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罡此刻暂无他法,只得应道:“既如此,便谢过大叔了,还未请教大叔贵姓?”
“老夫姓杨,你们跟我来吧!”杨大叔说完,便掉头往前走去,众将士跟随,一路弯弯曲曲,约走了四五里足路,便行到一座山前,却见是个石洞,有五尺高。
杨大叔停下脚步,回头望着徐罡道:“请各位将军随我进洞来。”徐罡带着众将士低了头走进洞中,里面黑洞洞的。
“地上平整,各位将军放心跟着老夫前行便是!”杨大叔提醒了一句,他的声音顿时在洞中晃荡起来,回音不绝,声音听起来也显得空洞发闷,足见此洞宽阔。
行有半里路后,终于见到了亮光。随着亮光走去,居然行出了山洞,又换一个世界了,这亮光正是月光。
徐罡望上一看,只见头顶天空四四方方,月亮位四方的其中一边,在月光的映照下,徐罡收回目光,打量四周的环境,只见四周苍松翠柏,眼前还有四时不谢之花,耳中只听得百树风调淅呖,走了许久,也未听到狼嚎虎啸猿啼豹叫之声,未见毒虫毒蛇之类。
众将士顿时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都有一副犹如活在梦中的感,喜得众连连轻声称赞:“妙啊!好一个所在。”
一路观玩景致而行,哪里认得出去的原路,正走到一潭涧水边,这里水碧波清,中有一条木桥,杨大叔领着众人过了桥,便见前方出现许多木屋,高有一丈,木屋前面竖着一杆旗帜,徐罡一眼便认出是宋军帅旗,只见旗上以小篆书写了一个大大的“杨”字。
杨大叔并没有在意徐罡的眼光,只是淡淡的道:“诸位将军,此处便是舍下了,请各位自行挑木屋安歇,只是里面久未住人,需要你们自己收拾一下了,那边屋子里面有许多烟熏肉,还有锅碗等物。”
言罢,杨大叔看向一脸疑惑的徐罡,轻叹一声,对他说道:“这位将军,你随老夫来吧,老夫知道你有许多疑问。”
徐罡点了点头,交待那个络缌大汉安排好众将士后,便随杨大叔进到了最中间那间最大的木屋中去了。
一进屋子,徐罡抬头便见堂屋正中有个匾额,上面用刻写“藏军洞天”四字。徐罡小心戒备着四周,开口问道:“大叔,你竟究是什么人?”
杨大叔却摇了摇头道:“将军不必多问,且随老夫到里边来,老夫自有话讲。”
徐罡跟着杨大叔进了侧屋,待油灯亮起后,徐罡整个人便惊呆了,只见眼前有个木架子,造得犹如阶梯一般,越往内看越高,而每一层架子上都摆着牌位,细数之下足有数十个之多。
第213章相遇援军
徐罡先看的下方的牌位,上面什么名字都有,姓李的,姓王的。。。。。。当他视线慢慢上移后,便发现只有一个姓了,那便是杨,而最上面的那个牌位上,赫赫写着“显祖考杨令公业之灵位”。
徐罡深吸了几口气,看着杨大叔道:“杨大叔,你。。。。。你。。。。。。你可是杨家将后人?你可知杨文广?”
杨大叔听言,眉山微微一颦,点了点头,反问道:“你和杨文广是什么关系?”
徐罡此时已经能肯定眼前之人定是杨家将后人,因为他此刻细看下,发现他的样貌和杨文广很相似,他面带喜色,从箭袋中取出霸王神弓道:“此弓杨大叔您可认识?”
杨大叔先前在林中奔逃时,徐罡用出神弓发了一箭便收起来了,再加上林中光线暗淡,杨大叔并没有看清,便被徐罡收了起来,此刻看到杨家之物,顿时双眼大睁,猛的一把抢过神弓,目光似刀般看着徐罡道:“说,你如何得到此弓的?”
于是,徐罡将泸州之战以及杨文广的事说与了他听,他的怒意方才消散,将弓递还徐罡后,望着屋顶,满脸回忆的叹道:“想不到三弟终于出头了!”
说完,他又神色温和的看向徐罡道:“原来是徐小兄弟,老夫非常感谢你对我三弟的帮助,老夫姓杨,叫传永,先父杨延昭。八九年前,老夫在宋夏将争中遭奸人陷害,带着亲卫百余人来到了这广南西路平乱,谁知又遭人算计,带着数千残兵逃至此处,发现这个山谷,在此建屋打猎苦苦度日,直至今日。”
“哎~~~”徐罡重重叹了口气,对于杨家将一门的遭遇,他感到非常愤慨,若是死于敌手倒也还好,可全都是输在自己人的嫉妒与算计中。
“对了,杨大叔,那其他人呢?为什么只剩下你的一个人了?”徐罡有些疑惑,按理说那些将士与杨传永一同遭到自己人陷害,定不愿再回中原,一定会跟着杨传永。。。。。。。杨家将的号召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但是,那些人徐罡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个。
“他们。。。。。。”杨传永刚说两字,便老目含泪,话语哽咽的道:“我们刚到这里后不久,许多重伤的兄弟因为缺医少药死去了,不久后便爆发了一次瘟疫,最后。。。。。。最后。。。。。。只剩下老夫一个人了。。。。。。”
说到这里,杨传永的眼泪便掉了下来,虽说事隔多年,但他回忆起兄弟们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却毫无办法时,仍会心痛不己。
“杨大叔,往事已矣。。。。。。”徐罡刚说一句,也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劝杨传永了,有些痛不是一两句安慰便可以平复的,他自己也非常清楚。
“徐小兄弟,老夫没事,你们只管在此处休息,待伤势大好后,老夫再带你们出去。”杨传永似乎还沉浸在伤痛中,和徐罡摆谈两句后,便将徐罡引到了一处木屋之中,便独自离开了。
众将士早在遇到杨传永之前,便打了野猪等猎物,饱了肚子,众人狂奔了一日,实在太累了,收拾妥当后,便睡下了。
过了一宵,杨传永便带着徐罡以及军中好手,一同外出打猎,日子倒也过得清静安稳,犹如仙境一般。自此安闲自在,住了数日,真是人鬼不知,哪里还把出仕干功挂在身上?
如今又要说到陈曙父子,他们自当了逃兵后,不敢回去桂州城,却又无法绕回中原,最后,在三人的商议下,终于想到了办法,便是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徐罡身上,计议已定,三人便往桂州赶去。
而桂州城下,杨文广正被侬军所困,陷入险境,连信号都传不出去,不过还好桂州是狄青大军必经之地,及时赶到救下了杨文广,攻下桂阳城后,狄青才知道陈曙等人已经开赴昆仑关了,而且也知道当时是怎么拿下桂州城的,只听狄青大呼一声“中计也”,便留下三万人马驻守桂州,直奔昆仓关而去。
陈曙父子三人很快便遇到了狄青大军,不论他们作何解释,如何污蔑徐罡,狄青都不听,不信,直接将陈曙父子三人绑了随行,一切待寻到徐罡后再作定议。为何狄青要如此做,只因王宗冒领徐罡击杀强盗李达的功劳之事被杨文广父子说破。
狄青大军到了昆仑关时,地上的血迹直刺得他眼睛生痛,近十万大军呀,近十万条年轻的生命呀,就这样终结在了关下。
“也不知道徐小子可否逃脱,你可千万别出事,不然我怎么与上将军交待呀!”狄青站在营前,望着远处的昆仑关城墙,喃喃的道。
狄青到了昆仑关后,并未轻易进攻,而且派出斥候四周侦察,他已经猜到先锋军全军覆没的原因,正是因为陈曙的大意,被隐在关外的桂州城守将侬智山与关中侬智谟大军包围合击造成了。
狄青到达昆仑关时,徐罡正将士们一起,在杨传永的带领下,在密林中行走。
“杨大叔,这里。。。。。。”徐罡看着似曾相识的山林,尤其是看到远处一座孤坟后,顿时瞪大了双眼惊道:“这个方向是去昆仑关的路!”
因为座孤坟是数千将士中的一员,重伤死后,徐罡亲自安葬的他。
杨传永脚步不停,点了点头道:“徐小兄弟,你曾说你们是来攻打侬智高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