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姑闻言,咋舌不已:“这些人真是,书不见得读的好,脑子里疙瘩却是一个落一个,想当年我进宫时还不是处子身呢,皇帝都没让我去死。”
乸婆跟无名同时看向她,这就涉及到俏姑被贬至沧澜山行宫的原因了,但她始终对此守口如瓶,难道是因为这个?
俏姑拒绝继续深谈。
有了宝镜姑娘,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然后王大巴发现,这天底下挨打的被卖的受虐待的不得不被逼死的女人咋就这么多?!
“慢慢地寨子里人就多起来了,这些女人要么是被打得受不了的,要么是被卖掉的,再不然就是被拐来的……反正没一个日子过得好的。”
至于那些小孩儿来历就更简单了,说点夸张的,在有孕妇的村子里蹲个几天,就能捡几个回来。
像王大巴亲爹那样有“良心”的,会把女婴丢到大路边,万一碰着好心人被带回去,也能活下来,狠心点儿的,就往山里丢,往沟里丢,任其自生自灭,再狠点的,直接搁尿桶里溺死,再不然便掐死,更有阴毒的,怕女婴死了日后还来自家投胎,吓得男胎不敢来,会往女婴脑袋上刺竹签。
王大巴一看书头就疼,她捡来这些小孩养大,取名字也囫囵得很,不是叫石头就是小鸟小蛇,幸好有宝镜这个识字的在,不然还有叫屎蛋狗屁的。
这让无名想起远在皇宫之中给她取名叫樊减的某个人。
“黑水寨臭名远扬也是有原因的,王大巴这家伙,捡了小孩或是带个大人回来,但凡能找着她们家在哪儿,都要去报复一番,宝镜她爹可惨了,本来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想着再努努力生个儿子呢,愣是被王大巴给阉了,石头家里也一样。这王大巴怕惹官司,不敢肆无忌惮杀人,就专割人家命根子。”
乸婆的脸又笑得皱成花:“据她自己说,她没被卖给老光棍时,村里人都找她劁猪,说她手艺又快又好,这猪劁了就吃得多长得快,肉也不腥。”
无名颔首:“太监也大多比皇帝长寿。”
俏姑摸着下巴寻思一番,都是在宫里待过的,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历朝历代的大太监,除却殉葬的被赐死的,基本活得都长。
两人觉得王大巴能用,话本子里那些个义薄云天为人称道的主角,哪个手上没几条人命?那亡命天涯的、杀人如麻的,只要跟对了人就能叫好汉,王大巴至少没有滥杀无辜,她连打劫都专找那为富不仁的,不然也不至于人家红枫寨光银子就有几千辆,她黑水寨却只有不满一罐子的铜板。
要养这么多张吃饭的嘴,王大巴又不懂如何经营,只过一天算一天,如今归顺姑娘,也算是良禽择木,得遇明主,更何况她那一身神力,别的不说,光是拿来挖矿就比得过一百个张大把式啊。
真正穷凶极恶满手鲜血的土匪,都在矿洞里卖命呢。
无名问:“派去乾州的人回来了么?”
俏姑摇头:“还没有,不过算算日子应该也快了。”
“等人回来了,你就带着王大巴一同出行。”
俏姑一听急了:“我去了,那您怎么办?谁保护您啊?靠乸婆这老胳膊老腿儿?而且襄州军那边也并不能全然信任,万一他们意图反水——”
她还想再继续说,却在无名的目光中悻悻然闭上嘴,不情不愿道:“是。”
第251章 第十朵雪花(二十)
今天是个腌泡菜的好日子。
樊珈一大早便到了尚食局, 今年刚入宫的小宫女冲她露出个怯生生的笑:“尚食大人。”
已经十八岁,且身高接近一米七的樊珈一个没忍住,伸手捏了捏小宫女带着婴儿肥的脸蛋:“不用这么害怕, 我又不吃人。”
小宫女不好意思地笑了, 眼睛亮晶晶地跟在樊珈身后, 尚食局有两位尚食女官,比起严肃的尤尚食, 大家都更喜欢樊尚食,她年纪轻又爱笑,还做得一手好白案, 要是能给樊大人打个下手, 那简直不要幸福死哦。
樊珈从兜里掏出几块昨天烤的曲奇饼干,上面洒了细细的坚果碎瓜子仁,吃起来又脆又香:“拿去吃吧, 瞧你瘦的。”
除了脸上那点婴儿肥身上没别的肉。
小宫女欢欢喜喜接过来,樊珈招呼着其它人把备好的白菜收拾齐整,切成两指宽的段, 光这一项便动用了十好几个人,切好后再用盐腌上半柱香, 等时间到了,将白菜表面的盐洗干净并滤干,做这一步时尤其要注意, 一定要洗到没有盐味为止。
围观的宫人们眼都不眨地看着, 谁都知道樊尚食从不藏私, 总是无偿教人做菜, 去年乔尚食得了皇后娘娘的恩典出宫去了,据说在宫外开了个食肆, 用的就是樊尚食的方子,生意好着呢!
她们若是能学一两道,万一日后也像乔尚食一样运气好,能得恩典出宫,不也就不用愁养活不起自己了?更不至于回去娘家被当作累赘。
樊珈从来不摆架子,主要吧让她摆她也摆不起来,她打心眼里不觉得自己比其它人高贵,尚食女官怎么了,很厉害吗?见了宫里的主子不还是要下跪?再说了,已经有一位不好招惹的尤尚食了,总得来个唱红脸的吧?
得打配合嘛!
白菜洗去盐味后,樊珈开始准备酱汁,甜辣酱是她自己做的,味道尝起来和现代的略有区别,蒜蓉辣酱也是,关键就是缺少了辣酱的灵魂——辣椒,只能用茱萸粉或茱萸酱代替,虽说也有辣味,可对于嘴挑的樊珈而言,没有任何人能取代辣椒在她心中的神圣地位。
垃圾宠妃系统给辣椒酱奖励都给熟的,生怕樊珈留种。
紧接着是蒜末、醋以及糖,再加上适量茱萸酱,一条条将白菜抹匀称,抹到红通通的看起来吓人的地步,就算好了。
这种酸甜辣口的泡菜特别适合配面或粉吃,但因为比较重口味,主子们不怎么碰,也觉得上不得台面,宫人们却很喜欢,樊珈也喜欢。
足足做了几十坛子泡菜,来了个大宫女传话说萃珍宫的仪娘娘要吃吉祥如意卷,这位仪娘娘如今正是皇帝心头好,尚食局可得罪不起。
刚准备休息会的樊珈不得不继续干活,这吉祥如意卷名字叫得文雅,实际上就是豆腐皮蒸腊肠。
滋味咸香爽口,外酥里嫩,做起来也不麻烦。
所需要的食材十分简单:猪肉、鸡蛋、海苔,除此之外便没了。
京城虽不靠海,但从不缺海货,宫里主子们除了鱼与虾外,其它海货吃得都不多,去岁来了批小虾,小得可怜,压根不能上桌,本来内务府那边发来是要给宫人们当菜吃的,樊珈把它们烘干磨成粉,之后做菜煮汤时便捏一点撒进去,还真别说,这小虾虽没肉,可磨成虾粉后真是鲜得人掉眉毛!
连御膳房那边都来要走了几罐,唐总管真可谓是雁过拔毛,不来尚食局则矣,来了便连吃带拿,樊珈灌了一批香肠,他硬是要走三分之一,那香肠灌得漂亮极了,不需要多余的调味,蒸熟切片直接能下三大碗饭!
可惜小秋叶幼时日子过得不好,这五年哪怕樊珈吃好喝好,最终身高也没能突破一米七,哪怕顿顿三碗饭,樊珈依旧没能长到理想身高。
此乃樊尚食心中隐痛,不足为外人道也。
樊珈让打下手的春芳把鸡蛋打散,然后加入一勺淀粉一勺水混合搅匀,自己则热了平底锅,将搅拌好的鸡蛋煎成蛋饼,再铺上海苔——皇宫里有紫菜,海苔是樊珈试了好多次后烤熟加工而来,跟现代能直接吃的零食略有区别,但拿来包饭团卷五花肉味道却极好。
上回胡娴妃生辰,樊珈便做了一道吉祥如意卷,当时皇帝正跟仪娘娘打得火热,尝过后觉着味道好,便让赏了仪娘娘一道,这下可好,明明是道新菜,胡娴妃自己都没得到皇帝关怀呢,却叫刚入宫没多久的新人给占了鳌头,当时没说什么,之后却借故被仪娘娘冲撞,将其罚了一回。
然后这两位便明里暗里的杠上了,仪娘娘在胡娴妃这吃了亏,转头便投入曹妃阵营,不仅如此,她隔三岔五就要来尚食局点一道吉祥如意卷,幸好她跟曹妃的联盟很能拉仇恨,否则樊珈总担心胡娴妃会迁怒给尚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