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我要做个优等生 > 第2部分

第2部分(2 / 2)

形象观念是人的思维最初的元素。在此基础上,思维开始向两个方面分化。一是以形象观念为逻辑起点的形象思维过程;二是以概念为逻辑起点的抽象思维过程。人们从概念出发,建构出抽象思维的概念系统;从形象观念出发,则建立起形象思维的观念系统。

(3)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因为一切正常的人都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

2。以目的性来看,思维又可以分为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决断性思维

(1)上升性思维:是指以实践所提供的个别性经验为起点,把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性的知识。这种思维大多来自于个人日常的生活体验,因此有过于直接和个性化的特点,并且由于是来自于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们常常只作用于个体的行为,并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此外上升性思维的真实性并不确凿,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2)求解性思维:是指围绕问题展开思维,依靠已有的知识去寻找与当前现状之间的中间环节,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就像我们解答数学题,先要分析已知的条件,看看问题,最后再找由条件到问题之间的桥梁。

(3)决断性思维:是以规范未来的实验过程或预测其效果为中心的思维。它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具体性原则,具体决断某一事物;二是发展转化原则,要考虑事物可能发展变化;三是综合平衡原则,尽量缩短实际与可能的差距。

3。从一个人的智力品质上来划分,思维可以分为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

(1)再现思维:依靠过去的记忆,是以过去的记忆而进行的思维。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原封不动的照搬套用。

(2)创造思维: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把它们综合组织而造成全新的东西。比如把已经学过的某几个数学公式综合起来运用到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仅仅是把原有的东西照搬就可以了,可能还需要想像力的参与,中间也可能会有重新取舍与组合的问题。那些被称作发明天才的人,就是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思维的人。

4。从思维的技巧上来看,思维还可能分为:

(1)归纳思维: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共通结论的思维。

(2)演绎思维:把一般规律应用于一个个具体事例的思维。

第11节:思维训练的广与狭

演绎思维在逻辑学上又叫演绎推理。其思维过程是从一般的原理、原则推及到个别具体事例,结果比较确凿可靠。

(3)批判思维:一面品评和批判自己的想法或假说是否妥当,一面进行思维。解决问题的时候,历来都强调批判思维。批判思维也包含对不同事物的批判。

具体来说,批判思维包括六大要素:独立自主、充满自信、乐于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尊重他人。

(4)集中思维:从许多资料中,找出合乎逻辑的联系,从而导出一定的结论。对几种解决方案加以比较研究,从而导出一种解决办法的,就属于这一种思维。

(5)侧向思维:侧向思维就是从其它领域得到启示的思维方法。是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如同眼睛的侧视一样。

(6)求异思维:也是发散性的思维。同一个问题探求多种答案,最常见的就是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或语文中的一词多意。

(7)求证思维:即是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某一个结论的思维。

(8)逆向思维:从反面想,看看结果是什么。

……

总之,关于思维分类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思维方式也就是那一些。比如求异思维按思维的方向性来分属于发散思维,但按照思维的逻辑性分也可能属于分析思维。而渗透思维、统摄思维和辩证思维,按思维的逻辑性可以是分析思维,按思维的科学性又可以是理论思维。

第二章每个优等生都要经过思维训练

(经过对北京十余所著名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优等生在思维上都有绝对的优势。也就是说,要成为优等生,必须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的广与狭

在思维训练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一位总经理毕恭毕敬地将一张支票递给某位思维培训大师后,面带羞涩地小声问思维培训大师:“先生,我不太懂思维训练,请您先告诉我什么是思维训练好吗?免得我在员工面前丢丑。”这位思维训练大师想了想说:“思维训练不难理解,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与妈妈教小孩子吃饭很相似。”

思维训练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高深莫测,从广义上来看,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思维训练,不论是母亲教孩子学吃饭走路,还是老师教学生写字画画;不论是接受某种观念,还是养成某种习惯,从本质来说都是一种思维训练。所有的这些思维训练塑造了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什么样的思维训练就塑造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思维训练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呢?不是的,通常专类思维训练是指一种狭义的思维训练,或确切地讲它是指一种高级的思维训练。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广义的思维训练是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会涂鸦乱抹,而狭义的思维训练是学生在大师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创作。两质的本质虽然相同,但层次却有很大差别。

第12节:思维训练的虚与实

如果说绘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那么思维就是一门更高深的艺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思维活动基础上的,没有思维活动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就更谈不上什么智力活动了。不仅如此,大脑思维的简单与复杂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一个没有良好思维素质的人,他的智力开发水平不会太高。而专业思维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良好的思维素质,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首先要知道什么思维是正确的思维、高级的思维和最佳的思维,只有弄清楚这些我们才知道训练的方向。

思维训练的虚与实

老子的智慧高远深广,名动四方,经常有人从远方赶来向他求教。但是熟悉老子的乡邻却并不觉得老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在他们眼里,他不过是儿时的一个玩伴,现在的一个看管书库的小吏,一个和蔼平易的老头。

有一天,老子的一位邻居遇到老子正在散步,不禁好奇地问他:“老子先生,我常常看到许多有名望的人来你家拜访,他们来做什么?”老子和蔼地看着他年轻的邻居说:“他们是来求道的。”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道是什么?”老子笑着说:“道就是虚无。”年轻人听罢不禁大笑:“虚无有什么好请教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虚无的东西,与其这样还不如学点务农经商的本领更实用一些。”老子听后并不反驳,只是指着街道旁边的房子对年轻人说:“年轻人你告诉我,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年轻人望着老子说:“房子当然是用来住人的,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老子又问道:“那你告诉我,如果房子中间是实的而不是空的,它能住人吗?”年轻人说:“那当然不能住人。”老子笑道:“这样看来,‘空’并不是一无是处,它还是有用的。”年轻人听后若有所悟,忙恭敬地向老子施礼:“老先生请恕我愚钝,刚才听您所讲的道理我有些明白,但是不完全懂,请您再详细解释一下好吗?”老子接着说:“在常人看来,‘虚无’似乎是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一点用处。但是你知道吗?没有‘虚’就没有‘实’,没有‘无’就没有‘有’。就拿这房子来说,常人只看见‘实有’的用处,而不知‘虚无’的用处更大,‘虚无’其实是‘实有’的根本,要想真正把握‘实有’就得先认清‘虚无’是什么,所谓求道,其实就是指学习认识‘虚无’的过程。”

第13节:思维训练的源与流

许多人在初识思维训练的时候,都觉得训练思维是一件很“虚”的事情,它既不像绘画打字那样有实用价值,又不像学习数学语文那样有可见的知识积累。思维隐藏在大?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