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少爷能中吗?”小蝶紧张起来,捏着一双小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没有十成把握。”
“那么,九成有吗?”
苏木摇头。
“七成……还是六成……”小蝶的声音颤抖起来。
苏木点点头:“也只有六成把握,要想中举真得很难。”他也是实话实说,其实,这次考试他应该有八成把握。可考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你也无法预测在什么环节就出问题了。为了不将话说满,他只能这么回答。
“六成,只有六成。”小蝶的嘴唇有些白:“少爷,那以后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小蝶:“吴老爷不是说,你必须中举人才谈得上其他的话吗?”
“啊!”吴小姐屋中传来一声低呼,有东西失手掉在地上,显然,她一直在偷听。
苏木也吓了一跳。
这个时候,北屋也传来一声冷哼,然后是吴举人的低骂:“不争气的东西。”也不知道是骂苏木还是骂自己女儿。
小蝶本就是火暴性格,立即就要发作。
苏木忙拉着她:“罢了,我饿了,弄点吃的东西吧?”
“好的,少爷你也累坏了,回屋歇息吧。”小蝶一脸的忧虑,叹了一口气之后马上恢复正常,忙去给苏木弄饭。
“吃了十多点路边馆子,还是小蝶你的饭菜可口,可想死我了。”苏木大口地吃着饭菜,连声赞叹。
小蝶听到这话,欢喜得眉开眼笑:“这次回保定,难道就没正经吃过东西,少爷不是喜欢驴肉火烧,酱驴肉吗,难道都没吃?”
苏木叹息一声:“我就没进城。”
“怎么会?”小蝶吃了一惊。
苏木只苦笑起来,却不回答。
他这次送孙臣回保定,还真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啊!
孙臣的病已经大好,这次回家,本以为木生他们也在。
他已经在路上听苏木解释过《长相思》一词的事情,知道这是一场误会,本打算将木生他们请过来,也好解释解释。
却不想,这几个家伙先前对苏木说要回保定,可在知道苏木也要回来时,却转道北上去了北京。
看他们的意思,是生怕和苏木作了一路。
这事让苏木非常地恼怒,与此同时,自己抄袭宋词招摇撞骗的谣言也在保定传开了,在家乡人的眼睛里,他苏木已经彻底沦落成一个骗子。
苏木现在是有口莫辩,在孙臣家住了一天,就起程回北京,连保定城也没进。
在路上,他也听人说胡顺已经派人回来,将整个家都搬去了京城。
这事苏木也不方便同小蝶讲,支吾了几声,就将话题扯到另外一边:“小蝶,这里的客栈没开了还什么怎么的,整个变了样子,干净了许多?”
听他问题,小蝶这才“啊”一声:“少爷不问,我忘记说了。这家客栈原主人的少爷回京城来了,也住在这里。他本是个秀才,听说也参加了这次乡试,这次是要住在家里,等着放榜。毕竟是读书相公,爱清净,再说他家本有钱,就将客栈关了。”
苏木越听越觉得不好:“这人姓甚名谁?”
小蝶:“这位相公大约二十出头,生得也是儒雅,他父亲是吴老爷乡试时的同年,据说在贵州做知府。对了,他叫龙在。”
“龙在。”苏木脸色变了,这才真是冤家路窄啊!
“怎么,少爷认识龙公子?”
“见过一面,对了,他现在还在吗?”
“不在,这些日子,龙公子早出晚归的,也见不上几次面?”小蝶回答说。
苏木:“吴老二呢?”
“别提他。”一说起这个泼皮小蝶就来气:“这人简直就是下贱,整天跟在龙公子身边,跟奴仆一样。他好歹也是举人老爷家的公子,怎么能够这么不顾体面。还不是想在龙公子那里帮闲,混点钱财。”
“对了,等放了榜,咱们就另外找个地方。这几日,我先出去寻个住处。”苏木想了想,这地方虽然是自己从吴老二那里转租来的,可毕竟是龙在家的产业,老呆在这里也不是回事。再说,他现在和龙在的仇恨结大,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没想到确实可行的报复手段之前,不宜和他过早发生冲突。
按照苏木的意思,现在能够搬走最好不过。但他在报名参加乡试的时候留的家庭住址是这个地方,若现在搬走,倒时候送喜报的人可找不着自己。
八成把握,应该是能够中的吧?
小蝶却没听出苏木话中的意思,恩了一声:“就是钱还不太够,少爷又不动用胡顺的钱。”
“这个不用管,先对付过去。反正胡顺又躲着我,就算想还钱,也找不到人。”说起这事,苏木突然想起一事:“今天是九月二号,大个子不会又送薪水过来了吧,还像上月那样丢了钱就走?”
“这个倒是没有?”小蝶一呆:“还真没来。我昨天就想起过这事,还真怕大个子来这么一出。可说来也怪,今天都过去了,他还没消息,害我白担心了两日。”
苏木也觉得奇怪,这个胡顺可是说得出做得出的混不吝人物,一旦被他粘上了,你就挣脱不了。
这都二号了,胡进学还没过来,难道胡家出了什么事。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丑闻
既然出门这么多天,现在刚回家。苏木以前又受过吴小姐的恩惠,道理上照例应该去拜会拜会,即便两家人同处一座屋檐下。
吃过饭,苏木就走到小天井里面,犹豫了一下,就来到北屋门口,一揖到地,朗声道:“后学晚辈苏木拜见吴老先生。”
自己和吴小姐之间的关系不尴不尬,说不清到不明白,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苏木,听说你考试得不好?”半天,里面才传来老举人的声音。
苏木也是实话实说:“回老先生的话,晚辈也没有把握,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乡试,很多情况也是第一次碰到。”
话不能说太满,若一回京就到处嚷嚷,说自己必中举人,将来真出个意外,这脸也没地方搁了。
“你……”屋里的声气高了起来,隐约传来磨牙的声音。又停了片刻,老举人才叹息一声,声音里满是丧气:“老朽已经几年不见外人,你我见了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回去吧!”
看来,吴举人是相当的失望。
苏木闹了个没趣,只得摇了摇头,不再纠缠,自回屋安歇去了。
他却不知道,在西屋窗户的缝隙里露出一只明亮的眼睛,那里面却沁着泪光。
……
北直隶的乡试至此算是彻底结束了,只等朝廷审核之后就要放榜。
河北诸府虽然在政区别上被划得乱七八糟,可因为是中央直辖,在天下的行省中排名第一。而北京城作为明朝首都已逾百年,城市不断膨胀,吸纳了大量人口,可以说城中百姓九成以上是河北人。任何一户人家,在河北都有亲戚。
再加上大量河北士子得地利之便利长期寓居京城,或备考,或奔走于公卿门下讨生活。所以,京城的士林中绝大部分也是由河北人组成。
也因为如此,每期北直隶乡试都会引起京城读书界的极其大关注。其间任有一事,只需几日就能传遍整个京城。
就在这一年秋天北直隶乡试结束之后,京城士林中流传着一桩丑闻。
所谓知识界的丑闻,在后世的现代人看来,不外是老师把女学生睡了;或者学历造假;又或者知识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利四处捞钱什么的。
不过这里是古代,古代的读书人别说谁女学生,就算是玩耍相公,别人也不会觉得惊奇,反会赞一声:此公雅量高致,风流潇洒。
至于学历造假,这个不用担心,明朝的学历可是要经过科举一场场考出来,可没有野鸡大学一说。
而读书又是一桩花钱的事情,读书人都家底殷实,且君子又通财之谊,只要得了功名,可保衣食无忧。
这次的事情涉及到抄袭,有人弄了一本宋朝孤本,将里面的一首词据为己有四处炫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