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步步惊唐 > 第217部分

第217部分(2 / 2)

“不敢,不敢!”鱼朝恩连忙谦逊着。

“鱼公公客气了,请坐!”

“多谢李相公!”在李林甫再次客气的请座后,鱼朝恩才敢落坐。

李林甫轻捋着须子说道:“李昂与哥舒翰相互弹劾对方的事情,想必鱼公公也知道了。”

“知道,知道。”在李林甫面前,鱼朝恩莫名感受到一股压力,让他显得有些唯唯诺诺。

“鱼公公此去陇右监军,责任重大啊!”李林甫感叹地说道,“今上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傲视古今,如今放眼大唐周边,唯余吐蕃这一大患在侧,今上已发下宏愿,要在有生之年平定吐蕃,以保大唐万世之平宁。然如今陇右两位主官起了冲突,相互弹劾对方死罪,如此下去,岂不坏了圣上的大事?有鉴于此,圣上决定派鱼公公去陇右监军,对鱼公公可谓是寄予了厚望啊!”

鱼朝恩连忙说道:“圣上将此重任托予奴婢,奴婢当万死以报圣上之隆恩。”

李林甫淡淡地说道:“鱼公公到了陇右,想必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回李相公,待到了陇右,某家自当秉公而断,察明事情的原委……。。”

不等鱼朝恩说完,李林甫便摇头打断他道:“鱼公公有心报圣上之隆恩,自是好事,只是我担心鱼公公到了陇右,会好心办坏事啊!”

“此话怎么讲?”鱼朝恩一愣之后,连忙请教道,“还望李相公指点。”

“鱼公公可知,圣上要的不是什么真相。”

“啊?那圣上要的是什么?”

“吐蕃!圣上要的是平定吐蕃,鱼公公明白了吗?”

“这………。”

“若是没有李昂,便没有陇右连番大捷,这一点圣上心里有数,这些天圣上对李昂可谓是赞不绝口。只是李昂年轻气盛,有时不免做出些莽撞之事来,圣上是天下共主,总不能明着偏袒李昂,鱼公公你说是吧?”

“那是,那是。”

“鱼公公曾向圣上进献过李昂的诗作,你与李昂是故交,这一点圣上心里也有数,或许这就是圣上选中了鱼公公前往陇右监军的原因之所在。”

李林甫话说到这,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鱼朝恩心里一咯噔,连忙说道:“多谢李相公提点,多谢李相公提点,某家知道该怎么做了。”

“鱼公公知道该怎么做就好,圣上要的是吐蕃,鱼公公只要始终记住这一点,到了陇右,就不会好心办坏事。”

。(未完待续。)

第0430章李广难封

“大家,派往吐蕃的人回来了。”趁杨贵妃跳舞之际,高力士奏近李隆基小声禀报。

“哦?”李隆基转头望向高力士,有些急切地问道,“高将军,查得怎么样了?”

“回大家,那位苏毗卓玛这几个月一直领兵在外,前阵子还参加了骆驼桥之战,老奴派去的人难以接近她,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尺带珠丹对苏毗部的猜忌之心越来越重,在骆驼桥之战中,苏毗卓玛也似乎和李昂配合得很默契。”

“怎么个默契法?”

“回大家,两军即将交战,李昂尚未完成兵力部署,那苏毗卓玛就极力反对达扎路恭出兵;而等李昂一完成兵力部署,那苏毗卓玛就另找理由,支持出兵;

开战之后,苏毗卓玛受命带领本部人马围攻树敦城,也是围而不攻,达扎路恭大败之后,吐蕃各路大军皆溃,唯有苏毗卓玛所部安然撤退,而李昂也没有派兵追击于她。”

李隆基欣然说道,“如此说来,至少李昂已经和苏毗部取得了联系了。”

“此事应该不会有错,只要有关李昂的身世,还得当面向苏毗卓玛求证方能确定。”

拉拢苏毗部,分化吐蕃,这事李昂已经向他隆基提过,也得到了李隆基的认可,吐蕃在地利上得天独厚,如果不从内部分化,很难平定吐蕃,见李昂做得不错,李隆基心里自然很欣慰。他接着问道:“有关李昂与哥舒翰之争,实情如何?”

高力士派去的人刚从陇右回来,自然应该掌握有第一手的情况,这一点高力士不会不闻不问,他躬身答道:“大家,陇右的情况确实有些不妙,哥舒翰为了阻止李昂将吐蕃使者浸猪笼,对李昂拔刀相向,李昂不甘示弱,双方在打斗的过程中,哥舒翰被逼入粪坑,十一月初七夜,李昂与哥舒翰再起冲突,双方数百人马打成一团,随后李昂带着两三百人连夜突出鄯州,奔廓州而去。在陇右,李昂威望较哥舒翰要高上不少,加上有传言说李昂是嫡皇孙,是以陇右将士多站在李昂一边,如今两派人马僵持着,暂时虽未再起冲突,但已成水火不容之势。”

“胡闹!简直是胡闹!”李隆基听到这,不禁很恼怒,“李昂年少轻狂,做事莽撞也就摆了,朕以为哥舒翰会稳重一些,是以才命其节度陇右,不曾想哥舒翰竟也如此不识大体,太让朕失望了!”

“陛下,如今陇右两虎相争,大好的局势恐将会反复,鱼朝恩年纪太轻,且未涉足过边事,到了陇右之后,未必能迅速妥善的平息纷争啊!”

“嗯,高将军言之有理。”之前,李基隆以为李昂与哥舒之间,只是起些口角,派个人去查清情况,调解一下也就行了,谁曾相到,二人都已经刀兵相见了。

他没有心思再看歌舞,在没有再和大臣们商量的情况下,下旨让御史中丞杨慎矜前往陇右,处理李昂与哥舒翰之间的纷争。

御史台也称兰台,负责监察百官,理论上不仅能弹劾宰相,而且还能进谏君主得失。御史台主官为御史大夫,但不常设,御史中丞往往就成为御史台最高官员。

等闲的州郡官员有问题,派个巡察御史去已经足以让地方官点头哈腰,陪尽笑脸的了。这回皇帝把御史中丞亲自派往陇右,足以显示他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李林甫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很是警惕,朝会上说得好好的,派个宦官去就行了,结果第二天皇帝就变卦,把御史中丞也派去了陇右,这么大的事,竟没和他这个宰相相商。

当初为了对付李适之、皇甫惟明、韦坚等人,李林甫极力拉拢过杨慎矜,为此,他不惜把杨慎矜放到了御史中丞的高位上,还让他兼着水陆转运使一职,其实权已不亚于宰相。

但实际上,杨慎矜从来不能算是李林甫的人,成功上位之后,加上皇帝对其越来越宠信,杨慎矜对李林甫更是若即若离,李林甫对此非常不满,一时却又找到不好的由头把杨慎矜弄下来。

现在皇帝不与他相商,就把杨慎矜派到陇右去,这让李林甫感受到了更强烈的威胁。

刑部尚书公孙谨同样感觉不妙,匆匆赶到右相府求见。

“相公,不知圣上为何又要加派杨慎矜前往陇右?”刚一落座,公孙谨就直奔主题问道。

公孙谨本是李林甫心腹之一,但是因为李昂的原因,李林甫对他的戒心也越来越重,皆因一旦成功把李昂扶上位,取代了太子李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