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曹操有意和荀彧和解,旷工到现在还没回高陵去,他手机也留在高馆长家里没法一起传送回来,高馆长也不好意思催这位专业人士。

曹操呵呵笑了笑走过来一起分装药材,说:“此香乃是文若最为拿手,想当年不少文臣名士都向他求香方,做出来的总是差点意思。我便玩笑问他,是不是有意藏私不肯教授,文若则说:凡是爱香之人,事必躬亲,每个人最适合的香是不一样的;而附庸风雅者,不懂香、不舍得用好料、甚至只是将香方当药方扔给药铺,简单配成香料完事,故而香味总是差几分。”

说完,老曹用一种极其柔和亏欠的眼神看向荀彧,夸奖道:“天下文臣以卿为首,天下君子以卿为表率,然真君子唯有荀令君也。”

荀彧平淡道:“明公何须如此贬低天下文人名士,我不过一迂腐之辈。”

“……”这话一出口就知道还没原谅曹操。也不是说不原谅,以荀彧的品格气度不至于说见到华夏土地如此繁荣还放不下千年前没落的汉王朝,更多的是跨不去自己心里的坎。

曹操没应声,闷声捏碎分装好的香料。

刘备也过来帮忙,对刚才曹操为了哄自家谋士而拉踩天下文人的行为略有不满,但也不会故意反驳影响他们,他能理解曹操的这种心态。人这一生难免犯错,就像他临死前走马灯看完一生,也曾后悔过很多时期。

“荀令君之气节,久闻于天下,我所见唯有诸葛孔明可与卿并论。”刘备补充了一句。

曹操瞥刘备一眼,谁问你了啊,烦。

刘备瞥曹操一眼,拉踩还不许说,烦。

荀彧对各集团的谋士武将都相当了解,只是他比诸葛亮早死太多年,了解诸葛亮的智谋而无法彻底了解其气节。汉朝人夸奖别人向来是不会附带另一个,除非对方真的十分优秀。

听到刘备所言,荀彧点点头说:“倘若有机会,必与孔明结识。”

药材悉索细碎破裂的声音在逐渐沉寂下来的氛围里显现出一种莫名的静谧感,众鬼都不再说话,只是忙着手头的事情。

傍晚的时候总算是把药材都变成了较为细碎的碎片,到不了粉末的地步也足够香味挥发。

荀彧在调整比例后粗略配了些许的香,与他身上的香还是有些差距,与成型的线香比则已经是好闻了许多。从杂物箱里翻了些细纱布的小袋子,用于装香料,香囊他们身上都有,直接装进去就行。

“君子配香挂玉,而今我等武人并无战事,也附庸风雅一回。”曹操第一个接过袋子装进自己的荷包里挂在腰上,笑着说,“我已经许久没有闻到这个味道了,小吕家里的那香甚是拙劣,不及文若配制的半分。”

噫,老曹你这样子太舔了吧。

刘备也很喜欢这香,顺便问荀彧多拿了一袋,说是留给孔明的。

吕思彤也多要了两袋,打算明天去学校的时候送给班长,也算是感谢班长放过了她毕设方案的初稿。

余下的材料先放着,荀彧并不打算把调试的初代香料售卖,认为用不完美的东西去卖钱的话是违背良心的。

最新小说: 原来我是修仙大佬 全蜂族都在说爱我 大师姐分化成O后 我看上的美人命不久矣怎么办 [一人之下同人] 我与神明相伴 [一人之下] 双人游戏 [一人之下] 术士的千层套路 [一人之下] 入局 [一人之下] 我是普通人 [一人之下] 快穿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