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啊想不到!!刚登基就翻脸,不参加他的葬礼!!
后面凡有亲眷去世,曹叡全部都行大礼厚葬,主打就是一个叛逆,先帝爱薄葬自己薄葬去吧,反正是个人陪葬品都比你丰厚。
甄罗敷心里头对丈夫是怨恨,但多年侍奉又已经形成了依赖的习惯,哪怕是被赐死,死后见了面也不是恨多,而是怨多,她微微福身正要行礼。
曹叡一手挽住母亲的胳膊阻止她行礼,怒视母亲,千言万语尽在紧皱的眉间,似是在说:他都赐死你了,你还与他客气什么?
无声地抱怨完,又看向曹丕,父子两个鬼互相看不顺眼,眼神往来火药味极重。
不过目前为止,除了曹昂曹冲曹叡和甄罗敷外的其他鬼魂是不知道唐朝人杜撰故事一事的,因此不理解曹叡对杜子美为何一副质问的态度。
曹叡问他:“请问阁下,如何看待魏陈思王和魏文昭皇后的事迹?请如实道来。”
杜甫不认得曹叡,但已经认得曹丕和曹植了,并且亲眼见这兄弟两鬼的关系不是很好。
说:“这……先时破邺城,曹植欲求娶甄氏,后来……”
杜甫把那个故事又说了一遍,惹得曹叡大怒,指着吕思彤说:“你!包庇之罪!看样子就是他杜撰的!”
曹植也很生气,道:“我不过是不羁放荡,岂会做出这等伤害亲情的事情。”
曹丕不语,只是冷眼相看。
“啊?”杜甫一脸茫然,“这是流传已久的才子佳人的美谈呀,怎成我杜撰的了?”说完意识到故事里的当事鬼曹丕曹植都在,他迷茫不确定地问,“难道并无此事吗?哎呀我……我实不知呀,自读书起,听到的就是这般的故事。”
在曹叡忍不住要动手的时候,吕思彤已经上网快速补充了一下知识,拦在面前解释说:
“杜撰这故事的人比杜甫要早很多年,除了钻研历史的人,文人更愿意看才子佳人的故事,或者说是名人绯闻。”传得久了,口口相传的也就被认为是令人叹惋、令人遗憾的真实故事。
“如此荒唐!一派胡言,岂会广为流传?”
吕思彤挠头,我特喵也想知道啊,你看我们后世杜撰的野史就从来不会被误会成真史!!
她想到了个更广为流传的杜撰,说:“比如,你们汉朝的时候,有没有流传过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的故事?”
第121章 霸陵山旁
关于嬴政是吕不韦之子的说法,是太史公写在正史上的内容。
太史公对于嬴政的出身写了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