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明朝好女婿 > 第270部分

第270部分(1 / 2)

>  吴小姐脚下落了一地瓷器碎片,她突然捂着脸大声地哭起来,哭声中充满了欢娱。

小蝶兴奋得脸都红了:“恭喜吴姐姐,恭喜老爷,恭喜吴大老爷!”

吴老先生哈哈大笑起来,抚摩着胡须:“同喜,同喜。”

苏木心中又是快乐,又是痛楚,继而羞愧:我是被迫的啊,以后还怎么面对胡莹啊?

苏木决定向吴家求婚一事很快就在家里传开了,先前经过吴老先生这么一闹,下人们都还没有睡觉。

又有这么一个天大喜讯传出,所有的人都在低声欢呼。

那赵葫芦甚至还提了一壶酒,跑去找吴老二,死活要跟这个未来的二舅老爷一起吃酒庆贺。

到第二天早晨起床时,苏木看到所有人面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他心中没由来地一郁闷,喃喃道:“好象所有人都很高兴的样子,除了我苏木。”

实际上,自从吴小姐从扬州回京城之后,为了服侍老父,一直住在苏木家里。

在以前,家里的下人们早就听说有这么一个主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更是从内心中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女主人。

吴小姐本就是个大才女,为人又宽厚谦和,在这样的夫人手下,岂不强似以后在胡家那疯丫头手底下受气?

舆论,已经一边倒想了吴小姐。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尤其是在古代,向苏木这样的人物,身边自然有一群亲友奴仆。为上位者,也得考虑到底下人的感受,行不得快意之事。

这个时候,他才充分感受到古代社会的不自在。

自己如此,正德皇帝不也是如此,任何人都要受到道德伦理社会舆论的制约,乱来不得。

照例要一大早去通政司,吃早饭的时候,吴世奇突然对苏木说:“改天去请些工匠回来,将我那间院子隔了,再在围墙上开一道门。”

苏木问:“这又是为何?”

吴世奇淡淡道:“过完年你就去请媒人过来提亲,可咱们住在一起也不成话,传了出去,云儿名节有亏,还是先隔开为好,钱由你出,反正你也不缺银子。”

苏木听得直翻白眼,吴大人你以前赖在我这里死活不走,就没想过吴小姐的名声,现在却提起这一茬。你把我家中最大的一间院子隔了去,我这里看起来也不成话啊!

小蝶怕他们闹,忙笑道:“是,吴大老爷,我等下就叫葫芦去请工匠回来,也就几日工夫。”

去通政司的时候,苏木还有点担心,担心老先生受到同僚和手下的鄙夷。毕竟,昨天那事,吴大人丢人丢大发了。

以老先生的脾气,若是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也不知道会气恼成什么样子。

果然,进了经历司的大厅堂,苏木就听到几个知事凑在一起小声嘀咕,说的正是吴世奇。

其实,段知事的声音最大,并伴随着一阵冷笑:“果然是个小人,他若以死洗刷身上的污命,我等还敬他是个君子。却不想,吴大人却当着满皇城官吏的面来一出假自杀,哗众取宠,无耻小人!”

“真是一个小人啊!”众人也都发出讽刺的笑声。

第五百四十七章 春节要到了

苏木在外面听得叹气,就目前看来,吴世奇一日不中进士,他就永远是大家口头的笑谈。要想洗刷屈辱,也只有科举这条路可走了。

见苏木进来,其他知事正因为拿苏木当真正的朋友看待,也不回避,反说得更大声。

古代书生,事无不可对人言,此乃君子的操守。

除了段炅,其他人倒有意劝告苏木,不要和吴大人这种卑劣小人走得太近。

苏木和吴世奇之间的特殊关系,整个京城知道的人也就区区三五人而已。

苏木道:“各位同僚,一日之计在于晨,正好温习功课。怎么,大家好象很闲的样子?”

“哎哟,倒是忘了这一点。”翁知事已经在经历司呆了五天了,天天开夜车补习,已经化身为补课狂人。听到苏木提醒,立即拿起书本来,将这段时间的重点反复背诵。

其实,能够考中举人功名,在座各人谁不是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所谓温故而知新,圣人之言这种东西,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学海无涯嘛!

一时间,厅堂里只剩下翁知事细如蚊纳的背诵声。

其他知事也是心头一凛,各自忙开了自己的学业。

段炅以前说得义正词严,自从被苏木他们逮到也去报名参考之后,索性撕破了脸,正大光明地将书籍放在案上,大清早就就提笔写起八卦文章来。

一时间,整个世界安静下来。

氛围一出来,温习起功课来也特别顺手。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苏木给自己做了一个复习计划。吃过午饭,照例开始作文。韶老夫子当初的题海战术非常先进,苏木打算用那个方法突击几个月。一天一篇作文。

一篇文章还没有作完,厅堂里的知事们已经将手头的功课作完,互相讨论起来。

翁知事朝苏木连连招手:“子乔,你是儒林中的大名士,也一道过来探讨。”

苏木也觉得和同僚讨论讨论功课,对自己也会有一定的启发,据他这段时间的观察,这群知事都出身寒门,之所以走到今天,那可是有真材实料的。

至于如何探讨,如果按照正统的儒家朱程理学那一套来谈,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至少对目前的自己没多大提高。那些学问,他在三大阁老那里早就被填鸭式的灌了一肚子,再来一遍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索性就将后人的研究成果搬了一些出来,与明朝的同事们交流。

新奇的观点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别人眼球的,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口中赞叹:“子乔立论新颖,真叫人大开眼界啊!”

看来,苏木的大明朝第二才子的名声也不白来的,的确有让人惊艳的地方啊!

倒是段炅很不以为然,冷笑一声:“奇谈怪论,离经叛道,对于科举却没有任何好处。若将你这套放到考场上去,别说进士,只怕连个秀才也中不了。听得多了,反将我等心窍听迷糊了。”

说着,就抱了文房四宝,自躲回休息室用功去了。

离春节还有半月时间,整个大明朝的中央政府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第一等的大事就是国家来年的财政计划。

各部院、各省,河工、漕运,都要钱,得提前做好计划。

正德一年有两件大事,一是皇帝大婚,二是皇帝亲政,两个仪式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户部连连叫苦,说是再也拿不出多的银子来。

被逼无奈,正德皇帝只能从自己的内努里自掏了六十万两银子出来,加上从户部那里挤出来的二十来万,才不至于让这盛大庆典因为财政匮乏而缩水。

这钱自然是苏木和太康公主弄的发展银行的利润,这一点,苏木心头非常清楚。

另外,为了防止弘治十六年各地藩王进京厚赖着不走,并搞风搞雨的一幕再现,正德皇帝下了一道旨意,不许王爷们进京观礼。当然,贺礼还是要收的。

这一切都是苏木从经过通政司的文书中看到的。

此刻,整个通政司经历司都变成了一个高考火箭补习班,五个知事,包括吴世奇在内都在刻苦攻读,没人有心思做事。

吴世奇索性让苏木将所有事务一肩挑了,还说一句,以前在盐司的时候,苏木你一个人不就干得挺好吗,能者多劳嘛。

老先生去报名参加考试的事情也没几个人知道,他有有独立的办公室,每天一到衙门就躲进房间里悄悄读书,除了苏木,也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