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夫子安——”全体起立,鞠躬作揖。
石夫子两手交叠于身前,微微躬身回礼,“问诸生安。”
大家一起坐下,石夫子扫视一圈众人,微笑道,“又见诸生,齐聚于此,为师甚是欣慰。堂内似乎多了一位新生,可否让为师认识一二?”
“学生林泽见过石夫子。”林泽熟练地站起来,这位石夫子看起来不像严苛之人,就是不知道后面上课怎么样了。
石夫子点点头,示意林泽坐下,转身朝堂中学子道,“诸位,今日路过杏林与暮春河,素秋美景如画,何不一同游玩赏秋。”
“遵夫子安排——”除了林泽,各个都一脸淡然的样子。
林泽懵懵地跟着收拾书袋,这就不上课了?一言不合就出去玩?
起身出学堂,林泽眼疾手快拉住黄朔衣角,“黄兄,咱们这是不用上课了吗?”
“并非不讲学,路上夫子会一边赏玩一边说。”黄朔的回答依然是简明扼要。
林泽心里涌出一股新奇之意,这算不算一种很超前的教学理念。
林泽自己不是师范生,不太懂那些教育理论,总感觉挺超前的。
十六人跟随石夫子踏上赏秋之路,刚来北山书院那天,林泽就不停感叹这座书院景色的雅致,今天就能游一游,心里真是相当畅快。
从学堂出来,沿着石子路,走进大讲堂侧面的园林。秋天的树木,大都呈现不同的黄色,还有小部分终年青翠的,映照在潺潺流动的水面。
“此水引自北山山脚,你们瞧,这时节,最为清澈澄净。”石夫子坐到水边大石块上,说完,王夫子还吟诵了一首诗。
林泽等人三三两两在石夫子附近,聆听和观察。毕竟上午王夫子在讲授《大学》时,着重点过,修身之法在于格物。
石夫子抬眼看向诸学子,“还记得《春秋》开篇隐公元年之事吗?”
“回夫子,记得。‘春王正月…公子益师卒’”
很快就有学子背诵了这一篇,林泽赶紧将心神集中在师生两人的对话上。
他是第一次上石夫子的话,多听多看为好。
石夫子点点头,弯腰捡起水中的一片黄叶,朝诸学子问道,“王正月,诸位有何看法?”
林泽跟着思考,王正月翻译是周王朝历法的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