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血沃黄龙石 > 第52部分

第52部分(2 / 2)

张心问了三个籍地,然后翻阅了那叠树叶,说:“籍中所记,那还有假。如若再作抵赖,当受责罚。”

但那三人还是不承认自己是官选的三老,而且说,那是前任所为的事,当时他们都还没正式任职,县令就跨台了,他们自然就不再是三老。

张心又问:“既如此,你们的徭役、租税可有免?”

那三人一听,沉默了。

张心抓住了他们的“辫子”,继续追问:“既未任三老,何得无徭役、租税?此必刁民,目无法纪,依法,该如何处?”

三人一起磕头认错,愿意服从张心的调派,张心让他们起身,坐到了人群里。

张心转而对其它人说:“尔已见乎,某以决心,非重拾规矩不可,任何人不得心存侥幸,众当竭心尽力,安能妄为?”

会散了,远道而来的人全都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张心重新将那三个人叫到面前,说:“念尔初犯,不当罪,速回,召亭长及里正午后至。否则,二罪并罚,绝不姑息。”

三人刚要走,卫兵又押着三个人到来,但其中一个人挣脱后,直接进了后衙。张心一看,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着急,忙让那两名士兵去追,怕他惊了沛公夫人。但那两名卫兵却说,那人是沛公亲戚,本就经常在此出入。

张心让我看好这些人,他自己进到内衙,看吕雉如何处理这人,走一段又回过身来,让那三人离开。

后来的两人肯定认识先到的三人,看他们一言不发出来,就故意碰了碰他们,那三人摇了摇头,再看看我,没有作声。两人一见此情景,也收敛了表情,很严肃地站在屋门外,望着进入内衙的通道。

我盯着这两人看了好几眼,这两人还真不像正常的农民,说他们贼眉鼠眼是有些夸张,但他们跟那些精明的混混确实也没什么差别。这让我觉出数千年来相似的地方,高级官员一个个衣冠楚楚,但下级得力之人都不是一般的油子,说话办事,油腔滑调,反应快,言子多,插科打诨,下流卑劣,样样精通。听张心告诉我,在古时候,公务员不像我们时代那么多,官与吏是分开的,一般的史就是在政府里打工的临时工。但是,这些临时工在某个地方呆的时间会比官要长得多,有的甚至数代人都担任这个职务,所以把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摸得十分透澈,如果离了他们,官员根本就无法开展工作。官与吏不同,官任职有较多的限制,比如不能在自己的家乡当官,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如果还是不能升职,就要调往其它地方,但吏不存在,所以他们在当地权势甚至超过当官的,做官的要想长久,又要有油水,还得求教于他们。比如绍兴师爷就是从事的这一行,既帮了一些清官,也有很多作恶多端,鱼肉乡里。吏虽然在当地权势很大,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却是一种下贱的职业,最早的时候就是由各家像徭役一样轮流承担,没有薪资俸禄。后来,随着专业化的要求更高,也有了以付钱蓦人代工的制度,吏就成了专业人员从事的职业,但一般的人家,除非当官,一般是不会对做史感兴趣的。因此,自古以来,吏就像我正写这书时为广大人民所不齿的城管一样,没几个不是社会的垃圾,但也正是这些垃圾,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连皇上都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像一根根神经末梢一样,深入到社会机体的最下层,做着皇帝、官员都做不到的事情。乡里的三老还算不上很正规的吏,战争的原因,原有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官没了,他的爪牙自然就树倒猢狲散了,但只要土地在,百姓还在,什么乡老、亭长、里正,总还在地里,他们还无法脱离农民的身份。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九十九章 千古小吏

更新时间2012…6…28 13:56:55  字数:2425

没多久,张心回来了,身后跟着刚才那个人,那人已经低眉顺眼,弯着腰亦步亦趋。

张心昂首挺胸进了大堂,两人碰了碰那人的手臂,那人使劲地摇着,低着头没有出声。

张心坐定,轻轻哼了两声,那三人自然站成一排,唯唯诺诺地应承着张心的话,张心说话时严厉的语气变得有了些傲气。

这三人走后,张心又找卫兵来了解了最后一个乡的情况,原来,这正是刘邦曾任职亭长的乡,除一个乡老以外,里正,邻长、什长,全跟刘邦上前线了,而且已经有好几位阵亡。如果以现在的话来说,那里是老区,革命的发祥地,他们已经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如果不能多加体恤,那革命的意义就值得怀疑。

听到这些,张心也想不再追究,应该说,这个乡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我们曾经在那里生活过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这个地方例外,那其它的地方又该如何呢?前线打仗,死的人都不少,哪个乡又没有呢?张心觉得,既然这样,这个乡就由县里直接进行清理造籍。

张心让卫兵再次到那个乡去,让他通知能通知到的人,不管多少,哪怕只有一位,也要带到县里来,但绝不能动粗,就算背,也要背来。为了让这个卫兵能搬动人,张心还叫另一个卫兵跟他一起去。

下午,差不多该来的人都到了,这次,张心不再读那些漂亮的文章段落,而是直奔主题,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干什么,那些人比上午所来的人更懂事,居然没有谁多说一句,很顺从地听着,听完就沉默着离开了。

望着那群人离开,张心轻舒了一口气,说:“绷了一天的弦,终于可以松一下了,你不知道,做这件事,我心里还是挺虚的,毕竟新姑娘儿上花轿——头一遭。不过,还好,这一关已经算是过了,比我预想的要容易一些。明天,开始着手开第二个会。”

我说:“还开会,找谁开?”

张心说:“山人自有主意,休息一下再说。”

晚上,张心找来一个曾在衙门里干过的卫兵,让他又去找来一个在衙门里长期任职的老人,一起列出刘邦当沛公前最后还在衙门里任职的人,张心将他们分别各记录在一张张树叶上,算是建立起正式的档案。还好,这十多个人差不多都住在县城周边的三个乡,只有一个,在离县城好几十里远的山里,现在的情况如何,没人知道。

第二天,张心又派出了卫兵分三路逐一去找那十几个人,并嘱咐,只要能找到的,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叫到县衙里来,否则,就让他们把自任职以来免掉的徭役、租税补来。

下午,人员来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齐整,这很出乎我们的预料,不过,晚上,张心为我解释了原因后,令我吃惊不小,原来一方面可能是昨天的会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风向,另一个方面应该算是最主要的,县衙居然又要开张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县衙开张,他们就有运作的余地,是权利而不是负担,这是与三老、亭长、里正不同的地方。

张心说:“对于这些小吏来说,他们不怕事多,只怕没事。”

我说:“谁还喜(www。3uww。com…提供下载)欢有事?”

张心说:“这你就不懂了,如果没事,小吏们又没有工资,靠什么吃饭?如果有事,有事就要涉及到人,只要涉及到人,就会有油水。你没听说过吗,吃完原告吃被告,正是这个道理。古时候当官当吏,不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