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从今以后,你的不守承诺之名将会传遍这南洋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还可能飘洋过海传到国外,以后,你就是大名人了,如果依这个理,我得先在这里面向你道一声恭喜啊。”胡林翼信誓旦旦地道。
这是什么话,威胁吗?显然不是,胡林翼只是在述说一个再浅显不过的事实。
只不过,这话被听在李经国的耳中,那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你,你说什么,谁不信守承诺了,谁不信守承诺了,你胡说!”李经国象是被人踩住了尾巴一般,跳起来大声叫道。
李经国简直快疯了,想他堂堂南洋国的四大将之一,现在却变成了一个不守承诺的人,这象什么话,简直是屁话嘛。
但是,生气又如何,难道将这谅山白白双手送给太平军吗?李经国禁不住摇了摇头,他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心口好痛,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真该死,为什么自己偏偏会碰上这样的事。
但是,生气又有什么用,李经国只能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流年不利,可能是犯太岁吧。
“你,不守承诺的是你。”胡林翼指着李经国道。
一针见血,打击的就是李经国,谁让他不守承诺的,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不守承诺,那就得付出点代价,否则的话,这天下哪还有什么信义可言。
“你;你……”李经国恼怒过后,不免泄气地道。
这的确是事实,的确是他没有遵守承诺,说再多也没用。
“好了,李将军,咱们都不是三岁小孩子,没必要玩这些口头游戏,你就痛快点,是不是真的不愿意交出谅山,我们可没那么多时间在这里面陪你干耗着。”胡林翼继续施加压力道。
他可不能让这李经国轻易过关,他得借此机会好好打击打击这家伙,而且,这真的是机会难得啊。
“不给,我说过了,不给。”李经国咬紧牙关道。
反正都不要脸了,那就不要脸到底吧。
李经国可是下了决心。
不给就不给,他到是要看看这太平军能将自己怎么样。
“好吧,你不给,我也不能拿你怎么样,那你就等着自己的赖皮之名传之于世吧,我对这可是很期待啊,而且,我还要告诉你,这谅山迟早都有我天国的,你不给,我们自己会拿回来,到时候,你是输人又输城,别怪我没有事先提醒你。”胡林翼不以为然地道。
他并不是威胁李经国,他说的是事实。
“哼!”李经国哼了哼,没有接话。
他能怎么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就随他去吧。
反正他除了耍赖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好,那就此告辞,李将军也请回吧。”胡林翼一伸手,道。
话已至此,无须多言,就此散了吧。
而李经国见胡林翼就这样放过自己了,虽然是很疑惑,但也想不透其中的道理,没办法,他只能朝胡林翼拱拱手,便策马转身,准备率军退入谅山城。
但是,李经国才刚刚转身,身后就传来一阵震天的巨吼,其声直冲云霄。
“赖皮,李经国,赖皮,李经国……”
而这一声,恐怕整个谅山城的人都听见了。
李经国的脸面算是丢尽了。
而李经国听到此言,脸一下子就黑了下来,一口气更是差点没接上来,眼看就要从马背上掉了下去,幸好他本事不错,最后硬是稳住了。
然后,他一刻也不停留,催促着大军进了城。(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
经胡林翼让人这么一宣传,李经国不守承诺之事便已在谅山城中风传开来,他就是想不出名都难。
这世间之事就是这样,众口铄金,积毁铄骨,说得多了,也就成了事实,而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之人往往是百口莫辩,有苦难言,心里面那是真叫个苦呀。
而在以谅山做为赌注这件事上,几乎所有知晓此事的南洋人都觉得,这李经国也太过于鲁莽了,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就答应用谅山作为赌注呢,这还只是其一,其二,既然是赌了,那就应该有十足的把握赢下这个赌局,至少是不应该输,而既然输了,那就得信守承诺。
结果,不该赌得时候,他赌了,应该守诺的时候,他失信了,总之一句话,糗事出尽,颜面尽失,实非英雄所为,枉为南洋名将,即使是做为个男人,那也太逊了点。
既如此,那李经国在这谅山城中还有何威信可言,既无威信,那还有人听他的命令,为他卖命吗?
谅山城危矣!
而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经国出的这档子事,很快便被传到了驻守河内的阮天义的耳中,他初听此事,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以他对李经国的了解,他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事,但是,为慎重起见,他还是决定亲自率军前往谅山查实情况,一来,如若真有其事,他可以代李经国稳住谅山的局势,二来,他本就已经决定增援谅山城了,如若谅山有失,他在河内也呆不安稳。
所以,阮天义觉得增兵谅山已在势在必行之事。
而就是阮天义率军起程的时候。太平大军也已经作好了攻城的准备。
当然,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在李经国败退回城之后,胡林翼与罗泽南也率军退回了大寨,他们意欲向黄旭详细禀明此事,并呈请率军攻打谅山城。
用胡林翼的话来说,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这绝对是攻城的最佳时机。
而黄旭在得报之后,也是颇为高兴,他大赞了二人一番,之后便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于是,太平军全军出动,进抵谅山城下,将谅山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谅山城内是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丝怨气。他们觉得这都是李经国的错,要不是李经国鲁莽的行为,也不会引来今日之祸。
而李经国也觉得自己很怨。
他不就是出城与太平军接了一仗嘛,最多也就是打了一个赌,再说了,他又没有真将谅山城给输出去,充其量也就是他失信了一回。
更何况他也不想这么做,退一万步说。失信也只是他个人的行为,与南洋人或者是其他人都无关。于国家利益更是无损,而且,为国事计,他冒着被天下人嘲笑的危险失信了这么一回,反到使他成了所有人眼中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招谁惹谁了。
这都是什么事。
我是有心为人人。没想人人咒我心,这就是李经国内心的真实写照。
李经国是有苦说不出,他觉得自己真的很怨,简直比窦娥还怨,而且还是有怨不能伸的那种。
没办法。他只能认了,谁让他是苦命人呢。
当然,他自己受点委屈还在其次,现在的问题是,太平军已经围城,城内也是人心惶惶,而且他手下的大军更是兵无战心,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难道就坐以待毙吗?
李经国是苦思而无良策。
早知现在的这种情况,他真不应该与胡林翼打什么赌,他现在后悔了。
但是,这个世上却没有后悔药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吞下这颗苦果,然后想办法拒敌。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李经国双手抱头,一筹莫展。
死守?情况不容乐观。
求援?求援信已经发出,驻守河内的阮天义离此虽然不远,但也并非一朝一夕可至,所以,他必须在阮天义的援军到来之前守住谅山城,可是,凭谅山城此时的现状,能守住吗?这得打个问号。
当然,李经国现在并不知道阮天义已经率军来援了。
不过,经过一番思前想后的思想斗争,李经国最后决定还是率军死守,因为这是华山一条路,他后面已经没路了,除非举城出降,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必须守。
可是,如果要死守,军心却是个大问题。
如果不能做到上下一心,那何谈死守一说,而现在的实际情况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