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妇人乃是吐蕃赞普芒松芒赞的王妃,名叫没庐赤玛类,乃是吐蕃历史上一个非常杰出的女人,其实这时候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已经病逝,他那年仅八岁的儿子杜松芒波杰暗中继位,但是为了局势的安稳,对于芒松芒赞去世的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开,发布命令,举行重大活动等等都是以芒松芒赞的名义进行的。
没庐赤玛类虽然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妃,然而却已经是吐蕃实际上的统治者,即便是号称权倾天下的噶尔钦陵,在她面前也不敢乱来,而这个女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胸襟气度,虽然噶尔钦陵以及父兄长期掌握军政大权,并且不断请求征调将士,她却总能够全力配合,而且每一次都完全任凭噶尔钦陵来发挥,表现出了绝对的信任。
就像这一次噶尔钦陵要求征调十万大军,并且由噶尔钦陵那年仅十六岁的儿子噶尔弓仁率领,没庐赤玛类也都没有任何犹豫的同意了。
当然,噶尔钦陵其实并不知道芒松芒赞去世的消息,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就算知道了,也绝对不会有什么野心,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他和王族之间的亲密合作,才有可能度过眼前的危机,否则的话,不要说是侵占大唐的疆土,就算亡国都完全有可能。
没庐赤玛类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也正因为这一点,她才没有任何顾忌的征调士兵,并且大规模的派往前线。
在前往支援的大军中,有一个少年小将,正在队伍后面随着大部队缓缓前进,这个少年面如冠玉,眼中却是充满了战斗的渴望。
“嗯,我听说李显小儿当年十三岁就进了军营,而且斩杀大将无数,立下大功,我噶尔弓仁也是自幼习武,如今都已经十六了,更在父亲身边多年学习兵法,也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了吧?其实不是我自吹自擂,放眼整个吐蕃的将领,除了父亲之外,论武艺,论兵法,还有哪个是我的对手?听说大唐有个王孝杰,竟然在吐谷浑的多玛地区盘踞重兵,多次袭击我军运粮队,呵呵,我这出山的第一战变先把这个王孝杰给打败吧。只是可惜我的对手不是李显,恁的没有趣,罢了,我打败王孝杰之后也不是没有机会对付李显。”
噶尔弓仁默默思索了片刻,便大声喝道:“全军将士务必加速行军,必须在三个月内到达多玛,在这里将迎来我们出兵以来的第一战,这也是我等的扬名之战,相信这一战之后,我军定然名震天下!凡是有迁延不进,怯弱畏敌者,一律杀无赦!”
噶尔弓仁一声令下,军中将士顿时苦不堪言,因为从逻娑到多玛这一路三千余里,沿途都是山路,再加上阴雨连绵,道路十分难走,一天最多只能走三十里,想要按期到达,实在是太难了,或者说简直是不可能。
可是噶尔弓仁不仅不同情将士们,反而大声呵斥,军法甚为严苛,动辄打骂,甚至有不少将士都被噶尔弓仁当场打杀。
不过噶尔弓仁也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吃一样的饭,走一样的路,再加上身穿重铠,所要耗费的力气其实比一般的将士还要多,所以将士们虽然心中抱怨,却也无话可说,只能拼着命的往前走,争取尽一切力量完成噶尔弓仁的任务。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吐蕃大军竟然真的创造了奇迹,在三个月之内如期来到了多玛。
“哈哈,我等果然创造了奇迹,如期来到了多玛,不过诸位切切不要放松,因为那王孝杰也是能征惯战,更加善于埋伏,我等若是不小心,说不准啥时候唐蛮就会冒出来,虽然我军军力强大,可是却也不能大意,传我命令,先安营扎寨,然后联系父帅,只要我大军会合,定然能够大破唐蛮。”
第238章初战失利
噶尔弓仁毕竟年轻气盛,虽然说起来很是谨慎,而且立刻要去联系噶尔钦陵,可是却迟迟没有派出使者,命令麾下大军休息了几日,便率军继续前进。
不过噶尔弓仁也算谨慎,这一路行军颇有章法,虽然放慢了速度,却是最利于防守,大军一路奔驰,很快便来到了王孝杰驻军不足五十里之处。
“启禀将军,吐蕃援军即将到达,目前离我军只有四十余里,估计明日午时便能来到达葫芦谷。”
一位探子来到王孝杰面前,对他禀报道。
“没想到这个噶尔弓仁竟然如此不俗,果然如期来到了多玛,并且继续向前进发,我若任他前进,岂不是显得我太过无能了?”王孝杰嘿嘿冷笑道:“传我命令,全军立刻前往葫芦谷设伏,这一次我一定要让噶尔弓仁这小辈受点教训。”
“可是将军,据弟兄们打探,这一次噶尔钦陵阵型非常整齐,他本人虽然看起来很是狂猛,却是粗中有细,不容小觑,更何况数年前我军就已经在葫芦谷设伏,相信这一次噶尔弓仁在吸取了教训之后,是不会再上当的。”王孝杰身边一名文士小声说道。
王孝杰知道呵呵笑道:“此事李功曹且放心就是,你且想一想,若你是三军主将,上一次在葫芦谷设伏,这一次还会如此做吗?”
“自然不会”那名文士名叫李义德,出身于陇西李氏,本来是一名儒生,因为倾慕李显为国征战,所以也应猛士诏入伍,后来被分到王孝杰帐下,王孝杰见其颇通文墨,便任命他为功曹。
李义德听了王孝杰所说的话,顿时一愣,然后说道:“若是末将,自然不会再如此做,毕竟事情已然发生过一回,敌军必然有备,我军若是再如此做,实在是徒劳无功,更何况从多玛到大非川也并非葫芦谷这一条路可走,敌军虽然走大路要远一些,然而总是比较安全。”
却听得王孝杰呵呵笑道:“连李功曹你都认为我军不会再在葫芦谷设伏,敌将又是如何想?估计也和李功曹你是同一种想法吧?若是来人是噶尔钦陵这等老谋深算之辈,本将根本没有把握,可若是噶尔弓仁这等年轻小儿,本将认为他肯定不会舍近求远,宁可多走上好几天的路,追求所谓的安全,所以,葫芦谷乃是其必然选择,既如此,那本将在葫芦谷设伏,自然也是出人意料,噶尔弓仁虽然谨慎,这一次也定然会吃亏。”
李义德闻言顿时如梦初醒,对着王孝杰拱手道:“将军果然好算计,末将佩服之至。”
却说噶尔弓仁在率军前进的时候来到了一个岔路口,顿时有麾下传令官说道:“少帅,前面有两个方向,左面的是通过葫芦谷前往大非川,一路艰险,然则能够少走一百余里路,我军只需两天便可到达大非川营地,为大相解除困境,另外一条是大路,也通往大非川,然则需要多绕行百余里,不过这一路路途平坦,视野开阔,并无多少险要之地,行军相对安全,不知少帅要走哪一条路?”
噶尔弓仁闻言一皱眉,立刻说道:“走小路。”
“啊?少帅,这是为何?上一次唐蛮可是在葫芦口布下了伏兵,我军数万人全军覆没,少帅不怕重蹈覆辙吗?”噶尔弓仁帐下的亲卫兵统领噶尔丹琳开口问道。
却见噶尔弓仁哼道:“你这厮真是一个笨蛋,连你都知道唐蛮在葫芦口曾经设过伏兵,要小心在发生此类事情,唐蛮便不知道?正因为如此,唐蛮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