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哭得目眩气短,伏在地上,嗽得一阵一阵的,像是要把心肺呕出来。王嘉却只是静静地睇着他,良久才慢慢地说道:
“你连死也想过了,我打你又有什么用呢?”
他呼吸一窒,半晌才哀哀地抬起眼睛,双唇颤抖,泪水一片一片地淌下来。半晌,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阳光酷烈得吓人,剑一样的横在屋内,光中飘散着起伏的微尘。尘埃忽然间齐齐颤动,向一个方向飞去,屋外一阵嘈杂,原来王兑带着人,裹着风闯进门来。
王兑一进门,先看到王昙发髻歪斜,衣袍散乱,伏在长兄身前,身上血痕斑斑,不由一怔。随即他束着手,站在隔板前嗔怪道:
“大郎,你也太气急了,哪里就打成这个样子?”
王昙哭得力竭声哑,牙齿都痛得发麻,双眼猩红,抬起头时,狼狈怨恨宛如厉鬼。“敢问父亲是瞎了眼睛吗?”他喘息着说道:“阿兄的手伤了,阿兄的手伤了你没有看见吗?你——”
他脸上微微一麻,却是又被迎面掴了一掌,他再看向长兄,也只是自悔而已,正抽泣间,忽然被一把推开。王兑扑到王嘉身边,捧起他的右手一看,只见到溢出来的鲜血已干,手掌稍一屈伸,便张开两道狭长的剑疮。他吓得神离魄散,大喊着请大夫,下人早在看到王昙时已去请了。王兑再细细一看,见到长子面色发白,额角亦疼得见汗,顿时心疼得涟涟泪下,下意识都不敢直问他的伤势,只是不断地说:?“地上冷不冷,大郎,你冷不冷?”
他手忙脚乱地要扶长子起来。王嘉还来不及说话,王兑又道:?“这样的剑伤要军医来治,最好的军医在你伯父营里,我——”
“父亲!”“明公!”
王嘉与相府长史的声音叠在一起。王昙被这话的言下之意震得六腑俱凉,呆愣愣地跪在地上。他一时想起王兑在金殿下,斩钉截铁的一句“逆臣贼子,尽出臣族”,再细细一想,心底只剩下一片冷讽。他面上的神情太过明显,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王嘉先声夺人,抬手指向他时,恨得手指都有些发抖:
“你今日敢再说一句话,我把你的舌头拔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王兑这才想起幼子,也跟着质问:
“大郎的手是怎么伤的!”
王昙转过头来看长兄,眼眶仍红肿着,很乖巧的没有多说一句话。王嘉道,“阿父,没有什么……”
“你还包庇他!”王兑怃然大怒,“几次为了他,将你连累到这个地步!这个不孝不悌的逆子,当日你不救他,又何来今日之祸患?”
连日以来,王昙哀惨过甚,这时神灵恍惚,听见王兑说的话,想起长兄的伤,只觉得很有很有道理,不由苦笑。国朝选官最重清议,王兑当着众人骂子不孝,王嘉本来还想头疼,转眼一瞧,王昙竟然在笑,王嘉如今一看他笑,就心头火起,上前提脚要踹。王兑生怕长子动作过大,又撕裂伤口,拦腰一把抱住,一边硬生生地把长子拖在原地,一边大喝道:
“拿家法!快拿家法来!”
此时屋内床帐倾翻,众人围簇,本是一片狼籍。几个长史掾属,本是特意跟来,在王兑处置家人、清理门户时做个见证,眼见事态失控,也只得连声劝道,“王司空切莫急气太过。”一边又劝,“明公不如听听大公子是怎么说的?”
王兑松开长子,站立不稳,自己的身体也一阵摇晃。王嘉连忙扶住父亲,四手交握时,却摸到父亲的手心里一片潮热。再一看时,王兑面上泪痕交错,两鬓都被汗水打湿,在王嘉的印象中,父亲向来爽朗清逸、文质彬彬,纵然当年被胡兵逼至绝路,生死关头,也没有失态到这个地步。
他一时沉默下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王昙跪在地上,长兄房中飞动的尘埃已经沉降下来。众人安静下来时,他却是一直地安静着,宛如一尊火窑中渐渐烧成细瓷的泥胚。他低着头,看到王嘉身上的素衣打起褶子,垂下来。王嘉跪在地上向王兑说:
“父亲,王事未竟,请不要再为儿女事烦忧了。”
王兑恨恨地叹气,长声地叹气,扶起王嘉,絮絮叨叨地责怪起长子的冒失。众人的声音从一处飘到另一处,王昙跪着,像被烫着了似的打了个寒噤,用额头目送他们向外走,走到隔板前,王嘉停下来,回过身向幼弟说:
“你给我在这里等着,不许乱走。”
他忙不迭点头,抬起头一看,却见屋子里空空的,人已经走尽了。
不久,有健仆进屋来,扶起倒塌的床屏,拆掉帐子,换下破损的床席。不知是谁要扶起他去一边坐着,王昙只是摇头。又有童子捧着银匜、玉盘来请他盥洗,他也只是摇头。终于奴仆也走尽,日光也走尽,正在黄昏点灯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静,王昙听到门前传来脱下鞋履的声音。
他浑身一个机灵,连忙长跪而起,直着脖子向隔板外看。王嘉背着光,影子长长地打下来。他一下子看见了长兄的右手,已经清理包扎,白净的裹布上再没有多余的血迹。王昙如释重负:
“阿兄,你的手——”
王嘉走进内室,左手持着的东西也清晰地照出来。王昙周身一震,半句话摔碎在喉咙里。那是一根细细长长的、似鞭似杖的藤棍,莹莹发青,底色是雨季的黧黑。这样坚硬柔韧的藤枝,在北边很难生长,却在湿润的南国随处可寻。王嘉越过幼弟,走向窗前的坐秤,王昙竟生生地把碎掉的话拼了起来:
“阿兄,你的手怎么样了呀?”
王嘉偏头看了他一眼,挥动左手,使藤棍在空中扫出唰唰的声响。王昙双腿一软,坐在地上。忽然啪的一声,他浑身一个哆嗦,却是一只裹着丝绵的坐垫丢在他眼前。王嘉绕到他身后,藤杖的一端轻点着他的后背:
“袍子撩起来,伏下身去。”
他又哆嗦了一下,一只手伸出来,在地板上茫然地摩挲了一阵,才撑住身体,慢慢地从地上站起来。他跪得太久,腿都伸不直,只得屈着膝盖,颤颤巍巍地站着,拽住长袍,两手交替着向上扯,袍摆下,白纱縠的袴子一寸一寸地露出来。袍摆卷到腰上,身后隐隐还能看到透进来的血渍。
他再屈膝跪下,俯身撑在地上,脊背低低地向下伏,卷起来的锦袍从腰间散开,水一样地流到背上。王昙的膝下垫着坐垫,撑起来的双腿还是不停地发抖。
王嘉提着藤杖,这根藤极长,他先是敲了敲幼弟弓起的脊背,才挥起手抽下去。王昙被打得向前一冲,额头咚的一声撞上地板,一时头顶身后都是剧痛,眼前昏昏发黑,泪水瞬间盈满眼眶。王嘉皱着眉敲他的膝盖,两三下后,王昙才恍惚醒悟过来,将腰身弓得更高,腰上的锦衣窸窸窣窣地向下掉。额头终于顶上坐垫时,他的袍摆垂在肩头,前胸几乎贴在腿面上,纱縠小袴被臀腿撑开,而原本一道热得发烫的僵痕,随着身体舒展,也疼得好像要裂开一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之前王嘉气急,右手还带伤带血时,就往幼弟身上抽了十几记巴掌,经过半天,血迹早已干涸。可是本就柔软轻薄的小衣,沾染血渍,在王昙长跪弓身待打时,已经隐隐能看到两片臀丘的轮廓。
他摆好姿势,王嘉提着藤杖,犹自贴着他的臀峰比了一比,好像仍不太适应左手似的,力道却半分不减。一杖下去,打得王昙浑身乱战,尚未跪稳,下一杖便紧追着咬上臀肉。他的胸口贴着大腿,身体卷折蜷曲,额头几欲顶上双膝,惟有两丘高高地举着,纵然左摇右晃,也不耽误挨打。他疼得眼中惺惺,气息都不畅促,连哭声也低低的,远远盖不过藤条击打臀肉的脆响。
那藤杖不算轻巧,却很细长,打在身上,疼得又闷又烈,连带着周围一圈皮肉都肿胀起来。身后不过方寸之地,捶楚反覆,肿得小衣都包不住它。偏偏那层丝纱织造精湛,这样打也不裂开,只是两侧微微皱起而已。
打了十来杖的功夫,王昙伸着手掐自己的大腿,藤杖抽挞之声由脆转沉,不知是哪一下疼得受不住,他猛地举手向后想挡,一下子失去平衡,轻飘飘地向一侧倒了下去。此时他两腿麻软,膝盖疼得不能伸直,手脚冰凉,臀丘却一片滚烫。稍稍伸手抚触,只摸到打出一层茸边的小衣,臀上的热度火炭一样透过来,而身上除了剧痛,竟连别的知觉一概也没有了。
王嘉见他躲闪,愈发不悦,随手丢掉藤杖,跽坐在席上,一把将幼弟扯回膝头,抬手又往他臀腿上扇打。王昙听到巴掌声,吓得浑身一悚,抬头看见长兄缠着纱布的右手好端端地摆在眼前,才抽了魂似的软倒下来,一壁哭,一壁呜呜咽咽地把脸埋在席里。他疼得狠了,也不敢求什么,只是一声一声地叫“阿兄”。
王嘉打了几下,只觉掌心发凉,仔细一看,原本干涸的血渍上又洇开一片湿痕。原来方才拿藤杖抽打时已经打得见血,这时又抽了几巴掌,那点血迹才渗过丝纱,在小衣上晕染开来。他们流出来的血叠在一起,融成一片,什么伤势也看不分明。王嘉顺势将一层小衣剥下,却见王昙身后青紫斑驳,僵痕交错,渗着血丝。他到底是停了一会儿,终究气恨难忍,重重地又在腿根上补了两记。
王嘉停下责打,王昙就不敢再哭,只是忍不住一下一下地抽泣。王嘉抬手要将他推下膝盖,手掌已经按在他的腰上,幼弟的身体,紧贴着他的腿面,忽又轻轻颤了一下。他因挨打而身体发热,两层衣衫都阻挡不住。王嘉轻轻一叹,拍了拍他的脊背,命令道:
?“起来。”?
王昙顺从地起身,在王嘉身前跪好。他乖巧起来,连身上的疼痛也可以强自忍住。王嘉一时语塞,他总还记得胞弟挨几巴掌就要哭闹的娇气,可分明他是他亲手送出去的,他有心想问他在武昌怎样,也问不出口。王昙静静地跪着,长袍掉下来,遮住臀腿,他低着头,能听到腔子里一颗心一下一下地跳动。他有很多话可以说:那封劝降信,伯父,乱军……他想说他是不愿意的,这一切都不是他愿意的。
最终他低着头,抽噎着说道:?
“阿兄,是我混账,我日后再也不敢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王昙在江州四五年,大概是因为王兑加官进爵,府上的亭台楼阁,泰半都重新修缮,分给他的小院也换了地方,离王嘉甚远。挨打当天晚上,他被人一路从长兄院里抬回去,他挨了痛打的事情,别说府上、族中的子弟,恐怕大半个建康城都知道了。
而不过隔了一日,王应就来探望他。王昙杖伤甚重,不能走动,五感反而格外敏锐,王应故意悄悄地教僮仆退下,他竟也听出从兄的脚步声。他伏在床上,一转脸,只觉得床前王应的身影格外高大,连皮甲都未脱下,脚下硬底的皮靴嘭嘭作响,俨然还是军中的习气。王昙只是震悚,浑身簌簌地发颤。王应站在堂下,竟笑吟吟地向北拱手:
“天子隆恩,进我父为丞相,加武昌郡公。正可见明主贤臣,非小人可以间也。”
王昙还是一错不错地盯着他。王应自顾自地上前,盘膝坐在床边,刷拉一下掀开他身上的被子看伤,扯下小衣,顿时哀声叹气:
“哎呀,怎么打成这样?你倒不如不回来,看你父兄倒也不比我们慈悲。好在我把你那时用的好伤药也带来了——”
他话说到一半,一只手臂忽然被王昙紧紧握住。王应仔细一看,只见王昙面容憔悴,手足四体连带着浑身都在摇颤。他心有戚戚,毕竟讪讪地:
“阿弟是受苦了……”
“你真对不起我?”王昙慢慢说道,“你给我带散来。”
王昙新迁的院子里,种了几竿翠竹,一株李花。李树刚刚挂果,在暑中,还是碧澄澄的一树。王昙在武昌养了这几年,身体不似幼时孱弱,纵然一路折腾,又挨打,也没有再病,养了几天,就可以下地。王嘉终于来看他时,竟然碰到幼弟在树下敞着衣裳舞剑。他舞得甚是投入,额角见汗,两腮上浮着热晕,虽然仍然不算健壮,可是身体舒展,意态自然,王嘉一时看得怔忪。倒是王昙先见到长兄,笑着迎上前作揖。王嘉一指他大敞的中衣,喜怒不辨地冷哼道:
“你真是长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王昙随手把剑丢在地上,拢起前襟,“啊呀,阿兄来得太早了,先坐一坐,我给阿兄煎茶。”他请长兄上座,回屋擦了脸,本来连衣服都不想换,只因王嘉面色十分不善,他才又叫进人来,规规矩矩地重新束发盥手,穿戴整齐,捧着香盒与茶炉坐在长兄下首。他低着头忙忙碌碌,王嘉看在眼里,心头又有些难言的情绪,原来想好的话,忽然也有些陌生。直到茶叶与香料的气味在屋中散开,王嘉才缓缓开口:
“那天父亲训斥你,我着人留意过了,并没有传出去,这件事就此了结。你今年十六岁,马上到年纪可以定品选官,到那时,更没有人记得这些事情。你不喜欢建康,等你姊夫升了府官,就到他手下去作一个县令。”
王昙听得也发怔,垂眼盯着煮沸的茶汤,半晌才笑道:
“阿兄作哪里的府官,我就去那里作县令。”
王嘉道,“我如今在太子身边,将来十九是身在中枢。只为戮力王事,客复神州。彼时拼杀于乱军之中,你又怎么受得了呢?”
王昙冷哼道,“乱军我也见过,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分明是看出长兄不生气了,又说出话来气人。王嘉作势将手一抬,看见幼弟抿了抿嘴,强自挤出一个笑脸,分明还是害怕,就改作戳他的脑门。他本想训斥一句,可动作间身体前倾,正被煮茶的水汽扑在脸上,只觉得香味奇异,不由诧异:
“你这炉里煮了什么,怎么还这么呛人?”
王昙心下一跳,下意识要低头看茶炉,强自赔笑道,“是吗?大约是姜加多了。武昌比建康还潮热,用姜用得很厉害,有时还加椒叶进去。”
王嘉点点头,“你自小体寒,是该食姜。”接过茶盏,也不再提前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王昙想,时人格外喜欢特殊的东西。大概自古以来,不过是唐虞尧舜,圣君贤臣的模糊轮回,惟有他们的世代如此不同,他们要从这种不同中显出不同来。他回建康时十六岁,从乏善可陈的高门幼子,忽然间变成险中还生的故事中人。许多人邀他饮宴,出游,他们紧盯着他,而他也看着他们。
建康夏季多雨,每每日出,四野都笼罩在煮酒似的白雾中。建康在城南近郊,尤其如此,雨后四面茫白,找不到一个能够躲避水汽的地方。王昙怕水,从武昌回来后尤甚,王嘉从前还指望着他能好转,如今也不指望了,只一味顺着他。众人也不作他想,如今这世上,谁还没有些怪癖呢?都像王嘉那样谦恭孝让,那才奇怪。
五月下到第三场雨时,王嘉叫幼弟随太子车驾到摄山避暑。王昙觉得很奇怪,山中又没有行宫,太子要怎样去?况且,王仲的兵马才开拔不久,太子这时出城,难道不怕有什么危险么??
王嘉只是说,“伯父的事情已经了却了。”
?王昙从善如流,忘掉了这些事。太子一行轻装简从,预备在山上过一夜就回来,他们一早出发,等皇帝发现太子不见了的时候,早已经毫无办法。
出门时雨仍未歇,天地间一片漆黑,惟有细细的雨丝映照着灯火的光芒。王嘉令王昙躲进车里,到时候教下人抬着上山。此时王昙身边不仅有家里的部曲僮仆,还有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他怎么肯做这种丢人的事情。他连蓑衣笠帽都不肯穿戴,其实旁人怎么会看着王家子一个人戴帽子?他若是不骑马,就只有部曲下人会骑马了。王嘉气得牙根发痒,把幼弟拽到一边威胁:
“你要是敢做作到生病了……”
王昙笑道,“阿兄,不会的。”他翻身跃上马背,迎着朦朦细雨向前走去:
“阿兄,我替殿下开路。”
一路上,马蹄踏进泥泞,车轮碾过碎石,雨滴敲击草叶与部曲甲兵。王昙衣衫濡湿,身上暖乎乎渗着细汗,而他竟没有觉得多么难受,只因是他踏着水,而不是水裹着他向前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进山后太阳高升,一群人紧接着就要散开行猎,王昙拜别长兄,也跟着他们钻进林中。他骑射并不精通,猎物却总被驱赶着撞到他的马下。几次下来,王昙百无聊赖,自己弃下马匹,顺着主路向山上走。旁人知道他厌烦了,也不去跟。部曲都在王嘉身边,很快,他周围便清静下来。王昙有些奇怪,怎至于一人也不剩呢?
走过山腰,云气愈盛,雨已经停了,周围白茫茫的一片。他想起山中总有道观,一人访游也好,走一条小路,或许会碰到野兽,但摄山去京不远,大白天,哪里会有什么要命的怪物?他握紧雕弓,背着箭篓,挑那少有人迹的小路走。摄山并不甚高,不出片刻,就在云雾中显出若隐若现的瓦檐来。观之广厦连绵,不似僧道隐居之所,或许是哪家的别院,但是后院无人把守,他进去寻到仆役,歇歇脚也不妨事。谁知他绕进庭中,四下更无人迹,忽然听见一阵低低的笑声,在雾气中,不知从哪里传来。
王昙只觉得浑身一个激灵,蹑手蹑脚地朝那边走去,步入廊下,只见云雾中夹杂着水汽,浓郁的熏香从窗下款款飘出,窗大敞着。他恐怕惊吓什么精怪,俯身缩首地朝窗下走去,悄悄地探出脑袋去看。他看到屋内设着汤池,池中水波微微,雾气已尽散去,显然热汤已经冷了。池边却是两个人影,一人侧身正坐,王昙再不会错认长兄的身型。而另一人……
另一人浑身通赤,伏身枕在王嘉膝上,长发披散在背上,朦胧灿烂如流金。此人显然常年习武,肩背宽阔,蓬松鬈曲的棕金色长发下,仍能望见流畅起伏的肌肉线条。王嘉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一层单衫被水汽蒸湿,似罩非罩地贴在身上。
那隐在长发下的男子忽然抬起头来,一错不错地与王昙对视。
王昙惊得手酥脚软,避开窗棂,软倒在地上。屋中是王嘉不悦的声音:
?“不是教那些人都退开了么?”
太子笑道:?
“大概是惊了只鸟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屋檐下,墙壁薄得像纸,王昙捂着心口,倚在墙根。墙角的湿气打湿他的长衫,晕开身上的冷汗,他耳边尽是自己的心跳声,既重又响。他惟恐那声音惊扰到人,手脚并用地向院外挪,膝行时压着袍摆,一不留神,将衣裳撕开一道口子,摔了个趔趄。王嘉的声音自窗下飘出来:
“是什么东西闯进来了?殿下,拿我的剑来。”?
这一声“殿下”震得王昙头脑嗡嗡作响,他双手扯起袍摆,抱在怀中,站起身就向院外跑去。这一下脚步声响得更加清楚,王昙跑出院门,回身看去,看到雾气中隐隐重叠的两个人影。他四下环顾一圈,忽然冲去路边的土坡上打了个滚,屈指在脖颈上挠出几道血痕,而后扬声呼唤:
“主人家!主人家——”
他回身又向院内走,自然迎面遇到王嘉,王昙大吃一惊,笑道:
“阿兄,你怎么在这里?”
王嘉立在雾中,面色铁青,单手持剑,腰带松松束着,长袖挽上肘弯。王昙只作未觉,上前两步,仰着脖子给长兄看上面的挠痕:
“谁家养的狸猫,刚刚忽然从里面跳出来挠我,吓死我了。”
王嘉收剑还鞘,拽着王昙往跨院走,王昙挣了两下,“那边不见人,我要进这边。”话音未落,背上啪的挨了一巴掌。王昙疼得一个激灵,委屈地低声道:
“阿兄,你打我做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王嘉沉着脸问,“你的衣裳怎么回事?跟你的人呢?”
王昙笑道,“带着那么些人多没意思,我叫他们不要跟的。”王嘉气得心火乱冒,提起剑鞘,向王昙臀腿上重重地抽了两下。王昙疼得大叫,这时才有僮仆匆匆地从雾中跑来。
“郎君!殿——”
那童子一抬头,恰与王昙打了个对眼,顿时吓得面如金纸,跪倒在地。王嘉冷声喝问:
“你们怎么守的门?”
王昙强撑着演了一时,本来已不作他想,这时看到这童子害怕的模样,心中才涌起一阵一阵的后怕。他两腿发软,后背冷汗涔涔,两颊一片滚热。王嘉察觉到幼弟的呼吸忽而急促起来,忙回身去看。王昙一把扯住他的胳膊,细声说道:
“阿兄,我身上突然热起来。”
久病之人,往往对自己的身体是很清楚的。王昙形容如此,王嘉又怒又怜,扶着他向隔间走。王昙才迈开脚步,便一阵腿软,他仰着脸,慢慢地说道:
“阿兄,我身上不舒服,大概要发热了。”
语毕,他奋力屏住呼吸,不过片刻,便头晕目眩,又惊又累地倒在王嘉的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王昙在山上一天都没有待够,就被长兄连夜带下了山。回府后已近夜半,请医熬药,又是一番折腾。王昙中间醒了一次,听见王嘉的声音在一边,顿时又不敢醒,强撑着一动不动,终于又睡过去。一日吃了三副药,心悸才压下去,王昙忽然发觉病中的冷清,抓着伏侍的嬖人问:
“阿兄在哪里?”
那婢子似是很奇怪他有此问,“今日又非沐休,世子自然是在东宫呀?”
王昙怔了怔,吩咐她,“我身上闷闷的,你拿我的散来。”
婢子只是问,“小郎,在哪里?”
王昙道,“在第二排柜子最里面的夹层下面。”婢子依言将一只漆匣捧来。王昙倚在床头,摸出一只药包,看了看面无殊色的使婢,茫然想到,他大约是真的不管我了,他大约从来也不想管我。
江东的雨从山麓下到城郊,雨后,连皇帝也病了一场,再也没有力气追究太子私自出宫的事情。王兑从早到晚地留在台中,王嘉当着东宫侍讲,同样鲜少离宫。曹抒在宫中陪女儿,桓道才整日留在公主府上,兄嫂父母都不在家,王昙切实地放浪于形骸之外,每日饮酒服散,不可终日。
皇帝越病越沉,建康城中也涨起雾来。王昙不怎么怕雨了,服了散后,就敞着衣裳在府中快走行散。每日晨起,酒后出门,能看到远近一片茫白,云雾四合,瓦屋飞翘的角隐在雾中,朦胧突兀而出,连绵不绝,宛如玉京天宫一般,飞鸟栖在檐上。
他从前院游到后院,又从后院荡回前院。一下迎面撞上了谁,也不在乎,随手推开,就要绕行,谁知胳膊却被牢牢地钳住。他呆呆地仰脸去看,王嘉脸上精彩得像开了染坊,王昙呼得吐出一口带着散香的酒气。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王嘉刚刚从台中出来,长冠高高翘着,袖摆长长的,垂到膝下。王昙同样是褒衣博带,却连里衫都没有穿,瘦楞楞的肩膀露出一半,自脖颈至脸颊,都火烧似的红。其时已近暮夏,晨风吹拂,吹得王嘉身上的冠带衣衫都微微摆动,王昙轻轻打了个哆嗦,紧盯着长兄的面孔,十指抖颤,屈膝跪在地上。
王嘉慢慢地将他披散的头发拢至耳后,随即劈手给了他一记耳光。
王昙被打得身子一歪,再直起身时,连手脚也颤抖起来。他身上发着酒意,也带着药劲,只觉得后背汗津津的,一片冰凉。寒食散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王嘉怎会闻不出来?他实在气得一句话也不想说,半晌,只是寒着脸命令下人:
“去拿一条板子来,就在这里打他二十。”
穿堂下人来人往,王昙正游荡在一条向东进后院的主道上,家人部曲避无可避,又不敢越过世子,擅自行动,只得驻足等待,聚到三五人上,下人已经迅速地拖来一条板子。王昙身上的药劲散了一半,身上一阵一阵地发冷。他仰着头,向前蹭了几步。
“阿兄……”?
王嘉垂下眼看他,轻声问:?“你是真的不想要命了,对吗?”
王昙没有说话,迎头又挨了一记耳光,肢体、衣衫,连带着披散的头发,都随风飘散开来,轻飘飘地落在地上。这一下打得他头晕目眩,合身趴伏着,眼前只看到仆人杵在青石地面上的板子。那一条板子,乃是整竹劈开而成,四指来宽,立起来足有人高,一面圆圆隆起,竹节一片一片凸起来。王昙吓得醉意全消,连滚带爬地扑到王嘉身边抱住,这时抬着长条矮案的下人才姗姗来迟。
王嘉见幼弟挂在自己身上,一条腿在袍衫下动了几次,到底没有踹出去。下人连忙将他从世子腿上撕下来,压上矮案。竹板子打起人来,响彻九霄。下人固然不敢下死手,奈何王昙行散在先,这会儿王昙身上,落一片羽毛尚有知觉,何况一下一下的板子。他被压着两脚,冷汗很快浸透衣衫,二十下板子还没有打完,已经疼得浑身虚软,抱着案头不断地发抖。
下人见此情形,手上更不敢用力,板子越打越轻,囫囵地凑够二十。王昙这才呜呜咽咽地哭出声来:
“阿兄,我,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在恍惚间仰起脸来,长发滑下两肩,乱糟糟地贴在脸颊、脖颈上,面上泪痕交错、指痕隆起、白得吓人。王嘉负手而立,王昙在泪水中看他,看到他腰间悬挂着官印,一并坠着一只鸡血玉的玉环。他从没有在长兄的衣箱中见过类似的饰物,他想到这是太子的东西。
他再向上仰头,身体趴着,仍看不清长兄的神情,却看到他发鬓外火焰似的顶光忽而黯淡下去。他突然又想起渡江,想起王嘉抱着他,在江北遇上人,想起他们遇到的人对王嘉说:
“兄弟,我看你个子挺高,手脚也全,不如加入我们乞活军,讨一条出路。”?
王嘉回答道,“陈留乞活义军之名,仆在洛阳亦有耳闻。这位仁兄,我知高平郗将军投效令帅麾下,蒙兄不弃,我乃是琅琊王氏子,渡江途中,横遭罹难——”
众人都大笑起来,一人笑:
“还没过江,脑袋怎么就进水了?你是琅琊王,我就是石勒,快,叫声使君听听!”
旁边一人幽幽地跟道:
“你抱的这孩子白白嫩嫩的,还抱得这么紧,一定舍不得,没关系,我们吃羊的时候不要你看见就是了……”
又一人啧啧有声:
?“孩子他娘呢?已经被你们吃了吧?这样是容易发疯的,都说了不要吃头了,吃头发疯。”
那时王昙紧紧地拽着长兄的前襟,口鼻间的血腥气味几日都没有散过,他听到长兄的心跳得很响,诸多嘈杂突然一住,又是一个没听过的人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唉,听你一口洛下读书音,恐怕真是南下落难至此,你们给他拿一碗水来。”
王昙蜷在长兄怀里,恍惚间抬头,看见众人高大的影,一只豁口的瓢一路传递着。彼时王嘉未到冠龄,身量未成尚高逾七尺,单手抱着幼弟,连晃也不晃,另一手接过水瓢,却毫不迟疑地抬手,将一瓢水尽数从头顶浇了下来。
数日的风尘泥沙和水淌下,王昙脸上也被浇得湿淋淋的,睁开眼,却看到长兄的面容从泥水中显露出来,白皙如玉,烨然若仙。刹那间,闪烁着神佛般的光辉。
“我乃是琅琊王氏子,渡江途中,横遭罹难,若蒙仁兄不弃,代仆传话高平郗将军,一朝获救,必报此恩。”
琅琊王氏子,琅琊王氏子……
“世子!这……”
王昙在矮案上猛吸一口气,王嘉已走到他身前,伸手扳着他的脸怒斥:
“王六郎,我一日不看着你,你是爬也要爬着去作死!是不是?!”
王昙不断地摇头,心中却想,这几天他们这么忙,可见皇帝快要死了。后面太子登基,阿兄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可是他也不能知道,因为他也不知哪一日就会死了,或许今天就要被打死,没有人能帮他,没有人能救他。他们不过都是这六合间的凡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王昙又痛又怕,一张脸被长兄捏着,早已经血色全无。王嘉见他怕得可怜,一时沉默下来。家仆见状,连忙上前欲扶。不想王嘉直起身来,却吩咐下人:
“接着打。”?
王昙脑中嗡的一声,极力向前一挣,两腿被按在案几上,却分毫动弹不得。府上众人皆知,王昙幼蒙见弃,少乖父志,长到十六岁上,还没有什么出息,可见前途全无。他们之前紧张他,不过是因为世子在乎,如今既然王嘉明令已下,执板的家丁也不再迟疑,提起竹板,又一五一十地笞挞起来。王昙疼得要在凳上打滚,在臀腿上一下一下的剧痛中,他却听到长兄清晰的严令:
“打到见血为止,再将他抬到我院子里去。”
王昙惶然仰起头来,促声叫了几次“阿兄”,王嘉只是低头看一看他,最终没有回答。他眼睁睁地看着长兄与自己错身而去,被堵在路口的仆婢们也匆匆去做自己的事情,忽然他奋力挣扎起来。压腿的那人险些压不住他,只好呼朋引伴,又叫来两人压住他的肩膀。
这一下他连头也抬不起来,下巴卡在案沿上,长发覆面,垂落在地,髪丝如水波般地起伏颤抖。身后笞打犹自不停,王昙看到地下的青石板,也圆圆地洇湿了一小片地方,不知道是冷汗还是泪水。他疼得呼吸都不畅促,嗓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堵着,哭也哭不出一声。竹板毕竟轻薄,要打红打肿容易,要打出血来何其困难。那执板的人似乎也打累了,板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往下敲。阳光越过院墙,照耀下来,很快照得他脖颈后背也火热一片。他身后的疼痛,好似有一只烧红的铁杵来回地滚,疼得他万念俱灰,神智尽丧地喊叫:
“你干脆尽早打死我!也好快些与你世子交差!”
话音刚落,板子停了一会儿,或许家丁也意识到不能让世子久等,紧跟着发狠往下盖了几板。王昙惊痛交加,尖叫出声,眼前一阵阵地发黑。矮案摇摇晃晃地升起来,大概终于是见血了。
王昙平时行散,都绕着长兄的住处走,这一次碰见王嘉的地方,偏偏离东院近极了。他穿过两道拱门,被人抬着,也听到蜂鸣般嗡嗡的议论声,直到进入王嘉的院落,周围顿时肃静起来。两个家丁将他一路抬进了王嘉的房里,他一抬头,看到长兄坐在外堂,旁边陪着一个戎装裨将。他再仔细一看,那人浓眉大眼的,竟然是阿普。太子的近卫,鲜卑胡奴,也不知他在先前的战事中立了什么奇功,才有今天的造化。
也或许举人不避亲而已,王昙忽地想起伯父王仲呼太子:“黄须鲜卑奴”。他心中不由一片冷哂。
阿普向王嘉一抱拳,起身退了下去。王嘉看着阿普送来的书信,话中已经没有什么怒意:
?“寒食散发散出来没有?”
王昙软在矮案上,听见长兄的质问,下意识地摇头,一下反应过来,又拼命地点头。王嘉看了他一眼,向堂下一指:
“下来跪着。”
王昙强挣着翻下身来跪正,他疼得浑身发冷,低着头,双手拢着敞开的前襟,长袖滑到肘弯,手背上青蓝色的血管根根明晰可见。王嘉从案上提起一条青玉羊首镇尺,绕过几案走下来。王昙并着膝盖直往后蹭,到底躲不过,只得看着王嘉立在他身前命令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手。”
王昙将手一松,衣襟就散开,只得右手拽着领子,左手颤颤巍巍地举高。王嘉等他慢慢地将手心举过头顶,才啪的一声抽打下去。王昙疼得呼吸一窒,左手一缩,眼泪又顺着脸颊滚下来。半晌,才又摊着手心,抽抽噎噎地将左手高举起来。
王嘉提着镇尺,劈风一下,又将他的左手抽得下沉数寸。王昙不敢再缩手,却也怕得不敢再将手举高,一只左手僵在空中,手弓疼得反张,指骨根根隆起,细细的血管蜿蜒其上,也一阵一阵地颤动发抖。
王嘉竟然真的一直等着,他终是承受不住,咬牙挣命地把左手高举起来。王嘉擒住他的手腕,镇尺一连五六下抽下去。王昙抽手不得,只得一个劲地往前挪,几乎蹭到王嘉的腿边,他拿右手拽着长兄的袍摆哭:
“阿兄,阿兄,我受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