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376部分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376部分(1 / 2)

>是,此人和赵忠一定说了非常大逆不道的话,甚至可能是在酝酿什么巨大的阴谋,这太监知道说了必死,说不准还要凌迟而死,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被活活打死。

赵忠到底在玩什么阴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真相已经随着那太监的死永远不可能让人得知了,即便赵忠肯招认,反正对方已经死了,死无对证,他说任何话,也没有人相信。越是如此,皇上心里就越觉得惊恐,这些在自己身边的人,竟然敢做这样的事,竟然……

皇上只需要这样想,那么郝风楼便知道,赵忠已经必死无疑,没有任何幸存的可能,因为他百口莫辩,跳进了黄河也洗不清。

所以,一个死了的太监,其杀伤力远远比他活着要有用的多,这等把戏,对于锦衣卫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而郝风楼也深谙此道。

朱棣脸色冷峻,最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想不到啊想不到,这样一个人,从前对朕忠心耿耿,朕实在想不到,哼……你为何欲言又止,莫不是还查到了什么?”

郝风楼深深看朱棣一眼,道:“陛下,还有一件事,就是那那赵公公差遣换茶太监打探的同时,还命了人,专门去了一趟内阁。”

内阁……朱棣目中掠过了一丝杀机。

没有错了,那赵忠是自己跟前的人,这个人打探自己,难道只因为想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赵忠只是个太监,能有什么图谋,那么这背后,必定有人指使他。(未完待续。。)

继续求支持

自从昨天单章后,月票是这个月以来最为给力的一天,这总算是给了老虎一点安慰,总算告诉了老虎,大家都没有忘记每天都在耕耘劳作的老虎,老虎在此感谢大家。只是老虎在月票榜上的位置实在危险,不得不继续求支持!

最近看到有些同学说老虎的情节有些慢,但是老虎自认写书从不是应付了事,都是用了心去构思,看过多本历史小说的同学都知道,一个故事,其实是用了无数个小故事构造,这里面所花费的脑力真不是一句话可形容。

一直看老虎的书的都知道,这两年老虎的身体真的不好,不但在身体上,还有心理上,但是老虎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本职,为了写书,老虎很真切的说一句,老虎牺牲了很多东西。

说多了就是泪了,还有不到两天,这个月结束,希望手上还有票儿的同学能支持老虎,让老虎在心绪昏暗的时候多想想不少在支持老虎的人,老虎心里也会禁不住满足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帝心难测

朱棣在表情极为丰富,当郝风楼说到内阁的时候,就更加的精彩了。

“内阁,那人奉赵忠之命前去内阁做什么?”

“陛下,去内阁,寻了内阁学士解缙。”

听到解缙的名字时,朱棣嘴角浮出了冷笑。

果不其然。

在此之前,朱棣就曾怀疑,这朝中有那么一股子暗流,现在终于验证,让他既是心寒,又是恍然大悟。

解缙……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朱棣熟知,他和太子关系很好,对太子照拂有加,不只是如此,太子将解缙,一直当做是恩师一样对待。

解缙的背后,是太子么?

假若只是解缙和太子走得近,朱棣倒是并不介意,毕竟太子是储君,还曾监国金陵,平时朱棣也会拿一些政务交给太子去做,与内阁学士走近一些,其实也没什么。

可问题在于,他为何要结交赵忠。

此前,郝风楼对朱棣就有所暗示,所以朱棣对赵忠开始有些疏远,不过没有实据,因而只是怀疑。

可是现在,虽然不是证据确凿,可是事情的面目,却是大体看清了。

朱棣冷冷看着郝风楼:“你可有证据?”

郝风楼点头,信誓旦旦的道:“牵涉此事的宫人,如今多在诏狱,除此之外,内阁也有个司吏可以证明,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亲自审问,他们的供状,微臣也可在廷议之后送呈御览。此事到底有什么内情,微臣不能慧眼如炬,未必能理清本来的面目。微臣所能提供的,无非是当时的真实情况罢了,至于这些人是忠是奸,微臣不敢定论,唯请陛下圣裁。”

这句话,倒是没有丝毫的破绽。

朱棣颌首点头,脸色却变得无比平静了。

他猛地想到了一件事。解缙的背后是太子,赵忠的背后是解缙,那换茶的太监背后。却又是赵忠,这里头环环相扣,太子打探自己,是为什么?

身为一个天子。身为一个君父。是决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自己的臣子来窥探自己的,这犯了大忌。更不必说,他们勾搭一起,到底有什么图谋?

想到这里,便不禁让人生寒。

朱棣已是站了起来,道:“这些事,朕已知道了。你看,奉天殿那里。还有许多人在等着朕呢,走吧,朕给你一个热闹看看。”

这话一语双关,因为朱棣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残忍。

郝风楼点点头,没有做声。

…………………………………………………………………………………………………………………………………………………………………………………………………………………………

君臣一前一后,便出现在了奉天殿。

谁也不知,这郝风楼和皇上说了什么,不过大家却是明白,胜败只在一线之间了。

朱棣落座,道:“众卿家,方才朕议到了哪里?”

此前的翰林侍讲吴涵道:“陛下,陈学邪说,不容天地,刑部尚书周力帆,锦衣卫都指挥使郝风楼,为其张目,更是胆大妄为,微臣恳请陛下追究他们的过失,封禁陈学,以正国纲,凡有涉事之生员,俱都革去他们的功名,所有陈学授学者,理当押解入京,明正典刑!”

这一番话,凛然正气,夹杂着万千人的意愿,虽是启禀天子,却是声势如雷,宛如千军万马呼啸而过,带着巨大的威压。

朱棣却是不疾不徐,只是微微一笑,道“哦?诸卿也是这样认为么?”

所有人的眼前都不禁一亮,因为他们感觉到,陛下已经被说动了,而现在,若是再不表态,实在可惜。

须知今日之事,必定传遍天下,谁不想青史留名,谁不想成为清议的典范人物,这时候但凡是不站出来的,到时候免不了为人诟病。

有人纷纷站出来,都察院的、吏部的、户部、刑部、大理寺、鸿胪寺的,还有翰林乃至于应天府,但凡是有资格参加这场廷议的,竟一个不拉,俱都出班,拜倒在地,口里大呼:“微臣附议……陈学祸国而秧民,其罪种种,噙竹难书,不禁不足以平民愤,不禁,天下不安。”

“刑部尚书周力帆饱食君禄,却不能为君分忧,此大过也,微臣恳请陛下治其大不忠之罪。”

“郝风楼为伪学张目,一介武夫,贵为锦衣卫都指挥使,此行此举,居心为何?”

“恳请陛下为苍生为念,对那伪学明令禁止。倘若囿於涉事生员甚多,牵连甚广之局限;亦请陛下,务求除其首恶,方能彰显……”

……………………………………………………………………………………

这一个个的人七嘴八舌,竟都是一副仗义执言的样子,人人仿佛是魏征附体,叫嚣不断。

人多力量大,建设如此,整人也是如此,所谓三人成虎,这个道理,大家岂会不明,况且这等事,本来讲究的就是一窝蜂的效应,别人说了,自己不说,未免吃亏,别人做了魏征,自己选择做木纳的庭柱子,这亏吃的就更大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