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章又偶遇了
王林懂一点韩语,但要求他流利的看完韩语报纸,难道还是太大了。
他只能连猜带蒙,大概的看一下内容。
忽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昨晚在酒吧偶遇过一次的Kim。
她披垂着一头瀑布盘的黑发,健美高挑的身上穿一件白底儿草莓花儿的背带裙,浅浅地露着如雪似酥颈肌,裙摆只遮住膝,腰间同色腰带将腰儿束得纤纤一握,更衬得身材丰挺。
今天的她,和昨晚的样子判若两人。
昨晚的她真的像狐狸。
而今早的她,更像她本来的面目,也更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
她背着一个书包,左顾右盼的。
感受到来自王林关注的目光后,她偏过头看了过来。
有了计较以后,王林这才打了个的士,前往LG集团。
“呵呵,也是昨天听你们说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篇半导体的分析报告,震撼到了LG集团的具会长。
许多半导体制造商被迫调整生产计划,遭受了严重的衰退后,许多制造商退出DRAM市场。
1995年,南韩半导体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23亿美元,其中91%的份额来自美、日、欧以及其它地区。
行业的疯狂扩张最终导致DRAM的供应过剩。
王林道:“我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城市,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也不用读得太过仔细,就把上面报道过的新闻,择要跟我说一下就行。”
“半导体?这个。”Kim指着报纸上的一篇报道说道。
“我是来旅游的。”
“我昨天和你交谈之后,和集团的高管们商量了一下,我们得出来的结论,和你的分析有所不同。”
当南韩经济下行时,半导体市场将无可避免地迎来崩盘。
在这样的增长中,南韩方面对行业的干预埋下了隐忧。
王林说了一声谢谢,在前台的引导下走进了电梯。
起步比我国更晚的南韩半导体产业,从一片荒芜,成长为继美日之后的半导体第三大国,正是“中低端”的“大头产业效应”所带来的原始积累。
南韩半导体的生产规模已跃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日、德。
她朝王林挥了挥小手,上了一辆公交车。
他掏出钱包,拿出一百美元来:“这是给你的劳务费。”
这人是不是太虚伪了?
明明是衰败的事实,他却要粉饰太平?
王林看到,在具会长的桌面上,摆着一份报纸,正是王林之前让Kim朗读的那份。
谈经济,就离不开全球的大局。
当她读到半导体三个字的时候,王林说道:“请问这是哪一篇报道?”
而同一时期,我国的金陵无线电厂早在1953年,就生产出了电子管收音机,并大量投放市场。
王林点了点头,说道:“你这是赶着上学?”
王林猜测的不错!
做为家族企业的第三代接班人,现任具会长也是一个很有商业嗅觉的人。
他们的主要产业,就是做存储技术。
而半导体行业的衰退和不景气,只是全球金融危机到来的一个讯号。
“谢谢你,Kim。”
要知道,南韩半导体产业的开端一般被认为是1959年,金星社,也就是LG公司的前身,研制并生产出南韩第一台真空收音机,当时的南韩,连自主生产真空管的能力都没有。
南韩最初DRAM生产的涉足者,就是南韩国内最大的四个“财阀”:三星、现代、大宇、金星。
“读报?——你不是南韩人啊?”
王林听Kim读完这篇文章后,心里有数了。
王林道:“不管怎么说,今天谢谢你了。”
Kim讶异的看了他一眼,显然觉得这个游客有些古怪,但她还是很热情的读给王林听。
Kim接过王林递来的报纸,先看了一眼,笑道:“你为什么要看这样的报纸?这是我们当地的新闻报。”
高度繁荣之中,半导体行业开始了疯狂的扩产。
“您好,王林先生,我们接到具会长的吩咐,您来以后,直接到他办公室去,他在等着您。”前台恭敬客气的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
未来几年的商路,会格外的难走。
南韩半导体产业发力较晚,技术积累不足。与此同时,半导体产业要求的技术门槛又非常高,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才能实现本质突破。
“我是华人。”
只是没想到,这一刻,来得这么突然和恰恰好!
他在看了这篇行业分析论文后,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
从明年开始,半导体行业将进入衰减期,行业的寒冰期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