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林泽就瞧见一张略有些熟悉的中年面孔。
齐轩战战兢兢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走近临时搭筑的高台上,心中简直犹如有波涛翻滚,他真没想到当初在乌什县面摊子上救了父亲一命,向他们打听去永定府的难民竟然在几年间成了保宁府的通判。
这事他就算当故事说出去,也没人敢信啊!
“草民齐轩拜见通判大人!”齐轩走到合适的位置,朝扶椅上的年轻男子行了个大礼。
“故人之子,不必多礼,齐老可好?”林泽示意他到一旁的凳子上坐下回话。
虞伯钧看得很认真,他想听听林泽从前的事。
齐轩小心翼翼坐到一旁的凳子上,“草民替家父多谢大人挂心,他老人家这两年已经不走商,在家含饴弄孙,如今家里的买卖都交给草民。”
林泽点点头,心里虽有许多感慨,却没有露出什么情绪波动。又问他做些什么买卖,在哪里做买卖。
齐轩三十多岁仍不免有些紧张,回话也不敢多说旁的,只恭声道,“草民仍在保宁府、永定府之间走商。”
林泽想了想特意问道,“从前齐老带队时,保宁府与西边蛮夷开通榷场可有跟他们打过交道?”
齐轩老实答,“回禀大人,草民跟随父亲曾去参与过几回榷场的买卖。”
林泽点点头,问了齐轩不少关于榷场买卖的事。棉花很好,但是羊毛更好。林泽跟齐轩叮嘱,要是能向西边蛮敌买到更多的羊毛尽管送来这里。
“替我向齐老问好,望日后有机会与他见面。本官望你们能将平谷县的纺出的布匹运至各地,让农户们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棉花都能卖个好价。”林泽最后说道。
齐轩识趣地起身行礼告辞, “草民牢记大人所托!”
此后三天不到,黄家庄并周围几个庄子今年种的棉花全都纺成一团团棉线,各家忙完秋收的农户全都投入织布当中,一匹匹新布从各家的织机中产出。没两天就有工匠将纺织机进行一点改动,使得它能产出不同大小的毛线。
小的便用织布机织成细软的棉布,大一些的毛线则钩织出一件件厚实的毛衣毛裤帽子。因为纺织机将成本降下来,今年的棉花制品比往年便宜了三成,并且生产出来的不仅有布匹还有衣物。
因为林泽这个通判的到来,平谷县备受瞩目,正好将这些棉布、麻布以及各种衣物都卖得没多少剩下的。这使得平谷县的木匠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每天都有人请他们去制作‘通判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