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其他类型 > 妻子的绯闻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路寻踪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路寻踪(1 / 2)

从本市到临海市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动车,坐车的过程是很无聊的,尤其动车还没有对座,所以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打牌都不是很方便,一路上全车厢都是很安静的。

海潮拿出一个大个头的mp4,在看小电影,我则打开手机的音乐,戴上耳机听音乐,可能是因为无聊吧,我翻出了随身携带的包中的小记事本,想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最近落下的事情。

也就是在翻看这个小记事本的过程中,我偶然翻到了那天从那份匿名邮件里抄写下来的两个地址。

看着那个位于临海市一个有名的老街区的地址,我若有所思,我心里想,如果这次旅行过程中能抽出空来,我可以去探访一下这个地址上的主人,看看这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趟旅行还是很愉快的,和好友海潮结伴而行,我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很放松。

临海市靠近海边,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这趟来主要是为了散心,所以旅行路线比较随意,并没有那么强的计划性,加之临海市离我们住的那个城市并不太遥远,一些著名的景区我们以前陪同家人都来玩过,所以这次来对那些热门的景点我们都敬而远之。

第一天,我们去了一趟海边,看了看海,照了一些照片,我实现了对女儿的承诺,在海边给她和她的好朋友然然捡了一些形状各异的美丽贝壳,还买了一些用海产品装饰的小饰物;后面两天,我和海潮在几条著名的商业街转了转,给两个孩子买了几件衣服和小玩意。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蔚海潮突然接到她朋友打来的电话,她这个朋友是她大学住一个宿舍的好友,毕业后去了海外留学,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回国,但和海潮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现在,她这个朋友就在距离临海市不远的一个城市出差,她听说海潮在这边散心游玩,就想过来和她见上一面,叙叙旧。

海潮说让我和她一起去见这个朋友,可是我想人家两个多年没见的好朋友再次见面,一定有数不清的心理话要互相吐露,我一个外人在场不尴不尬地实在是没什么必要,所以我就对海潮说:“你去和你同学见面吧,正好我要去临海市一个小区拜访一个朋友的恩师,咱们晚上再汇合。”

听我这样说,海潮想了想,答应道:“这样也好,”然后还叮嘱我道,“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我笑着应着,就这样,我和海潮在上午分手,她去机场接她那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我则按照记事本上的那个地址,一路打听着来到了杜芳华老人曾经居住过的那个住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区,一座带着独栋小别墅的院落,这栋别墅应该是解放以前兴建的,但后来修缮过,所以在古旧的砖石混凝土之外还留有一些现代粉刷的痕迹,院墙和大门都很旧了,尤其是黑色的大铁门已经脱落掉漆,小院周围笼罩着一些繁茂的植物,只是在秋冬寒冷季节,都已经褪去了新绿,显出几分萧条。

我站在小院门外环顾良久,最后按响了门铃。

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看着我有些犹疑地问道:“请问你找谁?”

我拿着地址对照着门牌号,然后轻声问她道:“请问这里是杜芳华老人的原住址吧?”

听我这样问,那个中年妇女愣住了,她疑虑地问我:“杜芳华是谁?”

我心里一惊,我想就算是杜芳华老人已经去世,但她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应该是她的后人或者和她有关的亲属,怎么会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呢?

我迟疑着,然后编造了一个谎言,微笑着对那位中年妇女说道:“哦,我是她曾教过的一个学生的亲友,代替他来看望杜老师的后人,以感谢她当年的教授之恩。”

听我这样说,这个中年妇女更加疑虑,她上下打量着我,沉思片刻,然后恍然大悟般,对我说道:“哦,你说的是原来住在这里那个老太太吧?这个我不太清楚,因为这个房子是我表姐她们家的,我只知道很多年前她们租住给一个老太太过,但那家人早就搬走了,具体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你还是去别处打听一下吧。”

中年女人说完,就做出一副要关门谢客的模样,一看此番情景,我心想这次不能白来啊,于是就挡在门口,强装笑脸地对她说道:“那请问,您表姐在家吗?我可不可以打听一下和这位杜芳华老人有关的一些情况?因为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年我亲友深受她的恩惠,现在想表示感谢,希望能见到她的后人。”

那个妇女看我纠缠不休,眉头开始皱了起来,看此情景,我想了想,赶紧从包里拿出钱夹,抽出两张人民币递到这个女人手中。

从穿着打扮,我估计这个中年妇女是这家的佣人或者帮工,所以如果想让她递话给主人,适当地意思一下是必须的。

这一招果然奏效,只见那个中年大姐马上转怒为笑,微笑着对我说道:“那你跟我进来吧,我表姐身体不好,她就在客厅里,具体情况你问问她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微笑着点头,跟着这个中年妇女走了进去,进入客厅,我看到有个头发半白的老妇人坐在窗前的轮椅上,只见中年妇女到她跟前耳语了几句,然后就回过头来冲我招手,我徐徐走到那个老妇人跟前。

那个妇人看起来气质还是蛮优雅的,她和蔼地冲我笑了笑,然后询问我道:“你是想打听杜芳华老人身后的一些情况,是吧?”

我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然后喃喃答道:“是啊,我一位亲友感念她当年的教诲之恩,特意托我来打听一下她身后的一些情况。”

听我这样说,老太太徐徐点头,然后对我说道:“杜芳华老人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过世了。”

我轻轻点头,轻声回道:“这个我在报纸上已经获知了,我只想知道一些她在此处的具体情况,”然后我环顾着这个房子,轻声询问道,“这个房子是她原来租住的?”

那位老太太冲我缓缓点头,答道:“是的,杜芳华老人回国后,曾经长期租住我们这栋房子,好象开设了一个什么学校,后来她突然生病了,这个学校也就开不下去了,然后我们就将这个房子收了回来。”

我徐徐点头,又追问道:“那您知道不知道她生病后由谁来照顾呢?具体情况您能跟我说一下吗?”

老太太摘下老花镜,上下打量着我,可能不太敢确认我的身份,于是我又把刚才编造的什么亲友多年前深受杜老师的恩惠,现在想对她后人表示感谢的胡话重复了一遍。

可能看我长得文文弱弱干干净净的,不象是什么目的不纯的歹人,那位老太太也就放心地对我缓缓说道:“杜老太当年突然脑中风,人事不知,她膝下并没有儿女,所以当时无人照顾,可是因为她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是一位归国华侨,所以政府特意到乡下寻了她一位同父异母的兄长的女儿,让她来照顾重病中的杜老太,作为回报,杜老太当时可能有一栋属于她名下的小住宅,她身后,这栋住宅就归那位在她风烛残年时照顾她的侄女所有了。”

我缓缓点头,又赶紧追问道:“那您对杜芳华老人当年兴办的这所学校了解多少呢?”

老太太摇了摇头,缓缓回复我道:“这栋房子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文革中曾被查抄,文革后又返还了我们家,当年杜芳华回国后不久就从我们手中租了这套房子,我们只知道她好象开办了一所学校,但具体情况我们就不太清楚了。后来她病重了,她雇佣的那些人都走了,这套房子就由我们收了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有些失望,还是不死心般问道:“那么在哪里能得到杜芳华老人当年建的这个学校的一些具体情况呢?”

老太太想了想,回复我道:“如果你找到晚年照顾她的那位侄女,可能会得到更多信息,因为杜老太去世后,所有她的个人物品都留给了她那个侄女。”

我向这位好心的老太太祈求道:“那您能不能把杜芳华老人侄女的现住址提供给我呢?”

老太太看着我,若有所思地说道:“当年杜芳华租我们这套房子之前,倒是登记了她的一些住址信息,”然后她指挥那个中年女人,从柜橱顶端的一个格子里拿出一本沉旧的大账本,用干瘦而颤抖的手指翻开,最后翻到一页,指给我看,“喏,就是这个地址了,你记下来吧,有什么问题,你去问问杜老太的侄女吧。”

我赶紧感激地冲她表示谢意,然后将那个地址记了下来。

***

我按照那位老太太提供的地址一路找了过去,终于摸索到了杜芳华老人那位侄女的现住址。

那是一个大约兴建在八十年代的老小区,我找到那个门牌号时,按了半天门铃,却没有人来应答。

没有办法,我只好慢慢走下楼,然后在楼下打听了一下,当我说出杜芳华的名字,还有她侄女的具体情况时,楼下熟悉情况的一个好心的大爷告诉我:“那个小杜啊,她就在小区门口那一趟街开小超市,超市名叫真真超市,你就去那边找她吧。”

我忙不迭地感谢,然后向那个小超市走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我走到那家“真真”超市门口,推开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家不大的小超市,里面的陈设比较凌乱,中间摆着几排小货架,上面的货品是五花八门,没有什么具体分类,看样子就是那种为了满足小区居民日常需要的生活超市。

有一个中年妇女站在收银台前看店,她的年龄看上去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相貌很平凡,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平民大妈。

看到我进来,她礼貌地询问我道:“这位妹妹想买点什么东西呀?”

经过刚才与那位老太太的一席对话,此时我的脑子已经比较清醒了,也在心里编排好了一套说词,于是我走到这位大妈面前,礼貌地对她徐徐说道:“阿姨,请问您是姓杜吗?”

大妈听说我知道她的姓,有点诧异,她以略带疑虑的目光打量着我,喃喃答道:“是啊,怎么了?”

听到她承认自己姓杜,我心里暗自开心,看来这回没有找错人,于是我赶紧对她说道:“您就是杜芳华老师的侄女吧?”

那位大妈的表情变得更加错愕,她轻声答道:“是啊,你找我有什么事啊?”

我赶紧说明来意,把刚才在胸中编织的那一套说词说给她听:“噢,杜阿姨,是这样,我表弟小时候在琴艺方面曾经接受过杜老师的启蒙教育,对他后来的成长很有帮助,他现在已经长大了,这些年并没有荒废琴技,目前就以钢琴为职业,所以回忆起以前的事,特别感谢杜老师的栽培,这次来临海市,他就拜托我来看望一下杜老师和她的后人,所以我就一路打听,找到这里来了。”

听到我这段话,这位杜大妈神态显得很错愕,她以疑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问道:“我姑姑的学生?您表弟今年多大呀?他是在临海市音乐学院上过学吗?”

我一听这话,愣住了,然后如实答道:“我表弟今年二十二岁,他没有在临海市音乐学院上过学,他只是小时候接受过杜老师的音乐启蒙教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位杜大妈盯着我的脸庞,然后对我说道:“那你找错人了吧?我姑妈没有收过那么小的学生,她是二十年前在临海市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师,不过她当年教过的学生现在最少都有三十几岁了,一般都是四十岁左右了,所以和你表弟的年龄对不上。”

听到这番话,我呆呆地立在了那里,呆愣片刻,我急忙问她道:“但是我刚从烟霞街111号那栋旧别墅过来,据那边的主人说,杜老师原来租过那栋旧别墅,在那边开办过一个学校啊,是不是我表弟就是在那里接受的杜老师的音乐启蒙教育呢?”

杜大妈呆呆地看着我,良久,她才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徐徐说道:“哦,你说的这位表弟,应该是我姑姑当年收养的一个孤儿吧?”

听到这段话,我是彻彻底底地愣在了那里,当时的呆愣程度可以用瞠目结舌来形容!

叶星是孤儿?这怎么可能!

他明明是有父有母生长在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啊!虽然他父母后来离婚了,但他们那个完整的家庭确确实实存在过啊,他又怎么会是孤儿呢?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叶星确实对我隐瞒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看着我这副目瞪口呆的模样,这位好心的杜大妈给我解释了起来:“啊,是这样,我姑姑当年回国后,先是在临海市音乐学院担任客座讲师,后来她年龄大了,就退休了。因为我姑姑和姑父一生膝下无子,但她又特别疼爱孩子,所以她退休后就用我姑父留下来的遗产在烟霞街那边租了一栋大房子,收留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然后给他们传授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如果您表弟确实在小时候接受了我姑姑的音乐启蒙教育,那他当年就应该是我姑姑收养的一个孤儿。”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这个消息带给我的冲击过于强大,我的脑海里要好好消化一下。

良久,我轻声询问杜大妈道:“杜阿姨,那杜老师生病后的情况是怎样呢?”

听到我这样问,杜大妈脸上露出遗憾之色,她缓缓向我讲述道:“大约在十三年前,我姑姑突然脑中风人事不知,当时我和我老公孩子生活在乡下,我姑姑住的这片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有政府上的几个工作人员找到我,和我商量,让我来照顾重病中的姑姑,因为当时姑姑在国内没有其他近亲,所以这个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身上,就这样我和我老公搬到了临海市,开始照顾重病中的姑姑,直到她三年后去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缓缓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杜老师办的那个家庭式孤儿院后来何去何从了呢?”

杜大妈不无遗憾地对我说道:“当时因为我们刚从乡下搬来,不熟悉情况,再说照顾一个全身瘫痪的重病人就够我们呛了,实在没有精力也没有金钱继续开办那个家庭式孤儿院,所以那个孤儿院后来就解散了,雇佣的老师和保姆都走了,房子也被房东收了回去。”

听到这里,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我冲口问道:“那那几个孤儿呢?”

杜大妈回复我道:“他们都被公办的福利院给暂时接受了,有的后来可能又被一些家庭给收养了,您这位表弟就是其中一个吧?”说着,杜大妈以疑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

让她这么一打量,我变得十分不好意思,脸有些发烧,好象是已经被她识破了我编织的谎言,是啊,我打着替自己表弟来感谢师恩的旗号,但却不知道这位表弟的真实来历,细想起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大笑话啊!

好在这位杜大妈并不是那么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她只是淡淡地向我描述了当年的一些情况,其他的问题她并不关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了很多当初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比如,我看到的那本关于叶星的相册中,他和他父母的首次合影,那时候他年龄就很大了,看上去象是**岁接近十岁的模样,而他更小的时候的一些合影里,并没有他父母的身影,这就充分说明叶星可能是十岁左右被叶家收养的,所以在那之前,他的生活里并没有叶家夫妇。

现在回忆起来,叶星更小的时候的一些合影,他所处的那个场景,就应该是烟霞街那栋别墅,当时应该是个家庭式的孤儿院,也是个小型的音乐学校,因为我当时在照片里还看到了一些乐器,而和叶星合影的那些孩子,应该都是被杜老师收养的孤儿,那个戴着眼镜慈眉善目仪表不凡的老太太,应该就是杜芳华本人了。

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叶星的母亲在和他父亲离婚后,就远走他乡从来没有回来看过他的原因了,因为他们母子关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维系的纽带很薄弱。

叶星被叶家收养时,应该是接近十岁的年龄了,在叶星养父母离婚前,可能他养母对他还是很疼爱的,因为以前听叶星说过,在他母亲离开前,他一直接受钢琴训练,家里也特意为他购置过一台不错的钢琴,从这些细节来推断他们一家的生活那时候还是比较优越和谐的。

但是,这种和谐的关系在叶星养父母离婚后,就变得支离破碎了,毕竟叶星是个收养的孩子,而且他来到叶家时已经很大了,在这个家庭还算完整的时候,他养母会努力保持着和他良好的母子关系,但一旦这个家庭破裂了,那么他母亲可能就去寻找自己的另一份幸福了,所以也就舍弃了这个和她相处年头并不多的养子,所以她才会离婚后从来没有回来看望过叶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一切都搞明白了,我心里还有个疑问,就是叶星为什么要向我隐瞒他被收养的这一段经历呢?

虽然被收养不是什么光荣的过去,但也不至于见不得人吧?以我们后来的恩爱亲热程度,我相信他已经把我当成他心目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关系到了这个程度,他还是不肯向我吐露他真实的身世背景呢?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怀着这种心情,我决定这一趟既然来了,不能就这样草草回去,怎么也要见到一些真实存在的物证,我才会心甘情愿地回去,这样想着,我又对杜大妈恳切地说道:“杜阿姨,您看我这趟既然来了,也知道了我表弟以前很少对我们提起的一些往事,那么您能不能给我看一些他们当年的照片呢?因为这些照片对我表弟来说非常重要,也算是一段珍贵的过去,您能不能满足我这个心愿呢?”

杜大妈看着我,为难地说道:“看看旧照片倒是没什么,我姑姑和她收养的那些孤儿的照片就在我家的一本旧影集里,只是我跟你回去看,我这超市可怎么办呢?这里可就我一个人看店啊。”说着,杜大妈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她这家小超市,言外之意暗示我,如果她跟我回去看照片,就会耽误她的生意。

其实从我进门来,我就发现她这家超市生意并不是很火爆,我在这呆了一个小时左右,中间只有一两个人进来买过一些便宜的生活用品,但尽管如此,既然人家关门停业是为了陪我去办事,我理应做出补偿。

于是我想了想,从包里拿出钱包,抽出五张人民币递给杜大妈,轻声对她说道:“这个您收下,也算我和我表弟对您的一点心意。”

杜大妈假装推辞道:“哎哎,这怎么好意思?”

我抓住她的手,把钱硬塞进她手里,微笑着对她说道:“本来我这趟来,受我表弟之托,也是准备对您表示一下感谢的,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您一定要收下。”

听我这样说,杜大妈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将钱收了起来,嘴中还一边说:“哎,您远道而来看望我就够了,何必这么客气,”然后还一摆手,对我豪气地说道,“关门!阿姨陪你回去找找那些旧照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我跟杜大妈向她的住处走去,他们住的是一座板楼,这栋楼一看上去就有些年头了,楼道里的墙面和台阶都有些斑驳的痕迹,楼梯扶手也是锈迹斑斑。

杜大妈向我解释道:“这栋楼是我姑姑回国后不久购买的,楼龄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过一阵子这边可能要拆迁。”

我徐徐点着头,跟在杜大妈后面向楼梯上走去,最后杜大妈在三楼的一扇门前停住脚步,她一边开门一边又回头向我解说道:“我姑姑当年回国时手里是有一些积蓄的,她除了购买了这座楼用于居住以外,后来就租住了烟霞街那边的一栋老别墅,本来那栋别墅当时她也可以买下来,但我姑姑当时是想着留一部分钱给这些孩子做教育经费和生活经费,所以就和烟霞街别墅的主人签订了一个长期租住合同。”

我轻轻“哦”了一声,这时候杜大妈已经打开门,将我让了进去。

这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民居,看上去面积不会超过九十平米,布局就是八十年代流行的普通格局,家具也都是老式的,甚至皮沙发的扶手上都有些剥落掉皮,因为陈旧的关系,所以房间内的光线显得有点暗。

进屋后,杜大妈又跟我说道:“当时烟霞街那栋别墅那边,除了那些孩子,还有一些勤杂人员,比如生活保姆,她们主要负责孩子们的起居饮食,另外还有两个任课老师,一个教孩子唱歌跳舞,另一个教孩子基础文化知识,我姑姑主要就是教孩子们演奏各种乐器。”

我徐徐点头,叹道:“杜老师当年对那些孩子可真是尽心尽力啊!”

听我这样说,杜大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颇为感慨地对我说道:“是啊,我姑姑就是把那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的,在他们身上可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啊!”

这时候杜大妈让我道:“小妹妹,你快坐呀,我去给你沏杯茶。”

我赶忙对杜大妈说道:“阿姨您不用跟我客气了。”

杜大妈笑着扶着我的肩让我在沙发上坐下,然后去给我泡了杯茶递给我,我微微起身谢道:“谢谢杜阿姨。”

杜大妈微笑着对我说:“我去给你取那本老相册。”然后转身去了另一个房间,不大一会儿,就从里面拿出一个诺大的旧相册本子,然后缓缓走到我身边坐下。

我们并排坐在那个旧沙发上,杜大妈展开那本旧相册,开始给我一一指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里面有一部分照片,我在叶星的影集里见过,所以再次阅览这些照片,我一下了就发现了叶星的身影!

年幼的他用那双清澈而明亮的大眼睛注视着镜头,那目光里似乎隐藏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是此刻,我都感觉他那明亮的目光象要直接穿透到我的心里,看穿了我此时的所有心思。

一边翻看这些旧照片,杜大妈一边给我解说:“你看这些照片里的背景,都是烟霞街那栋别墅,我姑姑当时是按照孩子们喜欢的模式把里面重新装饰了一下,所以你看那墙壁和门窗的颜色都比较鲜亮,墙上还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案。”

我仔细看着那些照片里的背景,确实如杜大妈所说,那栋房子的墙壁颜色是清新的浅蓝色,窗帘也是清新的蓝色打底带着小碎花,窗框和门框则是雪白的颜色,墙壁上还绘着一些海景图案,还有一些可爱的海洋生物,看上去就象是一个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充满梦幻的海底世界。

“杜老师给了这些孩子他们渴求的一切。”看着那些照片,我由衷地轻轻感慨道。

杜大妈看着我,赞同地点了点头,喃喃说:“确实是这样,这些孩子们身世都很可怜,所以我姑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

我徐徐点头,然后又问杜大妈道:“杜阿姨,这些孩子被杜老师收养时多大年龄?当时杜老师那家孤儿院有多少个孩子呢?”

杜大妈思忖着对我说道:“我当时一直在乡下,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据我所知,这些孩子来时年龄都不大,三四岁的样子,我姑姑办的这家小孤儿院,孩子最多时有十几个吧,有一些是纯粹的孤儿,也有一些是因为家庭困难寄住在我姑姑这里的,后来家庭情况好转时就陆续离开了,到我姑姑病重孤儿院关闭的时候,大约还有**个孩子,他们都被国家福利院给接收了。”

我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那些多年前的旧照片上,看着那些孩子天真可爱的笑脸,我不由得赞叹道:“这些孩子们长得都很漂亮,也很有灵气啊!”

杜大妈笑着冲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姑姑收养这些孤儿,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音乐方面的才能后继有人,所以有几个学生是她精心挑选并培养的,这几个孩子不但长得很漂亮,而且都很聪明,可塑性很强,我姑姑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厚望啊,”说到这里,杜大妈的语气有点伤感,她喃喃叹道,“如果我姑姑不是那么早去世,如果她能再活个十年,那么这几个孩子一定会按照她的心愿被她培养成为音乐方面的人才。”

我也跟着轻轻叹息,这时候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那张照片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坐在钢琴前的模样,他穿着雪白的衬衫,还打着可爱的小领结,正在专心致志地演奏着钢琴,虽然只是侧面,但我也能认出他就是叶星。

只见他演奏的那架钢琴旁边还站着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美丽小女孩,她穿着雪白的小纱裙,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微微张着口,看模样是正在歌唱。

我死死地盯着那张照片,须臾,我抬起头,指着叶星,急切地问杜大妈道:“阿姨,您认识这个小男孩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杜大妈低下头,仔细观察着那张照片,然后使劲点了点头,回复我道:“这个小男孩我认识啊,我还知道他的名字叫星星。当时我姑姑还健康时,我从乡下来探望她,因为那时候她长住烟霞街那边,所以我就直接去了那边。那天,姑姑特意让这个小男孩给我弹了一首钢琴曲,还向我夸耀说,淑苹,你看姑姑培养的这个小明星不错吧?将来一定会成为有成就的大钢琴家啊!”

说着,杜大妈轻轻拍拍大腿,感慨道:“那孩子当时也不过就七八岁的样子,就能轻松弹奏完整的钢琴曲,弹得那个流利哟,我感觉大人也未必有他那个水平,真的是个神童啊,不知道后来发展得怎么样了……”

听到杜大妈夸赞叶星,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看着照片里年幼的叶星坐在明亮的大客厅演奏钢琴曲的模样,那时候他的穿着打扮多么的洋气,他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甜美的微笑,但是,后来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夺走了他眼底的幸福和甜蜜?当年的他,是否会梦到今天这一切呢?

看我坐在那里沉思不语,杜大妈轻轻唤了我一声,我恍然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笑,目光又落回到那张照片上,这一回我的视线定格在了那个站在叶星旁边唱歌的小女孩身上,我指着她轻声询问杜大妈:“杜阿姨,您对这个小女孩还有印象吗?”

其实,我当时非常怀疑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杨可馨,因为人可以长大,相貌可以改变,但是眼底眉间那种气质是改变不了的,照片里这个小女孩眉宇间那种气韵,我觉得非常象杨可馨。

杜大妈蹙眉仔细盯看着照片中那个小女孩,良久,她轻轻摇了摇头,对我解释道:“不好意思,当时我因为不住在临海市,只是偶然过来探望我姑姑,所以对这些小孩印象不深,之所以记得这个小男孩,全因为他给我弹奏过一首钢琴曲,所以对他印象很深。”

我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继而又追问杜大妈道:“阿姨,那关于这些孩子的姓名什么的有登记吗?”

杜大妈看着我,想了想,然后她拿起那本相册翻了起来,最后翻到一张大合影的页面,然后将那张大合影抽了出来,指着相片背面的一些文字对我说道:“喏,你看,这后面有这些孩子的名字,按照前面的顺序对照就知道每个孩子叫什么了,你看,这个叫风树,这个叫宇晨,还有这个叫星雨……”

可能是觉得这些名字有点太文艺了,杜大妈抬起头来,有点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然后解释道:“这些孩子都无父无母,所以也没有姓名,我姑姑是文化人嘛,所以给孩子们取的名字都来自一些古典诗词,按咱们百姓的眼光看,就是有点拗口。”

我笑着徐徐点头,这时候杜大妈继续读那张照片后面的名字:“这个叫夜星……”

听到这个名字,我全身为之一颤,我赶紧将照片翻了过来,对照了一下照片正面的那个孩子,果然是叶星。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我和叶星在一起时,我猜到他的名字是来自于辛弃疾那首《青玉案》时,叶星的表情会那样惊讶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叶星和名字应该就是杜芳华所取,只不过她取的原名是“夜星”,叶星被叶家收养后,因为他名字的前一个字与“叶”同音,所以就顺用了这个名字,怪不得叶星当时含糊其辞地对我说,他的名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所取,这个长者指的就应该是杜芳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我在杜大妈家里坐了一个多小时,她给我讲了很多她所知道的杜芳华开设那家孤儿院的一些细节,但是,关于孤儿院解散后那些孤儿的去向,她就不太清楚了,她告诉我说:“当年,临海市是有家公立的福利院的,但因为经营不善,所以里面当时没有几个孩子,相关部门为了节约成本,就将这些孩子一并收到与临海市相邻的月岛市儿童福利院,因为月岛当时那家福利院规模相对大一些,孩子也比较多,所以这些孩子后来应该是去了月岛市。”

我思索着,我想,如果那个为叶星伴唱的小女孩真的是杨可馨,那么他们在离开杜芳华的孤儿院后,首先去的应该是月岛市的那家儿童福利院,从那里,他们可能分别被杨家和叶家收养了。

但是,杨家一直生活在我所在的那个大城市s市,而叶家一直生活在几百里外的三叶市,那么这两个孩子后来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再次相遇的呢?

我知道叶星后来就读的是s市音乐学院,杨可馨也是,但是仅仅因为读同一所大学,他们就在分别多年后再次相遇了吗?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先不说他们被两个家庭收养后,名字都有了改变,单说一个大学有成千上万名学生,在这些茫茫人海中再次遇到一个十多年前的童年伙伴,并不是易事,除非是刻意而为之。

我相信他们在分别多年后,肯定有一个机缘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可能也正因为这个机缘,所以他们来到了我生活的那个城市——s市。

但这个机缘,到底是什么呢?

实话说,到了目前这个程度,我已经隐隐地感觉到叶星和杨可馨之间的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叶星开始没有告诉我他和杨可馨的关系,在医院那次被我意外撞见之后,他才被迫承认了他和杨可馨早在大学时期就是情侣关系。

当时我虽然觉得他对我还有所隐瞒,但我真没想到他和杨可馨早在幼年时期就相识。

如果叶星和杨可馨确实只是大学时期的恋人,然后因为双方家庭都比较贫困,所以心生邪念,想要吊一个大款弄点钱花,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同时,杨可馨吊的这个大款,也就是我前夫邓文良如果真的爱上了杨可馨,那么杨可馨对他滋生了真正的感情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邓文良从外表到能力各方面都很出色,想要俘获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女孩的心并不是难事。

而从杨可馨这个角度来说,她从邓文良手中骗点钱花,远不如她直接嫁给邓文良要来得更加经济实惠,因为对于一个年轻的女人来说,这就是一生的保障,况且作为丈夫来说,邓文良无论从相貌、能力到谈吐各方面都是拿得出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所以,如果是之前那种情况,也就是叶星和杨可馨只是大学时期的恋人,他们密谋了共同设计离间我们夫妻的方案,但是后来因为邓文良真的爱上了杨可馨,并且到了要给她个名份的地步,那么杨可馨抛弃叶星而彻底投入邓文良的怀抱,这个选择是很明智的,我相信聪明的女人都会这么做。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假设的前提是,杨可馨和叶星只是大学时期才相识的情侣,那么这种恋情相对是脆弱的,象杨可馨这样年轻美丽的女孩子,抛弃了大学时期的稚嫩恋人,而选择象邓文良这样气质不凡的成功男士,这种事情生活中处处都在上演,并不罕见。

但是,如果他们是从幼年三四岁这个年龄就已经相识的童年伙伴,他们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分隔之后还能重新团聚,那么这份感情就决不是别人轻易能破坏的,因为这份感情不但有着青梅竹马的成分,还有着同舟共济的成分,可以说他们的命运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在分析了这些情况以后,我心里是比较害怕的,因为我害怕叶星参与了更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同时,我还想去破解他们之间关系的谜团,因为只有熟知他们这些年走过的心路历程,我才能大致推测出他们目前的心理状态。

我离开杜大妈家之前,从她手中要了几张叶星和那个疑似杨可馨的小女孩在一起时的合影,杜大妈是个爽快人,她说如果这些照片对我们来说有意义,那就拿去吧,毕竟这些孩子她并不熟悉,留着他们的照片对她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对杜大妈表示感谢之后,我就起身告辞了。

我走出杜大妈他们所住的那个小区时,看了看表,发现此时已经接近中午时分,我想了想,在路边买了几个小包子充饥,然后就直接到长途汽车站,购买了去往月岛市的车票,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直觉就是引导我想去月岛市那家收留过叶星和杨可馨二人的福利院去一探究竟,哪怕只是知道他们当年在那里生活的点滴也可以呀!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坐上了临海市开往月岛市的长途汽车。

月岛市和临海市相距并不遥远,大巴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月岛市中心,我在市中心直接下车,然后拦了辆正规出租车,告诉出租车司机我要去儿童福利院,问他多少钱,司机想了想,告诉我说,也就十几块钱吧,我马上就上了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坐在车上,我感觉很庆幸,因为我坚信这些长年跑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比我更熟悉本市的一些地点,与其我自己到处打听胡乱摸索,还不如直接让他们带我去那里。

出租车在半个多小时后,停在了位于近郊的一个小院门口,我看门口的牌子上挂着月岛市儿童福利院的字样,于是就欣然付过车费,下了车。

门口的守卫人员问了我的来意,我告诉他我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多年前在这家福利院呆过,现在想获知他后来的一些情况,那个守卫的中年男人摇着头对我说:“这么多年了,可能早就被人收养了吧?”

我一再向他央求,我只是想问问一些当年的情况,可不可以让我见见这家福利院的院长?最后守卫人员告诉我:“院长不在,只有程副院长在,你找她谈谈吧。”然后他帮我登记了真实身份,让我去里面的一间办公室找副院长具体问问情况。

我按守卫人员所指,来到这家福利院的副院长办公室,敲门进去后,我看到里面的办公桌旁坐着一位面色严谨的中年妇女,看我进去,她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过来,冷冷地问我道:“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我面带微笑询问她道:“您就是程副院长吧?”

她板着脸回答道:“是啊,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一下,这回我说自己亲属的两个小孩曾经被这家福利院收养,现在我想打听一下他们当年在这里生活的一些细节,并且想知道他们后来的去向,然后我还给这位副院长看了叶星和杨可馨在一起的那几张照片。

那个副院长板着脸接过了我递去的照片,看了看,然后又问了我几个问题,比如叶星和杨可馨的年龄之类的,最后她面无表情地告诉我说:“对不起,如果他们确实在这里呆过,这个年龄的孩子早已经离开了福利院,关于他们的去向还有一些在这里的生活细节,这个我们有规定是严格保密的,所以恕我不能奉告。”

说着,她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面前的电脑屏幕上,看那样子是不准备再搭理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当时我的火气就上来了,我坐在那里沉默了片刻,然后质问这位副院长道:“那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些孩子被收养后过得好不好?你们追踪过吗?他们被收养后就与你们无关了吗?”

那位副院长重新转过头来,还是一副面色冰冷的样子,她冷冷地对我说道:“如果他们被收养,都是经过严格的收养程序的,他们的养父母有责任照顾并抚养他们,如果有虐待行为,当地相关部门会负责监督的,我们有我们的工作和职责,不可能对被收养的孩子还面面俱到。”

看着这位副院长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德性,我不想再听她打官腔了,于是就冷笑了一声,起身告辞离开了。

***

我乘坐大巴又返回了临海市,回到我和海潮住的那家酒店,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直到此时我才感觉到了强烈的饥饿感,也方才察觉自己从早上到现在都没怎么好好吃过饭呢。

因为这个时间还不到下午用餐时间,叫外卖我又嫌麻烦,于是就干脆拿了一包我和海潮随身携带的方便面,泡了一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正在吃方便面时,这时候海潮也回来了。

她一走进房间,就看到坐在床头狼吞虎咽吃方便面的我,于是打趣道:“哟?这一整天干什么了?饿成这样?”

我冲她苦笑,然后对她说:“一会儿等我吃完再和你细说,”转而问她道,“你和你那同学今天玩得怎么样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海潮一边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一边对我说道:“嗨,玩什么呀?就是凑在一起瞎聊呗,聊聊彼此这些年的情况,家庭呀,婚姻呀,事业呀,就是这么点事呗!”

我将嘴里的面咽了下去,也拿起杯子喝了口水,然后看着海潮问道:“你知道我去拜访的那位恩师,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人吗?”

海潮拿着杯子,一副不解的样子,冲我摇了摇头:“嗯?不知道啊!”

我无可奈何地冲她笑了笑,然后告诉她道:“她其实是当年收养过叶星的一位老人,现在已经过世了,我去拜访的,其实是她的后人。”

听我这样说,海潮愣住了,她将杯子放在柜子上,然后煞有介事地追问我道:“你说叶星从前是被人收养的?可你不是说他有父有母吗?就是父母离婚了呀!”

我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把来龙去脉给海潮讲了一遍。

海潮坐在我旁边,默默地听着,一边听一边不住的点头。

待我讲完了,她不由得叹息道:“这个叶星的身世还真挺不简单啊,看来他对你隐瞒了不少东西啊!”

我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认真地对海潮说道:“你知道吗?我现在怀疑他和杨可馨从小就相识,因为我在杜芳华侄女那里看到一些旧照片,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和叶星非常亲密,而且她长得非常象杨可馨。”

海潮惊讶地看着我,喃喃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这样处心积虑地接近你和邓文良,一定是有目的而来的,背后肯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我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那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海潮沉思着,良久,她对我说道:“这个世界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如果共同合谋,目的也不外乎如此。”

我徐徐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海潮问我道:“那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呢?”

我想了想,然后从包里掏出那个记事本,指着上面的两个地址对海潮说道:“这两个地址,是一个匿名的陌生人快递给我的,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海潮将那个记事本拿了过去,盯着上面的地址,喃喃说道:“这个人应该已经查到了叶星和杨可馨在背后勾结的一些蛛丝马迹,想通知你吧,直说怕你不信,所以干脆告诉你两个地址,勾起你的好奇心,让你自己去发现探索,这样你不就百分之百相信了吗?”

我点了点头:“有道理,”然后又反问道,“那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人呢?”

海潮笑了起来,喃喃说道:“肯定熟悉你们情况的一个人呗,他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你和叶星再纠缠下去了,想揭开叶星的真面目,所以我肯定这是个男人,而且是个喜欢你的男人。”

我瞪大眼睛看着蔚海潮,仿佛不敢相信她所说的话。

海潮一边喝水一边笑我:“你别瞪着我呀,你好好回忆一下你身边有哪个一直追求你未果的男人吧。”

我冲口而出:“不会是老汪吧?”

海潮的一口水差点呛到嗓子眼里,她一边咳嗽一边对我大声说:“老汪?你可真能捉摸!他那个书呆子哪有这个本事啊?你说他,你还不如说是邓文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摇了摇头:“邓文良?不可能,邓文良如果都发现到这步了,他还能跟杨可馨过下去吗?”

海潮笑着对我说:“那倒是,我只是举个例子,告诉你这个人不简单,一定是在社会上混得很开甚至有一定能力的人,要不不可能追查得这么仔细。”

最新小说: 濡湿的夜[先婚后爱] 松溪镇 宠茉 beta,但情绪稳定 阿满逃婚记事 直男靠卖腐在娱乐圈爆红了 请下载反诈app 施爱症 小黎叔叔 万人嫌,但被万人迷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