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朝好女婿 > 第255部分

第255部分(1 / 2)

>  “你!”

听声音,里面乱糟糟的,又是人在争吵,又是人在劝。

苏木听得禁不住皱起了眉头,吴世奇才来通政司上任不过两三个时辰,怎么就与同僚和属下闹成这样,以后他的工作还怎么干啊?

这个吴老先生也是当了一年官的,从推官到执掌一方大政的转运使,为政经验应该也是很丰富的。如今新到通政司,两眼一抹黑,什么人都不认识,就跟别人闹成这样。

这老先生,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好象不怎么样。

听里面的吵架内容,好象是道录司的人送了些土产过来,也不值什么钱,收了也就收了,反正不过是两个兄弟单位之间的感情联络。可老先生却觉得不合规矩,要退回去。

下面的人都不服气,就以那个叫什么段炅的人打头跟吴大人理论。

苏木站在门口朝里面看了看,却看到厅堂里站了大约五六个人,都是一身官服。为首的自然是身着大红官袍正七品的经历吴世奇。

其余几人则是一色草绿色袍服,不用问,自然都是经历司当差的正八品知事。

整个通政司的架子拉得很大,级别也高。

通政使一人,正三品;正四品的左、又通政各一人;正五品的左、右参议各一人;下面则是正七品的经历一人。

再下面,就是具体办事的正八品知事,无定员。

通政司就是一个高等级的秘书机关、养老院、传达室兼信访办。

所以,经历以上的大人们大多是没有任何政治追求的老人,每日只卯时去上个早朝应景,然后就回家睡觉,再不肯在衙门出现。

真正办事的则只有经历司,或者说经历司下面的知事们。

这群人都是举人出身的选官,年纪有老有幼,一个个心比天高,命如纸薄,脾气多半不好,不是好相以的。

尤其是那个姓段的,看起来高高瘦瘦,五官倒也端正,就是面容苍白,看起来面上却带着一丝落魄之气。

苏木见里面吵得厉害,心中好笑,就一整衣冠,大步走了进去。

第五百一十三章 段炅

段炅最近一段时间心情很是阴郁,他乃是甘肃兰州人,举人功名,去年秋天来京城参加会试。却不想正好碰到弘治皇帝大行,会试推迟一年举行。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举子,遇到这种情形,多半会先回乡去,待到来年再说。

可明朝交通不便,从兰州到京城,沿途千山万水,旅途劳顿,一走,就是两三个月。如果回家,又得两月。问题是回兰州没两月,又要来京城赶考。

如此算来,花在路上的工夫就得半年,还有什么精力温习功课。

作为兰州有名的才子,他对这届会试是誓在必须得的,自然不敢于马虎。况且,他也没有旅费再回兰州去了。

家中早穷得揭不开锅了,若是不能考中进士,饿死都有可能。

因此,去年来京城的时候,段炅索性将妻子和儿女都带了过来,准备一旦考中进士,授了官职,直接就同家小一道去赴任。

堂堂兰州段家竟然穷得吃不上饭,这事传出去,确实是骇人听闻。

段炅其人在西北也算是名士一个,可名声也仅限于甘肃一地。

但提起他父亲段坚,却可谓是无人不知。

段坚,字可大,号柏轩,又号容思,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明景泰五年进士,授山东福山县知县,莱州知府,河南南阳知府。在任上,段坚为官清廉,一毫不取。

但他的名声却得自创办创立了志学书院,召集府学及属诸生,亲自讲解五经要义。在南阳九年,门生无数,其中还出了不少人才。

可创办书院却是一件大耗钱财之事,段大人又不肯受一文钱的学费。这么折腾下来,等到他离任的时候,行李萧然,只十几箱书籍。别人做官是越做越富,他却好,不但没有任何入项,却将本就不丰厚的家底子给填了进去。

段大人名声是好,却苦了段炅,十年时间,他从一个贵公子变成了穷书生。

西北地区文教落后,经济不发达,能够出了举人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大事。因此,按照制度,举子进京参加会试,当地的学政都会出二三十两银子给考生以壮行色。

因为是延期考试,明年的考试,地方官府不可能再给一次。

这点钱,也只够段炅来一次京城。

所以,他和妻小来京城之后,就没办法再回去了。对于会试,他是毕其功于一役,不成功就成仁,再没有其他路可走。

京城居,大不易,光是房屋租金就足够一家人吃上两三个月了,更别说其他开销,顿时叫段炅焦头烂额。

没办法,只得咬牙去寻父亲在世时的那些同年故旧。

好在段大人在世的时候名声甚佳,别人见段炅可怜,又知道他才学出众,将来中进士也是有把握的,就走了门子让他进通政司做知事,每月也有二两银子俸禄可拿,至少能够维持他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确实,也只够吃饭。

这里是京城。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北京,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北京,因为那里是地狱。

说是天堂,那是因为这里以后无数的机遇,运势一来,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说是地狱,那是因为这里的物价贵得离谱,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达,更是高到让人无发接受的地步。

天子脚下,一棵大白菜就敢卖你三十文,要知道,在兰州,三十文钱可以买一大堆了。一个馒头,收你两文也不过分。

二两银子的俸禄看起来好象不少,但一家几口人吃用下来,到月底却要产生赤字。

到这个月,段炅还欠了门口屠户、米店的老板四钱银子的赊帐没还。

马上又是年关,可以想象,这个年绝对会过得没有任何质量。

“熬吧,只要熬到三月春闱,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我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种励志的话段炅在心中不知道念叨过多少次,可手头窘迫,物质决定精神,也只能小心地数数羞涩囊中那寥寥几粒碎银子安慰安慰自己罢了。

好在最近有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道录司那边转过来不少东西,却是山货。整个通政司从通政司大人到知事,只要是有官职的人人有份。

计,每人蜡肉二十斤、风野鸡十只、梨一筐、江汉大米一百斤、莲米十斤、藕粉一包,另外还有松子、瓜子、黄芪、红枣等地方特产少许。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