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超凡入圣之路 > 第70部分

第70部分(2 / 2)

孝:孝,善事父母者;百德之首,百善之先;教民亲爱,莫大于孝;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三达德:智、仁、勇,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4禁欲:存天理,灭人欲;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圣人之教化,也会论及到这个天道,这个天道也就接近这个圣者之道,只是没有留下这个大道的种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就领悟得比较高了,超越了生死。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故至诚无息;无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心诚则灵,这个诚,和那个圣者所说的信,在涵义上是非常相似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为天地叁矣。

说人要象婴孩一样的纯洁,才可见上帝;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正所谓大道易简,到了高层这个理都是相通。

但是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个圣者的大道大法,后面有这个高层世界的法理种子。

圣者的大道大法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后,也就会慢慢失去了那个高层的内涵,走向了这个末法的时期。

这个时候的圣者留下的道法就没有了高层世界的内涵,没有了众神的守护,也就是不起作用了,变成了圣人的法,只是一种人间界的学问和文化而已。

所以所圣者的大道大法是非常珍贵的,能够遇见在圣者出世时,自己又得到这个法,是万万世不遇的机缘,是非常值得珍惜的缘分。

再说一下这个圣王的教化,天无德,天崩地裂;地无德,万物凋敝,苍穹尽空。人无德则人间灾祸连连,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有圣人出,教化天下。

贤明君主修德于天下,则天地稳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立业,天下太平,四海归服。

在人间的君主皆顺应天命而来,按照天命行事,做成了则会得到莫大荣誉。故有些君主征战天下,虽杀伐无数,但因顺天而行,做到了天命的要求,最后就会得到莫大的荣誉,在历史上就是如此的安排。

君主,不论在东方西方都叫着“天子”或“上帝之子”之类,非常的类似。西方的国王都叫“上帝之子”,东方历代帝王也都自命为“天子”,还有些自称为“太阳的儿子”,“月神的后裔”,都是同一个意思。

都是说君主都是上天的儿子,顺应天命而生,在天上和地上都为王者,统领万民;按照神的旨意,在人间行使君王的权力,统领自己的子民,去完成神的使命,又叫君权神授。这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这样的观点。

西方说,圣灵启示我,给我恩赐。上帝要我向全人类宣布:耶稣基督在天上作王,掌管和主宰人类的政治,祂又叫基督徒们在地上执掌王权。

东方也是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君王说:人民有罪,归罪于我;百姓有罪过,归我一人承担。

人间的君王本就是天上的王,地上的人都是从他的世界跟来的,又称子民,就说是和王的儿子一样。这在天上看来,实情上也是这样的,没错的。

所以这个圣王都将这个道德教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子民有罪,是因为自己的教化没做好,理应自责。

一个人能够成为君主,并非人力所能决定的,而是上天指定的,表明了这个人是由于禀受了天命才能成为君主;

君主执掌生杀大权,发号施令,统治天下,他的权力是“天意之所予”;君主居于上天和人民之间,通过君主而贯彻到人间,进行这个道德教化。

君主号称为“天子”,上天与天子就如同父亲和儿子,儿子遵从父命,君主服从天命;君主和人民的关系也是一样,天下之人都要服从于君主,这就好比孩子要归顺父母。

帝王号令天下,都叫做奉天承运,替天行道,就是说要顺应上天的旨意。

佛经中说:“王若以善法化世,诸天善神,常来守护,若有恶人,而生逆心,于须臾顷,福自消灭,命终当堕地狱,备受诸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由不知国王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

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其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也。

国王恩者,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诸天子等,恒与其力常护持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大海际属于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福故。是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譬如世间一切堂殿柱为根本,人民丰乐,王为根本,依王有故。

亦如梵王能生万物,圣王能生治国之法利众生故,如日天子能照世间,圣王亦能观察天下人安乐故,王失正治人无所依。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国。所谓佗国侵逼,自界叛逆,恶鬼疾病,国土饥馑,非时风雨,过时风雨,日月薄蚀,星宿变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难不能侵故。”

就是说这个国王在福德方面是最好的,众生都要听从国王的教导治理,上应天命;人人都是国王的子民,如果违背了你的王,则有恶的报应到来;还有国王要以正法教化天下,修德于天下,则天下太平,邪不入侵,风调雨顺的。

但是人间是非常险恶的,因缘也是非常的复杂,想做成一件好事是非常的难,所以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能做到这个教化好子民这个上天的使命。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圣王,是非常的难得,上天会赋予他无上的荣誉,所以人间界的圣王文治武功,都达到非常超凡的高度,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如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合天弘呶奈漕U芄€寬裕孝敬招胖泻凸Φ麓蟪扇驶实郏褪侨思浣绾蘸沼忻氖ネ酢?br />

人间界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

美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恶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和“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合“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在人间界,阴阳转化,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人类的历史就是按照这个规律在发展。

长远看来,成住坏空,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圣人,圣王和圣者的道德教化都只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人类道德的稳固。

主佛的功德教化就非常大,会给人间界积下大德,使得人间界在未来进入到一种大同世界中去,这个在《推背图》的预言中都说到了。

《众神的降临》到这里就完结了,讲得都是真实的故事,下一卷就会转入到《乾坤的再造》,讲的是预言未来。

第一章 慈悲之心

作品简介:

人类的历史文明就如一个圆盘,有开始就有终结,最后又会回到了原点。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文明归为不同的纪元,人类已经总共经历了五次的太阳纪文明。

旧的人类文明灭亡后,就会演变成了一种历史遗迹和传说。新文明就是在旧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是又会以一种全新的文明形式萌芽,发展壮大,最后又走向了毁灭。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球上已经经历了五个这样的轮回,其实这一切都是在神的引导下发生的。

不是神狠心去毁灭了人类的文明,而是人类文明自身的败坏导致了末世的到来。成,住,坏,空是宇宙的发展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规律。

第五次太阳纪的人类文明结束后,幸存下来的人就会进入到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中去,一种历史上从来都没出现过的人类新纪元,一种非常美好,非常幸福的大同世界。

※※※※※※※※※※?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