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只盯着科考的,现在可能受林泽的影响,杂书也看得津津有味。
想了想, 林泽说道, “爹,我明儿去谢师家, 顺道问一问, 能不能给您借些书卷。”
林泽没有劝林郁盛,因为等他出门, 家里要有个成年难顶看着。
现在事情多, 老爷子的身体情况, 已经不能有太大的折腾。
“这也是个一举两得的法子, 盛哥儿, 你不用每日来回跑, ”老太太心疼儿子。
为了去书局看书, 每日一大早,摸黑赶路。晚上回来,家家炊烟袅袅。
林郁盛对林泽的话, 有些心动,太傅那边的藏书,定然比书局的好。
老爷子夹一筷子南瓜叶,细嚼慢咽,顺手给孙女、老妻舀一勺猪肝丝瓜汤。
猪肝补血,这是林泽说的。又其卖价不高,家里不时就割半斤。趁着新鲜当日煮了汤,极为鲜美,是这两天饭桌常客。
“郁壮他们今儿在山上是不是捡到
一篮子蘑菇?泽哥儿,一会吃完饭,去你壮叔那挑些品相好的,送去给你老师。咱们银钱不多,这心意不能差。”老爷子开口道。
林沐想起什么,也说道,“大哥,江哥、狗蛋哥他们进山还捡了不少野果子,我吃过几个,都很甜。”
“好,我一会去瞧瞧。”林泽听得嘴馋,新鲜水果,他也好久没吃了。
想念现代的水果沙拉、刨冰、果汁、奶茶……
林泽家吃完饭,趁着天色没有全暗,赶紧拎着小篮子出门。
三叔公家就在隔壁,林泽熟门熟路地打开柴门。
进屋就看见几个婶子在织布、纳鞋、缝补衣裳,几个小孩蹲在一旁洗洗刷刷,男人则是拿着刀斧敲敲打打,在做家具。
“泽哥儿,吃饭没?”陶氏头一个发现林泽的,但手里织布的活没停,转头朝儿子林江喊,“给你哥拎张凳子——”
林泽让她不用管自己,“大婶子,你们还没吃吗?”
“里头你三叔公看着火呢,一会就成,家里今晚有蘑菇汤,泽哥儿你坐下一块喝点。”陶氏一如既往热情道。
二婶于氏性子比较内敛沉静,只是笑着,偶尔会搭个话。
三婶小于氏比堂姐于氏活泼些,“是啊,泽哥儿,下晌刚从山里摘回来,味道很鲜。”
“我吃过了,三位婶子。你们也摘蘑菇啦?”林泽以为是只有林郁壮家摘的。
刨木头的林郁石接话道,“那是郁壮先发现的,咱们一块去的都得了不少。”
那边林江从屋里搬出一张小矮凳,另一只手拿着几个八月瓜,“泽哥儿,你吃果子吗?这个很甜,还是隔壁大杨村的狗娃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