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汉雄 > 第387部分

第387部分(1 / 2)

>

宽大的马车悠悠的停在了清华大学的门口,庄子里驻扎了羽林。清华的门口也加了羽林的岗哨,据韩焉说是为了保护清华的秩序不被骚扰。至于真实的用意,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站住,干什么的?”一名羽林侍卫喝道。

“资政大夫董仲舒拜见颜师,你等闪开了。”董仲舒的随从高声的喝道。跟着董仲舒去江南做了两年的相国,现在他的从人也嚣张得紧。宰相门前七品官嘛。

羽林一听是资政大夫,赶忙闪开道路。任由董仲舒走进了清华的大门。

颜清正在树荫下被一群学生围着,小家伙们正叽叽喳喳的向颜清请教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董仲舒笑着等候在一旁,此情此景让他想起了当年在颜家庄子求学的经历。当年自己也如这些孩童一般,围着颜师请教各种问题。只不过,那时自己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师妹。如今,小师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希望她在海的那边一切安好吧。

“仲舒,经年不见。为何在这里怅然若失啊!”董仲舒正在魂游天外,思绪万千之时。颜清忽然打断了董仲舒的遐想,董仲舒连忙对着颜清深施一礼。

“学生看着这些求学少年,想到当年随恩师求学。不免心生感慨,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当年求学的少年,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可眼前却已经物是人非。”

“哈哈哈,物不是当年的物。人却还是当年的人,当我们执着于观察事物的变化时,却忘却了时间。”

“弟子受教了,经年未见老师的学识更进一步。可喜可贺!”

“走吧!我们去屋子里面谈,资政大夫来找老夫。绝对不是跟老夫观今忆昔的。”

颜清的书房恬静淡雅,一排庞大的书架占据了整面墙壁。上面是各种从竹简上抄录下来的古籍善本。颜清从善如流,接受了女婿鼓捣出来的家具。其实老胳膊老腿,再也玩不动跪坐的礼仪。

带靠背的太师椅,加上一个厚厚的棉垫子。坐在上面比跪坐舒服多了,董仲舒刚一落座。便有仆役端上来一盏清茶,用的是云家的花茶。袅袅的烟雾伴随着茶香,填满了整间屋子。

“老师在此灵秀之地,难怪学识精进如斯。学生逐波于红尘之中,这些年难有尺寸建树,惭愧惭愧啊!”

“资政大夫,重要的在资政。想必今天来,不是跟老夫探讨学问的吧。陛下刚刚派人撵走了苍虎,怎么?让你来接收清华了?”

“哦,不不不。老师,陛下没有那个意思。当今的圣上也在清华求学多年,自然对清华还是有感情的。怎会让学生来……

呃……其实学生来此,是因为一件事。一件关系到我儒学兴衰,天下苍生的大事。”

“关系到天下苍生的大事,还关系到我儒学的兴衰。不知老朽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本事了。”

“陛下观了我献上的天人三策,十分高兴。已经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师,难道这不是关系到我儒学的兴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主意是你给陛下出的?”

“呃……学生倒是进了一言,如今各家的学问博杂。任何一个人究其一生也学习不完,而且百家争鸣更容易起纷争。不若……”

“糊涂!船大不撑海,独木难成林。我儒家的学问难道就是天下第一了?那老夫倒是要请教资政大夫,什么叫兼收并蓄。什么又叫博采众长。天下的学问若只有儒家一家,短期上来看是很好。

可是长远来看,这样会禁锢人们的思想。让这个民族再难以进步,人们会围绕一个圈圈打转转,等到有一天人家超过我们了。那么等待我们这个民族的,便只有灭亡一途。”

“呃……这个!”董仲舒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准备了一路的说辞到了颜清的面前被批得体无完肤。现在他有些忐忑,不知道下面应该怎样说。喝了口茶定了定神。

“学生思虑不周,回去便邹与陛下。”董仲舒的脸色十分的尴尬,普天之下除了颜清,恐怕再也没有人敢于这样训斥他这个资政大夫。要知道,今天的早些时候他还在承明殿里面训斥皇帝。

“你说的那个关系到天下苍生的事情又是什么?”颜清端起清茶,吹了吹茶沫子呡了一口。

第六十六章修书

“呃……老师,如今大汉烽烟将起百姓又要受那颠簸流离之苦。老师难道要置身逍遥之中,静观其变么?”董仲舒不敢大意,决定先试探一下颜清的想法。

“事情发展到今天的情势,似乎怪不到云家的头上。而且现在云侯远在万里之外,你想做张仪老夫却不是惠公。”颜清老奸巨猾,董仲舒十几岁便在他的身边。董仲舒想干什么,颜清一听就明白了董仲舒的来意。

“老师,学生此来并不是为了陛下做说客。而是为了边塞的上百万的百姓而来,如今云家西面勾连东胡。二十万铁蹄陈兵边关,一旦东胡兵马杀进陇右,那后果简直尤甚于匈奴扰边,陇右百姓之惨景学生不敢想。

在江南,苍澜已经啸聚了十几万人围攻九江。老师以为九江城破之后,苍澜真的可以约束住那十几万暴民?都是些祖祖辈辈土里讨食吃的农民,到了那花花世界。眼睛是红的,心却是黑的。九江烟花似锦,可怜繁华之地便会彻底的毁于战火之中。

云侯还扬言要攻取山东四国,当年的一个小小的幼苗是如何成长为参天巨木的。您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他自己说是一将成名万骨枯。云侯的哪一战不是伏尸盈野杀人盈城。您真的以为,山东四国会完好无损?

老师您在这庄子里教授仁义之道,可天下百姓即将受那沸水倾覆之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学生幼年便随老师习那孔孟之道。难道老师要看着天下百姓饱受荼毒而无动于衷么?”

董仲舒的口才本就极佳,一番话说得颜清一时之间也无从辩驳。更兼他处处拿百姓说事,朝廷与云家的恩恩怨怨是一句也不提。这手段端得是高明之极。

“饮水思源,但这凡事也有个源头。没有皇家的逼迫,便没有云啸的反叛。你口口声声天下苍生百姓,可曾想到当今君上乃是此事的罪魁祸首。”

颜清也不是白给的,牙都快掉光的人脑筋依然清晰。论辩论,他老人家名扬天下之时。董仲舒还在和尿泥玩。

“老师此言大谬已,如今外戚当道。当今陛下也是老师的学生,难道您一点都不了解当今圣上的艰难处境?这大汉说得算的。究竟是承明殿还是神仙殿。您也不清楚?

当今圣上自幼便与云侯亲近,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云侯?高祖的虎符在太皇太后的手中,您看看那些围困骊山的北军精锐。那是陛下能够调得动的么?陛下已经答应将骊山封给云侯,可还不是被太皇太后一言否决。凡此种种。陛下有几事做得了主。”

董仲舒干脆将脏水一股脑的泼到了太皇太后的头上。反正他知道颜清也不可能去找太皇太后对质。这个冤大头。太皇太后当定了。

“哦,你想说什么?”

“当今天下局势,不在于陛下而在于外戚。老师应当规劝云侯。帮助陛下驱逐外戚。保陛下成为一代圣君,外以强悍之武力慑服蛮族,内以圣贤之道训教百姓。如此则我大汉幸甚,百姓幸甚。既是天下苍生之福,亦是我大汉百姓之福。

老师此时劝说云侯,即可挽狂澜于既倒,又可造福天下百姓。别忘了,当今的陛下也是您的学生。他学的是圣人的教导,仁义忠恕之道。”

董仲舒慷慨陈词,说得颜清点头频频。他对太皇太后把持朝政也颇为不满,此时董仲舒如是说一下便说在了他的心坎里。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