼罢了,他们只会压榨得更深,更加肆无忌惮。所以……这交趾,靠朝廷不成,得靠我们自己!”
郝政身躯一震,这番话已经有些大逆不道了,可是对这个儿子,他一向盲从,忍不住道:“如何靠自己?”
郝风楼微微一笑道:“乱了对朝廷没有好处?对有一些人也没有好处。而眼下是咱们郝家和他们休戚与共、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了。从前的时候,咱们和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现如今还要绑上他们的身家性命。”
过不多时,吴雄等人已经到了,有人进来通报,郝政还在捋须犹豫,郝风楼却是道:“请大家进来说话。”
吴雄、席县令人等都进了来。
郝风楼扫视他们一眼,其实这些人也算是郝家的班底,席县令虽然是流官,不过如今和郝家交情不浅,早已不可能割舍,所以郝风楼看着他们,动容一笑道:“诸位请坐。”
旋即咳嗽一声,才继续道:“广平和广南二府的事,料来大家已经清楚了,贼势甚大,官军又是调遣不及,所以以本侯之见,只怕这个时候,动乱已经蔓延其他各府了。”
对交趾的动乱,其实在这里的人倒还算轻松,毕竟他们在谅山关以北,倒还不怕动乱波及到这里来,这谅山和其他地方不同,虽然也有安南人,可是人人都有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是安居乐业,也不曾听说过有人滋事,至于从贼,那更是笑话,你便是将谅山的安南人赶出去,人家只怕也要死乞白赖的留在这里。
若不是到没有活路的地步,谁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开玩笑?
不过吴雄不是没有忧虑,郝家的这么多工坊,靠的都是安南那边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一旦战火蔓延开,断了供应,再加上断绝了商道,只怕往后谅山这边也要准备度过寒冬了。
不过吴雄也只是忧虑而已,他对这位海防侯最是敬服,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顶着,海防侯处处出人意料,现在既然海防侯回来,料来这些事不必自己杞人忧天。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郝风楼,对郝风楼的看法也颇为认同,许多人暗暗点头,他们自然深信动乱已经开始,交趾本就怨声载道,这动乱蔓延,只是迟早的事。
郝风楼微笑道:“眼下是多事之秋啊,既是多事之秋,咱们就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动乱虽非你我的责任,可是为朝廷效力却是理所应当。况且交趾数府虽反,可是有许多交趾士绅,却还是心向我大明的,如今他们日夜惶恐,夜不能寐,随时可能落入贼手,甚至被乱党裹挟,诸位,我们能坐视不理吗?”
做过官的,向来都是如此,即便是谋身,为自己打算,可是照样是冠冕堂皇,说出去的话比夜莺更加动听。
…………………………………………………………………………………………………………………………………………………………………………
抱歉,老虎一下午在纠结着接下来的思路,所以更得有些晚,最近感觉身心都显得没劲,思维也显然没那么灵活,请大家给老虎一点时间,老虎会尽快调整过来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富甲天下
郝风楼是武职,不过依旧还是沾染了这种假大空的秉性。一番话无懈可击,不晓得的还真当他是忧国忧民,忍不住要为他喝彩。
郝风楼说罢,便向吴雄询问:“安南的商贾也有聚集于谅山者,近来可有什么传言?”
吴雄不敢怠慢,他只当郝风楼是考校他,于是添油加醋地道:“自两府叛乱,消息传到谅山,不少安南商贾亦是如热锅蚂蚁,不少商贾决议逗留谅山,却观察风向再说。”
“也有一些商贾心里记挂着自己的亲眷,不得不硬着头皮南下。不过这些人,大多忧心忡忡,都是担心得很。”
“担心那些叛党乱贼?”郝风楼抿嘴,露出几分轻松之色。
吴雄摇头道:“这只是一方面,下官有些话真不知是该讲不该讲,他们忧虑有三,这其一当然是叛贼,叛贼虽然也是安南人,可是谁知道会不会劫掠财货,会不会滥杀无辜?一个不好,无论你是不是安南人,怕都要误了自己的性命。这其二就是本地的乡民,交趾大乱,许多人蠢蠢欲动,即便是一些良善的百姓,谁能保证不会被一些恶霸煽动,突然起事,响应乱党?这些人无非是打着起事的旗号劫掠而已,谁家有钱有粮,就劫掠谁家,谁会管你是安南人还是汉人。至于这第三……”
吴雄忍不住看了一眼席县令,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显然有些话,他不好说。怕说出来引来麻烦。
席县令却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却是摇头苦叹道:“吴长史,事情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避讳的?你既然不肯说。那么本官来说又是何妨?今日在这里,二位侯爷召见,那么索性把话说开来。这其三嘛,其实就是官军。平时的时候,官军或许还安份,终究这交趾还是有王法的地方,谁敢造次?可是一旦战时。那可就不好说了,这官军杀贼,杀良冒功的有的是。甚至一些官军趁乱打家劫舍,侵门踏户,那也是常有的事。这种事从前陈氏安南的时候有,后来胡氏安南的时候也有。至于如今的交趾也是不可避免。”
“所以眼下安南人是人心惶惶啊。眼下中北部各府还勉强能维持,可是谁知道将来会如何?一家老小的性命,如今就像是被人刀架住了脖子,谁的心里也不安生。下官还听说不少安南豪族的子弟也有在谅山的。这些人如今顾念着族人,也是如热锅蚂蚁,四处打听南边的情势,这来往的家书可谓是络绎不绝,说句不该说的话。如今是人人自危,今日若是官军胜了。他们未必能安生,明日叛军杀了来,他们也未必能立命,还得提防着本地宵小趁机作乱,人人自顾不暇。”
他们说的都是实情,谁都怕战乱,即便是那些拥有一些武装的豪族,毕竟一旦生变,就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从中获取好处。
而且这变乱的性质已经说不清了,即便是南方豪族的挑唆怂恿,打的是反明的旗号,可是叛军的成份极为复杂,谁能保证人家会对你友善?
郝风楼笑了。
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这些豪族和士绅,还有商贾,平时别看仆从如云,腰缠万贯,又蓄养了一些私兵,可谓风光无限,可是如今遇到了战火,一家老小数十上百口人,谁敢拿一家子性命来冒险?
郝风楼正色道:“是啊,眼下是大厦将倾,谁都不知道将来的命运如何?所以大家的心都定不下。可是……君子不立危墙,更何况是携妻带子立于危墙之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莫说是他们不忍,便是本侯也是不忍见啊。因此,本侯决定放人入关,凡是地方有德士绅,交趾有功名的儒士,行善的商贾,俱可携家带口进谅山。不但要让他们入关,还要给予他们安顿,要分发他们土地,建立行馆,地方官吏要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告诉他们,进了这谅山关,本侯保他们阖族无忧,只要到了这里,自然会尽力给予他们便利。这件事要谅山县立即发出公文,不得耽误,时间耽误不得啊,否则又不知误了多少性命。至于寻常的安南百姓,若是有一技之长的亦可放入关中,有身强体健的也可容纳一些,谅山县这边怕是要好生准备,所需的银钱,侯府来出,至于突然涌入这么多人,人要吃粮,马要用料,这些也得事先有所准备,可命人于广西收粮,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