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来一回也得一月多,快两个月了,这么久没见到小闺女,喜春得见一眼才能放心的。
下人正要去,周嘉带着小婳婳过来了,周嘉先前把人抱回来的时候给她说过,说娘回来了,问她高不高兴,婳婳撅着小嘴儿没说话。
一见了人,只看了一眼,很快就把小脑袋埋到大叔叔怀里去了,就是不肯见喜春这个当娘的,把喜春心疼坏了,“婳婳,娘回来了,怎么不肯见娘了?”
周嘉在一边解释给她听:“嫂嫂刚走那几日,婳婳整日闹着要娘,她又聪明,跟她说娘出门了,过几日才家来,她先信了,后来日子久了,就瞒不住了。”
这么丁点的小孩,心里也是有感触的,她后来不提娘不提爹,但就是格外粘着大叔叔。
在她眼里,周嘉就是她眼前唯一能看得到的亲人了。
喜春对这个小闺女是有愧疚的,这么丁点大,原本应该由她这个亲娘带着,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只得把她托付给小叔子带着,喜春在蜀城好多回都梦到小闺女哭着喊她。
喜春想抱抱人,又想着这一路风尘仆仆的,她浑身上下都没有好好洗漱一番,不便去抱她,怕把身上的脏污给传了去,左右如今回来了,小闺女还好好的,便跟周嘉道:“嘉哥儿你先抱着,我去换身衣裳再来。”
周嘉微微颔首:“嫂嫂去就是。”
喜春一转去了内室里,婳婳就鼓着脸儿盯着娘的方向,圆圆的眼都不眨一下的,她还要周嘉抱近些去。
也不知道先前谁不肯见人的,周嘉暗笑,却还是走了两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春去里间里洗漱,周辰跟周兰钰先洗漱了过来了,围着婳婳逗,周兰钰还拿着自己从蜀城带回来的一个布偶在妹妹跟前儿招摇:“婳婳,来,说声儿想哥哥了,哥哥立马给你。”
兰钰还不满十岁,婳婳又是喜春快到而立,高龄产下来的,她出生的时候兰钰已经懂事了,已经进学了,每天下学回来就往正院跑,是一点点看着妹妹从那么小团长到这么大的。
他的零花银子都是花到了妹妹身上的,每每家来都要给带上一堆用不上的东西,全是给小姑娘用的,自己尽数蹭几个小叔叔的零花用,他有时候觉得自己不是把婳婳当成的妹妹,而是女儿在养。
当然这话不能讲,当闺女了就跟他爹一个辈分了。
周辰也拿着自己采买的礼在她面前晃,逗她,婳婳倒是给了他们两分面子,看了两眼,又把眼朝屋里张望了。
周兰钰不解:“婳婳你咋了,你哥就在你眼前呢,看到没?”
这么久不见了,反应就这么平淡吗?
周兰钰有些心疼自己那些白花花给花出去的银子。
周嘉忍不住失笑,把他们两个给拨到一边的:“好了,你们别挡事儿,婳婳要等嫂嫂出来呢,哪里能跟你们玩闹的。”
婳婳只盯着里头,不吵不闹的,好带得很,周嘉就问起他们二人这回赶考的事儿,听他们说过了卷面、考官等,才问道:“你们二哥还留下了,他这是有把握了?”
周嘉也没下场考过乡试,这是头一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但是周嘉却知道,童生试和院试不过是科举中最简单的,这二者的考核都是围绕着他们多年所学,考核的也尽数是书中内容,只要根基扎实,能把所学倒背如流了,要过院试,成为秀才并不困难。
而从乡试后则不然,乡试的考核与院试截然不同,所学的功底扎实只占卷面或最终评定的小部分,而更多的是由朝廷出的题目,以题目为名儿,写策论,能从中脱颖而出者,无一不是文章言之有物或词藻华丽惊艳之辈。
童生试、院试都只是地方科举,而到了乡试则是整个府城的考核,所要面对的对手是从府城下辖最为优秀的秀才公们。
周辰就说了:“我二哥觉得他很有把握的。”
周泽这回可是考了秀才前几名,正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时候,觉得一个乡试也是行的。
周泽都说了,他这回要是考上了,就把攒的零花银子全拿出来,请兄弟侄儿们去尽情的花。
周嘉兄弟三个,周泽是最能存得住银钱的了,他对自己的银钱很有规划,一月里该拿多少出来,余下的就存着,喜春都笑了他好几回,说他是“管家公”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花钱,他倒好,另辟蹊径,开始存起来了。
他这些年的月例,四时红封、节气红封,喜春两个可是丁点没动他的,连人家给的红封甚也通通是给了他们自己收捡起来,周泽可是攒下了好大比银子的,是周家的孩子里的“有钱人”。
“他说的啊。”周嘉忍不住就笑。
“行,希望他考上举人,那咱们就能花光他的银子了。”周嘉说完远在他方的二弟周泽,把目光放在三弟周辰身上来,问他:“你要不要到延津书院去进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几家书院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这关系到书院的名声和他们的收人情况,崇山书院文风和气,并不追求甚名次,延津书院则不然,学子们都是相互竞争的,对要参加科举的学子来说,这种互相竞争的文气更容易激发学子们的潜力,激励他们勤奋上进,在考场上也有更稳定的发挥。
这是文风和气的书院不能比的。
周辰没说话,但他表情明显是不愿,周嘉当然知道他在崇山书院久了,难免也沾了书院和气的风气,不喜延津书院这样高压下的你追我赶,也不勉强他。
喜春洗漱,换了身衣裳出来,她连头发都没来得及擦,一出来,一直盯着的婳婳疏的转了个身儿,一把抱住哥哥的腿儿,拿小身子对着喜春这个当娘的。
兰钰受宠若惊:“我妹怎么想通了?”
知道还是哥哥好了吧。
他正要把自己“闺女”抱起来,好生跟她亲香亲香,婳婳小身子又一扭,又扭回了大叔叔周嘉怀里去了。
他接了个空,为自己这几年的“含辛茹苦”哼唧了两声儿。
她小小年纪还有几幅面孔呢。
先前眼巴巴的看着里屋,后头还学会拿他出来当挡箭牌了?
喜春在旁边哄了好久才把人给哄松动了,又是给她说好话,又是给她保证以后去哪儿都带着她,这才把人给哄好了,从周嘉怀里出来,被娘抱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还捂着嘴儿笑,小腿儿一晃一晃的,心里高兴着呢。
身后丫头捧了长巾给她擦拭秀发,喜春想起府外头的女子,奇怪的看着周嘉:“嘉哥儿,你相看的姑娘看得如何了?”
“你也这个年纪了,有些事不要急,等娶了妻之后自然会有的,别心急。”
周嘉不是半点不懂的,他的同窗们已经好些都成了亲的了,闻言脸都羞红了:“嫂嫂说什么呢,没有的事儿。”
“那外头那个?”?°???°?轻?°???°?吻?°???°?最?°???°?帅?°???°?最高?°???°?的?°???°?侯?°???°?哥?°???°?整?°???°?理?°???°?
周嘉听她提及孙月,羞红的脸都冷了几分,十分无奈,把自己跟孙月的事儿说了,因为孙月这举动,他已经好些日子都没出门了。
他都跟孙月讲清楚了,他对她无意,觉得二人并不适合,也只以为话说开了就行了,谁知道孙月不依不饶的,非要追问她哪里不如人了。
这种事周嘉能怎么说的,不适合就是不适合,并非是她不好,孙月死脑筋,非要跟着追着,周嘉都怕了她了。
他想起上回出门被纠缠的情形来,不由得心有余悸:“还好嫂嫂如今回来了,嫂嫂是女子,若是说的话,想来孙姑娘是听得进去的。”
喜春哑然,又忍不住失笑,嗔了句:“这能怪谁,还不是怪我们嘉哥儿长得太好了,引得人姑娘非认定你了。”
她又问:“那位李家的姑娘,你确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周嘉轻轻点头:“确定。”
喜春就不再问了。
她刚回来,府上府外的事儿全堆着要她过目的,喜春倒没急着看账册,先好生陪着女儿玩了两日,连睡都是母女俩一起睡的。
许是知道这回娘亲是当真不走了,婳婳慢慢才松懈下来。
喜春看账册,她就在一边叫婆子们看着玩玩具,喜春回来,提亲的事就要正式摆上台面来了,她先请了媒人来问过了那李家的意思,得知李家顾虑两家家世相差,她笑笑:“这样,改日请了李家的夫人小姐一起去城外玩玩,你也去,正好不是有个赏花宴吗,去看看也好。”
赏花宴也是城里的有钱东家搞出来的,在城外的庄子上养上一片花,这个时节热,庄子上凉快不少,又有一大片姹紫嫣红的花看,瞧着也令人舒心。
他们用不着去别人的庄子上看花,周家的庄子上就有一片,提前叫人安排好就是。
媒人也笑:“还是夫人有法子,好不好的,得处一处才知道,我这就去回了。”
家里几个小的知道家中要添个嫂嫂了,反应各不一,周辰知道养媳妇要银子,在媳妇和银子间,他选择了保银子,远离嫂嫂,生怕也给他找个媳妇,周兰钰就不一样了,大叔叔都有的,他也想有,回头就扭着喜春给他也定个媳妇,“娘,你给我定个媳妇,回头我肯定考上进士,做大官,叫你当诰命夫人,谁都没你威风。”
他还许了承诺来。
喜春斜眼看他:“咋了,不给你说个媳妇,你就不考了?不给你娘请封诰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作者有话要说:小小年纪就会哄人了!
明天见,我去写七零那本的稿子去了,明天中午12点准时发。
感谢在2020-12-0322:38:55~2020-12-0421:47: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晨熙麻麻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7章
周兰钰一愣,摆摆手,噘着嘴儿:“我不是那样的人。”
“你是我娘,我当然要给你请封了。”
喜春就是逗他的,但是儿子已经大了,如今连嘉哥儿都谈婚论嫁了,下边几个小的又有几年了?
儿子都是给别人家养的,这么丁点大就惦记着媳妇了,真等娶进门儿了还不得把她这个当娘的放一边了。
周嘉要准备下场参加乡试,赶往蜀城去,这事儿耽搁不得,见人的事就提前给安排上了,也不知道媒人那边说了什么,李家那边是应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春一回来先把里外堆积的账册给看过了,还有前几日四哥送来的庄子上的账册,今年余下来的盈利都已经送来了,出了一些参,算下来也是好大一笔。
连着花了好几日把账目给理清楚了,很快就到了约了李家人赏花的日子,赏花就在自家庄上,提前先给庄上打过了招呼,他们去的时候,庄上已拾掇了一番了,茶水、瓜果点心都备齐了,花园子里姹紫嫣红,花开得正艳,一丛丛的,好几个院子里都栽满了的。
喜春他们先到,媒人陪着李家人后到,媒人是站周家这边的,陪着一进门就指着周家的庄子跟他们说,“啧啧,这院子可真好看,你们看,那是果园呢,以后你们家闺女可是不缺瓜果了。”
“你们看,那田里还有稻谷呢,土里还有菜,听说这些有钱人家都不需要再外边买菜的,吃喝的全是自家庄子里种的,早前我还不信,如今亲眼见到才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你们家晴晴早年跟着里里外外的干,以后可享福的了。”
李家娘子是个不善言辞的,被媒人拉着,指着一样夸一样的,叫她说话的功夫都没有,就跟着来接他们的丫头往里走,丫头笑盈盈的,瞧着就是规矩有礼的,把他们往种菜种瓜果的另一头带去。
庄子大得很,都赶得上他们村里的地主老爷家的田地了,不,比那还多呢。
李家人忐忑得很。
周家做派越是大,越是有规矩,展露的家底越是厚实,李家心头其实就越没底。
媒人一见她这模样就猜到了几分,凑到她身边说道:“我说老姐姐哟,这个婚事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也是人周家不看重门户,这才有这一桩姻缘,虽说齐大非偶,但咱们都是当娘的,谁想叫闺女吃苦的?能进福窝里享福干嘛一定要嫁到小门小户里吃苦耐劳?就图一个别人夸的好名声?”
“我现在就能给你夸一大串出来的,你们可别不信,就人周家公子一说亲事,这城里没有一家拒绝的,谁不想嫁进去?人周公子看上你们家晴晴了,合该叫你家得了这门好亲事呢。”
“是这个理儿,可是周家啊。”他家就是太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就跟那水中捞月一样,不踏实。
他们村里不是没有那等嫁得好的,有几个嫁得好?成亲前都说嫁过去就是少奶奶了,要吃香喝辣的享福了,但这副好享呢?
只有回来哭的。
她也怕她闺女到时候回来哭,毕竟他们就是小门小户,也帮衬不上,嫁到这样的人家,就是被欺负了都没地找人说理去。
媒人看了看往前走的丫头,见人没听她们后头的,这才悄悄开口:“怕什么,你看看人家周夫人,人家都能嫁进来,牢牢的握着周家里外,像是挑剔门户的人吗?”
有些人嫁到好人家就羞于提起从前,周夫人娘家虽也是小门小户的,但如今家里也都起来了,各行当的都有。
但宁家发财,谁不说上一句,大半都是靠着嫁出去的闺女的。
李家娘子没说话,喜春的身份府城府外的不是秘密,就是看在这个份上,李家娘子才一直犹豫不决。
说着话的功夫,他们过了拱门儿,入眼就见一片一片的花圃,这会儿阳光还不大,花圃中还有个凉亭,垂着白纱,里边隐约见了人影,有圆桌椅子,上头还摆叠着果盘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带路的丫头先进了亭子里,俯身说了句,就见纱帐被掀开,露出一张保养得宜的脸庞,喜春这一张脸养得是真好,瞧着就跟二八年华的大姑娘似的,只是身上又平添了妇人的风情来,头上只随意插了两支朱钗,一袭淡紫的衣裙。
她亲自出了凉亭接人,在李家娘子一行身上看过,打了招呼,目光落到李晴晴身上:“这就是李姑娘吧,果真是生得婷婷动人。”
李家娘子论年纪只比喜春长上几岁,但两人站在一处,却像是两辈人似的,李家娘子手脚都有些不知往哪里放,拘谨得很,“是,是啊。”
喜春拉着人往亭子里走:“李姐姐不必拘礼,这儿就我们一家子,没外人的,也不是非要做甚,就一块儿赏个花儿的,也怪我前些时候不在,不然早该约了李姐姐出来走走了。”
李家娘子压根不是喜春的对手,只得随着往里头走,凉亭的纱帐已经被半掩起来了,坐在亭子里,就可以看见成片的花簇。
喜春来赏花,几个孩子也是带了来的,刚坐下,她正吩咐了人去请了大公子几个来,就听叽叽喳喳的声音从远远的门廊后传来,声音近了,几个高矮不一的少年走了过来,他们就像是书中记载过的翩翩君子一般,从容挺拔,面目优雅,气质高洁,那是叫人见之难忘的人物,如今出现了好几个。
为首的高大少年怀里还抱着个胖娃,一手抱着,一手还提着小小的真珠绣面小鞋子,就这样毫不避讳的朝他们走了来。
“娘!”婳婳已经好一会儿没见到喜春了,这会儿一见到人就要她抱。
喜春忙把人抱过去,又接了她的鞋,一旁的丫头就给婳婳穿鞋,喜春给他们介绍:“嘉哥儿,来见一见李夫人。”
又朝李家娘子道:“这是我们府上的大公子嘉哥儿,后边是辰哥儿,钰哥儿。”
李娘子一听就知道是谁了,她目光在周嘉身上看过,对周嘉的人物模样再满意不过了,这样矜贵的小公子,方才还亲自抱人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们周家的孩子啊可不光是读书进学的,他们房里的衣物、摆件,偶尔都是他们自己收拾的,我跟他哥不插手。”
“哟,公子们可真厉害呢。”媒人见状就夸。
周嘉几个忙谦虚几句,又陪着她们坐了坐,喜春叫他们带着李晴晴去看花,李晴晴先看过了李家娘子的反应,得了她点头才随着他们去看花。
还问婳婳去不去,她看了看几个叔叔和哥哥,又看了看娘,最后选了,“要娘!”
她觉得她这些叔叔跟哥哥才三岁,明明婳婳才陪着他们玩了,他们还不满足,真幼稚。
他们先前在花丛里玩了会儿,还去中间的小溪沟里踩了踩才过来,那小溪沟浅得很,穿着鞋都能踩过去,但小孩偏生就是喜欢得紧,还知道脱了鞋去踩,还算知道回来的时候擦干净了脚。
周嘉他们一走,她就扭扭捏捏的看着喜春,目光不自觉的看着桌上的果盘,她知道这是要招待人的,没跟平常一样直接拿。
喜春忍不住笑,拿了一盘往她旁边放了放:“吃吧。”
“嗯。”婳婳眼一亮,端端正正坐在圆凳上,小手先用自己的绣帕擦过了,这才捡起一块儿小小的吃了起来。
李家娘子说话说得少,就是四处看看,她还喜欢看婳婳,觉得她吃东西都挺有意思。
仿佛是婳婳让她想到了李晴晴小时候,李家娘子的话也多了起来:“我家晴晴当年也是这样,小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丫头在喜春耳边悄声说着话:“夫人,庄子上的工头说有事要报。”
喜春点点头:“你叫他先回去,等这里忙过了再寻他。”
“奴婢这就去。”
李家娘子道:“夫人要是有事儿就去办事儿吧,我们这里没关系的。”
话是如此,又不是什么重大事情,喜春哪里能抛下这里过去,如今摆在面前的,儿女亲事才是大事,她摇摇头:“算不得什么大事儿,过些日子再处置也行。”
看过了花,李家人没有久待,李家娘子带着李晴晴就告辞了,媒人跟着她们一块走的,只有自家人了,趁着晌午前,喜春也带着人回了府城,路上还不忘了问周嘉:“如何,跟李姑娘说得如何了?”
说是他们一起去看花,但只有周嘉和李晴晴,周辰两个只远远跟着。
周嘉微微含笑。
周兰钰跟周辰当了回挡箭牌,这会儿心累得很,周兰钰都直接说了:“娘,以后二叔叔和三叔叔相看人,咱们雇人吧,我不要当见不得光的人,花儿我都看腻了。”
周嘉这个大叔叔他们说了多久的话,他们就不远不近的跟了多久。
喜春提前跟他们交代过了的,要他们跟着,又不许跟太近了,得保持距离,好叫他们说话,周兰钰早前还反抗过,说:“他们说话就说话,我们干嘛要跟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然是为了避嫌啊。”喜春如是说。
喜春回他:“不看花还有别的呢,有本事你们就直接找个媳妇来,不相看人,直接领回来就成亲,那就用不着。”
这当然是不行的,直接领回来不用媒人和长辈过目,这哪里是好人家的,喜春也接受不了。
马车一路行到了城里,天儿已经有些闷热了,被喜春说得鼓着脸的周兰钰掀开帘子吹风,突然他疑惑起来:“娘,四舅舅不是已经买了药种了吗,怎么还要买?”
庄子上的药材收下去就换上另一种给种上,到明年又能成熟了,喜春回来之前,庄子上的药材已经种好了。
“你是不是看错了?”
“我眼神儿好着呢,那个大胖子不就是给庄子上送药种的吗,还有那个接药种的,四舅母的娘家表弟,我怎么不认识了。”他可不是那等专门读死书的。
喜春想起了之前丫头禀报的说庄子上的工头来的事儿,心里一时也没个头绪,只得把这事儿压下去。
跟李家人见过了,周嘉就要准备出发去蜀城了。
时间还充裕,周嘉是挑的月底,坐船走的,行礼收了一大堆,喜春还吩咐人给准备了消暑药,把平日伺候的全派了去。
周嘉沉寂了三年才准备下场,他的学问功底扎实,从周秉,到府学的教学们对他都抱了极大的信心,他们周家到底是商户人家,若是周嘉中举,才算得上真正的改换门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作者有话要说:相亲卷结束了。
我算了算,大概还有七八章应该能完。
☆、第128章
庄子上的工头又求见了一回。
工头是周家请的人,是早在庄子里做事的,城外的药材庄子人手不足,就把人给调了过去,算得上是他们自己人了。
再三的求见,喜春还以为是人家自家有什么为难的,忙让人请了进来,问工头怎么回事。
工头也直接,说:“前几日宁四夫人叫我们去别处种药材,昨日又带了一袋来,说是一起的,回去庄子上,才听说咱们周家最近没买别的庄子。”
周家已经好些年没买庄子了。
这事儿在周家帮工的都知道,工头被叫去别处帮忙就觉得不对劲,他们夫人才回来几日,怎么就买上庄子了?
“夫人,你看这?”
喜春想起了前日兰钰在外边看到的送药人和四嫂家的表弟,心头已经隐约有了猜想,她神色不动:“那庄子在何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说来那庄子离他们城外最远那处庄子并不远,毗邻着,就因为离得近,工头几个一开始才没觉得这处庄子有问题,以为是周家新买的,跟旁边的庄子正好连成片呢。
种着种着才发现了问题。
工头来禀报了事后,得了赏出门了,喜春坐在椅子上思虑了许久。
伺候的丫头都知道夫人心头不舒坦,越发小心起来,连婳婳想要兴冲冲找娘,都被亲哥给拦了下来。
“婳婳,哥哥先陪你玩,娘现在没空呢。”他抱着人去花园里玩耍去了。
他们大了,家里的事喜春也不喜欢瞒着哄着,几个孩子不是那种一知半解的,他们对如今家里的家业都清楚。
工头来报过的事他们自然也知道了。
“哼,我就知道她是个坏的,以前每回说话都阴阳怪气的,我们先生都说了,这世上的人有一种就是恨人有自己无的,模样装作高傲又如何,还不是贪财的,来我们府上一回,那眼珠子就到处看,还经常板着个脸。”
周兰钰抱着亲妹跟小叔叔抱怨。“也就子君不像她,像四舅,不然还不知道该多糟心呢。”
这就是得益于宁家的教养了,没有长于妇人手,自己全然撒手不管的份,孩子是妇人带,但教养、学识都是郎君在教导,小小年纪就会教导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又不是常年不在身边的,几乎有不对劲的就会立刻纠正,想长歪并不容易,只受当娘的影响也不会。
周兰钰对舅舅家这个表弟还是爱护的,但一想到表弟他娘,顿时眉心就皱起来了,“糟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周辰忍笑:“嫂嫂那么聪明,她肯定有法子解决的,你就别操心了,小心操心多了成了小老头。”
周辰在他皱成一团的脸上点了点。
周兰钰长叹了口气:“小叔叔你不懂。”
他看了眼妹子,还好生生在他眼皮子底下,就背着小手儿说起了他的道理:“这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对,又不是甚一眼看过去就能判定对错的事,更关系到情分你知道吗,是情分。”
“我娘现在是被伤透了心,指不定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偷偷躲在房里哭呢。”
“可惜我爹不在,只有我这个小男子汉能安稳她了,我觉得我还是去安稳安稳我娘吧。”说着他就想把亲妹交给小叔带一带,自己好去承担一个小男子汉该承担的责任。
周辰朝他努了努嘴。
“你怎么了?嘴抽筋儿?”
周辰朝他身后恭恭敬敬的:“大哥。”
周秉方才到府上,一路上紧赶慢赶的,刚从院子里经过,就听他们在说“嫂嫂”之类的,周秉这才转了弯儿,拐了过来。
周秉还不到不惑之年,他常年修身养性,看着十分年轻,府上几个孩子的身高都随了他,身材挺拔,个子高,模样俊美,是只有成熟男子才有的气势,他轻轻点头,目光放到了周兰钰身上:“你娘怎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周兰钰压根没回过神儿。
婳婳原本正扒着小叔叔呢,这会眼一亮,扯着小嗓子:“爹!”她两个多月没见爹了,还记得住人呢。
周嘉把朝他跑的小闺女抱起来,周兰钰趁机就跟他告状呢,“是顾氏,是顾氏欺负咱娘,之前工头来了,说...”
他小嘴儿叭叭叭的,很快把事情说了。
周秉点点头,目光在他脸上看过:“谁让你叫顾氏的?她再不济如今还是你四舅的妻子,别人没有礼貌是别人的事,但你不能跟着学了如此,看在你四舅的面子,见了人该给的尊重也得给。”
周秉虽是刚回来,但家里几个孩子的考试情况是知道的。他淡淡的吩咐了两声:“都回房里看书,给我看看你们都考了些什么。”
话一出口,两个孩子顿时脸色都变了。
周家功底扎实的只有两个,一个周嘉,一个周泽,若是不出差错,过院试是肯定没问题的,甚至周嘉过乡试也有把握,差生就是周兰钰和周辰了。
倒也不是很差,就是基础打得不怎么牢固。
这回下场本就是让他们先体验一番,做到心里有数,明白差距的。
说句不客气的,周秉这个当长辈的,功底都比他们扎实多了,由他来考校他们,还叫他们默写一遍考核的文章,对他们两个来说这难度太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至少周兰钰就记得自己做错了好几个。
婳婳一路上嘴里都念叨着:“爹爹爹爹爹。”
她打小周秉带得多,基本上走哪儿带哪儿,格外粘他,比粘着喜春这个当娘的还粘。
周秉点点头:“爹在。”
说着的功夫,父女两个已经踏进了正院里,下人们纷纷福礼伺候,奶娘迎了出来,周秉把婳婳交给奶娘,自己走了进去。
喜春沉着脸坐在窗前。
肩上搭了只手来,熟悉的气息涌入鼻息,喜春没有回头:“回来了。”她这才转身,“事情都办好了吗?”
“都办好了。”周秉:“兰钰说他娘躲在房里偷偷的哭,我进来瞧一瞧,我的夫人可有哭了鼻子。”
喜春失笑:“我又不是婳婳这等小人儿家家的,还哭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她不止不哭,更是命人彻底去打听了一番。
顾氏要另起灶炉也好,还是另有其事也好,她都要先知道得明明白白,才好应对。事实上,喜春想得更多。
自古做买卖的,合几家之力,最后能成的少之又少,只一家出力者,反而事半功倍,尤以亲眷者合伙做买卖,成事者最少。
宁家早年是靠周家拉拔,可如今这些年,宁家早已起了家。
她略过这些思虑,问起了周秉他入盛京的情形。
周秉揽着人:“一切顺利,我们送上去的花水这几年未曾出过茬子,宫中的贵人,外边的贵夫人们都多有赞誉,顺顺利利就登了上去,正式入了皇商名。”
周家在秦州府响当当的,但在盛京地界却算不得甚,周家有尚书府倒是可笼罩一二。
大伯在前年尚书退下后正式成为六部尚书之一。
有尚书府在,周秉在盛京走动,别人也给几分面子,他一贯谨慎,也不敢托大,宫中的宫人们,外边牵桥搭线的,都送了礼,拜访了一番,彻底的把从前的关系拾了起来。
“嘉哥儿若是中举,便要入盛京参加会试。”喜春也明白周秉重新走动以往的人脉的意思,这是在给周嘉铺路呢。
周嘉若是中举,考上进士,往后是要入朝为官的,有了这些走动,他也能在官场上少走些弯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春看着他:“所以我说你们男人家这交情实在是浅薄呢,比不得我们女子之间,早前我说叫你给那些同窗好友们多写写信甚的可是说错了?”
得亏她有先见之明,早早叫他们先联系上,不然如今贸贸然去了盛京,你一个商户人家去登门拜访,人家许是碍于情面理了,但若说应承事却是不会应的。
没这交情。
最大的可能是理会都不理会的。
谁都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但他们每年有写信一二的交情在,是知交,这说出去就不同了。
周秉好声好气的:“是是是,多谢夫人提点。”
喜春嗔他一眼,推了推人:“行了行了,下边已经备好水了,快些先去洗洗,你也不嫌脏的。”
周秉一家来,周兰钰叔侄两个就生活在了水深火热当中,按照周秉的话说,“要像你们叔叔/哥哥们学习。”
一副要把他们四个培养成朝廷栋梁的模样。
喜春是从周秉口里才知道周兰钰这小子心里在想什么,回头还亲自给他们端了汤水去,周兰钰是真以为他娘被伤到了呢,见到她第一眼就吓一跳似的:“娘,你没哭啊。”
哭过的人眼应该是红的,他娘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春拧了把他耳朵:“有你这个小混蛋在,你娘怎么会哭的。”
她气都来不及。
“娘娘,放手。”
顾氏做的事算不得隐蔽,她当然知道使唤周家调过去的人手很容易揭破,但她精打细算惯了,不肯花费自己兜里一丝一毫,小姑子家一丝一厘都怕错过了。
很快,顾氏做的事就摆到了喜春面前。
顾氏也在城外买庄子啦,也是种药材,供药的都没换,是她私下接触的,城外的庄子是她那位在庄子上做工的表弟跑的腿儿,在中间周旋买下来的,用的还是周家的名义,人家看周家的份上,还给他们少了好几十俩。
“两个庄子是连在一处的,这边庄子上用的工具、桶、袋、砖头,请人干的活等,都是从这里干完了就到另一边继续干。”
看,她这位好四嫂多精明的,用一个庄子就养起了两个庄子,自己庄子上什么都不用出,只要种出药材来就可以卖钱了,工具等一应的损耗,人工的费用全都不用出。
喜春觉得她也是个人才:“真的,就凭她这门门算计的精明劲儿,连根线头都不放过的,要放在外头那也是人人争抢去管东西的好手了,只进不出,一毛不拔嘛。”
偏偏,她只算计亲戚。
“跟她当这个亲戚,我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从来只占我便宜的份,没叫我得过一回便宜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春抱怨归抱怨,手上也很麻利,把事情给捅到了四哥宁乔手上,直接了当的问了,要不要拆伙。
再不拆,她外头庄子都要被搬空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0522:49:20~2020-12-0622:06: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银脆的绢花20瓶;晨熙麻麻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9章
宁乔是带着顾氏一起来的。
他常年忙着庄子上、挣钱的事儿,除了插手孩子的教导,家里的事儿尽数是交给的妻子顾氏操持,前年顾氏说舅家的表弟想找活计,想把人安排来,宁乔也随了她。
当时他想的是,庄子上反正也要请人帮忙,请顾氏的表弟,她往后在娘家那边也有面子。
这回喜春直接把查到的捅到了他手上来了,宁乔回去跟顾氏大吵了一架,这会儿过来夫妻两个脸上都不好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宁乔是给愧疚的,他对喜春说:“拆吧,把她用掉的都算算,剩下的按当初契书的约定分就行了。”
喜春还没回话呢,顾氏已经瞪着眼了:“你疯了不成?”
没了周家这两个庄子,他们一年到头的得损失多少银子?
顾氏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她只是另起灶炉,私下自家多添了个庄子罢了,这有什么?她一不抢二不偷,是正经花了银子去买来的,谁规定了跟人合伙做买卖,自己还不能另起灶炉,重新再添一份家业的?
没这个道理。
都说拆伙了,喜春也公事公办了:“是可以啊,你重新置几个药材庄子都没问题,可你不该拿合伙的东西给你自家的用啊。”
往小了说,这也是公器私用了。
“你挪了这边庄子上的,你跟我们说过一声儿吗?”
没有吧?挪用庄子上的东西不吭声,有一回就有二回,看顾氏的模样也没有想自己置办的意思,以后用着用着这东西就成她私家庄子上的了,这边合伙的庄子上差又怎的办?
买呗,两家出银钱再买新的,她就只消出一半儿的钱,直接省下了一半的钱,这算计打得多精明?
都是做买卖的,谁也不是傻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人家愿意吃亏那是有原因的,喜春以前让顾氏占了多少回便宜,看的就是她四哥的面子,如今她不乐意吃亏了,该说的话就摆明了说了。
宁家是她娘家,娘家都起来了,喜春也不想掺和进去。
顾氏还强词狡辩:“我就是用用,又不是不还。”
是不还,反正喜春这么多年就没见她还过。
就连他们每年给送的年礼,都是一堆一堆的送,顾氏回的是什么?什么乡下里摘的野菜,布头野果子等,还有娘家里给他们送的小玩意,家里吃不完用不完的,尽数给送了来,还说甚都是自家里的,比外边卖的好。
他们周家自己庄子里就有,哪怕没有,外边也多的是村里的人摘了菜蔬来卖,哪里就比不上他们顾家的了。
从县里带上来的,还能比在府城里买的新鲜?
这些喜春也懒得计较,她送礼又不是为了顾氏回的礼,就是想让她哥、侄儿过得舒适。
她退一步,顾氏就得寸进尺一步。
贪便宜贪成习惯了。
他们新开的庄子才不过头一年种药材,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顾氏哪里想把现在这个已经成熟的金袋子给放走的,她犹犹豫豫的开口:“我以后不用了就行,还回来总行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还没了解事情严重性,还以为是私用一回的小事儿呢。
喜春哪能不知道她这意思,要是今日她的私产庄子已经能挣银钱了,顾氏巴不得跟她断得一干二净呢。
就是那种占了便宜又要装面子说是靠的自己努力那种。
“可别,还是好聚好散,以后大家也能图个清净,不伤了这颜面。”
喜春这话可没说错,多少亲戚因为合伙做买卖最后闹得撕破了脸的?连亲戚都当不成了的?最好还是分开,各过各的,跟银钱沾边儿的事不掺和在一起,逢年过节还能得个面子情呢。
宁乔跟喜春都决定拆伙,顾氏想反抗也没声儿,她还想拉个同盟来,看到了妹夫周秉身上,连想都想就略过了。
都说这个妹夫最听小姑的话,顾氏自然知道这是真的,他说了不算,这个家是小姑在当,最后目光移到了门边的外甥身上。
又有什么用的,这么小点的只听他娘的话呢。
顾氏找了一圈儿愣是找不到个人跟她站一起不叫这兄妹俩拆伙,喜春昨儿就把账目给算出来了,拿给了宁乔看。
上边的账目清晰,用了多少,余下多少,一人能分多少都有数,他说扣了顾氏挪了东西去用的费用,喜春也没客气,她不想叫顾氏占便宜,照样算得精,最后算下来,这庄子还是周家的,里边的东西还是周家的,包括如今种下去的药材等,顾氏他们没分比他们多多少,最后分了八千多俩,结清了。
银钱也当面数清了,宁乔自己收的钱,没叫顾氏保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事儿,是我们对不住你们。”他长叹了声儿。
喜春跟宁乔兄妹关系好,也不在意的:“没事儿,以后四哥你就自己单干了,好好把庄子养起来,这一行利好着呢,回头那些参卖了,该是多少银子你也收着,我这个嫂子,样样算得精明,这庄子肯定会红火起来的。”
“你还给她说话呢。”宁乔哭笑不得的。
喜春摆摆手:“一码归一码,缺点是不少,也不是没优点的,如今庄子上就是你们自家了,还不得把力往一处使?”
顾氏算计也是算计别人把钱往自家兜里装的,可没有把自家兜里的钱往外掏的。
结清了庄子的事儿,宁乔就打算走了,喜春留他用饭,宁乔没好意思,带着顾氏走了。
“进来吧。”周秉朝外边扬了扬声儿。
一直缩来缩去的,打量谁没看到呢。
门口的周兰钰把妹妹往前一送,打着婳婳的名义说:“爹娘,是婳婳想你们了。”
婳婳就冲着他们傻乐,她还以为她哥是在跟她玩捉迷藏呢,又跑到门后,把自己的胖身子往柱子里一缩,小心抬眼的朝她哥看。
周兰钰要是看她一眼,她就立时转头,玩“自欺欺人”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然,她这个年纪还不知道什么叫“自欺欺人”。
周兰钰又把人给提了出来,带到屋里,往他爹怀里一送,他陪着玩了半天的捉迷藏了,玩不过这么丁点有精神的小胖娃,总觉得自己智力被碾压的感觉。
他已经是个大人了,哪里还想玩这么幼稚的游戏,“爹娘,以后我们就不跟四舅舅一起开庄子了?”
这才是他一个大人该过问的事。
喜春看着他:“是啊,不一起了,以后那庄子就是我们自家的了。”
周兰钰一拍手:“真好,以后我们去庄子里玩就不用看四舅母的眼色了。”
他们每回去,顾氏总是弄得他们跟当客的一样,像她才是庄子上的主人一样,叫他们别扭得很。
“行,以后你们知道就行了,别的还不到你们管的时候。”
喜春说完,周秉就开口问了:“你们卷面儿做完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周秉一回来就给周兰钰叔侄两个布置了大量的考核内容,除了又基本的功底扎实外,还涉及到一些策论,把两个童生每日的时辰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周兰钰想偷懒,喜春就说了:“你不是说要给你娘请封诰命的吗?就你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你何时才能给你娘请封诰命的?”
算了,左右喜春也没当真指望有这一日。
庄子上的事结了,那边李家在考虑了多日后,给他们回了信,应下了这门亲事,那边一答应,周家这边就开始忙活起来了,甄婆子早先采买的礼喜春看过了,请了媒人走了一趟,带了礼去提亲。
李家村那边也是这时候才传开,李家等了两日才应下,随后媒人就登门问了生辰八字以备合婚。
请的是城外寺庙里的大师给合的,媒人拿了帖子,回头在喜春两个面前夸了又夸:“大师都说了,这姻缘啊是上等姻缘,是叫甚天、天作之合呢!”
“还是我们大公子这眼利呢,挑的妻室一挑就是天作之合,大公子聪明伶俐,想来定能考中举人,这可就是双喜临门了啊。”
媒人会说得很,喜春听得也高兴:“那就借你吉言了。”
她看了周秉一眼。
虽说他在外一向话不多,但喜春也知道他心里是高兴的,这几个弟弟在他们身边都是打小就养大的,喜春还记得当年她嫁过来时,最小的周辰不过如今的婳婳一般大小,还是什么都不知事的年纪呢,说是当弟弟,其中付出的,说是当儿子一手拉拔大都行。
她都如此,何况更早把兄弟几个拉扯大的周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次日,媒人就去了李家报喜送礼,周家又下了聘礼过去,把大礼过了,这事儿也就彻底定下了。
送礼的事儿原本该周嘉自己去的,但他如今在蜀城赶考,李家那边也理解。
“日子可定下了?”
夜里,夫妻两个说着话,喜春回他:“定了,如今快八月了,就定在明年开春后,嘉哥儿若是考中,要立即赶往盛京去参加会试,等他回来,最迟也是年节后了,我给大伯母那边去信儿了,今年年节叫嘉哥儿在盛京里过。”
乡试和会试的时间紧,挨得近,周嘉来不及赶回来再出发去盛京。
乡试定在的九月,秋季正是不热不冷的时候,随着时间临近,家里头都紧张起来,他们秦州府随着乡试临近,如今城里也每日都是关于科举的事儿,有赌谁能中的,能学问好的,连卖菜的婶子都能说上几句。
正式考那日,喜春早早就命人在府上摆了些大葱、猪蹄、鱼、笋子等。
大葱,聪明嘛。
猪蹄,金榜“蹄”名。
鱼,“鱼”跃“龙”门。
笋子,节节高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每一道都有寓意,周嘉人虽不在府上,但总是家里人的期盼。
两个小的围着这些转圈圈,喜春也说了:“以后你们赶考,我也给备这些。”
她都是一视同仁的。
周兰钰还给她建议呢,“娘,我觉得那个猪蹄,还不如吃了去考呢,摆着没用,吃进肚子了指不定就能金榜“蹄”了。”
九月初开考,到月中月末的时候,城里就已经放出榜了。
先放的是府城里参加放榜的学子成绩,周嘉的成绩他们还得过几日才能接到信儿。
到月末,送信儿的到了,从蜀城那边送来的信儿,还有府衙这边敲敲打打的送了信儿到周家来。
周嘉考中了解元。
他参考的地方虽不是府城,但自幼长在这里,又是在府城里进学,说出去府城也是有光的,衙门报了信儿当日,周嘉早前就读的延津书院就人满为患,谁都想把孩子送进去读书。
解元,是乡试头名。
他这等耀眼的成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进士老爷人选,只要不出差错,周嘉必定能中进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家得了信,家里也高兴,喜春大手一挥给家里家外的赏了两月的月钱。
还没翻过月呢,一艘船从蜀城过来了,周泽抱着个小包,静悄悄的进了门。
周嘉考中举人,他落榜了。
考中秀才时候的意气风发尽数消失,周泽见了亲人就哭了。
周兰钰跟周辰叔侄忙劝哄着他。
“这回不中,下回再考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情况,喜春两个是早有预料的,周泽才考中了秀才,立时就下场考举人,这几乎不可能,只是他想考,就叫他去试试,从头到尾,没想过他能中的。
跟他一道下场的辰哥儿,连院试都没过呢,如今跟兰钰一样还是童生呢。
周泽去洗漱了,还带着周辰叔侄,结果洗到一半就跑了出来,很委屈的问喜春:“嫂嫂,你都没给我准备大葱、猪蹄和鱼。”
要是准备了,他可能就中了!
喜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忍着笑,她能说他只当他下场玩,压根就没想起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0章
为了显示自己不偏心,喜春叫人连着好几日的在家中做了大葱、猪蹄和鱼,全推到周泽这个二叔子面前:“来吃吧,多吃点,你侄儿说的,吃到肚子里,下回下场肯定中了。”
周泽连着吃了好多天,再也不敢提没给他准备了,又一次喜春叫厨房备下时,他一脸难色的阻止了,说得无比大气:“嫂嫂不用了,我已经准备好了,以后不用这些身外之物也能考中举人的。”
“你们就等着看吧,大哥需要这些身外之物,但我不需要。”
他是下定了决心要追随他哥周嘉身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