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381部分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381部分(1 / 2)

>?br />

交通局那儿,专门设立了一个运河修建商行,开始筹资,将来一旦运河贯通,所收取的收益,除了一部分固定的资金用于维护和疏通之外,绝大部分都将以干股的方式分红出去。

郝家财大气粗,率先拿出了三百万两纹银,任何东西凡是有了前景,就不免让人心动,况且郝家做了表率,这谅山的豪族和巨贾亦是开始踊跃起来,毕竟这是传诸子孙后代的营生,只要今日买了股份,将来只要运河还在,便可世世代代的吃这分红,虽然看上去,投资的周期太长,可是大家都明白,运河一旦修建,那河道上必定是数千数万的货船,日进今斗,不是什么难事。

因而,认购者竟是如过江之鲫,谅山多的就是银子,许多人手里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只恨自己不能开拓更多的财路而已。

一千多万两银子只在半月时间便凑齐了,那些来迟的,反而生出遗憾之心。

钱是有了,那么自然是甩开膀子开干了,之前河道的测绘早已完成,方案也经过几次修改之后,有了结果,交通局的总管叫梁超,此人组织修桥铺路,早已积攒了许多工程方面的经验,因此,这修运河的工程虽然巨大,可是真要甩开膀子起来,却也是得心应手。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招募人手,开挖河道又是分段施工,所需的劳力数以万计,好在谅山这儿有专门的苦力营,这苦力营里,都是从前战争重大俘虏,还有相当多数是一些作奸犯科之人,这些人手绝大多数都调拨了过来,足有九千余人,只是单凭这些还不够,尤其是一些专门的石匠和一些有手艺的技工却是奇缺,因而免不了贴出布告,大肆招募。

谅山的人口早已超过了数百万,这谅山早已不再是从前那所谓谅山县的范畴,早在很久之前就已撤销掉了禄州府,而是形成了一个七八个县合二为一,包括了海防等地的所谓大谅山,可是人口虽多,工坊和码头乃至于寻常铺面所需的人手也多,突然官府又开始招募人手,这不免让人力又有不足了,即便每月都有大量人涌进来,可是对人力的需求依旧旺盛,人手要招募起来却也不容易,不得已之下,少不得要涨一些工钱。

……………………………………………………………………………………………………………………………………………………………………………………………………………………………………………………………………………………………………

不过运河之事一旦有了钱粮,具体的细务自然交给了交通局,碌国公府这儿,郝政的心情却是极好,早就运河之事搁在了一边。

朝廷的旨意已是下了,要增设小榜,不但如此,那拟定章程二杨学士还卖了个人情,在章程之中将这小榜科考的地点设在了谅山,如今朝廷已经下文责令谅山修建考院,以备科举事宜。

这是小事一桩,以谅山这儿的财力,修个文庙,弄个考场岂不是小事一桩,眼下这小榜区域是广西、交趾、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六省,而要考的内容又是陈学,如此一来,这六省的读书人再不可能对理学有什么兴致了,陈学总算有了基本盘,而谅山呢,必定会成为所有生员的聚集之地,届时文风荟萃又不知是什么光景。

陈学地位的巩固得来不易,陈学的一些大儒,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没有郝风楼和赵王殿下在京师里斡旋,是绝不可能有他们的今日,那陈夫子已经预备入京了,此前就已修书一封,虽然没有提及感谢的事,可是言谈之中却甚是亲密,这种事心照不宣,大家本就最紧密的盟友,没有郝家,陈学不可能起来,失去了郝家为首的财阀支持,陈学也不可能走下去,他们能捧你,就能捧得起别人,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大家心中都是了然。

碌国公府这儿早已不只是一个公府这样简单,这里早已成了一个决策机构,单单幕僚就多达百人,有人专司人事,有人兼顾交通,有人负责治安,献谋献策,拟定方针。而此时此刻又是一个消息传来,着实让郝政惊喜不已。

朝廷旨意下来,内阁学士杨士奇赴广西、谅山督促小榜事宜,安抚陈学生员。锦衣卫都指挥使郝风楼,协同前往。

郝风楼要回谅山了。

这是郝政不曾预料到,虽然此前就已吹了风,说是杨士奇可能要来,可是郝风楼却为何要来?

郝政有些不明白,自己的儿子如今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怎么走得开?而且旨意上头也没有道出郝风楼地职责,这不免让郝政有点儿不明所以然。

好在不管怎么说,既然能回来,那自是再好不过,父子二人虽然书信交往,可许多话还是见面说了方便一些。

……………………………………………………………………………………………………………………………………………………………………………………………………………………………………………………

真是好伤心呀,面前能进月票榜,可是离上一名却是遥远的很,别说想要名列前茅,就是要追上前一位都困难丛丛,同学们,看在老虎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偷懒的份上,就赏几张票儿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七章:责任重大

其实郝风楼与杨士奇随行,这件事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旨意出来,郝风楼有些吃惊,不过很快,宫中便来了人,传达了宫中的口谕,请郝风楼入宫觐见。

郝风楼自是连忙入宫,如今东厂已经取消,锦衣卫负担厂卫一切职责,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郝风楼就是宫中的耳朵和眼睛,因此入宫是家常便饭之事,郝风楼熟门熟路的到达了暖阁,见朱棣端坐在御座上,满脸怒容。

郝风楼心里嘀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朱棣见了他,朝他压压手,示意他不必多多余的礼节,脸色尽量平淡地道:“你们郝家在谅山,可知那昭禄群膺之事?”

郝风楼对交趾的事略知一二,那昭禄群膺乃是暹罗王子,在洪武年间的时候,奉暹罗国主命王子昭禄群膺入朝,当时洪武皇帝很高兴,对这昭禄群膺也是喜爱有加,便赐予暹罗国王‘暹罗国王之印’,可是不曾想,不久之后,这位王子便在暹罗谋反,篡夺了暹罗王位,这野心勃勃的昭禄群膺登基为王之后,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便稳住了内部,旋即便征服了真腊、万象等国,号称佣兵十万。

其实在谅山,郝家和那暹罗的昭禄群膺也曾有过一些交道,这昭禄群膺乃是野心勃勃之辈,对这交趾的贸易垂涎已久,一开始,他还积极的与谅山通商,命令商队,大量的将暹罗的特产送到谅山,换回铁器、布匹。不过但凡是原料,终究不值几个钱,昭禄群膺很快觉得有些吃亏了。因而自己也开始效仿谅山,妄图办起工坊,只是可惜因为技艺太低,这个算盘也落了空,至此之后,许多千里迢迢自各地要赶赴谅山的番国商贾在途径暹罗国时,都失踪不见。暹罗那边称是盗匪所为,可是谅山那边却有传言,说是这是暹罗官军所为。

对此。谅山这儿也毫无办法。

郝风楼呢,也对此极为恼火。

昭禄群膺尝到了甜头,便开始日渐自满和猖獗了,他乃是西洋一带实力最强的诸侯。见谅山那儿忍让。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的不可一世,和郝风楼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碌国公府是打算给予暹罗一些教训的,可是郝风楼却是制止了,理由很简单,暹罗乃是大明藩国。交趾和谅山只是封地,即便是给他教训。最终这官司还是要打到朝廷这儿来,朝廷顾虑宗主国和藩国的关系,最后免不了息事宁人。

与其如此,不如先行忍让,助长这暹罗国的骄气,因此,一场阴谋也就至此展开,一方面交趾方面刻意的忍让,那昭禄群膺屡屡劫掠商贾,得了许多好处,又见谅山那儿不敢吭声,心里便更加骄傲自满了,甚至猖獗到直接进入交趾境内纵兵劫掠的地步,与此同时,又有细作流入暹罗,其中甚至有人得到了那昭禄群膺的重用,此人日夜游说昭禄群膺,告诉他,大明天子得国不正,在大明内部有诸多大臣不满,这大明外强中干,看似强大,实则不过是纸扎的老虎,不足为虑,又说交趾内部空虚,郝家的兵马不过数千,其他的明军不堪一击,那谅山遍地黄金,即便是如今的交趾亦是富庶无比,大王乃是雄主,百国之中,谁能与之匹敌,近来又操练军马十万,枕戈以待,兵强马壮岂可甘愿屈居人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