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无痕点头:“正是。若贵国愿意提供战马万匹,并承诺永不侵犯大秦边境,北疆都护王愿以‘西域商路’为交换,允许贵国自由往来,互通有无。”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皆露出震惊之色。
老王沉思良久,终于缓缓点头:“好,我答应了。”
燕无痕拱手:“多谢月氏王信任。此事若成,两国皆受益。”
与此同时,扶风堡议事厅内,扶苏正与赵明商议后续事宜。
“殿下。”赵明低声道,“若与月氏结盟之事泄露,恐怕会引起咸阳更大的警惕。”
扶苏淡然一笑:“所以,这件事必须做得滴水不漏。我会亲自撰写奏折,表面上向朝廷汇报此次接触,实则只提‘西域商人来访’,并不提及结盟之事。”
赵明恍然:“妙计。”
扶苏望向窗外,眼神坚定:“只要我能稳住局势,拖到匈奴彻底覆灭之时,父皇即便对我仍有戒心,也不得不承认我的功绩。”
赵明郑重道:“属下誓死追随殿下。”
扶苏轻轻拍了拍赵明的肩膀:“有你在我身边,我很安心。”
夜幕降临,北疆的风雪依旧凛冽。
扶苏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上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但他也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他是扶苏,是大秦的长子,更是北疆的守护者。
无论前方有多少阴谋与杀机,他都将坚定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直到最后一刻。
翌日清晨,扶风堡外传来急促的号角声。一名斥候策马狂奔而来,直冲城门。
守将急忙打开城门,将人接入城中。
不久之后,扶苏书房内,斥候跪地禀报:“殿下,雁门堡方向发现大量匈奴骑兵踪迹,人数约五千余人,正朝北疆腹地逼近!”
扶苏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终于来了。”
赵明站在一旁,低声道:“殿下,匈奴此举,恐怕并非单纯的试探。”
扶苏缓缓点头:“不错。他们必定已经察觉到我们与月氏之间的联系,这是在试图破坏我们的布局。”
赵明皱眉:“那该如何应对?”
扶苏沉吟片刻,道:“传令各堡,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同时,派遣信使前往月氏,提醒他们提高警惕,防止匈奴从西线突袭。”
赵明立刻去安排。
扶苏则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给亲卫:“送去咸阳,呈给陛下。”
亲卫接过信件,立刻策马出城。
咸阳宫中,嬴政刚刚批阅完奏折,便听闻扶苏送来急报。
“陛下。”李斯小心翼翼地禀报,“扶苏紧急奏报,称匈奴骑兵五千余人已逼近北疆,请求朝廷支援。”
嬴政神色不变,缓缓展开奏折,细细阅读。
片刻后,他轻轻一笑:“好一个扶苏,倒也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寻求朝廷支持。”
李斯试探性地问道:“陛下,是否派兵增援?”
嬴政缓缓摇头:“不必。朕倒要看看,他如何独自应对这场危机。”
李斯心头一震,但仍恭敬应命。
嬴政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喃喃自语:“扶苏啊扶苏,你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但你要记住,无论你多么聪明,这天下,始终是朕的。”
与此同时,北疆前线,大战一触即发。
扶苏亲自披甲上阵,率军迎敌。赵明紧随其后,指挥调度,井然有序。
夜幕降临,风雪呼啸,两军对峙于荒原之上。
匈奴将领乌延察看着对面灯火通明的秦军营地,冷笑一声:“扶苏小儿,不过如此。”
他身旁的谋士低声劝道:“将军,秦军战力强悍,且有坚城为依,不宜强攻。不如先退一步,待主力汇合后再做打算。”
乌延察冷哼一声:“我匈奴铁骑纵横草原多年,岂会惧怕这群秦人?明日一早,全力进攻,一举拿下扶风堡!”
谋士还想再劝,却被乌延察挥手制止。
夜色渐深,匈奴营地内灯火稀疏,士兵们早已休息,准备明日一战。
然而,就在午夜时分,一阵突如其来的喊杀声打破了寂静。
“敌袭!”哨兵惊恐大叫。
乌延察猛然惊醒,翻身拔刀而出,只见远方黑压压一片,无数秦军如同幽灵般从风雪中杀出,箭矢如雨,直扑匈奴营地。
“扶苏小儿,竟敢夜袭!”乌延察怒吼。
然而,秦军攻势迅猛,匈奴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
扶苏亲自率军冲锋,赵明断后,两人配合默契,短短两个时辰,便将匈奴先锋部队击溃。
乌延察仓皇逃窜,带着残部退回草原深处。
次日清晨,战场之上,尸横遍野,血染白雪。
扶苏立于高坡之上,望着远方逐渐散去的硝烟,缓缓吐出一口气。
“这一仗,赢了。”
赵明走上前来,低声道:“殿下,匈奴虽败,但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大的风暴。”
扶苏淡淡一笑:“我知道。但这正是我要的。”
赵明一愣:“殿下是说…”
扶苏缓缓转身,目光坚定:“我要让他们知道,北疆不是他们的猎场,而是我的疆土。只要我还在这里,就没有人能撼动这片土地。”
赵明深深一拜:“属下誓死追随殿下。”
风雪依旧,但北疆的天空,已然不再沉默。
因为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