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大家来回答这个问题,便问道:“一个人行为举止有自己的理念,同时非常自信,因此他有强烈的自尊感。这样的人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受人尊敬”,“合乎标准的”,“具有权威”,“人格高尚”。
我得到的是各种简要的答案。
“这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他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问道。
又是柯比先发言:“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保障感。如果一个人自尊又自信,那么他就会有一种自我安全感。”
“柯比,谢谢你完全正确的回答。”我首肯。
薇丽塔想要弄清楚:“那么,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真正地去爱恋,只有去了解他的自我安全感了。这是不是说,不要去佩服那些大惊小怪装腔作势的人物。其实只有为数不多的具有质朴天性的人才拥有实在的自我安全感,也只有这些人才拥有真正爱恋的能力。”
“谢谢你,薇丽塔。这又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你找到了作为一个好伴侣的重要标准。当然这个品质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我们天长日久的努力,对自己诚实,并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在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之中。真正的爱情是一个艺术,人们能学会它。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它的前提,以为用花言巧语和馈赠就可以得到。”
克劳德想要知道:是否只能爱上一个人,还是同时对几个人的爱也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爱情。
这样的问题我从不贸然地回答,而是尽量让大家充分发表看法。薇丽塔认定,真正的爱情只可能发生在唯一一个伴侣的身上。
曼夫雷德认为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柯比和其他人的观点是,对自己的孩子、朋友及父母的爱也是属于真正的爱的范畴。
我打断众说:“我们前面已经明确了,我们爱的是我们认为具有首位价值的。这‘首位’和‘极具价值’两个特征可以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谁要是同时有两个伴侣,他(她)就说不准,对谁是特别的钟爱。他(她)顶多可以说,与这位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与那位是由于那样的方式在爱着。他(她)尽管两个都喜欢,可哪个对他(她)来说都不具有首位独特的价值。
“我的意思是说,薇丽塔是对的。这也符合我们的经验:当我们发自内心真诚地对某人说:‘我爱你’时,一定是认为其具有首位独特的价值。自然这并不排除我们对其他人的好感、重要性以及有吸引力等情感。
“我们身边的亲人、孩子、朋友和同事对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爱’这个词应该专用在唯一的属于真正爱情的伴侣身上。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同样一个字‘爱’,即喜爱,用在自己的狗、冰淇淋和新鞋等物品上。”
7。与他人的关系(1)
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搞清楚、摆正,是会大有收获的。商业伙伴是真正的朋友么?基于性原因上的关系就是爱情、友谊么?或者还可能是别的什么?
我问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哪一种是最亲密无间的关系?”
薇丽塔抢着说:“当然是真正的爱情最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只能和一个人有这样的关系。”
“如果内心深处对某人的爱遭到亵渎,变成了相反的感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继续问。
“这好说,真正强烈的爱失望以后就是恨。”薇丽塔这么认为。
“我想,确切地搞清楚什么是恨,非常重要。为此我们要好好考虑。是否在爱情关系上的每个失望都必会导致恨。
“我要描述一下对自己所做的一个观察。总的来说,我不懂得恨。可是有一次在爱情关系上,我感到自己被人利用上当受骗,这让我很失望。这里有一种我完全不熟悉的情感油然而生:恨的感觉。
“至今我的认识仍和当初一样——恨是不理智的行为。可这恨的感觉是存在的,而且延续了10天之久。我对此无能为力,只好静观自省:这种恨的情绪是如何蔓延笼罩并主宰了我。尽管在当时我也认为这是愚蠢而可笑的。通过这个经验使我认识到,我们之所以恨自己所爱的人是因为觉得自己受骗了,很失望。上当受骗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柯比解释说:“我认为是屈辱的感觉。如果别人对我行为不端,我有一种被贬低的感觉。”
我也是这样看的:“看来憎恨是由于受到屈辱从而转向失望而产生的。仅仅是失望,也让人难受,但使人清醒。只有在感受到被侮辱被伤害时,才会爆发出憎恨。因此憎恨的感觉需要两重原因:失望和感觉屈辱。有没有什么办法使我们从憎恨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因为憎恨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损伤的却是自己的健康。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避免失望和受屈辱的感觉。”
“我们必须要能够谅解。”这是克劳德的观点。
我回答说:“首先是我们能不能谅解,其次是什么是谅解。是不是不闻不问,不让自己的情感受其摆布。心理可不是块黑板,任人随意涂写。摆脱具有伤害性的憎恨情感有一个现实的方法:我们需要把发生的一切以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梳理清楚。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想当然的不费吹灰之力的期望。只要我们能做到了以符合实际情况的方式看问题,那么我们也就从失望中解脱了出来。侮辱永远出自他人之口,我们不要让自己的情感为此而受侵扰。他人之言不等于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必受其影响。”
薇丽塔问道:“是不是说,我要去追某人,也就必须心甘情愿地容忍他。”
我问:“你是如何理解‘甘心容忍’这样的词的?你认为应该干脆忍受让步,还是应该首先搞清楚实际情况,然后找出适当的处理办法。哪个是你的观点?”
“嗯,我的意思当然是开诚布公地谈谈,然后找个适当的解决办法。”薇丽塔回答。
“对,我也是这么看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有损自己健康的憎恨的情感中摆脱出来。我说的,把情况以符合实际的方式梳理清楚,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不是被动的忍耐,而是主动地去解决梳理问题,使之适合于实际。也就是说,只要对一个人没有真正的有充分理由的信任,那么真正的爱情和友谊也就不存在了。
“为什么连真正的友谊也不可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被称之为朋友的前提是什么?”
“必须能对这个人完全地信任,而他对我也是如此。”这是克劳德的观点。
柯比补充道:“而且不能相互算计利用。要是从社会功利、商业利益的角度去着想,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友谊可言。所谓的商务朋友一词听着很不舒服。朋友之间不能相互利用来做生意,或是滥用其社会影响以及借其名声为自己张扬。我听到这样的介绍,‘我的朋友某某领事,或我的朋友某某教授’时,一直十分反感。要是一个人对自己朋友的标榜兴趣是表现在商务或知名度上,那么真正的友谊也就不存在了。”
我接下去说:“因此真正的友谊是罕见的,只存在于极少数的人之中。我认为,在我们这个以金钱、名利和性生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活方式中,很多人没有对真正友谊的幸福体验。很多人把自己上学时的意中人、好哥们、运动场上的伙伴、熟人和常带去参加聚会的人称之为自己的朋友圈子。只要考验一次这类朋友的团结一心精神,就会明白这种所谓的朋友称呼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