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青纱劫 > 第7部分

第7部分(1 / 2)

>

我吊起眼角,看着他沉默的背影,碰了碰他的衣角,他没有反应,我不禁嘟了嘟嘴,“你不悦?”

他没有说话,只是转过了头:“我只是担心。”

我仰着脸看他,“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我绝对不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中了。你看,我这么怕痛,绝对不会有下次了。”我扯了扯他的袖子,不停眨巴着眼睛装可爱。

幽远淡然的目光闪了闪,与我的目光对视,他这才淡淡扯了

14、第十三卷 。。。

嘴角,俯□来轻轻吻住我的唇,辗转缠绵。

口鼻间全是他清雅的气息,我温柔地回抱住他,衣带被他解开,感觉到他将我拥抱得更紧,呼吸逐渐紊乱。

我睁开眼,突然用巧劲一个翻身,将他压在了身下。

对上他愕然的眼,我眼睛一亮,笑得十分得意。“看本小姐怎么征服你!”

********

我第一次亲眼见证嵇康的才学,是在成亲后两个月的他,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写出了一篇《养生论》。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篇文章当时引起多大的轰动,文章一出,广大名人名士,朝野高官无不惊呼,竞相传阅。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於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由此言之,精神之於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丧於外,犹君昏於上,国乱於下也。

嵇康以这样独特的论言开头,为后世人奉为养生道精华之作挥上经典篇幅。

往下阅读就会发现,他的文章,结构十分严谨细致,条理清晰,完全不同于此时魏晋名士文人们的言论方式,文章在外被传得风风火火,有拍案叫绝者,有大怒其异想天开者,也有善意指点者。一干名士文人跃跃欲试,有试图对《养生论》做出一番有用的见解打出自己的名气,也有倾入二十分精力,细细推敲嵇康养生之论的人,他就是向秀。

向秀已经闷在房间里好几天,专心研读。足不出户。连三餐都是由我送进去的。

刚开始我有点担心他闷坏了,可嵇康却勾起了唇角,“无妨。”

直到七贤聚日。

我随着嵇康进入竹林。

所谓历史上传得色彩神秘的竹林,就在嵇家后山不远处的一片林子。

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葱翠茂密的竹林,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伴着清幽的竹香,带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雨过后,空气沁人心脾,我和他携手走在小道上,就瞧见不远处草坪中的一块空地,上边儿建起一座凉亭。摆放着石桌石椅,还有竹子编成的小琴台,简单的躺椅,甚至树杈上还挂着形状各异的酒葫芦。

酒气熏天的竹林

14、第十三卷 。。。

,却升起一股神秘又神圣的味道。

阮氏叔侄、山涛和王戎早已聚在凉亭下谈笑风生,喔,旁边还有一个喝得快酩酊大醉的刘伶。

我扑哧地一笑,“刘伶回家又要挨骂了。”

嵇康淡哂。

走进竹林踏入凉亭的那一刻,我顿觉得心潮澎湃,迎着清风吹拂,放任热浪在胸口冲击着,这不单单是一片竹林,因有了七贤而不再平凡,凝聚着魏晋名士风骨,是为后世人景仰的传奇之地。

“子期呢?”

山涛年长,面容祥和,看向我们身后却不见向秀,于是温温地开口问道。

我笑着说,“他还在书房。说是会耽误一个时辰。”

王戎挑眉道:“那且等等吧。”

当向秀这个竹林小弟弟姗姗来迟时,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阮籍抚琴,山涛品茶,王戎看书,阮咸吟诗,而刘伶已经醉得开始说胡话。

向秀来了,一声不吭,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叠纸,他抿了抿唇,将那写满了字的纸递到嵇康面前,眼神中闪过异样兴奋的光芒,呼吸略显急促。

嵇康不语,接过。因为向秀谨慎认真的神情而感到好奇的王戎凑过去,而我自始至终站在嵇康身边看得一清二楚,大大的几个字印入我的眼帘——

王戎瞪大了眼,惊诧之下不由自主地念出来:“难养生论?”

一时间,茶盖翻,琴声停,吟诗静,刘伶醒。

作者有话要说:PS:按照原史进程,《养生论》是嵇康初到洛阳时做出来的文,也就是在娶曹璺之前的四年前,公元244年。当时嵇康仅二十岁。但是忍不住就“拖慢”了《养生论》的出生时间。

15

15、第十四卷 。。。

多年以后我都无法忘却当年那日风下,布衫的男人和灰袍的少年,一俊美一清秀。两人的长袍迎着清风,黑发飞扬。在竹林凉亭下展开的热烈讨论。在对方的言论中,细细推敲,结合对方的言论观点,再加以分析。

嵇康作文章,向秀展开思维提出观点反驳,嵇康思量过后,又作出了一篇文章。

激烈但不伤和气的辩论,学术氛围异常浓烈。

阮籍扬眉一笑,轻佻又儒雅,继续悠然抚琴。

王戎和阮咸半眯起眼打量两人,一副不经意的模样,但看似朦胧的眼眸深处却异常清醒睿智。山涛只是微愣一瞬后,立刻恢复原本的沉稳淡然,他自组成了七贤后,便潜心投入官场,很少开口参与谈伦,成了只听不说的信条守护者。刘玲不再作声,他睁着发亮的眼眸,一改毫无形象的狂喝,稳稳端坐在石椅上,浅酌慢饮,平凡的面孔醉鬼的外表,竟也生出几分优雅。

五贤的表情皆被我收尽眼底,映着竹林景色绿叶清风,我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禁微微一侧头望向我的丈夫。

只见嵇康默然,宽大的袖口随着风飞扬,跨出几步,往凉亭外一站,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将《难养生论》阅完。

《养生论》里首先提出: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於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由此言之,精神之於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丧於外,犹君昏於上,国乱於下也。

单拿最后一句说,意思是精神躁乱不安,躯体便会受到损害,就好比如君主上位昏庸无道,而朝臣们则会在下面乱了常钢一般。

嵇康指出要超然物外,不为尘世的事情所烦累。随性所致,呼吸吐纳,养身和精神一同促进长寿,而且他还点明了清心寡欲一说,好色不知疲倦,因而导致精血亏竭,而论点却不针对正当欲望,因为他道欲望乃人的本性。

但是向秀的思维观点明显有异于嵇康,难曰:若夫节哀乐、和喜怒、适饮食、调暑寒,亦人之所修也。至于绝五谷,去滋味,寡□,抑富贵,则未之敢许也,何以言之?

他恰恰认为:“顺应人性,纵情时下的乐趣。”

嵇康反驳:“但本性自然也是受到了智的影响,所谓‘遇物则当,足则无余’,至理。”

向秀的一篇难养生论,提

15、第十四卷 。。。

出了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记得有学者曾说,从向秀的思考和观点来看,他是站在儒家的立场,虽然平素对庄子思想极其感兴趣,但那并不融入他的思想指针中。

果然不错。

向秀的言论中,有意指出嵇康受当朝乱政的影响较大,较为偏激。

我默然。

这已经不单是讨论养生道,从侧面已经多多少少涉及到了政治和儒道两派的观念。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