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世说新寓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2 / 2)

随着科技的发达,灰姑娘变白雪公主,史瑞克化身白马王子,都不再是不可能的事。对爹妈给的脸不满意,便可以加入到整容大军中来,自有技艺高超的医师和高科技的器械,赋予你一张梦想中的脸。从屏幕上的大明星,到街头巷尾的小老百姓,整容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随着人们思想的开通,很多学生也纷纷敲开了整容室的大门,在父母的陪同下,走上了手术台。暑假里,长沙市的一些大型美容医院接待的学生顾客就占到了总人数的50%-60%,学生们将整容的风浪,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来整容的学生,多是要步入大学校门或职场的新人,他们希望,崭新的容貌能给他们的学习事业带来好运。

美丽也是一种资本,追求美总比追求丑强。学生们的整容本无可厚非,但由于生理的不成熟,学生整容相对于其他群体,冒的风险要大得多。正处发育期的他们,五官面貌尚未定型,即使手术成功了,也不能保证在将来不会变成遗憾,站在医学的角度,学生整容一定要慎之又慎,切不可凭一时冲动,盲目追风。

另一方面,外在美是美,内在美同样也是美,只有内外兼修的人,才是真正的美人。美丽的外表的确可以给人带来不少的好处,但如果单单将外表之美作为资本开创未来,显然远远不够。

唐僧开培训班

西天取经回来后,唐僧念念佛、讲讲经,日子倒也过得清闲。

一日,八戒架着祥云从高老庄而来。看到师父的日子也过得如此清贫,八戒悲从中来,“师父啊,想那取经路上,我们师徒四人同甘共苦、互相扶持,好不容易功成名就。如今猴哥在花果山开起了度假村,沙师弟也在流沙河搞起来水产养殖,日子过得好不滋润。只有你我,还是这样……唉!”

唐僧道:“八戒,难道为师不想发家致富吗?只是,只是……为师哪有致富的手段啊!”

八戒灵机一动:“师父,如今各种辅导班开得如火如荼,我们师徒联手开他个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班,一定会大赚一笔的。”

唐僧欲言又止:“这为师也想过,只是那么高的学费,谁会来学啊!”

八戒跷跷拇指:“师父,学费高证明咱有实力啊!再说了,以师父这西归高人的名头,各路神仙们还不蜂拥而至!何况,那些学费也不是他们自己掏腰包啊!”

没几天,唐僧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班就在高老庄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

且东说寓:

竞争的激烈,让“充电”成了时尚,人人都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后于时代。活到老,学到老,这可是至理名言。

全国都在忙充电,党政干部也不能掉队,在呼和浩特,最受干部欢迎的就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班,简称EMBA。听这名字,就知道绝非什么电脑操作、速记、英语等平民培训班能相提并论。

所谓EMBA是一种颁发学位的在职培训,培训的目标是,打造优秀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学习的名号很高级,相应的,价位也很高级,18个月的课程,需要缴纳16万到25万不等的学费。显而易见,上得起EMBA的绝不是吃着千百来块工资的普通人家。

学习是好事,可让老百姓想不明白的是,这高昂的学费由谁来交?是掏干部们自己的腰包呢,还是公款支持,抑或是企业赞助?如果是自己交,费用实在不低,难道那些上着EMBA的领导们,都有那么高的工资么?如果是公款,那么这钱是从什么项目里出来的,有没有明确规定? 如果是企业赞助,政企岂不是走到了一家?

相比干部们的学习成绩,在还算不得富裕的中国,老百姓更关心的显然是他们的学费。一个人的学费是16万,若所有的干部都看上了EMBA培训班,光这学费可就够瞧的啊。不知道这些为工作而学习,为人民而学习的干部们,在参加这种超豪华的培训班之前,有没有征求广大百姓的意见。当然,那些掏自己银子,以私人名义接受培训的不算。

EMBA的名头很响,可老百姓才是干部们真正的根,若真为百姓着想,与其花上十几二十几万的在空调房里听讲座,不如到街边地头多走走,听听百姓的心声,了解平民疾苦。人民需要为他们做实事的好干部,不要鲜亮文凭的花架子,干部培训是必要,但必须培训得清透。一窝蜂地追求豪华培训班,弄不好再被冠以“腐败”的头衔,得不偿失。

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

最近,王母娘娘遇到烦心事了。这不,她正向她的玉帝哥哥诉苦呢,“my darling,这帮下界小仙们也太无法无天了!你可要好好惩罚惩罚他们!”

事情还得从王母娘娘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讲起。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可是国宾级的待遇,她邀请来的各路神仙,像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极观音、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都是有头有脸的,而那些值日功曹、小众小仙们就不在受邀之列了。

可最近,随着“孙悟空大闹天宫”事件的发生,这些小仙们也开始要求“仙权”,享受“同等仙民待遇”,强烈呼吁参加蟠桃盛会。

玉帝使出他一贯的和事佬手段:“爱卿,你就都邀请他们不就得了!”

“说得容易,哪来那么多蟠桃啊!”王母娘娘一口否决。

没法,玉帝也只得“宣太白金星进谏”,请这位白发苍苍的智多星解决了。

且东说寓:

2004年,为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中27%都来自北京,复旦大学在上海招到的学生,占了招生总人数的40%,武汉大学在湖北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50% 。伴随着高考志愿的填报,对大学“偏心眼”的抱怨声重又响彻起来。名校总是向着其所在地的学生,这对其他地区的孩子来说,太不公平。

区域公平和考试公平有如一场博弈,总在高考的时节,登台上演。

大学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高校林立,生活在那里的孩子相对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在高考的录取上总能或多或少占到一些便宜。尤其在1999年之后,重点大学陆续实行起“省部共建”的办学模式,地方政府在大学的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没有平白无故的投资,这让大学在招生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向本地生源倾斜。

地区差异导致的不公平可以理解,却不能坐视不理,原本应聚“天下英才”的重点高校,偏向聚“一方之才”,不能不说是重点高校的退化。毕竟,重点高校承载的并不仅仅是建一方事业的重担,还肩负着为整个中国输送人才的责任。坐握着师资、学科、教学的优势,拿着全国纳税人的钱却极大地偏重为地方做贡献,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更何况,志在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们,如果连公平收纳全国生源的力量都没有,又有什么能力敞开胸怀,接纳世界的学子?

中国教育的改革是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不改却万万不行。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率先捅破了高招的窗户纸,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进行招生。中国政法大学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扭转重本地生源的陈规,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只要有心做,也完全可以做到。

应聘记

快毕业了,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

这天,西门庆请沙僧吃了顿大餐,酒后吐真言:“沙僧哥哥,你看大家都在找工作。你为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一定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而我……唉!等你面试的时候带上我,咱也沾沾你的光!”

这天,沙僧带着西门庆去面试。一考官问他们:“会不会喝酒?酒量如何?”

沙僧摇摇头。西门庆来了劲:“这可是我的强项啊!不说海量,那也斗量!”一会儿,西门庆就把考官给忽悠住了,“西门庆,毕业了你就来我们公司干吧,我们公司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才啊!”

回来的路上,西门庆笑着对垂头丧气的沙僧讲:“哥哥,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且东说寓:

几乎每个初出校园的新人,都会在应聘技巧上大下一番工夫,听讲座,学习理论,上论坛,观摩经验,估摸着将五花八门的招聘模式和各种招聘事项都了熟于心后,才审慎地跑到大小公司面试。然而,现实总会让人那么措手不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