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沧浪歌 > 第41部分

第41部分(2 / 2)

二叩首!磕了第二个响头。

再叩首!磕了最后一个。

起来!随从青年赶紧挽扶了四个孝子。

接着,主丧人又大喝起来:

行回拜礼!旁边的人一听,又把被子铺在了地上。

跪下!这一次是奔丧者双跪在地。

一叩首!奔丧者向杨氏兄弟磕了第一个响头。

二叩首!磕了第二个响头。

再叩首!磕了最后一个响头。

起来!随从青年又赶紧挽起奔丧者。

如是反复,迎了这边的奔丧者又去别处迎。杨家亲戚众多,整整迎到午后才迎完。四子中杨弘勤为老大,加上患有关节炎,地又潮湿,大半天下来腿便酸疼不止。见父亲双膝不免抖颤起来,趁着挽扶他之际,杨灵涵就扯住杨弘勤说,爸,你的腿受不了,不要硬撑了,由二叔他们在就行,您回家歇息吧!杨弘勤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出来,使劲瞪了儿子一眼,说,滚一边,混仗东西!

吃了午饭后,便是“泼堂”,也就是向亡魂和上天祈拜,有超度和忍别的意思。这时杨氏四兄弟依旧躬行在前,所有的男女服孝者跟随在后,然后吹手们奏起哀乐,众人就都随着主丧人,出了村来到麦场上的祭坛旁时,哀乐停止,主丧人立于灵位台一边,待一个老者把一桶水泼向地面后,他就又大喝了三声:

跪下!所有的服孝人都跪了下来。

一叩首!所有的服孝人磕了第一个响头。

二叩首!所有的服孝人磕了第二个响头。

再叩首!所有的服孝人磕了最后一个响头。

行了!所有的服孝人都起来。

随即哀乐又响起,众人又跟在主丧人身后,恍恍荡荡回到了村里。这一祭祀队伍可真浩大,大概有二百几十号人,往往前面已来到灵台前,后面才刚走出村子。祭了便回,回去一会又出村来祭,如是反复,直到骨灰从火化场运回为止。

终于天黑之前,骨灰运了回来。把骨灰装入了棺材,杨氏四兄弟及其姐妹,围着棺材痛哭一阵后,就要进行“出丧”。出丧是整个治丧中最凄惨的场面,这是与死者作最后的告别,每个人都会失声痛哭。这时,几百号人已站成一了大簇,八个抬手站好了,泥盆和板凳也都放置停当。

只听主丧人大喊了声,走了!王氏长子杨弘勤就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弯腰拾起了泥盆后,就去猛踩棺材前的板橙,在他将要踩歪板凳之际嘴里就大声吆喝了句,我的娘唉,去了西天喽!我的娘唉,走好哦!与此同时,他就把高举的泥盆照地面一摔。几个青年见状,就一齐跑上来,扶住怕要摔倒的杨弘勤,杨弘勤自然不能跌倒,泥盆却立马成了碎片。碎盆声就是一个诀别的信号,听到了碎盆声,所有服孝人顿时嚎啕起来。男的女的,哭爹喊娘,好不凄凉。

几乎同时,蓄势待发的八个劳力,一下子将棺材抬上了肩。

哀乐随即奏起,劳力们抬着棺材在前,主丧人匆匆紧跟其后。八个少年一边四个,用竹竿高高挑着灯笼,列于其次,他们身后便是白压压一片服孝人群都跟着朝墓地赶去。哭声,哀乐声,脚步声,夜鹰声,充塞在山川上下,起伏迭荡,好不凄怖。到了墓地后,下了棺埋了土,在主丧人的主持下,众人坟前又是一番三跪九拜,整个丧事才算完结。

这时天已经大黑,杨弘勤终于支持不下了,晕在了回村的路上。

卷四:逍遥·殇〈31〉

杨弘勤病了,杨灵涵的姑婶姨娘就来了。

这是乡里的风俗,有人受伤了或病倒了,亲戚们定是要来看望的。往往探望的人次也有分别,一次是本家人来,也就是病人的兄弟姐妹。一次是外亲,也就是病人丈母娘那边的人,如大舅子、小姨子等一般人。那是王氏去世三十五天后的事,乡下人称这三十五天为“五七”,五七这天要给亡人上坟,算是亡魂的真正归天。五七内,亲戚们是不便大走动的,要不就是犯忌讳。那天,杨弘勤刚出院,她们就来了。三个妹妹,三个兄弟媳妇,九个堂兄弟媳妇,都买着些鸡蛋罐头之类的东西,人和物挤了满满一屋。张氏应酬一番后,就赶紧去了苹果园,叫杨灵涵回家招呼姑婶们,无非是倒茶洗水果之类。

刚没了娘不久,杨氏兄妹一见面,难免旧事重提触目伤心,霎时间竟哭作了一团。幸亏几个妯娌媳妇极力劝慰,杨氏兄妹哭了一阵子,心里舒坦了些也就止了泪。随后话题就转到了杨弘勤的病情上,有叹喟,也有勉慰。这非常时期,兄妹亲情比平时更深刻了,看着那情景杨灵涵心里也悲酸不已,几次眼泪都在眶里打旋,一不强忍着就要掉下来。

杨灵涵的大姑妈好象看到了什么,眼圈一下子红了。抹了一下眼泪,和妹妹说,年前来时,咱娘对我说,恐怕没福气看灵涵媳妇了,我当时还嫌乎她这么说,叫她好好吃饭,说不准灵涵今年就能找媳妇了,没想到就这么走了。然后眼泪又一下子涌了出来,悲哭着说,老天真不长眼啊!大概她前段时间哭得太厉害,沙哑的嗓子还没好,声音愈发的极其沉痛。在座的听了,顿时眼圈变红,无不落泪。

杨灵涵一听也忍不住了,刚出来到天井里,唰一下已泪流满面。他抹了一把泪,抬望天空,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见。

杨灵涵不想回房,他无法面对几个姑,在她们跟前,他突然间感到羞愧而又内疚。七年了,七年前的夏天,他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时家里刚翻新了房子,手头那几个活钱不顶用,况且地里的庄稼正长着,它们需要肥料和农药,算来算去只剩下了一头牛的积蓄,这可把杨弘勤急坏了,他得让杨灵涵带上一年的学费。一辈子不曾求人的杨弘勤,踏上了人家的大门,可那几年地里不收成,各家有各家的难处,钱是异常珍贵的。杨弘勤自然明白,也不强人所难,只是沉默着抽了会旱烟,心想,真不行就只能到几个妹家走一趟了。还没动身,正巧几个妹约和着来走娘家,她们听说后就一家凑了一千五,加上奶奶家的一千块,又买了牛,足够了。

张氏说,关键时候兄妹最亲,一点不错。几个姑姑都很爽快,一点也不难为情,杨灵涵去大学念书,她们由衷地高兴。杨灵涵自然非常感激,几个姑姑说,哪来的见外话,尽管好好读你的书,说不定以后,你表弟们还得沾你的光呢!

杨灵涵回到了苹果园中,姑姑走时他也没回去送。

过了几天,张氏娘家那边也来人了,连老泰山也来了。张氏又要去叫杨灵涵,杨弘勤喝住她说,叫那混帐干什么,他一辈子不回来才好呢!自从王氏去世后,杨氏父子俩,再也没搭过闲腔。不止一次,杨灵涵和他说话,他都装听不见。从前他送儿子读书时,在城里人跟前老抬不起头了,甚至觉得对不起儿子,现在他有些瞧不起儿子了。老泰山喝了口茶,就要去见外孙。杨弘勤想劝住他,老泰山脸一绷,说,我去见他,关你什么事!

杨灵涵没想到外公会来,他正在屋里坐着,听见外面一个声音说,这菜园整得挺齐洁啊!听着熟悉,只是一时没想到是谁,起身到门外一看,葡萄架下站着的竟是外公!就赶紧往里面让。外公进屋还没坐下,就弯腰拾了两个板凳,对杨灵涵说,走,咱老爷俩到外面凉快去。

杨灵涵把茶盘端了出去,两个人就在葡萄架下聊起来。外公问,在这住得惯吧?

杨灵涵说,打小在这玩,住得惯。

外公说,打你回来,咱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