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宋仕妖娆 > 第237部分

第237部分(1 / 2)

>

在逃离江陵府时,这人通过阿谀奉承成了朱文修的心腹。

本来只是逃兵,且襄阳守了下来。

当时的处罚,逃离襄阳的官员都受到了惩罚,而这六百逃兵,也并没有全数被杀,而是流放边疆,但这个朱三,却在流放途中杀了三个押送的士兵,企图逃跑。

李凤梧有些吃惊,“一个逃兵而已,能杀得了押解的官兵?”

赵恺叹道:“因为他本来也是高手。”

难怪。

那这就说得通了。

李凤梧听到此处,点头,“有这个身份,倒是比较好策划这事情,但还是差一步,就算朱三是上元大火案的帮凶,他的供词又怎么能打击到赵惇?”

毕竟赵惇可是和上元大火案没有一点关系。

赵恺苦笑,“这就涉及到朱三另外一个身份了。”

李凤梧愕然,“还有身份?”

赵恺点头,“朱三曾是赵惇未封王时,府上的贴身护卫!”

卧槽!

李凤梧也是惊得不要不要的,这人的一生也是个传奇啊,作为赵惇昔日的贴身护卫,肯定有两把刷子,却为何跑到襄阳去当兵了?

赵恺苦笑道:“是不是觉得朱三的身份无可挑剔了?”

李凤梧点头,“确实,按说有这样多是身份,只要他出来指证,就算没有事实,也是个莫须有的事情,受到处罚应该是赵惇,也不该是你们。”

赵恺叹了口气,“然而这些都是假的。”

假的?

李凤梧有些迷糊了,“什么是假的?”

“这个朱三,确实也叫朱三,确实也是襄阳逃兵,但他不是赵惇那个贴身护卫,赵惇那个贴身护卫确实也叫朱三,也确实被逐出了王府后,就到襄阳去当兵,襄阳死守时,也确实跟着朱文修跑了江陵府。”

李凤梧恍然大悟,“但是两人不是一个人,所以你们就李代桃僵了?”

“没错。”

赵恺沉默了一下,才对李凤梧说道:“当时知晓这个情况后,我仔细思量过,这件事确实可以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因为赵惇府上那个被驱逐的朱三已经被流放边疆,临安这边,别说东府,就是兵部那边,也不定知晓他的详细情况,只有西府三衙大概能掌握,当时我就想,这件事要筹谋好,那个流放边疆的朱三就得悄无声息的消失,这样才能真正的李代桃僵。”

李凤梧点头,“这种事,只要能得到陈俊卿、蒋芾的支持,应该不难。”

陈俊卿和蒋芾确实是倾向于赵惇的,但这两位绝对不会掺和到这其中,所以动手的肯定还是赵恺的人,陈俊卿和蒋芾最多是让人将流放边疆的朱三的详细信息传递给赵恺。

赵恺笑了笑,“确实如此。”

李凤梧捋了下,“所以你就派人去做了朱三,然后临安这边,便坐实了天牢之中那个朱三的身份,让他出来指证,说上元大火案,其实也有赵惇的意思?”

赵恺犹豫了下,“表面上的故事,确实是按照你说的这样,我们都以为李代桃僵这一计成功了。”

表面上?

李凤梧有些不解,“还有隐情?”

这尼玛也是复杂得没边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一生之敌

“是啊。”

赵恺越发苦闷,“我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朱三确实被他们杀了。”

李凤梧想了想,“信得过?”

赵恺点头,“他们绝对没问题,都是跟随我多年的心腹。”

李凤梧摇摇头,“你应该让东方秦川去的。”

已经隐约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一旁的东方秦川苦笑,当初就是忌惮自己的身份,怕万一败露,殿下也要牵扯到其中去,所以才派的身份更为隐秘的高手去。

赵恺却摇头道:“派谁去都一样,别人早在那里等着我们了。”

李凤梧心中却另有疑问,“李代桃僵,本来是张杓……或者赵愭的计划,为何变成你去实施了?”

以张杓的行事风格,这种事他绝对不会出面,应该是让赵愭找人实施。

毕竟如今的朝堂,知晓张杓扶龙赵愭的人并不多,恐怕就连官家,也只是猜测,而没有实证……皇城司那边几乎查不到张杓和赵愭之间任何把柄。

甚至官家恐怕就没怀疑过张杓,否则也不会让他升任刑部尚书了。

自己和赵惇,也仅是心知肚明。

但要真的拿出张杓扶龙赵愭的证据,却是根本不可能。

因为除了赵愭,谁都没有证据。

倒是有一个人可能有:钱象祖。

可惜这货死在了大理。

提起这事,赵恺的脸色有些尴尬,欲言又止。

李凤梧顿时明了,“是赵汝愚的主意?”

赵恺犹豫了下,“也不怪他,是我太低估柳子承了,换作是我,也会想办法抓住这个貌似是天赐良机的机会。”

李凤梧沉默了一阵,“所以,你们被赵愭利用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赵恺无法否认,“差不多罢,也不知道赵汝愚从哪里知道了刑部天牢里那个朱三的详细信息,又知晓赵愭有这个意图,便和我筹谋此事。”

李凤梧无奈的摇头,这两货还是太嫩了。

赵愭和张杓要用这一计,并不太难,要杀流放的那个朱三,也不算难事,枢密院那边虽然大多倾向于赵恺,但作为最有希望入主东宫的赵愭,若连这点信息都得不到,还叹什么争储。

赵愭和张杓,是故意引诱赵汝愚和赵恺。

因为他们知晓,只要知道了有机会能打击赵惇,赵恺绝对不会放过。

所以只要将这个消息抛给赵汝愚,几乎就会按照计划进行。

而他们此举,恐怕是是也觉得有风险,故意抛出消息给赵汝愚,让赵汝愚怂恿赵恺——毕竟赵汝愚是赵恺的谋臣,这在临安不算秘密。

谁叫这货每次去赵恺府上,都丝毫不加遮掩呢。

这样的话,就算暴露,毕竟是两个皇子参与其中,官家不想太早立储,就不会对赵愭处罚不会太重,而且赵愭还能甩锅。

不见现在赵恺被降为郡王,赵愭却只是去了少保一职?

知晓这里面的猫腻后,李凤梧也只能心里叹气,赵汝愚此人,能登相位是因为拥戴赵扩,其真实才华恐怕并不多。

“后来呢?”

“后来我们都以为,李代桃僵之计成功了,于是将天牢里的朱三推到赵作仁面前,可是赵作仁一查,那个原本应该已经死了的朱三,却出现在了临安。”

“所以,赵愭找人李代桃僵诬陷赵惇的事情败露了?”

“是的。”

李凤梧点头,“所以,你们去杀朱三的事情也暴露了?”

“是的。”

“所以,你们就被官家罚了个行不适位?”

“……”

赵恺沉默以对。

李凤梧喝了口茶,“看来柳子承对你和赵愭的了解,远比我们想象中来的深刻。”

柳子承正因为了解三王,才会在这里等着赵恺和赵愭。

恐怕上元大火案一重启,他就着人去了边疆,将真正的朱三藏了起来,然后找了个替死鬼,能有这番见解,显然不是仅仅靠才华。

而是清晰深刻的了解三王之间的局势。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柳子承真正的成为了赵惇的心腹。

因为很多事情,表面上看的并不代表是真实的,而柳子承却能抓住重点,还能知晓这个朱三的事情,明显就是赵惇将所有事情都告诉了他。

能让赵惇无所隐瞒的告知,必然是心腹无疑。

这是句废话。

但却可从这里看出柳子承的厉害之处,上元大火案,柳子远问斩,柳相正罢官,柳子承却取代柳相正成了赵惇的心腹。

没点能力和手段能做到?

阴才,柳子承啊!

李凤梧猛然想到一事:“就算如此,你和赵愭落了个行不适位,这是官家隐晦的在敲打你俩,但这件事发生了,官家能一点不怀疑赵惇?”

要敲打,恐怕也得敲打一下赵惇,不会只敲打这两个。

李凤梧太了解赵昚了,雄心壮志下,根本不想立储,三王均衡的局势对赵昚而言,远远重于一件上元大火案。

赵恺这些是彻底苦笑,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敬佩,“因为柳子承还有一计。”

李凤梧无语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