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朝好女婿 > 第212部分

第212部分(1 / 2)

>清官,都说这次老爷你要做转运使,都是心中欢喜,还以为从今以后,这盐里再吃不到沙子,穷人也不至于再吃不起盐。可是,吴大人你怎么就要走了啊!”

说着,就转身对码头上的所有人喊道:“各位乡亲父老,你们说吴大人是不是青天大老爷!”

他身边的十几个汉子同时回答:“自然是青天大老爷!”

这人都有从众心理,见这么多人喊青天大老爷,也跟着乱糟糟地吼:“自然是青天,吴青天。”

老郝又大声吼:“如今,这么一个难得一见的青天大老爷却要抛下咱们走了,各位,你们以后还想吃贵得咬人又搀了沙子的盐吗?”

“不想!”十几条汉子同是回答。

“不想!”其他人也跟着喊,毕竟这是关系到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回答的声音开始整齐了。

“你们说,我们应该放吴青天走吗?”

“不能!”声音洪亮起来,震得船上的士兵们齐齐变色,紧张地捏着枪杆子。

“那么,该怎么办呢?”老郝又问,然后跪行了几步,一把拉住官船的缆绳,大哭:“吴青天啊,别抛弃我们沧州人,留下吧,留下吧!”

十几条汉子也跟着大哭,纷纷大喊:“各位,要想吃好盐,低价盐,就留下吴青天。”

“留下吧,留下吧!”码头上所有的人都在大喊,几百人同时朝前涌起,死死地拉着绳子,将几条官船拉得颠簸起伏。

明朝的盐政说起来确实有些操蛋,尤其是官盐。因为盐税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实行国家专营。

任何东西一旦被国家垄断,价格自然高到离谱。

据说苏木所知,在万历十五年,在安徽,人们买一斤盐,要花三钱银子,按每钱银子折合人民币十六元计算,每斤盐卖到了四十八元,而现代社会的加碘食用盐,每斤只卖一块钱。

当时普通百姓,一户人家一个月也就三四钱银子的收入。像他以前给胡百户做帐房先生时,一个月三两,那已经是高薪了,妥妥的明朝中产阶级。

沧州是盐产地,百姓富庶,还好些。换成陕西、甘肃、云贵这种偏远地区,食盐等同与奢侈品,一个月也吃不了几两。偏偏这玩意儿又是刚需,不吃是会死人的。

正因为官盐质次价高,这才让私盐有了生存的空间。

六七百人同时拉住缆绳跪地大叫,场面壮观得。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看到下面潮水一样的人潮,苏木还是觉得心中震撼。

至于吴老先生,一个老宅男,什么时候碰到过这种情形,顿时说不出话来,只觉得眼眶一阵阵发热,连声喊:“起来吧,起来吧!”

可下面的人还在不住磕头。

苏木指着船下对老先生道:“吴大人,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民心啊!说起来,这天底下最善良也是最无助的却是百姓。若是遇到一个坏官,百姓也只能忍了,问题是这天底下的官员虽然都是读圣贤书的书生,可一但做了官,眼睛里却只想着升官发财,早将当年读书人所立下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抛之脑后。这才有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所。若是碰到一个好官,清官,却是百姓的造化。”

他越说越慷慨激扬:“修齐治平乃是我辈读书人的理想。没错,老先生若做了这个转运使,对于个人名声是有损失。可你尽顾着修身,却忘记了修身不过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治平才是目的,不能本抹到置。大人你为了自己些须名声,而置百姓于不顾。晚辈倒想问问,这又是什么道理,可合乎圣人大道?”

一声声,直如一到到大雷落到吴推官心上,震得他身体一颤,眼泪就落了下来。喃喃道:“相比于百姓,我吴世奇个人的名节又算得了什么?吴世奇啊吴世奇,你自诩君子。可为了自己一点名声,却要逃避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你算是什么君子,诛心说来,你其实就是个小人。你就算有再好的名声,对于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说完,就猛地朝苏木长长一揖:“苏木,亏得有你提醒,否则本官就要铸成大错了。”

苏木心中得意地笑起来,正要伸出手去,吴老先生却突然从船长走了下去,将百姓一一扶起,高声道:“各位请起,请起来吧,吴世奇不走了!”

“吴青天不走了,吴青天不走了!”老郝率先大叫起来。

“青天大老爷不走了!”满码头都是百姓的欢呼。

苏木站在船头看下去,却见吴老先生的眼泪已经落了下来,前襟湿了一片。

他心中好笑:这个老郝演技真好,不过,这么欺负吴老先生,却是有些过分了!

吴老二笑眯眯地走到苏木身边,竖起拇指:“高,实在是高。姐夫你这一手玩得漂亮,佩服佩服,那几个人你究竟花了多少银子?”

说着就指了指老郝那群闲汉?

苏木哼了一声:“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这是沧州百姓感念吴大人的恩德,自发而来,同我又有什么关系,老二你慎言。”

“是是是,慎言。”吴老二捂住了嘴巴,片刻,就兴奋地一拍船舷:“老子现在是从三品大员的衙内了。我的目标,今年赚够十万两银子。够钱了,我就归隐山林享福去了。”

苏木被他得意忘形的模样气得笑起来,喝道:“老二,少干些做*犯科的事,否则,吴老先生放过你,我也留你不得。”

“知道了,知道了。”老二不以为然。

苏木皱了一下眉头:“赚钱的事情你少打盐司的主意,别说我没提醒你。真想赚钱,我想来给你想个法子,总归要堂堂正正。”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多演必定穿帮

吴老二听到苏木这么说,撇了撇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盐运使司,自然要吃盐,否则我爹这个转运使不是白干了。”

苏木严肃地对吴老二道:“老二,别说我没提醒你,如今盐司出了这么大一桩案子,全天下的眼睛可都盯着长芦,你想在这里做手脚,别说我容不得你,只怕不等我阻止,国法就先找到你头上来。”

“是啊,我怎么忘记这一桩了。”吴老二一呆,然后懊丧地说道:“如此看来,我爹这个转运使不是白当了?”

说着话,码头上的吴推官还在和百姓们互动。

就在这个时候,苏木突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只见老郝那十几个闲汉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一皮白布,用毛笔在上面歪歪斜斜地写了一行字。

这几个家伙也没文化,字些得极丑,苏木也是费了半天劲才认出来。

却是“万家生佛,吴大青天”八个大字。

苏木看得眼珠子几乎落到地上:这……也太过火了吧!

受到万民拥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古代中国文人的观念中,达则兼济天下,吴大人现在算是显达了,自然要为百姓做些好事。如此,才算是升华了个人境界。

老举人显然已经是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之中,目光中泪光闪动,不能自已。

码头上的百姓被老郝那群好事者一撩拨,不明底细地参与进来。见吴大人如此亲民,也是感动异常,“吴青天”更是喊得一浪高过一浪。

场面乱得就要失控。

苏木将吴推官留在盐司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能再让吴推官在码头上继续这么激动下去。老先生宅了十多年,现在好不容易恢复正常,若再受到刺激,保不准旧病复发。更重要的是,后世有一句话说得好:多难未必兴邦,久演必定穿帮。

事行有度,过尤不足。

扮影帝也要适可而止。

再说,他也要找老先生说说自己进盐司做幕僚的事情。

就急忙给了吴老二一个眼色。

吴老二这人虽然混蛋,可心思却灵活得很。知道眼前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意思一下就好,不能没完没了演下去。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